分享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六) 中医是如何治未病的

 nplcmzzv7w8pkq 2017-04-13


小编:

    昨天晚上陈远国老师在中医学习群里讲解《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结束。由于陈老师事情繁多,后续篇章研习讲解暂停,待时间充裕时再研习讲解。


往期内容请点击回顾:

1.黄帝内经讲解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

2.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一)四季是如何形成的

3.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二)四气调神

4.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三)天地不交,四气不正

5.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四)违反四季正常的气化对人体的影响

6.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五)何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6 

中医是如何治未病的

 1 

讲解:陈远国

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研习《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下面的章节。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前文已述,阴阳气、四时五行气是主导万物变化的根本,万物之生、万物之始是由阴阳气、五行气促使其发生的,随着阴阳气、五行气的变化,万物随之变化,所以万物之死、万物之终也是阴阳气、五行气布化一个过程的终结所引发的。逆反阴阳气、四时五行气自然灾害频生,依从阴阳气、四时五行气的正常布化,自然顽固疾病不会生起。知依从阴阳气、四时五行气正常布化而养生者,可称为“得道”。这个道,不是指万物之本体的道,而是指万物衍生规律的内涵。圣人了知万物皆为阴阳气、四时五行气所主导衍生变化的,故会在阴阳气、五行气的道化规律指导下主动养生祛病。愚者,是指没有智慧的人。没有智慧的人,不知阴阳气、五行气的变化规律,虽不会主动运用阴阳气、五行气的道化规律来指导主动养生祛病,但也会跟从圣人教化,也符合道化规律以养生祛病。

这里佩字的解释,我这里解说和别处解说差异很大。一般解释成佩服。圣人因知阴阳五行变化,故得养生之道,而愚者不知。愚者不知,怎么还会佩服呢?所以这里佩我个人的见解是取其本意佩戴的含义。圣人行道,是圣人知而行之,是由内在认识到而后自然发起循道而行的行为,愚者佩道,是愚者不知而行之,内在并没有认识到,不是由内在的认知自然发起的外在行为,而是通过圣人的言传身教,照着去做,从而循道去做,如同佩戴在表面一样。

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从阴阳则生,这里阴阳是省略语,即前文阴阳四时意。春夏木气生发,火气蒸腾,阳气上升外散,顺其阳气升散,自然身体健康,不易生病,若春夏阳气上升人为地刻意收敛阳气,人自然肇生各类疾病,秋冬金气收敛,水气封藏,阳气潜藏,顺其阳气潜藏,自然身体健康,不易生病,若秋冬阳气潜藏人为地刻意发散阳气,也自然肇生各类疾病。若是人为地逆反身体阴阳五行变化规律,则称之为“内格”,即由于自身人为的因素导致身体阴阳五行气化不能正常进行,产生阴阳五行不平衡, 称为“内格”。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己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这一段文字意思很容易理解。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治未病是指疾病还没有发生之前提前预防以使疾病根本就不发生。不治已乱治未乱,治未乱是指动乱还没有发生之前提前预防以使动乱根本就不发生。

那是不是圣人就不治已病,不治已乱了呢,不是。如果是的话,就不会有《黄帝内经》了,《黄帝内经》中治已病,治已乱的比比皆是。之所以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是提出明了阴阳气、五行气气化这个万物变化的根本,人循之养生可以做到不生病,故重点在于“知道”而预先养生以却病延年,而不是等到疾病已经发作,动乱已经形成再去治疗,再去治理。若是疾病已经形成才开始吃药,动乱已经形成才开始治理,就像人渴了才开始挖井,要战斗了才开始打造兵器,不是已经晚了吗。

治未病是在因上下功夫,治已病是果已呈现了,再去努力治疗,是在果上下功夫。圣人知因而知果,知道产生疾病的果的因是什么,提前以消除因,自然不会产生疾病的果。

我们现代人,也知道部分疾病的因,比如熬夜、透支过度、情志郁结、饮食过度、饮食不节等会产生疾病,但疾病没有出现时,总觉得那些病找不到自己头上,直到真正生病了,果出现了,想挽回却已晚了。

意思虽容易理解,但真做到治未病却并不是容易的事。

现在虽有提倡治未病,但多属有其名而无其实。

现在之所以治未病有其名而无其实,主要是由于不能判断一个人未来要生什么疾病,不能有针对性地对于某一个人实施特定的保养治疗方案,以防止未来疾病的发生。所以现在治未病只是普遍性地对人平时的生活及调养给予建议,做不到特异性调治。

是不是中医上做不到预测一个人未来要生什么疾病呢?

并非如此。在中医上,完全是可以预测某一个人将来最有可能发生什么疾病,从而提前预防治疗,防止疾病发生,真正做到治未病。

那么如何做到预测一个人将来要生什么病呢?

首先,需要确定一个人的先天体质。现在中医上也将人的体质分为九大类: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现在中医上这种体质分类将人体体质简易化了,在实际情况中,人的体质远比这要复杂得多。并且这种分类方法并不能完全体现人体体质特性,也不能体现出体质成因。

因万物均为阴阳五行气化所主导,人体先天体质很大一部分也决定于出生时刻的天地阴阳五行气化状态,故可根据人出生时刻的天地五行气化状态结合手面诊等确定人体先天体质。关于这点,此前我曾写文章较为详细论述为什么可以通过生辰判定人体的先天体质。(为什么从生辰可以推断人的先天体质[上] 为什么从生辰可以推断人的先天体质[下]

人的先天体质确定了,随着天地阴阳五行周期性气化的运行,即五运六气的变化,即可判定特定先天体质的人,在哪些时段容易生病,会生什么类型的病。这样就可以提前调治以使未来要发生的疾病不再发生,真正做到治未病。

这些内容都在中医《黄帝内经》的五运六气中,宋代是极为重视,后世好像一直都没有被完全重视起来。

下面举一个例子。

一位女士,1960.6.26生,庚子年三之气,五行金气重、火气重,先天体质上来讲,为严重的金克木,严重的火克金,易发肝胆、肺大肠、心脑血管系统疾病。

这样的体质,在什么样的年份和时段容易生病呢?因金克木、火克金,在火旺金盛或木弱金弱或木强而郁的年份或时段即容易生病。

下面看这位女士的发病史:

1987年,27岁,宫外孕,输卵管摘除。1987丁卯年,存在一定程度的金克木,由于金克木,肝气疏泄能力减弱,故受精卵不能运动到子宫着床,而在输卵管着床了,故产生宫外孕。

2002年胆囊摘除.2002年壬午年,木火旺盛,但其本身金克木,故木虽盛,但仍郁,且2002年在泉阳明燥金,在泉刑克中运,仍有木郁不舒的问题,故发胆囊炎而胆囊摘除。

2010年肠梗阻手术。2010庚寅年,金盛火旺,金气收束,但火气克金,火金力量冲突,故引发大肠梗阻。

2011年脑膜炎手术。2011辛卯年,肾阴不足,司天阳明燥金金气收束,火气上腾受束,故郁在大脑引发脑膜炎。

上述病史即是特定的体质,在特定的年份和时段发作特定的疾病。这些疾病的发作是必然性的。

当初诊断时,告知她2017年会严重的肝气不舒,身体会出问题。前不久又来这里,说的确是右胁下肝区隐隐不舒服。

还可以根据她的疾病历史预测她以后一系列可能发作的疾病以及发作的时段。

所以,完全可以根据一个人的生辰以及手面体相,确定一个人的先天体质,再根据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即可确定什么年份什么时段,这个人会发作哪些疾病。这样不仅可以提前调治预防发生,即便发生了,也可立即确定是什么因素导致的疾病发作,这样就可以制定出完全正确的治疗方案,在极短时间内,治疗就会见效,甚至很快就可恢复健康。

并且,能够确定先天体质,也能够确定后天易发疾病及发作时段,则可以进行真正的跟踪健康管理了。

善济零基础学习班的一位同学,正开发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中医平台。例如,开发一个手机APP,输入生日,即可显示自己的先天体质,这种先天体质容易发作的疾病以及这种体质平时的饮食、运动等注意事项。

并且可以直接在AAP上问诊。输入生日、疾病症状、手相面相、疾病历史等信息,提交后,医师直接可以网上诊断,给出治疗方案,包括服药、外调等综合治疗方案。所有的问诊及诊断记录都会保存下来,随时可以查看。

根据个人的先天体质以及诊疗记录,即可以预测将来每一年可能出现的疾病,特别是某些重大疾病,当出现哪些症状体现时表征疾病即将发作了,这些信息均可定期发送到使用者手机上,一旦出现相应疾病征兆时可及时治疗,以免造成重大伤害。

做到这些,就可以对一个人进行真正的健康管理了。

做到这些,对于普通百姓就诊就方便的多了。不出家门,即可问诊。小问题很容易就可以得到解决,大的疾病也能提前预防,并且可节省下大量的诊治费用和社会资源,真正可让中医为百姓的健康服务。

未来,需要更多的懂得五运六气以及相应治疗方法的中医师以帮助百姓解决健康疾病问题。期望更多的有志之士能投身于惠及百姓的中医事业中。

《黄帝内经》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今天就研习讲解完了。由于事情繁多,后续篇章研习讲解暂停,待时间充裕时再研习讲解。谢谢大家!




善济中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