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近“辫子姐姐”郁雨君|童话从来都不是空穴来风

 文心0007 2017-04-13


 关于童年 


堂,上海人对里弄的称呼,它既不同于传统的中国江南民居,也不同于任何一种西方的建筑形式,是近代上海历史的最直接产物。被许多孩子喜爱的辫子姐姐郁雨君的童年,就是在上海松江的一个小弄堂里度过。


二楼的马大爷上午输了象棋

气的连午饭都吃不下了

刘阿姨家的妞妞画画得了奖

今天有大鸡腿吃

王奶奶昨天新烫了头发

今早买菜时炫耀了一路

笑的牙都合不拢了

……


梳着两只麻花辫的小雨君每天在楼上,透过两个窗口来看外面的世界,也看里弄人家细致绵密、鸡飞狗跳的生活。


小雨君有一个谁都不知道的小秘密——她喜欢趴在地板上用耳朵去听各种声音,一边听,一边想象着发生了什么事,有什么人经过……


脚步轻快,伴随着银铃般的笑声

准是皮皮和豆豆追着巷口的猫咪四处奔跑呢

街头叫卖的声音越来越小

准是吃饭的时间到了

“请让一下,请让一下”

“嘭!”

准是刚学会骑车的双喜又摔了

……



在小雨君二年级的时候,她非常幸运地遇到了一位语文老师,姓吴,小孩子都管他叫老爷爷,放学的时候所有人都可以去他家“大闹天宫”,抽屉、冰箱都可以翻个遍,而小雨君最感兴趣的是他箱子架上叠放着的各色书籍。


他给雨君讲过《格林童话》,里面有个一学习就浑身发抖的男孩儿,逗得她哈哈大笑;还给她讲前苏联的儿童小说,以及各种诗歌。


这位吴老师的故乡是江苏连云港,他的江淮官话里带着因鼻炎而产生的浓重鼻音,戴着一副厚厚的玻璃眼镜,在小雨君的童年时代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他看出她对讲故事的痴迷,就对她说:


“有一个地方叫故事,这个故事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地方,它藏在书里面,而你只要钻进故事里面,你想飞上天就飞上天,想钻到地板下就钻到地板下,想躲在角落里就躲在角落里,想发现宝石就发现宝石。你想认识哪个人,就可以钻进他的头发里、心里。”


他告诉小雨君说这是故事最神奇的地方。


就这样,小雨君开始在另一个时空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故事星球,把自己的希望与生活的理想全部寄托在一颗颗神奇的“星球”里。



小时候在弄堂里面仰望蔚蓝色的天空,小雨君觉得世界应该是很广阔的。虽然她是一个小镇女孩儿,总有一天会飞出弄堂上面的那片天空,飞去很多地方。


就这样,扎着两只麻花辫的小雨君在阁楼里抱着对世界的聆听与幻想度过了梦幻般的童年,迈入大学的校门。


与同学们相同的是,雨君也喜欢旅游、美食、摄影;但又与同学们不同的是,她喜欢在自己的世界进行各种奇妙的冒险。


在上海师范大学时,桂林路上有家马槽书屋,其实就是一个开在街边的小书亭,小的无法容一人进去。雨君喜欢黄昏时光顾,双肘靠在书档上伸长脖子眯缝眼睛仔细辨别一排排书脊上的字,样子很像等鱼喂进嘴的企鹅。看累了,就抬头看看外面的世界,行色匆匆的路人,逐渐亮起的霓虹灯,街边小吃摊逐渐冒起的炊烟……这个世界仿佛有操控时间的精灵,如此循环往复地控制着每个人的生活,那些活得自由自来的,一定是她们的精灵偷懒去了吧。


从小抱着聆听和幻想,郁雨君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躲在阁楼上、趴在地板上去观照世界的女孩子。和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所以始终怀有一种非常天真的梦幻的想象。


渐渐地,郁雨君的故事星球增加了一颗又一颗,王子同桌、泰迪熊、会隐形的好朋友、勇敢的小耳朵……他们都分别住在不同色彩的故事星球里,在另一个时空里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转着,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直到今天,梳麻花辫、穿粗布裙,行走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她脸上常常笑容灿烂,因为她常常觉得,“回家”的感觉真好,能将自己的神秘星球一颗颗地展现在大家面前的,将幸福感分成很多份,发散出去的感觉真棒。也许是长着一张可爱的脸,梳着大辫子吧,她就是被大家所亲切称为“辫子姐姐”的儿童文学作家:郁雨君。



 关于郁雨君 

郁雨君

儿童文学作家

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郁雨君是个很青春的人,喜欢整日做白日梦,她的每一本书都和成长息息相关,温暖过无数透明孩子心。


走近郁雨君的作品,我们能感受到一股浓浓“爱”的气息。无论是宝贵的亲情,还是珍贵的友情,孩子内心成长的力量,都在郁雨君很美妙和奇妙的作品中一览无余。发自内心的感染力和情感体验以及奇特的比喻句和广泛的知识面,多维思考折射出不同故事,温暖孩子们心灵成长之路,让孩子们能够感受感恩长大的每一天。


郁雨君曾在微博上写过这样一段话:

“我是一个写孩子故事的人,我和这个世界唯一的接通渠道就是儿童故事,这个世界回馈给我的东西也是儿童故事。这可能是我的一个性格,我的天性赋予我这样一个蛮有使命的东西,而且我越做越津津有味,我觉得能给成长很多美好的东西就很幸福。而且孩子像央企一样不断给我很年轻,很天真的活力。我一直说我非常信仰天真,信仰孩子的世界。”


 关于阅读 


孩子们在塑造人格方面要善于培养兴趣,心灵成长的路上不可缺少阅读和阅历。


她建议,在选择书籍时,不妨先朗读一番,看看这本书有没有节奏美,能不能触动某根神经,有没有激发想象力。她认为渗透心灵,教人为善的文学作品才是真正的好作品。在她写作十多年来,她的每部作品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奇妙、美妙的故事,以启迪孩子们的心灵。


在郁雨君的一篇文章《阅读是为发现一个美丽新世界》中她这样说道“世界上的好书是读不完的”,“家长有时候可以先翻翻一本书的目录,因为目录就像是一本书的‘牙齿’,如果连牙齿都不整齐不美观,我觉得这本书的质量也不会上乘。”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一颗种子的萌芽、生长。童年的种子、现实生活的种子和童话的种子在人生成长过程中悄悄发芽,长大,绽放出精美华章。”大大的眼睛,长长的辫子,郁雨君笑起来还是那样的灿烂动人。“美好的故事种子播种于作品中,让少男少女从中体味成长的真实滋味,体会内心的纯粹快乐。”


“我的梦想就是,用文学的方式,在孩子的童年期、成长期里,播下一颗、两颗、很多颗的爱与善的种子。”


 阅读方法 

关于儿童阅读,郁雨君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大人对孩子自由读书要有包容度,家长的角色是一个亲切的导读人;提倡返朴归真的读书方法:


1

朗读 

故事是活在讲述中的,朗读中的语言才最真实。


2

点评 

让孩子每段时间读一本书,边读边做个性点评,可以在锻炼孩子语言组织能力的同时养成独立思考。


3

摘抄 

做随性又个性的读书笔记,遇到喜欢的及时摘抄下来。


4

广泛阅读 

提倡读杂书,不主张让孩子读拼盘书、作文书。


5

归类 

不妨对孩子的书进行特别的归类,床头书、沙发书、书桌书甚至厕所书,它们在一个人的阅读比重是不一样的;


6

多接触大自然 

让阅读渗透弥漫整个生活,带孩子读书外之书,读活生生的人,读天地万物,成为一个善于发现心灵敏感的人;书房只是放书的地方,真正的书在户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