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沙皇尼古拉一世服毒自尽。沙皇的死显得颇为神秘,一般认为他是因为感到绝望而自杀。但克里米亚远在天边,即使丢失也不是什么大灾难。他的哥哥亚历山大在1812年丢失莫斯科的时候都没有绝望过。如果尼古拉一世绝望,那么早在1854年奥地利迫使俄国退出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时他就应该退出战争。俄国宫廷一向阴谋重重,沙皇虽然人神合一,有其他君主羡慕的无上权利,但也时时处于危险之中。阴谋家和野心家环伺周围,他们鼓励沙皇冒险使他们自己获得新的荣誉、土地和财富。而一旦失败,却毫不留情的归罪沙皇,甚至阴谋废除沙皇。这种悲剧直到帝俄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而历代沙皇却不乏仁慈,列宁、斯大林这样的革命者都能活着走出西伯利亚。新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尼古拉一世的长子登极。他立刻召回了曼希科夫亲王,而代之以米哈依尔哥尔查科夫亲王。后者在多瑙河失败后显然又得到新沙皇的重用。亚历山大二世也积极外交活动,他授权在维也纳的俄国大使亚历山大哥尔查科夫亲王考虑和平的可能性。3月15日,谈判在维也纳开始。哥尔查科夫家族的第三号人物出场了。亚历山大哥尔查科夫是前面两位哥尔查科夫兄弟的堂兄,他取得的成就远远高于后者。年轻的时候他是诗人普希金的同学,普希金在诗里就预见他将来必成大器。1850年,他在处理普奥争端的时候第一次遇见俾斯麦,日后2人将打20年的交道。他也是俾斯麦时代唯一能和俾斯麦抗衡的外交家。俾斯麦的蜘蛛网大陆体系哥尔查科夫是少数领会的人,以至英国首相一听到俾斯麦和哥尔查科夫见面就头皮发麻,无比厌恶。1854年,他被派往维也纳担任俄国大使。尽管他预见到英法将参加战争而劝告沙皇不要无谓牺牲,但显然没有得到采纳。新沙皇上任后,哥尔查科夫担任起谈判重任。4月26日谈判因为没有任何进展而结束。 联军的情况到了3月得到根本改观。铁路投入使用,土耳其劳工到达,西班牙骡子作为运输工具也运到战场。军中的不法承包商和小贩被赶走。联军随着春天的到来而雄心勃勃,准备再次攻击塞瓦斯波托尔。 塞瓦斯波托尔围攻战 塞瓦斯波托尔自开战以来从未被完全包围过,从北方和东方俄军可以自由进出。联军还是计划大规模炮击来削弱要塞防御。到了2月,大批法国援军到达战场,法军增加到90000人。而英军只有11000情况良好的军人,另外23000人不是有伤就是生病。土耳其军队则有20000人和30门大炮。法军现在是攻击主力。此外还有一些雇佣军,9000德意志军团、3000瑞士军团和1500波兰军团,这些都是英国花钱雇来的部队。(英国常备陆军家底都在克里米亚了)到了3月,撒丁15000人到了战场。尽管联军现在兵力很可观,但攻击仍然很艰难。俄军的防御体系很完备。塞瓦斯波托尔要塞的石墙并不连续,马拉科夫要塞是唯一的石构堡垒。俄军的办法是用削尖的树枝做成栅栏,然后是深沟,再后面是由树枝和泥土构成的步枪发射阵地。阵地后面是又一层树干构成的障碍,地上还有陷阱,里面是削尖的树枝。此外还有大量地雷。俄军在夜里派出袭击队,攻击联军战壕里毫无戒备的士兵。 马米隆(MAMELON,意思是小山丘)在2月22日夜里被俄军占领,俄军随即构筑了坚固的工事。马米隆位于塞瓦斯波托尔要塞和法军战线之间。攻占马米隆成为联军的首要任务,因为从马米隆出发,英军可以攻击凸角堡,法军可以攻击马拉科夫要塞。3月6日,得知尼古拉一世逝世,拉兰敦促卡洛波特立即对马米隆发起进攻,他认为俄军因为沙皇逝世士气低落。但卡洛波特拒绝了。这可能是因为拿破仑皇帝的心腹尼尔将军来到克里米亚监战。尼尔来的目的是征求卡洛波特的建议,皇帝打算直接指挥战斗。皇帝认为除非从各个方向同时进攻,否则塞瓦斯波托尔无法拿下。卡洛波特接受了皇帝的看法,此外他不想冒险仓促进攻。 4月9日,联军开始第2次大规模炮击。联军参加炮击的共计520门大炮。联军发射了165000发炮弹,作为回应,俄军998门大炮发射了90000发炮弹。炮击进行了10天,造成俄军6131人、法军1587人、英军263人的伤亡。俄军放弃了损坏严重的旗杆阵地,但在夜里修复了其他工事。法军前进了100码,进一步行动却被皇帝否决了。英法联军的关系现在受到许多夭折的作战计划的困扰。 5月2日,英军策划对亚速海的刻赤进行远征。刻赤是俄军的后勤中心,俄国内陆运来的补给物资都堆放在这里。在舰队出发2小时后,拿破仑皇帝的电报来了,他命令舰队返航,任何削弱塞瓦斯波托尔围城部队的做法都不允许。舰队中的法国舰船只好返航,英军失去法国的支援,力量单薄,也只好尾随法舰返航。几天后,卡洛波特向皇帝建议成立了一个联合军事委员会,但并未被皇帝接受。卡洛波特随即向皇帝提出辞职并要求重新当他的师长。5月16日,贝利西埃(PELISSIER)成为法军指挥官,卡洛波特改为指挥第4师。 5月22日,贝利西埃在中央堡垒和海湾之间发动了一场残酷的夜间攻击。尽管伤亡巨大,法军成功的达到了目的。他同时批准刻赤远征队继续他们的计划。5月25日,刻赤被联军占领,第2天,联军舰队驶进亚速海。联军缴获了100多门大炮,数千吨谷物和面粉被销毁。俄军的运输船、兵工厂、仓库受到巨大的破坏。 贝利西埃拒绝皇帝的命令有一次甚至切断了电报联系。6月初,他在收到皇帝禁止行动的命令下,计划对马米隆发动一次联合进攻。6月6日,第3次炮击开始。联军主要炮击目标是马米隆。到了9日,法军占领了马米隆而英军推进到凸角堡的面前。俄军组织了一次反突击但失败了。贝利西埃声称他在马米隆被拿下后才收到皇帝的电报。皇帝命令贝利西埃发动野战打击外围的俄军,贝利西埃答复皇帝这是不可能的,他要求皇帝必须让他采取符合战场实际的行动,否则他将辞职。在贝利西埃等待皇帝答复的同时,他又在计划新的攻势。6月17日,联军第4次炮击开始,英军计划攻占凸角堡而法军的目标是马拉科夫要塞。俄军事先知道了这次进攻,甚至知道贝利西埃和博斯奎特的争吵以及贝利西埃将进攻提前到凌晨3点。法军在进攻后伤亡惨重,8点30分贝利西埃下令撤退。英军同样糟糕,部队在穿越1/4英里的开阔地时,被葡萄弹和滑膛枪子弹严重杀伤。英军伤亡1500人而法军阵亡1500人、负伤1600人。 这次行动失败对拉兰勋爵精神上是一个沉重打击,他已经感到筋疲力尽。霍乱再次光临军营。6月14日,埃斯考特将军宣布拉兰勋爵患上了严重的痢疾。6月28日,拉兰勋爵在睡梦中平静的去世。至此,开战时英法两军最高指挥官先后因病去世,联军军营震动很大。7月1日,辛普森爵士(SIR JAMES SIMPSON)继任英军总司令,但他经验不足面对困难显得束手无策。土耳其在高加索战场吃紧,奥马尔帕夏的土耳其军准备撤离克里米亚去解救卡尔斯。拿破仑三世十分不满但围攻还在继续。8月16日,哥尔查科夫集中4个步兵师和2个炮兵旅渡过彻那亚河向联军发动进攻,英军只有一部分骑兵和炮兵参战,但俄军伤亡了8000人,最后一次解围行动失败。辛普森对战局感到悲观,这使他受到来自伦敦的责备,伦敦在讨论他的继任人选。 9月8日11点30分,联军开始又一次猛烈的炮击,40分钟后,联军总攻,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各部队校对时间在同一时刻发动进攻。法军麦克马洪师进攻马拉科夫要塞。这位麦克马洪(MacMahon)日后成为法国元帅并经历了1870年普法战争的失败。仅仅10分钟,要塞落入法国人的手中,随后法军又打退了俄军的反击。英军对凸角堡的攻击再次失利。英军部队被火力压制在凸角堡脚下的胸墙后面而拒绝前进。不久他们就转身撤退了. 马拉科夫要塞的失守对俄军来说是致命的,联军炮火可以从这里覆盖整个塞瓦斯波托尔。陷落只是时间的问题。当天夜里,俄军破坏了全部工事并撤出了塞瓦斯波托尔。联军在围攻11个月后终于进入已经成为废墟的塞瓦斯波托尔。 塞瓦斯波托尔陷落后,克里米亚战场的军事行动逐渐减少。俄军进入塞瓦斯波托尔北面的高地,但贝利西埃拒绝皇帝的命令没有反击。巴赞(BAZAINE)将军率领一部分法军在皇帝的催促下攻占了金本(KINBURN),切断了奥德萨的对外运输线。日后他将作为元帅和拿破仑皇帝一起被普鲁士军队俘虏于色当。到了11月,拿破仑三世准备见好就收实现和平,而英国却宁愿继续打下去。英军得到大量补充,1856年1月,考灵顿爵士(SIR WILLIAM CODRINGTON)接替辛普森成为新的英军总司令。考灵顿准备发动春季攻势。这时法军却为疾病所困扰而英军后勤充足,兵强马壮。但外交行动代替了军事计划,2月克里米亚战场达成停火协议。 其他战场 除了克里米亚战场外,最重要的战场是高加索战场。从黑海到波斯边境,俄国和土耳其拥有150英里的边境线。在这条国境线的中央,是古亚美尼亚王国留下的重要堡垒卡尔斯。历次俄土战争这里都发生重大的战斗,双方对这个战场都熟悉不过。1854年夏天,俄军进入土属亚美尼亚。7月29日,俄军进攻了驻守在卡尔斯北方的一个土耳其师,土军战败撤退。8月,驻卡尔斯的土军集中33000步兵、8500骑兵和52门大炮向俄军进攻。俄军的实力是20000步兵、5000哥萨克骑兵、60门大炮和18000部族非正规军。土军战败退回了卡尔斯。俄军在随后的战斗失利,未能扩大战果。联军随后派出一个军事联络小组到达卡尔斯,协调卡尔斯和克里米亚战场的军事行动。军事联络小组发现卡尔斯的土军士气低落,非常需要增援。从1855年6月到11月,俄军围攻卡尔斯。11月25日,处于半饥饿状态的卡尔斯被俄军攻占。在这之前,土耳其派兵前来解围。1855年9月6日,土耳其最好的指挥官奥马尔帕夏离开克里米亚前往高加索,9月29日他的部队登船从克里米亚出发。另一只土耳其军队在特拉部松登陆也赶往卡尔斯。得知卡尔斯陷落后,12月8日,奥马尔的部队从高加索山脉的南方撤退。俄军取得高加索战场的胜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