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教育“14岁现象”:敏感叛逆的孩子怎么教

 若飞若扬1963 2017-04-13

家庭教育“14岁现象”:敏感叛逆的孩子怎么教

 

   14岁左右的孩子是‘半成熟’的,既有独立成熟的一面,又限于经验、年龄独立不起来,也就造成了家庭教育最困难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家长一定要下足功夫,把问题妥善解决,让孩子顺利发展。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儿童发展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路易斯·埃姆斯毕生致力于儿童发展、儿童养育实践研究,她曾撰写了一本名为《你的13-14岁孩子》的畅销书,专门提到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教育问题。书中这样描述14岁的孩子:“14岁,充满朝气的一年,但不能忽视发生的意外事件。比如这时候有些男孩和女孩会接触早恋,在性方面,14岁的年轻人由于没能获得足够的知识与信息,会遇到意外怀孕、堕胎等诸多问题。这时候,家长如何面对和管教孩子是非常必要和棘手的事情。好在,14岁的年轻人绝大部分都会表现出更强的责任感,这是值得让人欣喜的事。” 
    

   14岁年龄段孩子特有的心理特征,给教育提出了一个课题。该如何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缩小不健康心理对该年龄段学生的负面影响呢?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路易斯·埃姆斯给出了一个参考:


■14岁孩子的人体机能体系——生理发育迅速—— 心理成长教育需合拍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身体发育是最凸显的,也是成年人首要关注的。尤其在发育高峰的青春期,个头和体重增长迅速,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对身体的变化极其关注。身体的变化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自信和以后的发展道路。同时,在异性关系上,青春期少年的性意识开始萌动,该如何处理与异性的正常关系,家长应该给予合理的指导。


■14岁孩子的自我照料及日常作息——自主性提升——强迫不是明智之举


   14岁少年的日常作息管理显然不喜欢家长干涉过多。尽管他们当中某些人并不善于经营此道,但随着年龄增长和身体、思维的变化,他们的日常作息也会表现出相应的特点。家长此时不必强逼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只需要给出恰当的指导,因为孩子是否按照你说的去做,基本上是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强迫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14岁孩子的情绪——受多重因素影响——需要正确引导


  14岁这段岁月,孩子在对自我的感知、跟父母的关系以及自我情绪这三个方面是一段起伏剧烈、精神压力大的时期。影响孩子情绪波动有很多原因,自身成长过程中产生的情绪,家庭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干扰,甚至是食物也会让孩子产生情绪上的波动。孩子的情绪可以渗透到他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他的行为。我们可以通过孩子在不同年龄展现出的情绪特点,对他加以疏导。(来自 《中国教育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