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法”新说 10

 舍得斋主 2017-04-13

“六法”新说

2017年04月13日   10: 朝花周刊/品艺·连载·广告    


  秦丹

  书画要做到“气韵生动”,对此人人皆知,却有几人能真正驾驭随心?触动我此番感慨的,一是日前在“海墨书画讲坛”听了海上名家王克文先生的山水画讲座,让我久久思考传之久远的“六法论”与每一个书画者之间的微妙关系。二是近日在刘海粟美术馆观摩了金陵名家萧平先生全国巡展上海站的作品,站在一幅幅精致小巧却匠心独具的画作前,感叹一个人勤奋与天赋的不可多得的结合。当时我站在萧平的一幅画前许久,画面中间是个大大的鱼缸,鱼缸墨韵之上站着两个舞动的年轻现代人,他们又像站在一座墨韵晕染成的山上;鱼缸下面,是一枚枚雨花石,色彩艳丽且丰富,但那雨花石又像一个个鱼缸,因为我看到在一枚雨花石里,悠游着一条条红色的小鱼。
  看中国画,以“六法”绳之,或是不易的标准之一。看画多了,我感到六法讲内容的东西,其实比形式更多。最起码,要形式服务于内容。
  “气韵生动”,是“六法”之要。现在多认为“气韵生动”更多地是讲形式:画有没有留“气口”,气有无“流向”,“气局”如何等等。但果真如此吗?我们看一个人,往往在个头、五官、衣饰等之外,更要看其举手投足、遣辞造句,哪个人是因为穿的衣服漂亮,被你引为知交的。“六法”论最早为南齐谢赫《画品》所提,中古六朝喜欢品第,这和六朝“门阀世族”的品第传统分不开。我们现在常说这个人“没啥品相”,其实气韵这东西就是个“品”字。品评某幅画作,或清、或浊,或缺、或偏,后面站的是一个人,以及他的“格调”。
  再说“骨法用笔”。于人讲骨,于书画则讲线条。中国画是线条的艺术,无论使用多少绘画技巧,最后都要落到一个问题:线条过关吗?据说高明的谶纬学家通过摸一个人的骨头,就知道其气格的高下。我们做人,总还有一张皮,怎么会随便给人摸了去,但书画就不一样了,几笔下去,“骨头”就都在外面了。至于“随类赋彩”,这让我想到现在常有微信公众号推“形象课”,就是教女性如何穿衣搭配。其实随类赋彩,就像给女人穿衣服,要把气质衬托出来,要看人下色,而不是颜色越艳丽就越好,最后还是看“品”。“经营位置”或许是最具有“形式感”的“法门”,但事实上,在“传移模写”的基础上,选择画什么,不画什么,更多是依凭内容的要素。
  听王克文先生高龄宏声、思路清晰的讲说,感叹理论于一位画者的重要。看萧平先生的画时不禁问:中国画,真的可以这么画吗?也许就应该这样画,但谁又能像萧平这样,书画、鉴赏、史论、收藏均涉,花鸟、山水、人物俱精,不去画大幅的画,在方寸间体现文人心性,在一幅画中随心所欲,经营位置,随类赋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