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皇帝比工匠还牛,这类盔甲都用他的名字命名!

 好了明理 2017-04-13

王朝战争的胜利并没有蒙蔽马克西米利安的双眼,他清楚地看出德国雇佣兵的防护力的致命不足。前卫长矛兵缺乏铠甲,仅有的杂牌铠甲重量过大且防御性差,严重制约了他们的战斗力。要求士兵自备铠甲并多付薪水不是不可以的,但当时雇佣兵市场还不成熟,铠甲匠人很少。即使马克西米利安有足够的钱,也不见得能招募到足够自备厚实盔甲的人,于是他决定自行解决这个问题。

皇帝比工匠还牛,这类盔甲都用他的名字命名!

1504年马克西米利安集中有限的资金在其领地因斯布鲁克开办了大规模的军需工厂,广募技师生产火炮和铠甲,为帝国雇佣军的发展做物质技术上的准备。因斯布鲁克地处西欧要冲,交通便利,更重要的是铁矿资源和水源都十分丰富,后两者对于军火生产尤其必不可少。尽管因斯布鲁克工厂的火炮技术在当时的欧洲还较落后,但是在盔甲制造方面,由于有了哥特式于超哥特式的技术沉淀,有来自奥格斯堡的一批经验丰富的德国技师,更由于皇帝本人的热衷于理解,因斯布鲁克工厂一开始就走在前面。欧洲铠甲发展史上的一种杰作在这里诞生。

皇帝比工匠还牛,这类盔甲都用他的名字命名!

皇帝比工匠还牛,这类盔甲都用他的名字命名!

鉴于哥特式盔甲已经落伍,马克西米利安的事业是从1500年出现与德国的“过渡式铠甲”开始的。这种铠甲废除了夏雷尔式头盔,取消了尖头铁靴,将胸甲改为整块铁板,使整件铠甲的实用性再次压倒装饰性,为了防止长矛攻击腋下薄弱环节,还加上了两个形似小圆盾的腋甲。以这种铠甲为起点,马克西米利安采纳盔甲技师孔拉佐森霍夫的建议,对盔甲性质做了进一步改进:将盔甲上的冠板进一步加大以保护颈部,将护腿甲进一步加大,以至成为类似蓬蓬裙的形式,这种看上去一体的护腿甲实际有4层构成,内部有皮带相连可以滑动。这种形式上的变化只是新型铠甲优越性的一个方面,马克西米利安最得意的莫过于新铠甲在工艺上的突破——冷锻,卷边和隆条。

皇帝比工匠还牛,这类盔甲都用他的名字命名!

皇帝比工匠还牛,这类盔甲都用他的名字命名!

热锻是把钢材烧到红热后锻打。其缺点在于,红热状态下锻打成型的铁板冷却过程中会发生退火,导致硬度降低。另外在红热状态下以铁锤锻打也难以保持精度。马克西米利安与孔拉吸取了当时弗兰德地区的冷锻技术,首先用退火工艺是铁板软化,然后工匠手持铁板进行精细短打。同时冷锻压缩了金属晶粒间的距离,使之更紧密,硬度更高。

皇帝比工匠还牛,这类盔甲都用他的名字命名!

皇帝比工匠还牛,这类盔甲都用他的名字命名!

皇帝比工匠还牛,这类盔甲都用他的名字命名!

在以前的哥特式铠甲上,犹豫热锻工艺限制,铠甲边缘都是切边处理,毛糙锋利。马克西米利安于孔拉则将新铠甲的边缘内卷,使之卷边,这样即使甲板边缘光滑不易伤人,又无形中增强了铁板的强度。但此种工艺成本较高。在重视精兵政策和装备生产的德国,这种卷边工艺经历神圣罗马帝国、普鲁士公国、第二帝国、魏玛共和国、一直延续到二战期间。德国的1935式头盔一直是卷边处理,直到后期战线吃紧,败绩显露后才改为切边。

皇帝比工匠还牛,这类盔甲都用他的名字命名!

第三点就是新铠甲上锻打出大量隆条,这些隆条沿着铠甲的弧面放射开来。隆条不但有装饰功能,更重要的是能增强防御性能。孔拉认为,为了提高防御性能,沿着加厚甲板的老路走下去只会进入死胡同,当时防护面积最大的铠甲一种达25千克,接近人体负重极限。过重的铠甲已经不是提高而是降低士兵的生存能力,令他们难以发挥格斗技术。他决定尝试在一块较薄的甲板上段打出大量隆条,甲板与身体保持一定距离,可有效防止铠甲洞穿或造成对人体的钝伤。这种在薄板材上加工出隆条来加大强度的工艺的工艺至今还在广泛使用。通过对整件盔甲(小腿甲除外)锻打隆条,新盔甲在防护性能不减的前提下降全套重量降至20千克。

皇帝比工匠还牛,这类盔甲都用他的名字命名!

皇帝比工匠还牛,这类盔甲都用他的名字命名!

这种采用了诸多科技、新工艺的盔甲被后世称为马克西米利安式铠甲。这位皇帝在半小说半纪实的自传《白色的国王》中讲述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版画家布鲁克迈尔为该书绘制了大量栩栩如生的精美插图,其中最著名的一幅莫过于表现马克西米利安身穿全套马克西米利安式铠甲骑马行进的场面。马克西米利安式铠甲经过简化,保留上半身铠甲后广泛装备了德国雇佣兵,尤其是作战风险极大的前卫长矛手和剑士。这种重装备大大提高了德意志雇佣兵部队的战斗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整肃了军容。

对刀剑有兴趣可加刀匠沈师傅LQ435543

获取更多知识兵器知识请关注公众号:bingjian11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