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古天真论二(2)—梁冬对话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

 williamruc 2017-04-13


经文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我们刚刚用了8分钟,讲了四个字“食饮有节”,吃东西不仅要有节制,而且还要有节奏。


另外,我们刚才说了个喝水,这个“饮”还包括饮茶、饮酒,饮酒更得讲有节,因为一会儿就说一下《黄帝内经》讲很多人得病叫“醉以入房”,喝多了,乘着酒劲然后到房间里做爱去了。


梁冬:

做爱做的事。


徐文兵:

这就做爱做的事的,这也是在食饮无节里面表现出来的,很多人馋酒,没事就张罗酒,然后一喝就多,一多就醉。


梁冬:

一醉不买单。


徐文兵:

一醉不买单,还犯点事,这也属于食饮无节,另外说饮茶,很多人说喝茶能抗癌,绿茶能抗癌,但不知道自己的体质,茶也有寒热之分,你本身体质热,你再喝点热茶,或者说你体质寒你再喝点凉茶,这样你的身体就会垮,天天喝茶而喝出病来的人也不少,所以这些东西都是学问。


梁冬:

所以说没有对与不对,不合适就不对。


徐文兵:

我们讲的合适,很多人说你给我说一个好药,告诉我,我说我知道贵药,但我不知道是不是好药,因为我不了解你,跟你合适才叫好,再贵对你不合适就是不好,所以“食饮有节”是我们生活中最普通的事情,而且天天要碰到的事情,这个问题不解决好,结果就会得病。


梁冬:

黄帝内经讲“食饮有节”是很重要的,另外一个叫“起居有常”,我觉得这个对现在年青人来说,特别应该讲一下。“常”是指什么?


徐文兵:

“常”是一种固定不变的变化的东西,我们讲又它不变,又说它变化好像很矛盾,其实不矛盾,“有常”的反义词叫“无常”,我们把人死了叫“无常”,人活着就应该是“有常”,应该有固定的起居的生活规律,为什么要固定,因为天地阴阳的变化有固定的规律,比如,昼夜有规律,到冬天12月22日就冬至,冬至那天是昼短夜长,这个时候人就应该多睡觉,《黄帝内经》说,夜卧晚起,早睡晚起,必待日光,就是没太阳的时候你就别折腾,你就多睡觉,然后等日上三杆你再出来,你就是你的变化规律是跟着太阳走的,但是如果在特别阴寒(寒气重)的时候,你不顾自己的身体,然后就去冬练三九,跑出去跑步,去锻炼,如果身体底子还不错的情况下,你能杠得往,你要是身体有问题,很多人就会在冬至这天出现这种心梗、瘁死,所以说人要“起居有常”,这个“常”就是说有规律,而不是说,我每天就得6点起然后几点睡,冬天你应该几点睡几点起,春天你应该几点睡几点起,它是有个规律的,这个规律是符合人的昼夜和四季的变化规律的,如果你要顺应这个规律,恭喜你,你有运气了,我们经常说,祝你好运,祝你有好运气,这运气谁给你带来的?这个运气是天地运化的过程中有个节奏,有个规律,你跟着他走,你就走运了,你要是背着他,你就背运了,就倒霉了,可是我们现在看很多人都是昼夜颠倒。我们说春天生,夏天长,这也是顺应天地变化,到秋天收敛一些,到冬天就猫冬了,就闭藏了,这就叫走运,我走的是天地的运,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夏练三伏还可以理解,夏天开放出汗,无所谓,夏天吹空调就是背运了。


梁冬:

如果是南亚地区,根本就没有冬天,那怎么办呢?


徐文兵:

但是它有旱季和雨季,它也有阴阳的变化,比如,广州就是没有冬天,当然,没有冬天他就会缺少一个闭藏,他总是一种开泄的状态,这些人对阴津、阴液的损失就比较大,需要补充,所以广州、香港人都在煲汤,天天在滋阴,如果不滋这个阴,那这个人就受不了,精力就跟不上,而且很多长寿的人,都是在偏寒的地方,(梁:新疆那一带),就是高加索这一带偏寒的地方,他有一个收藏闭敛的阶段,像动物一样它有个冬眠,在赤道的人表现出来的是一个是早熟,另外一个就是早衰。


所以说,像印度,为什么释伽牟尼那么早就领悟到“空”、“灭”这样的一种情怀,可能是跟那个地方太热,很快就生命迸发出来,于是更快就看到这个生命的衰弱。


另外,他们管和尚叫比丘、比丘尼,比丘在佛经的意思是乞士,要饭的意思,热带国家有个特点,就是物产丰富,不用什么劳作,地里面老长东西,饿不死。


梁冬:

插根筷子能长出苗。


徐文兵:

像我们这种地方(北京),有点干旱再加严寒,就需要一点劳作,也是天地造化,不太一样。我特别喜欢广州的饮食,有一天广州的饭吃腻了,看到有一家“谭鱼头”,我在四川的时候吃“谭鱼头”特别香,想换换品味吃谭鱼头,结果吃完当天嗓子就肿了,所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广州是喝凉茶的地方,吃谭鱼头就不行,太热。


梁冬:

我们还是讲回来,叫起居有常。“常”就是有规律变化的不变,不变的变化。


徐文兵:

有规律,但是这个规律是随着四季的变化的,春天可以早早起来,到夏天完全可以晚上少睡,早起晚睡都可以,到秋天要收敛一下,到冬天干脆就是晚睡晚起,睡懒觉。


梁冬:

他们说,有些老人之所以长寿,入秋以后,每天晚上看完新闻连播就去睡了,睡到第二天早上太阳出来。


徐文兵:

对,老年人,到了一定岁数,觉就少了。


梁冬:

如果睡不着的话,应该怎么办?


徐文兵:

睡不着就找医生去调理,就好像一个车,只有加油没有刹车了,睡不着就是刹车坏了,刹不住车了。


梁冬:

那很危险呀。


徐文兵:

非常危险。


 梁冬:

《黄帝内经》讲人要健康,就要“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不妄作劳”就是不要随便的工作和劳动,可以这样说吗?


徐文兵:

初步理解可以,“妄”字的意思就是死在女人手里就叫“妄”,“作劳”我们管这个“劳”叫作防劳。


梁冬:

“劳”还不仅仅指是劳动,“不妄作劳”的“劳”指的是防劳的意思。


徐文兵:

第一,心里面没有太多欲火,“作”以后讲中医的五脏,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说的就是肾本身就藏精、化精然后生殖功能的一个器官,所以,我们经常说,一个人性功能差、生育功能差说这个人肾虚了,指的就是肾精出了问题,“不妄作劳”一个讲的是欲望,一个是性爱过度或者是过分的劳作,这是养生之道非常重要的一点。


然后是“故能形与神俱”,“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所以能够“形与神俱”。


度百岁乃去。


梁冬:

这个我其实有一点点担心,为什么在四、五千年前,黄帝那个时候人都活不到100岁,不到一半,50岁就死了,平均寿命可能30岁都不到,为什么在比它更早的时候,真的有一个“度百岁乃去”的一个年代吗?


徐文兵:

有,别说过去有,现在也有,只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一是,长寿,另一个是我们要“健康”,健康和长寿不是一回事,不健康的人不见得不长寿,很多人“药罐子”病病歪歪且活着呢,很多人很健康,又有能力又有精力,最后突然死掉,质和量它中间应该有个平衡,就说“形与神俱”,经常说看一个作品或者看一幅画,说这幅画形似,或者说那个画神似,或者说演员演戏“形神兼备”,所以中国人判断一个人生死的标准,不像西医那样,西医是看心跳,心律没了,没呼吸了,这个人就死了,后来又发展说,发现有些人死了又活了,尽管没呼吸、没心跳,但是他脑子没死,所以现在判定一个死没死叫脑死亡,可以中医判断人的死亡的标准是,这个人没神了,他就死了,什么意思呢,这个可能还在能吃、能喝、能坐,但是他已经死了,我们管这种人叫表决“行尸走肉”,这个人的元神已经离开他的身体了,对于我们躯体,只不过是我们的元神寄居的“小的旅馆”,如果你这一辈子伺候你这个神,伺候的好,让他高兴,让他愉悦,把神保护的好,那他就多住几天,如果伺候的不好,他就会离你而去,就会活的很痛苦,甚至有些人就会自杀、自残,自杀、自残的原因就是这个神不想这呆了,他走掉了,所以上古之人活一辈子,是形与神俱,他的躯壳和元神相处的非常融洽,也不会像现在人这样,要死的时候痛苦的不行,非要安乐死才行,人家都得善终,叫预知时日,无疾而终,走完人的轮回,完成我天赋的使命,尽其天年了,然后把自己洗的干干净净,几天前就开始不吃饭,然后就很安祥的走了。

   梁:这是属于有福报的人。对,我们又花了8、9分钟和大家分享一下什么叫“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徐文兵:

形与神俱,度百岁乃去的人太少了。现在就再说一下天年,什么叫天年,天赋你活的寿命,是多长,据你所知。


梁冬:

最近有看黄帝内经,说的好像是120岁。


徐文兵:

没错,我们经常说,祝您长寿,寿,古代是有特定含意的,60岁一个甲子,叫寿,就是说你生于某某年,然后又回到这一年了,活了60个春秋,叫一个甲子,这叫寿,所以我们60大寿,60就是一个寿,60岁之前死掉都叫夭折。


梁冬:

我以为2、30岁或者10几岁的时候那叫夭。


徐文兵:

我原来以为没出满死叫夭,其实没过60岁死都叫夭,都是很不幸的事,寿和夭是反义词,60岁以后叫寿,那么尽其天年,所谓的天年,天年是两个甲子,是120岁,所以60岁叫寿,80岁叫中寿,按北方,如果人要是活了80岁后再去世,那孙子辈都要带红的,叫喜丧,就是说,这老人家,这辈子没白活,活到了中寿,然后到百岁叫长寿,到120岁叫尽其天年,就是说,老天爷给你设定的程序就是让你活这么长,下面就罗列出,他们为什么不活这么长,而古代人能尽终其天年,春秋两度两个甲子。


梁冬:

两个甲子,度百数乃去。


徐文兵:

而且在这百数中间,不是病病歪歪的,而且是动作不衰的,能尽其天年,你要是躺在床上,输着液,插着呼吸管,那就是“行尸走肉”。


梁冬:

那就真是霍元甲,“昏睡百年”了。


徐文兵:

那就是有寿,但是没有质。


梁冬:

“度百岁乃去”,所以“今时之人”,表扬完以前的人开始批评现代人了,“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此话怎讲?


徐文兵:

“以酒为浆”,“浆”是古代的水,喝酒跟喝水一样,现在的人喝啤酒或者是白酒真跟喝水一样,很多人外号叫“下水道”,针对于上节说的“食饮有节”,这么喝酒哪有节制呀,没有节制,没有控制,这样就是他夭折的原因,以酒为浆。


梁冬:

“以妄为常”。


徐文兵:

刚才我说了,亡于女,“妄”后来就扩大成很多不切实际一种虚妄的幻想,有一天,我的老母亲跟我说,现在的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多。”


梁冬:

有意思。


徐文兵:

这种想要就是被周围宣传、跟别人攀比,被煽动起来的那种虚火,就是妄想,你有妄想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把这种妄想当成本来就应该这样的,当成你要去追求的东西,当成了正常的东西,就是把不正常当正常。


以妄为常,就是把不正常当正常。


已经不觉得了。


梁冬:

“醉以入房”,这句话我觉得是整篇里面最刺激的一句话。


徐文兵:

“醉以入房”的是意思是,喝酒像喝水一样,然后趁着酒劲然后做爱去了,就是先喝酒,然后再做爱,但是问题在于什么呢,在这种情况下,等于是在没有知觉的情况打开水龙头流失你的肾精,这种情况按中医理论下,对人体伤害最大,而且在这种情况下生出来的孩子全是呆、傻、痴、苶,不光是我们现在人,现在科学发达,陶渊明就发现,陶渊明和李白的子孙都是呆、傻、痴、苶弱智,然后陶渊明就总结,我的孩子怎么那么傻呢,我做什么缺德事了,他后来总结出,盖因杯中误饮,他们两都爱喝酒,所以我们现在很年青人已经意识到了,和老婆计划到怀孕了,头三个月或者半年开始戒烟戒酒,这是对的,这是完全对的。


梁冬:

所以“醉以入房”后面蕴涵着一个很大的道理,如果你觉得这一次会比较愉快的话,其实是你下一次更大的不愉快来作为代价的,透支,典型的透支。


徐文兵:

而且是以终身的不愉快作为代价,因为他后面接着讲,“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


梁冬:

这句话怎么讲,“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


徐文兵:

这样的话会很亢奋,但是带来的结果就是把你的精气神物质基础的那个“精”,肾精给透支光了,而肾精就是我又经常说的,练精化气,化出的元气的根本,没有肾精,你的真气,也就是我们说的元气也就耗散掉了,刚才我说了,喝完酒以后,感觉气的散的,所以下面那句话叫,“以耗散其真”,把元气给散耗掉了。


梁冬:

然后,黄帝内经说,“不知持满,不时御神”,什么叫做“不知持满”。


徐文兵:

我们开始说“敦敏”的时候说了,离中虚,坎中满,坎是肾,所以“持满”就是养护我们的肾精,肾就像一个容器,他包裹了我们所有的精髓、精液。


梁冬:

那“不时御神”呢。


徐文兵:

这就是我们刚才讲的四季、昼夜的变化,天上有天神,他有变化规律,人身上有人神,叫天人合一,就是人的神跟着天神的节奏去走,这个“走”是按时间,就是24小时变化它有规律,四季的变化有规律,你如果把它调到按时间、时辰的变化,做到天地同步的话,你会很省劲,这叫“不时御神”,如果你按时御神你会很省劲,如果你不按这个时辰走,不按这个季节走,那你会活的很累,很多人说我白天睡觉晚上工作,可以呀,不过你消耗的能量就大,就好像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一样,你要顺着地球自转的那个方向去发射,你省燃料,你说我非戗着发,那你就多带几百吨燃料,这叫不时御神。


梁冬:

下面是“务快其心”。


徐文兵:

“务快其心”,现在流行一个词叫,玩的就是心跳。


梁冬:

对,这是王朔说的。


徐文兵:

现在很多有病的人追求的就是什么来刺激,什么能让我兴奋,什么能让我动心,什么能让我动神,这种追求的结果,其实就是纵欲。


梁冬:

没事去蹦个极呀,打个那个叫什么枪呀。


徐文兵:

在这种动心、动神的过程,刚才说过还是在消耗你的肾精,有一种方法,不追求心跳加快,仍然能够愉快,就是我们说在极静的,静坐、站桩、参禅的情况下,那种悟道的感觉,很多人静不下来,所以只有靠吸毒,务快其心,靠喝酒,务快其心。


梁冬:

就是说,你看到有些人在那打坐、参禅呀。


徐文兵:

人家美着呢。


梁冬:

然后还出汗,自己愉快着呢,比较环保的一种愉快,也不折腾别人,自己也挺愉快,而且还不会引起别人嫉妒。


徐文兵:

而且是最好“节能减排”,节你自己的肾精。


梁冬:

节能减排,没有那么高的碳发放量。


徐文兵:

对,没有。


梁冬:

所以我们今天花一点时间,讲到“不时御神,务快其心”,说的是有些人不懂得把自己的神调养的和天地之间的节奏一样(徐:同步),就是追求简单的、马上的快乐,其实长期来说,是有伤害的,所以叫“逆于生乐”。


徐文兵:

他是不符合我们这种养生之道的。


梁冬:

对,逆于生乐。


我们讲顺应自然的,你不要戗着来。


对,“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徐文兵:

这就是现代人,大家都可以对号入座,上古这人也有一部分是这样的,我估计上古之人也有“务快其心,醉以入房”的人,毛主席说过,是人就能分出左、中、右。任何时代、任何人群里面,他有一种健康且长寿的人,有一些健康不长寿的人,还有那些即不健康也不长寿的人,任何时候都有,我们现在教化人是,我告诉你们,人是能活120岁的,而且这个120岁不是枯燥无味的,有一种方法就是,又可以抽烟,又可喝酒,也可以满足性欲,但是也可以健康长寿,这是道家告诉你的。


梁冬:

这个东西,以我们再找个时间,再和大家慢慢分享。


徐文兵:

道家对饮食,对男女都有很深的研究,而且告诉普通的人,我们是人,不要追求那么超凡脱俗的东西,我们就作为普通人来讲,完全可以过的又很快乐,又很健康。


梁冬:

能活到120岁,各位听众,我们今天的重新发现中医太美,和大家一起来分享《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第一篇叫上古天真论,这一篇其实还挺长的,用我们这讲法,估计怎么也得一两个月了。但是我觉得,这就是读书的快乐,和大家分享了:第一,黄帝他是怎么样走过一生的,以前年轻的时候就很聪明,“生而神灵”,后来“长而敦敏,成而登天”,然后又讲到以前中国古代的人,就是在黄帝内经成书以前更早的人,就很明白一个人起码可以活120岁,只要你遵循一些简单的法则,比如说,“不以妄为常”,“不妄作劳”,总而言之,我觉得为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代人为什么读书读的那么愉快,现代人为什么读书读的那么难受,我觉得主要原因是现在很多人,从来没有认真的去琢磨,一、两个简单的字里面所蕴涵的巨大的人生道理和巨大的精神愉快享受,


好,非常大家收听今天的重新发现中医太美之黄帝内经之上古天真论之前五十个字,我们下期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