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时王谢何许人也?》

 野之老 2017-04-13
想必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那首《乌衣巷》大家都早已是耳熟能详了吧。尤其是该诗后两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则是写尽了人世间的沧海桑田与贫富的更替巨变,也更成为人们世代传唱的千古佳句……

《乌衣巷》全诗曰:“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中,一句中的“朱雀桥”就位于今南京城朱雀门外的秦淮河上。此处须特别地强调一下二句中的“乌衣巷”。据《世说新语-雅量》云:“王公(即王导)曰:‘我与元规虽俱王臣,本怀布衣之好,若其欲来,吾角巾径还乌衣,何所稍严。’ ”而刘校标注引《丹阳记》曰:“乌衣之起,吴时乌衣营处所也。江左初立,琅琊诸王所居。”还有,《景定建康志》亦云:“乌衣巷在秦淮南。晋南渡,王、谢诸名族居此,时谓其子弟为乌衣诸郎。”综合以上之引述,可知这“乌衣巷”原是三国时吴国的乌衣营所在地,在今南京市东南的秦淮河之滨。因晋代中原战乱,大批官吏、文士东渡;大名鼎鼎的王导、谢安两大名门望族亦居住于此!故而,当时的人们则都称王、谢两大望族的子弟为“乌衣诸郎”;后世更以“王谢乌衣”来借指显贵的门第或其子弟了。而其中三句中的“王谢”则正是指东晋之时,左右朝廷、声名显赫的王导、谢安两大豪门望族。

刘禹锡的这首《乌衣巷》是一首怀古诗,凭吊的是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与其南岸之乌衣巷!此处昔日的繁华鼎盛,而今却是野草丛生,荒凉残照;如此的沧海桑田与人生多变,又怎能不令人感叹万千呢?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尤其施补华《岘佣说诗》评这首诗的三、四句时说:“若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据说这首诗还博得过白居易“掉头苦吟,叹赏良久。”之美谈呢……

最后必须重点说说王导与谢安两人了。王导是东晋初年的宰相,权势显赫,威震朝野,当时民间就有“王与马共天下”的歌谣;其中的“马”就是指晋之帝姓司马氏家族。另外成语“新亭对泣”,表示思念故国的意思,说的也是王导的故事。一次王导与那些北方逃难过江而建立东晋的同僚在南京郊外新亭饮宴。因当时北方领土沦陷在匈奴人刘曜之手,故而座中周侯岂页发出了山河沦陷,“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之感叹。闻后在座的宾客尽皆相视流泪,独王导见此情景,愀然变色地说:“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王导的话慷憾激昂,批评了在座同僚消极悲观的情绪。虽然只有这么简短的几句话,却把王导为人鹤立鸡群,见识不凡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谢安,别名安石,他是晋孝武帝的丞相,人称谢太傅,功勋卓著,曾一度辞官退隐浙江会稽东山。当时曾有社会上曾有“安石不出,将如苍生何!”的呼声,足见他的威望之高。因谢安其后复出主持了大局,故而后世也便以此有了“东山再起”的成语,表示免职以后再度掌权的意思。谢安复出主事期间,符坚扬言投鞭可使长江断流,并率领大军进驻淝水北岸,威逼东晋,朝野震恐。谢安时任征讨大都督,他从容调度,终于大破符坚。此战乃是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据说他侄儿谢玄从前线送回报捷书信,可是谢安得信后面上却了无喜色,对弈如故。及至下完棋返回内室,终于压不住内心喜悦,以致于鞋后跟过门槛时被折掉,他高兴得竟然没有察觉!谢安的此等镇静自若,儒雅风流,在历史上一直传为佳话……

另外特别值得一说的是,这王导、谢安两人还与书法大有渊源呢。两人都是东晋的大书法家!其中王导就是王羲之叔父;至于谢安,他则是参加王羲之兰亭集会的一员,平日与王羲之诗酒唱和,书法切磋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