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 | 手把手教你打造高逼格的作品集(含资源下载)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17-04-13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tips:

前方高能,内附丰富案例和文末福利,需要花6分钟阅读


求职季到来了,各种春招、考研复试、找实习、申请国外的学校,在职人员跳槽。。。很多人着急设计一份体现核心竞争力的作品集。


打造完美作品集,其实一点也不简单。要求你浓缩数年的工作履历,每段人生的总结。不一定是要找工作时才草草勾勒,更多是要求我们平时善于整理与归纳。


经常有设计师问起作品集怎么体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人才差异化,所以今天就来说说新人设计师的作品集,从哪些方面入手打动面试官。


先说一下一般作品集思路:


明确作品集的受众,做到针对性设计;

明确作品集的结构,做到条理清晰;

明确作品集的视觉设计,做到风格统一;

作品集的投放和注意事项。


但是大家千篇一律,这样一来,本来有门路了走的人多了,就没有路了。因此,还是远远不足以打动面试官,这时候你需要从核心竞争力和附加值以及稀缺性,提升你的作品集的价值。比如,从普通的美工角色,过度到有用户和设计思维的用户体验师,再到有整合创新思维的服务设计师,再到当下有信息可视化能力的设计师等等,以及向综合型和全栈设计人才靠拢。


你作品集上有这些方面亮点能力的案例来拉开你和其他面试者的差距,自然打动面试官。以下新的形式和新元素,可以给你作品集增分不少:


01

通过1到2个完整项目,明确你在团队和产品中的主要职责


面试时,除了考察你设计素养,还经常会重点考查团队的协作能力。一个项目从设计稿到正式上线,中间必不可少要各岗位职业进行沟通落实,才得以让项目推进。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视觉稿设计、梳理流程图以外你还做了什么?对项目的把控能力如何?你的产出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这都是实际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专业素质。


另外,学会退而求其次,去展示过去你和他人的合作过程经历。这不是展示自己没有能力独立完整项目,这样做的目的,可以体现你的协作意识以及你应制约是的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便合作项目的结果不好,能够讲出来就是突破。无需对自己并不完美的作品感到惭愧,正视自己的不足才是明智的。也是一种坦然的态度。


让我想起的是国外UX设计师Jeya Karthika的作品集

网址链接:http:///(长摁复制在浏览器打开)


在她的作品集当中,Jeya 会在每个项目的页面当中,事先阐明项目属性和她的职能。


比如在PitchMojo 这个 Android APP 项目中,Jeya 所负责的部分是UI设计、APP的品牌图标和视觉体验。通过这种方式,Jeya 在作品集当中最大程度地阐述了她所参与的项目和她所处的位置,并且以极具针对性的视角,呈现了她在这些项目中所做的工作。(面试官也知道你在团队中的擅长模块好安排岗位,不然,什么都懂什么不精,结果没有合适岗位,只能让你另请高就了啊)


02

自我评价:不完美,但真实 ,追求极致和优秀


面试官面试你的时候,他们并不能了解与你共事的真正感觉。每个团队都希望有一个有趣的人。作品集里展示篇幅比较有限,很多项目和上一家的公司出于保密不能放进来,所以有一两页的篇幅描述一下你自己显得很有必要。比如喜欢运动,摄影旅行,喜欢手绘(其他社交网站的主页等)等等,会拉近你和团队的距离。



比如下图Joshua Taylor作品集:

http:///


Joshua Taylor 经验丰富设计老到,你可以在他的作品集当中看到素质优秀且令人信服的视觉和内容设计。


每一个设计项目中所面临的挑战、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团队的执行方式,他以一种精准而全面的方式将他的体验设计呈现,不仅展现了项目本身,还分享了他本身的项目失败经验和专业知识,很有真诚展示自身设计修养。



03

视觉设计元素过多堆积,作品集应当加强设计解决问题能力的展示


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设计,充其量只能作为一个艺术作品。很多人在作品集里放入大量的视觉设计,让整个作品集虽然感觉内容充实富有设计感,但是案例中忽视了设计过程的记录、其中的成功和失败以及最终方案的完整展示。


换句话说,清晰漂亮的图像很吸引眼球,但它们并不能告诉招聘官你有解决问题的能力。面试官关心的问题比如:


1.你能设计出让用户、客户都满意的解决方案吗?

2.你能清晰的介绍整个过程吗?(注意啦,这个考查案例真实性,一般会连续逼问,6个以上问题,直到到你无言以对,很多人会在此用不熟悉项目自己给自己挖坑)

3.通过什么样的创新尝试,导致你的成功以及成功背后的总结?

4.你能展示包括模型、线框图、关键界面在内的体现缜密问题解决能力的工作过程吗?

5.谈谈最失败的设计项目(考查抗打击能力,设计经历越丰富,躺坑越多,关键你是如何迎难而上和通过设计手段巧妙解决项目问题)


记住!

告诉招聘官你能解决问题,等于告诉他你是值得聘用的。

还有你在整个项目和案例中的贡献价值也是面试官非常关心, 从中可以看出你的真诚和态度。


此外很多人觉得作品多,经历丰富能力强,其实面试并不关心你做了多少作品,甚至觉得你把大学作业(什么字体设计,海报设计。。。)放出来作品展示,是心虚体现,因为不能证明你有独立工作的能力,更不能证明你能解决问题。如果你决定要将设计练习和研究项目放入作品集,那就确保它有整个完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且你应该将其当作一个或两个案例来深度剖析。


比如下图国外设计师Pawel Malenczak作品集中:

http://www./


Pawel Malenczak 在自己的作品集当中通过多样的案例,展现出他身为全栈设计师的一面。


在深入到每个项目之前,Pawel 会在他的UX作品集当中展现整个项目的用户体验设计流程。Pawel 的作品集当中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他在每个项目中都展现了如何使用不同的工具来应对不同的需求。


总之啊,围绕着让别人对你的能力有一个超出期待的评估为目标,使尽自己的浑身解数,把自己的软硬技能、设计理念、细心态度、结构逻辑等等在这些产品上。


04

信息图:展示设计结果数据和影响力


在作品集用上信息可视化案例,会很让面试官眼前一亮!


很多设计师信息可视化设计的能力并不强,但是很多公司企业关乎面子工程(大屏幕展示业绩,和招商成绩,产品的商业和用户增长价值等场景)需要信息设计师,但是中国当下这方面及其缺少人才。这类作品集也是稀缺的。至于怎么体现出来和应用案例,文末有信息可视化设计和作品集详细教程,先卖个关子,接着说其他的亮点啊。


设计效果结果方面,也值得使用可视化展示数据,增强作品集叙事化的力量。如果是真实运营设计的项目,则在作品集中展示一下数据比如 PV、UV、简单的盈利情况,都会让面试官对这个项目的评价称赞有加(虽然表面不说,心理是高薪都要留你进团队滴)


比如下图为Doris Yee的作品

http://www./

这个作品集采用的是杂志式的排版,搭配以详尽而多样的信息图。她常常会从自己的生活中提取素材来研究,展现出她在数据研究和信息图设计上的能力。


她的个人设计风格并不是所有设计师都学得来的,但是她处理数据、呈现内容的方式,值得许多UX设计师在设计项目中学习和使用。



05

增加用户画像到你项目中去


在作品集中,非常建议将这部分画像展示出来,也非常利于读者了解这个项目。前期的设计调研,很多设计师接到需求,上来就做,很容易脱离产品和用户做出了的方案,导致返工改改改。所以作品集中展示你项目前期的用户画像,会让人觉得你有用户体验思维,是站在用户角度设计是设计师。


用户画像是基于你对用户的理解、归纳将直接影响设计师工作的效果,这是很多人忽视的很有分量的一个考察点。方面不足的设计设计师建议再次学习《About Face 》,书中专门介绍这种工具如何在实际项目中发挥作用,另外也准备了一些此类的干货在文末给到大家。


先看一下Andrew Doherty这个作品集:

http:///


Andrew Doherty 既是一名产品设计师,也是一位用户体验设计师,他的作品集非常的有意思,整体设计显得非常的轻量级,但是其内容有非常的依赖用户调研和数据。


在呈现这些漂亮的UX文档之前,Andrew 将他日常的工作图片连在一起,用来阐明这些设计活动背后的用户画像以及开展的思路和原理。值得大家学习啊!赶紧收藏起来!


06

做故事化和场景化设计诠释


场景化设计体现在5W1H的 原则,你将项目中「Who、What、When、Why、How」都清晰表达,就是一个完整的场景化诠释。很多作品集只描述了设计师做了什么工作。拿最近比较火的共享单车为例,展示了其中的个人中心、打车界面,但事实上对于用户调研需求,项目的背景、用户痛点、用户的使用场景都没有交代,这样的作品集将会大打折扣。


很多人觉得讲演时候的 PPT也可以试用,其实不然,演讲的ppt尽一般少写字多做引导,主要由讲演者叙事化的引导;而作品集在面试前,一般先投放呈现在HR面前,你不在场只能在其中描述设计过程,体现你的严密设计能力。


比如下图中Simon Pan的案例:

http:///about/


他在作品集网站中阐述了每个项目的目标和UX设计的过程,着重阐述了他作为项目的参与者视角下,所遭遇的问题,碰到的挑战,以及最终是如何实现的。


这种步步推进的故事式呈现方式,让访客和读者更容易带入到设计过程中去。



福利来喽~


小编吐血整理了作品集和信息图系统学习资源:





在设计夹后台回复关键字:作品

获得在线教程的合集订阅链接

以及多份完整作品集文档下载链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