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级心理咨询每日学习札记)普通心理学

 臻灵库 2017-04-13

三、认识过程

(三)记忆

1、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回忆/再认(有熟悉感)。

2、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或错误的回忆/再认,就叫做遗忘。1885年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用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证明了遗忘是先快后慢的。

3、表象的含义和特性、作用。

4、三个记忆系统: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瞬时记忆:容量为9-20bit,图像记忆保持0.25-1秒,声象记忆保持1-4秒。加以注意就可以转化为短时记忆。(你们会觉得听到的知识会更容易马上记住

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组块(也就是说保持时间记一个字不如记一个词,都是一个组块),小于1分钟。

长时记忆:容量无限,时间保持大于1分钟。

(四)思维、语言和想象

1、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

2、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3、语言是以语音或文字为物质外壳、词为单位、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是社会现象。

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是心理现象。

4、想象分为有意和无意的,有意想象是创造想象、幻想;无意想象是梦、幻觉(幻觉是精神异常状态下产生的)。

5、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

运动性言语中枢(布洛卡区)——额下回——受损会得表达性失语症(不能说话)

听觉型言语中枢(威尔尼克区)——颞上回——受损会得接受性失语症(听不懂)

视觉性言语中枢——角回——受损会得失读症(不理解词义)

书写中枢——额中回——受损会得失写症(不能写字绘画)

(三级心理咨询每日学习札记)普通心理学——day 4

—————————————————————

小故事——奇迹生还的盖吉

1848年9月13日,美国波士顿市的铁路工人菲尼斯·盖吉向预先钻好的孔洞中塞满炸药、铺设引信、盖上沙土,用铁棍捣实。就在这时,炸药意外爆炸,一根铁棍从他的左脸颊向上穿过头部,贯穿整个脑袋。经过外科医生的救治,他奇迹生还,但由于前额大脑皮层严重受损,导致他的行为完全失常,朋友和家人也发现他脾性大变。如今,盖吉的头骨和那根铁棒都陈列于波士顿市沃伦解剖博物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