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上罕见清官: 掌握财政大权却一贫如洗, 抄家所得财物令皇帝心酸

 恶猪王520 2017-04-13

一说到古代的清官,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包拯和海瑞,因为他们两人比较出名。在古代,出现过不少的清官,他们身居高位而一心为国,自己清正廉洁,甚至一贫如洗。今天小编给大家说的清官,是明朝时期的夏元吉。

夏原吉(1366年-1430年),出身贫寒,在朱元璋时期,考中举人,从此踏入了仕途。因为夏元吉为官清廉,深得朱元璋赏识,破格提拔他担任户部四川司主事,后又被任命为户部右侍郎(相当于财政部副部长)。

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杀到京城时,夏元吉正在算账,甚是没有感觉到危机。朱棣本想除掉他,但被他的敬业行为感动了,觉得夏元吉是个难得的人才,就让他官复原职,继续为朝廷管理财政。

之后,夏元吉被提升为户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财务部长),掌握着朝廷的财政大权,可谓是位高权重。有一年江南发生水灾,夏元吉亲自前往赈灾的最前线,与士兵和百姓同甘共苦,当时的钦差大臣兼太子少师姚广孝称赞道:“温而不宠,威而不猛,古之遗爱也。”

身为户部尚书的夏元吉,几乎做到事必躬亲,尽量为朝廷节约每一笔钱财。当时的修筑河道、练兵拨款及接待外国使节等事宜,都必须由他亲自过目,在其他官员看来,夏元吉甚至有点“抠门”。

夏原吉尽职尽责,为朝廷理财,迁都北京,增置武卫百司,派郑和下西洋等国之大事,所花费的巨额银两,全由夏原吉筹措。公元1421年,刚完成迁都事宜,朱棣就找夏元吉筹措军费,准备再次亲征漠北的鞑靼。

因当时国库里确实没钱,夏元吉就直接回绝了朱棣,并进谏道:“此年师出无功,军马储蓄十丧八九,灾眚迭作,内外俱疲”,这明显是指责朱棣穷兵黩武,他怎么能忍下这口气,就把夏元吉关到大牢,并进行抄家。

在抄夏元吉家的时候,他家中除了皇帝赏赐的东西,仅有一些普通衣服和瓦罐,简直是一贫如洗。朱棣看到这些东西,差点感到哭了,内心十分愧疚,就把夏元吉放了出来。后来,他弟弟到北京看望这位当大官的哥哥,临走时,因为太穷,他只能给弟弟带上一些米,可见夏元吉到底有多穷。

1430年,64岁的夏元吉病逝,被封为太师,为了纪念他的清正廉洁,就主动建祠堂纪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