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肠癌患者化疗前后的能量代谢测定及人体成分分析

 SIBCS 2020-11-25

蒲香蓉,冯 宇,刘英华

王茂云,王若进,郭云霞

李绍旦

解放军总医院中医科

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

  目的:测量结肠癌患者化疗前后能量代谢和人体成分,以评估其化疗前后的营养状况。

  方法:选择结肠癌患者51例,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于化疗前2d和化疗后第2天,采用床旁代谢仪测量静息能量代谢(REE),并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对患者进行人体成分分析。

  结果:所有结肠癌患者化疗后第2天的REE与化疗前2d比较均显著降低,且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体脂百分数增加,瘦体重百分数降低,身体水分百分数增加。体脂百分数、瘦体重百分数与身体水分百分数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结肠癌患者化疗后静息能量消耗与化疗前比呈下降趋势,体脂百分数增加,瘦体重百分数降低,身体水分百分数增加。

通讯作者:李绍旦(lsd301@126.com)

原文参见: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7;24(1):10-12.


  结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其患病率和致死率位于第三位。近年来,我国结肠癌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呈快速上升趋势【1】。目前,结肠癌的治疗手段主要有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和中医治疗【2】。其中化疗是对结肠癌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多数患者在化疗后均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差、进食少和乏力等症状,营养状况较差,甚至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后期治疗。为了解结肠癌患者化疗前后营养状况及变化规律,我们对51例结肠癌患者化疗前后静息能量消耗(REE)和人体成分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对其营养状况进行评估,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至12月在我科新入院经内镜检查病理证实为结肠癌的患者,分期均为Ⅳ期,未行手术。患者均为首次行新辅助化疗,统一为XELOX方案(注射用奥沙利铂130mg/m²+口服卡培他滨片1g/m²,2次/d,第1~14天,3周为1个疗程),计划行6个疗程治疗。符合条件的患者共51例,其中男24例,女27例。入选标准:①患者年龄为18~80周岁;②患者12h内未使用任何药物,未饮用含茶多酚或咖啡因的饮品;③未使用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心脏起搏器等的患者;④禁食至少4h以上者;⑤患者和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能自愿配合测定。剔除严重感染、严重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症、传染病、精神疾病、大面积烧伤等患者。入选患者的一般情况见表1。

表1 入选患者的一般情况(n=51)

  1.2 研究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对患者于化疗前2d和化疗后第2天分别检测静息能量代谢(REE)和人体成分分析,同时计算患者化疗前后的体重指数(BMI)和人体基础代谢能量消耗(BEE)值。

  1.2.1 测定静息能量代谢:采用美国HealtheTech公司生产的MEDGEM床旁代谢仪测定其REE。原理为测量氧气消耗量(VO2),利用Weri公式将气体交换量转换为REE。测定前,患者禁食≥4h,休息30min。测定时,患者取平卧位,全身放松,保持清醒,避免随意肌活动。

  1.2.2 人体成分分析:采用美国BI-450人体成分分析仪对患者进行人体成分分析。测量分析指标有BMI、体脂百分数、瘦体重百分数、身体水分百分数等。测量前,患者排空大小便,保持平卧姿势约5min后进行测量。测量时去除饰物,分别将各个电极按要求固定于右侧手掌以及双脚外侧,测量1~2min。

  1.2.3 测定BMI:采用公式BMI=体重(kg)/身高²(m²)计算。BEE以Harris-Benedict公式计算。BEE(kcal/24h,男性)=66.4730+13.751W+5.0033H-6.7550A;BEE(kcal/24h,女性)=655.0955+9.463W+1.8496H-4.6756A。公式中W=体重(kg),H=身高(cm),A=年龄(岁)。患者整个治疗期间均单纯口服饮食,未行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疗法。

  1.3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以x±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静息能量代谢:化疗后第2天的REE与化疗前2d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结肠癌患者化疗前后REE、BEE、BMI的变化情况

  2.2 人体成分分析:结肠癌患者于化疗后第2天,体脂百分数增加,瘦体重百分数减低,身体水分百分数增加。与化疗前2d比,体脂百分数、瘦体重百分数和身体水分百分数的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结肠癌患者化疗前后人体成分分析

  3 讨论

  结肠癌患者化疗期间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反应,消化、吸收、代谢功能受到影响。化疗还可导致人体分解代谢旺盛,合成代谢不足,从而使患者出现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下降、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升高,整体疗效和生存质量下降。而患者出现营养不良又会造成化疗的不良反应恢复缓慢,甚至造成化疗的中断以及病情恶化【3】。所以,对行化疗患者进行营养评估非常重要。

  REE是指患者禁食2h以上,在合适温度下平卧休息30min后的能量消耗,约占总能量的65%~70%,主要用于维持机体细胞、器官的正常功能和人体的觉醒状态【4】。REE不仅测定方便,而且能较好地反映机体每天的总能量消耗,故为临床上研究人体代谢消耗的常用指标【5】。另一种常用的营养评估手段为人体成分测定分析。其能较准确地反映患者的体内水分、肌肉、脂肪等含量,为患者营养状况评价、营养疗法等提供客观数据。我们将两者测量方法相结合,综合评价结肠癌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以指导下一步化疗过程中的营养支持和治疗方案。

  本研究结果表明,结肠癌患者化疗后第2天的REE较化疗前2d降低,考虑与化疗引起的肝肾功能损伤、消化道反应等干扰营养要素代谢有关。该结果的产生与REE因素有关。除性别和年龄之外,个体的体重是决定REE值的重要因素。因此,化疗后体重下降可能是结肠癌化疗患者REE下降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REE降低可能与化疗药物对糖类、蛋白质、脂肪代谢的不同程度干扰,并减少血循环中炎性递质有关【6】。同时,化疗辅助用药可能干扰营养要素代谢,如地塞米松【7-11】。人体成分变化情况表明,患者化疗后整体的体脂百分数呈上升趋势,而瘦体重百分数呈下降趋势。该结果的产生一方面由于肿瘤患者个体存在蛋白质分解速度快于合成,导致负氮平衡,机体肌蛋白分解加快,造成机体瘦体重的过度消耗。同时,患者在化疗期间卧床时间较长,缺乏锻炼,肌力下降,肌肉萎缩,肌肉含量也会一定程度减少,而瘦体重的减少会导致脂肪含量相对较高;另一方面,因肿瘤组织的糖代谢主要是无氧代谢,其产生的乳酸可供肝合成新的葡萄糖来供能,导致体内脂肪组织储存过剩。对身体水分百分数的研究表明,化疗后患者体内的水成分呈增加趋势,患者浮肿指数提高,存在水肿状态。其原因可能一方面与化疗造成的细胞内液含量不足、细胞外水分升高有关;其次,患者由于营养不良出现肌肉细胞萎缩,细胞体积缩小时细胞外水分会相对增加;再次,患者在化疗期间会输注大量液体,且患者多数处于卧床状态,活动量小,导致身体水分分布不均匀,表现为上肢和躯干水分含量充足,下肢水分含量较少【12】。

  结肠癌化疗后患者多存在营养不良。化疗造成营养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直接原因是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腹泻、胃肠道黏膜损伤、食欲减退等症状,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入,同时与化疗药物干扰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有关。在患者化疗期间,营养不良不仅会影响患者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而且还会影响后期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缩短生存期。早期发现并针对营养不良情况给予适当的治疗十分必要。

  改善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不仅有助于机体的恢复,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还能提高对化疗的耐受性、改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13-14】。通过对结肠癌化疗后患者的REE评估和人体成分测定,能直观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对其进行评估,为下一步临床营养支持及治疗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 胡水清, 张玫. 大肠癌筛查研究进展. 中国肿瘤. 2012;21(5):363-367.

  2. 张贝克, 白松. 大肠癌治疗进展.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3;11(1):42-45.

  3. 黄明君, 底明明, 青春梅, 等. 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病人营养风险的评估.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0;17(6):332-334.

  4. Campbell KL, Lane K, Martin AD, et al. Resting energy expenditure and body mass changes in women during 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 Cancer Nurs. 2007;30(2):95-100.

  5. 朱琳, 陈佩杰. 能量消耗测量方法及其应用.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1;30(6):577-582.

  6. Jones L, Watling RM, Wilkins S, et al. Nutritional support in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with cancer undergoing chemotherapy.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0;7:CD003298.

  7. 张小田. 营养支持在胃肠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定位与发展.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5;10(5):1 .

  8. 刘英华, 吕春健, 唐云, 等. 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静息能量代谢的变化.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12;33(9):916-919.

  9. 陶晔璇. 恶性肿瘤病人静息能量消耗研究的进展.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03;10(2):106-109.

  10. 李惠子, 郭长江, 薛长勇. 静息能量消耗在营养支持中的应用.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09;7(6):47-51.

  11. 李惠子, 刘英华, 张荣欣, 等. 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静息能量代谢特点.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11;32(1):41-43;58.

  12. 蒲小兰, 胡雯, 饶志勇, 等. 肿瘤化疗患者人体成分初探. 华西医学. 2010;11(25):1978-1980.

  13. 杨爱玲, 米晓慧, 孙晓芳. 结肠癌患者术后肠内肠外营养辅助化疗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研究.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4;9(3):305-308.

  14. 钱国武, 宋展, 吕柯, 等. 分析胃肠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对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6(26):57-5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