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陆泽文化系列:大陆泽的前世今生

 大陆泽文化 2017-04-14

大陆泽,古渊薮(泽、湖)名,薮曰杨纡(杨薮)。薮北有城,名杨城、杨纡,古称杨地,薮以地为名。

 


(明代赵州志)


(衡水湖)

大陆泽,又名大杨纡、泰陆水、广阿泽、大陆陂、沃川、沃洲、薄洛水、巨()鹿泽、葫芦河、泽、长芦水(泽)、杨薮、宁晋泽(泊)、小南海、张家泊、小东湖等。




大陆泽,位于冀中平原,古代黄河下游湖泊众多,其中著名的有:大陆泽、大野泽、雷夏泽、孟渚泽、圃田泽、荥泽、海隅薮等,大陆泽居诸泽之首,为当时中国古代北方第一大湖。

 


 
                                             
   (宁晋)

据相关文献记载,古大陆泽跨度广,面积大。《钦定四库全书》(宋)傅寅撰《禹贡说断》卷一《禹贡 夏书》:“大陆之地广大,跨相、赵、深三州,俱有之,不止于河所经也。”。《水经注疏卷十:“杜佑、李吉甫以邢、赵、深三州皆古大陆地,此为得之。”。《魏书》十一《韩茂附韩均传》《北史·卷三十七·列传第二十五均记载:“广阿泽在定、冀、相三州之界”。在古大陆泽周边有众多湖泊,水大时形成一湖。东南有长芦水、泽诸(博广池、葛荣陂、 衡水湖);北面为肖家泊;南面有鸡泽;西北部有皋泽;西面有太行山,地势较高,无大泽而河流众多,是大陆泽的主要水源。

 

      (任县)

大陆泽历史悠久,黄河曾数次流经大陆泽。据河北省地理研究所勘探研究和《河北平原黑龙港地区古河道图》表明,在宁晋、隆尧、任县、巨鹿、南宫、冀州、深州、赵县、辛集之间确有一个很大的古湖泊遗址。据《周礼·夏官》记载:“河内曰冀州,其山曰霍,薮曰杨纡”。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以前,在这里曾有一个大湖泊,古称杨纡。《尚书•禹贡》: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杨纡薮周边统称为大陆(古大陆泽地区的称谓),汉代始称为大陆泽。黄河流经于此,河流纵横,湖面广阔。后来湖泊渐淤,分成宁晋泊(在宁晋县附近,现已枯竭,遗址尚存)、大陆泽(在任县附近,现已枯竭,遗址尚存)、衡水湖。古大陆泽从形成到消失,大体经历了海洋、特大型湖泊、大型湖泊群湿地、中型湖泊、小型湖泊到消失的过程。


 
                                       (宁晋)

古大陆泽地区,既是古人类和水陆生植物的乐园,也是鸟儿的王国,更是苇藕菱芡的鱼米之乡。昔日,大陆泽周围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是中华文明非常重要的摇篮之一,也是黄河文化的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黄帝、炎帝、蚩尤所领导的三大文明集团曾在此发生了激烈的交互冲突和融合,曾孕育海洋文明、黄河文明和禅让文化。

  
                                              
            (宁晋老漳河段)

    附:
衡水湖在历史资料中多有记载。《汉志》中提到:“信都县有洚水,称信洚”。《洪志》中指出:“海子所谓河也,又称洚水,即冀州海子。”《真定志》记载:“衡水盐河与冀州城东海子,南北连亘五十余里,旧名冀衡大洼。”清代贺涛《冀州开渠记》中说:“滏水自西南来,至州北境,折而东,横亘衡水界中。县城俯其南,并岸而西四五里,左转至冀州城东。地淤下,广五里,狭亦不减三里,北二十余里隶于县者曰衡水洼,南十余里,隶于州者曰海子。”清代《吴汝纶日记》中也提到:冀州北境直抵衡水,地势洼下,乃昔日葛荣陂也。据考证,上面几处提到的信洚海子洚水冀衡大洼衡水洼葛荣陂等,就是现在的衡水湖。

 据考证,衡水湖为浅碟形洼淀,由太行山东麓倾斜平原前缘的洼地积水而成,属黑龙港流域冲积平原中冲蚀低地带内的天然湖泊。历史上,衡水湖是古代广阿泽的一部分,广阿泽还包括任县的大陆泽和宁晋县的宁晋泊。历史文献记载,衡水湖曾称信都洚、博广池、冀州海子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