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房山101谷积山环走补遗

 草坞樵夫 2017-04-14

回写房山,头绪多,从谷积山起。

房山33》、《房山34》较系统地写过谷积山。今年3月重游,变化很大。

西侧山颠的瞭望台,出北车营,就能看到。

原址重建了灵鹫禅寺西配殿

东配殿开门了,北窗下多了几通维修挖出的碑石

东殿为老建筑,门额“僧宝之殿”。

正殿一样,殿内两根穿心石柱,支撑屋架。塑像全新。

东殿外有近年出土的半截元代《宣赐栗园圣旨之碑》。

栗园”何解?估计:1、当时这一带也多栗树,有栗园之称。2、与现在丰台、房山交界的栗园寺有关。

前文《房山22》的元代应公长老重振天开寺,增置栗园寺。《房山周29丰台瓦窑塔》提过:常乐寺姚广孝塔之东有栗园村,曾以板栗闻名;代为庆寿寺下院。原有大规模塔林,称乱塔寺,现仅存明代峰香公寿塔。《房山县志》有:“乱塔寺,在栗园村,或即应公所建栗园寺也”;且有建文帝思归、寿终入葬的传说。栗园村现虽属丰台,距此不过10多公里的路程。所以,本人猜测,元初谷积山栗园寺有过一定时间的隶属关系,或许一度为栗园寺方丈之地,所以有元圣旨碑的出现。

碑文:

“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皇帝圣旨:军官每根底、军人每根……宣谕的圣旨。

成吉思皇帝、月怯怗(窝阔台)皇帝、薛禅(忽必烈)皇帝圣旨里:和尚每、也里可温(基督教)……天与祝寿者道来,如今呵,依有在先……圣旨体例里,不拣那里官司、差……天与祝寿者么道。大都近西,房山县……赟宗主把有行的圣旨与了也。这的每寺里、他的房……税粮休与者,但属寺里的田……他休夺要者。更这和尚每倚……圣旨,没体例的勾当休做者。做……圣旨,俺的。

猴儿年润十一月十……”。

前文《自驾晋陕7西岳庙》、《自驾晋陕11重阳宫及碑刻》抄录了多通元代白话圣旨,尤其重阳宫碑石集中,可见元代白话圣旨的规律。白话圣旨是蒙族入主中原的奇特语言翻译形式,但不能以此认为元代贵族没文化

这通碑中有“成吉思皇帝、月怯怗皇帝、薛禅皇帝圣旨里”。按重阳宫碑石规律,这道圣旨当出于忽必烈的继承者元成宗铁穆耳(完者都皇帝)、或元武宗海山(曲律皇帝),猴儿年当为元贞二丙申1296、或至大元戊申1308

据说,侧立是圣旨碑的下半截背面。记载灵岩禅寺(灵鹫禅寺元代名)的庙产土地分布,内有“栗园”字样。

落款有“二年岁次乙卯辛巳乙酉日,住持宗正赟吉祥立石”,可以断定,年代为元仁宗(白话圣旨多写“普颜笃皇帝”)延祐二年1315,乙卯年),而赟吉祥就是接受圣旨的赟宗主

正殿后的石挡墙已予修复,其上新建殿院

墙前的《大辽析津府良乡县张君于谷积山院读藏经之记》碑、《大元敕赐上万谷积山灵岩禅寺碑》,《房山33》已抄录,有空再校对了。

东配殿东侧一通新挖出的石碑,上面没有可读文字,不知下面如何。

正殿后台地,完成不久的殿院。

谷积山,得名于北侧的突兀诸峰,形如谷堆

前三峰顶,依次矗立两塔一墓,东北内峰是舍利塔

台上的圆通寺

对于谷积山,民国十七(1928)年《房山县志》只有简短的记载:“谷积城北四十里,车营北。有寺二:上曰通寺殿一,余圮;下有灵鹫寺,尚整。寺北有学洞过岭处曰高桥,再北宛界之鲁家滩。不知为何,谷积山众多碑石,县志均为录入。

东沟道路已铺,可直接东北而去高桥寺。当年,第一次上山走此,荆棘难行。

本次计划由此上到舍利塔后,登北侧主山梁,西下尚未到过的三学洞

舍利塔南侧为陡坎,路向转上。

转弯处洞穴不深,石件可见,也是曾经的修行洞窟

东上登山,路短却陡。西望,“谷堆”峰上的辽代鞭塔、明代叶太监墓

铃铛塔在正中山后,而舍利塔被右侧山体遮挡。

不久登上山包,舍利塔越入视线。这里已近高桥寺的山口,鞭塔太监墓可见,却看不出山势的险峻。

西返舍利塔,路边台地里有块新挖出的石碑

竟然是明景泰时期碑石,却字迹如新。可见,立石不久,便被埋于地下。

个人臆想:是否与明英宗复辟有关?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其弟继为代宗,年号景泰8年后,英宗复辟。一代天子一朝臣,何况太监。想必代宗太监立的碑,随之推倒。碑断数块,虽有新伤,主裂似旧。不知出土时形态,若出土即断,可以推测为英宗复辟时砸坏。还诚望知情人告知。抄录:

“□□(敕赐?)般若禅寺开井之记夫坎宫(水)奥旨,犹性海之恩波;子俯宏纲,续来源之命脉。咸通万物,普遍无方,资苗稼以丰容,畜田园而茂盛。水无容物而不显其功,容物无水而难彰其行也,水之义也。今都城之西,相近百里之余,有山曰谷积,林峦隐秀,势接云霄。国朝中贵等,修营梵刹,额名般若,已为丛席,实大京之西贵客游及之乡,乃都城之兑贤宰散心之所。山名境秀,唯水不及兹尔。中贵阮得率领从骑游境登山,僧陪之暇,告称水耳得等。遂启诚心敦请明流,访于东南延寿宝塔,开穿□□一眼,深通五十九尺,泉出西北,脉接乾源,其水也甘□,昼夜常邕。喜曰:壮观清凉,峰之胜境,增添谷积山之秀丽,满大檀周给之心,了山僧深忧之意。勒不成文,聊叙云尔。

信官(58人略)

景泰甲戌(景泰五年,1454)秋七月十五日□山沙门本连立石”。

问题:《房山34》已述,山上寺院有般若寺谷积庵两处,均为明英宗敕赐般若寺居西,谷积庵偏东。为什么般若禅寺开井碑出现在了谷积庵的东侧?是偷盗者打算从高桥寺方向运出而丢弃于此?西部的铃铛塔,全名为般若禅寺寿塔,是不是就是延寿寿塔?若该碑原在东部,问题更多。谷积山原有古塔数十座,能否说明明代宗太监,在景泰年间将般若寺谷积庵两寺整合为一呢?

 

去舍利塔路边山坳处,有覆钵塔塔刹日月相轮石件。以前来未见。

垒砌墙用的相轮

至少有两座塔基。

盗洞。

绕出山坳,就是舍利塔

舍利塔已经整修,南侧地宫盗洞已被封堵。

希望地宫里的成化十五1479的《宝塔记》石刻还在。

塔东南下方的万历二1574)年《舍利宝塔》碑还斜躺草中。塔座上一片残碑也有“沧州”、“天顺”字样。

该塔曾拥有释迦牟尼真身舍利,来自隋仁寿二602创建的沧州塔。详见《房山34》。

西过谷积庵

上次来时草木过密。冬春季节,暴露无遗。

那块《敕赐谷积庵记》,得以最大限度补抄:

“……宝刹相望而起,其曰东庵奇占,尤为佳处。然而□相寻,因□□□□□□轮□□□,虽有僧寮殿椽□□风雨,且碑刻灭存无以考其初始。乃宣德壬子(?1432),中贵圆安偕二三同志,以为世间□胜,良弗易逢,乃因公假,持诣其所,深感于衷,于是助,命工抡材,伐石陶甓。中建毘庐殿,障以山门,夹以修芜,禅堂厨库,涂塈丹雘。暮鼓晨钟,花香供具,以次皆成。安儿等谨以其事,上达宸聪敕赐额曰谷积庵。夫因山之名以名之,欲其与山同久也。是不可不纪其始末,来请文以记之。尝闻一真之妙功,超修证理,绝名言、振天地而独存,亘古今而不异有,非他法所可拟伦也。故世之竭诚,倾慕以成殊胜者,岂徒然哉?兹庵之成,基隆于旧,构加于时,因其旧众而增延之,所以专意焚修,同声课诵。上祝皇图永固,圣寿万年;下冀圆安累叶宗亲,同承超度;十方檀信,普证真常,则诚佛之恩所沾被者,盖无穷也。庸志于石,以昭示将来云尔。

正统七1442岁次壬戌正月十五日,住持沙门行一立石

西行,中脊丁字路口现成十字路口,盗洞仍在路口位置。

新路沿中山脊,北上主梁

西部两山颠的鞭塔铃铛塔

先到南侧山头的叶太监墓转转。

太监墓院,中设覆钵塔。破坏更甚,塔件遍地。墓碑也完全挖出。

这天要攀上东侧山顶

覆钵塔北侧的墓坑

本人一直没依据地认为:这是叶太监假墓,而北侧路口才是真墓

内官监左少监叶公寿藏碑记》墓碑断为两截,上段碑文磨损严重,下端相对清晰。尽可能抄录:

“…叶公寿藏碑记

…正治上卿太…吏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知制诰经筵官淳安商辂撰;

…郎主簿直文渊阁预……王臣

…正上卿太子少保礼部

景荣,世为浙之…年被选入…宣德间,分任上林苑…果,躬勤劝课。及综理南园,□有方,劳功著。正统间,□时幸上林,祗承供,事皆己巳1449土木堡之变)秋,扈跸北征,深入虏境,服侍左右…。天顺念从征,死事士□御用内官监傅□□斋,□于边徼。公实预行竭,诚□□□报□旨二年(天顺?成化?)□□御掌南海子事,□□□□□幸周旋,应答日被,崇眷成化三1467,特升都知监右监丞;未几,转内官监左监丞,进左少监,职任如故。先是京□□□之北□□山之南□,地曰高井,爱其山水清胜,厚直□之,鼎建梵宇,土木金碧之饰,□人观视。既完,且□□以□请,蒙敕赐□□寺。因□其旁谷积山中峰之上为百岁后寿藏之所。其山高接云汉,禽鸟和鸣,草木繁茂,游人至是,心旷神怡,乐而忘俸。但求□得,或圹之际,泉自旁涌,众以为异,于是增创屋庐,垒台立门。遇暇往游,骋目四望,东卧虎,西连伙象,□峰秀丽,互相环供。由前途而入,九溪十八堰,人马随行,首尾相见。至下灵鹫寺,欲跻中峰,□□□□。自东山□入,岭极陡峻,俗号□到□(未提高桥寺),悉募工平治,遂成坦途。东西二峰,多佛氏之居(两塔),而此中峰寺南石塔□□□□□翰林侍书,未北易(?)所书□经石刻在焉。东峰庵左右有诸前辈(太监)坟茔,皆立塔表之……而北□□于心安焉?安之故乐之矣,自非达于……必信,事其嫂如母,□其姓如子,以至亲戚故旧咸加恩……虽屡□□吝且尽忠报……天相。而1472,逾八十,筋力健如少壮,时则其寿福之来可量乎?予故为之记,俾…。

十五年岁次已亥1479,成化十五年)夏五月之吉”。

碑文印证了本人原来的猜想叶公墓葬的就是山下圆通寺施地功德主”、东侧舍利塔万历碑中“乐善好施”的叶景荣。

因碑文缺失,不知叶景荣死于何年,但已知其墓与东侧的舍利塔,同均成化十五年五月完工(见《房山34》抄录的舍利塔地宫《宝塔记》)。

东侧西看墓院。这天将从西侧陡崖下来。

四周杂草已清,得以拍下完整墓门。“内官监太监叶公之墓”更淡,其上云纹火焰珠石刻已失多年。

尽管叶景荣有功于土木堡之变,尽管“东峰庵左右有诸前辈(太监)坟茔”,而将佛塔并列,建于如此凸显的山巅,恐怕唯其一人。可见,明代太监飞扬跋扈权势之炽

返回路口盗洞

一直认为这是叶景荣真墓,却没有钻进去过。

盗洞口小,其实不深。长方形墓室,条石券拱。

回望墓门。

出墓室,沿山脊新路上山。

近顶,路分东西,走东路,去东顶

东路起伏不大。山崖下路分东、北两向。

石块有“前方不通,但景不错”,正合吾意。

崖下这段路,稍有难度。

此行就想自东峰向西,沿主山梁走一圈。

山口南转东峰

回望北侧来路。

北峰顶,小路隐约,走得人少些,主路下绕。主山梁自北峰西拐。

主山梁西延。黄线为路。

南侧的半山“谷堆”小峰,尽占形胜。

谷积山全景。可惜天阴不清。

那块般若禅寺开井碑,虽小可见。

东峰南延,脚下山口,便是谷积山穿越高桥寺的古道。

东侧山沟,便是写过的吕峪沟

脚下两侧小道,两队驴友,小如虫蚁,东西相向,即将山口会合。

吕峪沟全貌,地图标称柳叶沟。有环秀禅寺广智禅寺,见《房山31》。

主山脊陡降东延,为房山门头沟界线

远处沟内白塔,为垃圾发电厂烟囱。所处佛门沟,是潭柘寺东南出房山、丰台平原的古道,见前文《定都峰到佛门沟》。隔佛门沟的远山为马鞍山(现称千灵山),见前文《戒台寺与马鞍山》。

但脚下、山脊南侧这片台地,属于门头沟鲁家滩,曾为鲁家滩村人世代耕种之地。

台地曾建规模宏大的高桥寺。可惜没有找到任何碑石,只剩下残垣瓦砾。

可辨的是山门高桥过街塔座

竖版。

北侧独峰,地图称大坨

山脊与大坨间沟,沟通鲁家滩潭柘寺。天气不好,定都阁看不清楚。

北侧独立的大坨。

北峰下,原道返岔口。不几分钟,绕上谷积山主山梁

东望,不好走的北峰西侧。

北侧的大坨

大坨西沟通潭柘寺。山虽不高,人迹罕至。

谷积山主梁西延,如行鱼脊。这段山脊也是房山、门头沟的界山

途中回望,走过的北二峰,确实陡峭。


不久,来到主山梁正中位置。

彩幡招摇。

南望谷积山谷,三面环山,山形奇特;南开一缺,绝世幽深。

三塔一墓各占山头,形如笔架。相对而言,舍利塔太后,而太监墓太前。

山梁西行,山势渐缓。山坳处,有十字路口。

南侧,太监墓铃铛塔两处上山路,汇为一路,至此。北下大坨西沟

继续沿山脊西上。有起有伏,主山梁在前方南拐

登上拐点,路转西南,通谷积山西峰

西向,三十亩地村方向。找出张良洞所在的黄山,看不清楚。

西北,当为东港村的鞍子沟,也是房山、门头沟交界。

南侧,谷积山西沟陡深,三学洞藏于沟内。

路并没有到达西峰。而是沿东侧而下。

回望,走过的北山梁。

太监墓铃铛塔两处,上山路线可辨;东北峰高桥寺山口已远。

下山路陡土松,之行崖边密林。

中途,西峰壁下,小道宽不过半米。

转弯处,不过半脚宽度。

回望下来的路,完全隐没在悬崖密林中。

脚下万丈深渊。

认出下面平地是“月亮洞”前平台,那么谷中小洞就是三学洞了吧?

转过山脚,终于看见了大路。

山头新修的瞭望台,也是一景。

没想到山谷中途分岔的水泥路修到了这里。

看来水泥路,计划要通铃铛塔侧。

沿未完工的路基而下。

只能辨出下来的小路,在密荆缺处。

看谷积山三塔一墓,各占形胜。

脚下至铃铛塔一带,是过去的般若禅寺

谷积庵张太监墓相对低调些。

远处,鞭塔两侧,是这天走过、通高桥寺山口的路。

有西北向路基,通往“月亮洞”。大名为慈云洞,属般若寺

人工开凿的浅洞室,现在只剩下如月如钱的奇特佛龛

离开“月亮洞”,沿沟北上寻找三学洞

前几年来时,季节不对,草木旺盛,难行。

2300米远,沟分左右,正中如崖陡坡而上,来到一处陡崖前。

崖下平台,路迹清晰,又分东西。

正对崖下,一洞。洞不大,垒石、石梁反映曾住人痕迹。

洞左右分岔,西岔稍深,也不过数米。

小路西绕十来米,崖侧又有一洞,朝西

洞前垒石。

洞深约十米。

外望。

小路转北不远,已为尽头,有第三洞,朝西偏南。

洞口宽大,约78米,深减半。

洞两侧,抹灰痕迹尚在,其它古迹已无。

据介绍,正壁曾嵌“戒定慧”石匾一块,款“光禄大夫柱国都总运闲居书”。“戒定慧”,为“修行三学”:修戒,完善道德品行;修定,内心平静;修慧,培育智慧。这便是“三学洞”的由来。

洞内外望,下临深谷,小路南来。

据说,洞前及小路位置,曾有般若寺宣明殿,依洞而建。

三学洞北侧,已是沟端的一处悬崖瀑布。

返回第一洞岔口,有小路沿东沟而上,少人行走。

隔东沟还有一洞,为山上所见。不是三学洞

沿沟返回。路过那口明代般若寺古井

景泰甲戌(景泰五年,1454)《般若禅寺开井之记》碑记载,“寺之东南延寿宝塔,开穿□□一眼,深通五十九尺,泉出西北,脉接乾源”,当指此井。但《房山历代寺观》依据《敕赐般若禅寺之记》碑,称此井凿于正统年间,深三十三尺。

来到铃铛塔前。原名般若禅寺寿塔。塔已修复,八角九级阁楼式塔。虽小,确是座罕见石塔

塔北侧,就是一切疑问的焦点般若禅寺之记》,现存文字不少,可惜石材不好,难以辨认。

回望下来的西峰,没看出小道的痕迹。这一带山坳,就是般若禅寺遗址。

铃铛塔北,上主山梁的路迹明显。

张太监墓鞭塔,不去了。沿两塔之间山谷下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