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成语学习遇上“八礼”教育

 tnj660630 2017-04-14

成语中有故事,成语中有历史,成语中有景有情,有志有画。成语是祖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学的启蒙,也是学生启蒙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近几年,我们将成语学习与“八礼”教育有机融合,让教育呈现另一番天地。

成语解读 朗朗上口

我们先来看看“八礼”之一“餐饮之礼”的要求:在家庭日常就餐、公共场所用餐、社会交往聚餐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具体要求:小学生吃饭时不咂嘴,不口含食物说话;初中生在学校食堂用餐后,主动整理规范餐具;高中生在饭店用餐时,吃不完食物要打包。这样的内容针对小学生的地方不多,孩子们学习兴趣不大,也难以理解,而且容易遗忘。

怎样让“八礼”内容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让学生喜闻乐见呢?我们尝试用成语解读“八礼”的内容,经过老师与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讨论,最终确定:

餐饮之礼:细嚼慢咽,勤俭节约,鸦雀无声,一视同仁。

行走之礼:矩步方行,择地而蹈,行者让路,助人为乐。

仪表之礼:神采奕奕,温文尔雅,整衣敛容,落落大方。

言谈之礼:开诚相见,目不转睛,知书达理,洗耳恭听。

待人之礼:彬彬有礼,谦让有度,礼尚往来,一诺千金。

仪式之礼:庄严肃穆,不苟言笑,敛容屏气,郑重其事。

观赏之礼:正襟危坐,专心致志,井然有序,推己及人。

游览之礼:手下留情,敬而远之,饮水思源,爱而不伤。

这样是不是简洁多了?

成语生活 口口相传

在用成语解读“八礼”后,学生兴趣盎然,背诵理解难度也降低,但是如果不经常使用,也会遗忘。我们将成语解读编成对口令的形式,潜移默化,形成规范,最后内化为孩子的修养。如:在吃饭前和孩子对口令渗透“餐饮之礼”教育,师:吃饭吃饭,生:鸦雀无声,一视同仁;整队行走中,进行“行走之礼”教育,排队时对口令:师:走路走路,生:行者让路,助人为乐;在行进中对口令,矩步方行一二一,择地而蹈一二一,横平竖直一二一;还有升国旗前对口令,师:升旗升旗,生:庄严肃穆,不苟言笑。上课时,把原来的“一二三,坐坐好”改成了“一二三四,专心致志”,把原来的“小眼睛,看清楚;小耳朵,听仔细”改成了“眼睛眼睛,目不转睛;耳朵耳朵,洗耳恭听”……

        这样,“八礼”的内容渗透到孩子的学习生活中,用成语的形式激发孩子的兴趣,便于孩子理解,说起来朗朗上口,最终形成习惯,内化为他们的素养。

成语表现 津津乐道

结合班级的成语社团,除了背“八礼”,说“八礼”,我们还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强化“八礼”教育,书“八礼”成语、画“八礼”成语、贴“八礼”成语,做到心悟情动,形散而神聚。

书“八礼”成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八礼”内容,弘扬书法艺术,彰显成语的艺术美,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我们经常举行书写“八礼”比赛。书写的内容就是“八礼”的成语解读,可以是硬笔,也可以是毛笔,并用展板展示,一举多得。

画“八礼”成语:低年级儿童大多喜欢绘画,我们把绘画和学“八礼”结合起来,指导孩子创作“八礼”成语画,让家长跟孩子一起创作。现在,孩子绘画的能力越来越高,对“八礼”的理解也越来越丰富。

贴“八礼”成语:学生自己确定一个“八礼”成语为主题,可用各色彩纸、卡纸、皱纹纸、海绵纸,甚至可以用树叶、花瓣、玉米粒、豆粒、水果、蔬菜等贴出不同的“八礼”成语画,这既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又深化了孩子对“八礼”的理解与喜爱。借助美术课孩子学会的制作书签的本领,移植到“八礼”成语书签创作上,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对“八礼”的理解力。

成语课堂 生生不息

课堂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阵地,是进行“八礼”成语教育的主渠道。语文课文中有成语,也有“八礼”。把“八礼”成语整合到课堂中,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八礼”成语的生长就有了肥沃的土壤。

        如小学语文第二册教材《骑牛比赛》一课,我们相机引出“观赏之礼”成语:正襟危坐、专心致志、井然有序、推己及人,以及全神贯注、一心一意、鸦雀无声等。《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渗透“言谈之礼”“待人之礼”的教育:我们应该怎样与别人谈话?怎样待人?彬彬有礼、谦让有度、目不转睛、平易近人、洗耳恭听等成语,学生说起来信手拈来,既积累了成语,又理解了课文,“八礼”教育也得到了升华。

成语家教 和和美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