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在中国历史上,名由岭南东道、广南东路演变而来,简称“粤”,省会广州,下辖21个地级市,广东是岭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在语言、风俗、生活习惯、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风格,通行粤语、客家语和闽语,而且粤、客两大方言的中心都在广东。广东省已成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 ,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8,已达到中上等收入国家水平 。有一个县是海外第一华人国家创建者李光耀的故乡。新加坡共有将近280万华人,占新加坡居民人口的74.1%。 一 大埔[bù]县是广东省梅州市下辖县,地处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上游,东北紧靠福建省平和县、永定县,东南连接潮州市饶平县,西依梅州市梅县区、梅江区,南邻丰顺县。截至2013年,大埔县人口53万人,有“华侨之乡、文化之乡、陶瓷之乡、名茶之乡”之誉。面积2470平方千米,辖14个镇。 二 因明置大埔县时,设治于大埔村。乡人为纪念大布先生的仁举美德,联合呈请上头,命名为“大布县”。后因朝中有争议,为讨好两方,改名为谐音的大埔县。大埔历史悠久,已先后发现多处属于新石器晚期的文化遗址和商墓群,证明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有人群聚居。远自夏商周3代,大埔为扬州南裔地,秦汉时属揭阳。 三 东晋义熙九年(413年)立义招县,隶属义安郡。隋大业三年(607年)改义招县为万川县,隶属潮州,义招、万川县治均设在湖寮(古城)。唐武德四年(621年),废万川县,县境并入潮州海阳县(今潮安)。此后,历宋元及明前期,均为潮州海阳县光德乡。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立饶平县,大埔为潮州府饶平县地。明嘉靖五年潮州府置大埔县,隶属潮州。 四 清乾隆时期,分出白芒畲、箭竹洋、下畲子、塘子腹、风吹[石示]、青麻园等6处新设丰顺县。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先后属兴梅专区、粤东行政区、汕头专区。1958年撤丰顺县,划潭江、黄金、大龙华等4个公社归大埔县。1960年复设丰顺县,上述四个公社归还丰顺。1961年春,县治由茶阳迁至湖寮镇五虎山麓,隶属梅州地区。1988年归属梅州市。 五 近代历史名人中,李光耀(1923年09月16日~ 2015年03月23日),新加坡第一华人总理,祖籍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党溪乡,曾任新加坡总理(开国元首)、新加坡最高领导人,被誉为“新加坡国父”。 文:凌晨小米粥 微信公众号:凌晨小米粥 |
|
来自: 昵称VChmUhmv > 《一、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