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汤放桀”所引发的思考 | 如何看待君臣关系?

 风过竹笑 2017-04-14

作者|程苏东(北京大学)

程苏东,男,1986年11月生,江苏东台人,2007年7月获北京语言大学文学学士学位,2011年7月获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直博提前毕业),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7月留校,任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兼任国学研究院、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秘书。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及汉唐经学史。

 

程苏东老师应邀在中华 · 敬德读书会(由中华书局与敬德书院合作创办)授课,解读《孟子·梁惠王》。本文根据录音整理而成,未经专家审核。由于篇幅较长,将分三次连载刊登,以飨读者。下文为第三部分。


             彑

-①-

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

         夂                 


在《孟子·万章下》中,因齐宣王的发问,孟子在与之对话的过程中阐述了卿大夫的职责:

齐宣王问卿。孟子曰:“王何卿之问也?”王曰:“卿不同乎?”曰:“不同。有贵戚之卿,有异姓之卿。”王曰:“请问贵戚之卿。”曰:“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王勃然变乎色。曰:“王勿异色,王问臣,臣不敢不以正对。”王色定,然后请问异姓之卿。曰:“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


在孟子看来,卿大夫是有不同的。有王室宗族的卿大夫,也有异姓的卿大夫。“贵戚之卿”的职责在于,如果君王有重大过错,他们需加以劝阻;若反复劝阻了还不听从,他们可以改立君王。对于非王族的异姓卿大夫,若君王有过错,他们便加以劝阻;反复劝阻了还不听从,他们便辞职而去。


从以上对话中可以看出,孟子的思想在当时是比较激进、另类的。他认为君主和大臣的位置可以改变和转移。这种观念在战国时期是不被接受的,甚至到了汉代仍在被排斥。


可见,儒家思想在孟子这里发展到了一个非常的高度。孟子论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国君的合理性来源于“保民”,履行了保民职责的才是王,反之则不配为王,可以被换掉。孟子的看法与孔子本人的看法不太一样,虽然我们现在总说“孔孟之道”,实际上孟子的思想在很多方面要比孔子走得远。



             彑

-②-

臣一定要服从君吗?

         夂                 


《孟子·离娄下》中,孟子告诫齐宣王要以何种方式来处理君臣关系: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这种对君臣关系的理解是很典型的战国时期的士大夫才敢说的话,才敢有的想法,它颠覆了传统意义上君臣之间森严的等级关系和绝对的服从与被服从。而其思想渊源可在《左传·襄公十四年》找到。


师旷论卫人出其君


襄公十四年,晋侯问音乐家师旷:“卫人出其君,不亦甚乎?”(卫国人驱逐了他们的国君,是不是过分了?)


师旷是怎么说的呢?


或者其君实甚。良君将赏善而刑淫,养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如地。


也许这个君主确实太过分了,一个好的君主应该去犒赏善良者、制服淫逆者,将百姓当成自己的子女,如同天地一样去包容他们。


对于这样的君主,“民奉其君,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其可出乎?”谁会驱逐这样的君主呢?


师旷接着说:


夫君,神之主而民之望也。若困民之主,匮神乏祀,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弗去何为?


“神之主而民之望”,强调君主的两重身份。首先是“神之主”:君主得到了神的嘱托,神在他们身上给予了某种希望;同时君主又是“民之望”:在民间,他们是百姓的期待所在。当一个君主已不能再承担神灵的期待、不再是百姓所寄望的对象时,不把他驱逐出去还留着做什么呢?


师旷又说:


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从其淫,而弃天地之性?必不然矣。


上天爱戴百姓,上天做事情不可能只为了君主高兴,而使其无限制地纵放自己的欲望,百姓却生活得很烦恼;上天是选一个人来作君主,目的是让他来领导百姓组织自己的生活的。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师旷和孟子讨论的话题是一样的。他重新界定了君主的功能和价值,不再把君主看作是不可讨论的神。


“卫懿公好鹤”:

卫国的国君卫懿公非常喜欢鹤,还给鹤配备了辇,让鹤坐着辇走。辇一般都是君主享用的,一般的大臣都享受不到。由此国人和官员都对卫懿公非常不满。有外敌入侵时,卫懿公要求国人回家准备装备应战,国人就说“鹤实有禄位”,是你的鹤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还是让鹤去战斗吧。由此卫国都城不保,卫人暴动,把卫懿公驱逐出去。


             彑

-③-

国君也要尽“君职”

         夂                 


孟子还有一个很特别的论述。有一个人问孟子各个国家的职官时,孟子把国君算在了里面,这是非常特别的观念。在传统观念里,君主和大臣的位级是不可逾越的,天子和臣民是不可以被等同看待的,但孟子却把他们视为共同执政的群体。如果大臣执政不得力可以被置换,那么,君主若执政不得力也同样可以被置换。

 

孟子有非常激进的“保民”思想,相比之下,孔子在谈论这个话题时比孟子要谨慎保守一些。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和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还是有时代的差异的。孔子的时代讲究克己复礼,讲的是恢复周礼,恢复周礼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遵循。但是战国就不一样了,传统的西周宗法礼仪已经不再是不可以触及不可以讨论的话题了,大家重新去认识君主的价值,当孟子讲“保民而王”的时候,就有了对王的身份的认定。这和《尚书》里泛泛地谈重民和爱民是不一样的。


在战国时代为什么会出现孟子、庄子、韩非子、墨家、孙子这么多人物,原因就在于王权崩解了,话题没有禁忌,很多话题都可以讨论,孟子不会担心哪句话说得不对齐宣王就把他杀掉。因为齐宣王不敢杀一个知识者,那样的话他会落得杀害贤人的罪名,以后就没有人敢作为他的政客了。所以很多开放性的话题在战国时期是可以讨论的,人们可以说一些很极端的话。比如杨朱(是道家杨朱学派的创始人)说:“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就是拔掉小腿上的一根毛天下就可以天平了,这样的事我都不做。今天我们认为的一些不知所谓的话题,在战国时期却可以讨论,由此产生出很多思想方面有代表性的人物。


引申阅读1

·可惜啊……但没办法:孔子对“赵盾弑君”的看法


《左传·晋灵公不君》记载了一位同样“任性”的君主——晋灵公。其典型事件有:“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避丸也”——在高台上面拿弹弓打正准上朝的大臣,看大臣惊恐躲避的样子觉得很好玩??;“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手下的厨师因煮熊掌没煮熟被杀,杀了之后让两个妇人拿着簸箕把尸体往外面扔????。


后来晋灵公被赵穿杀掉。赵穿是三家分晋当中的高级贵族,在桃园之战中杀死了晋灵公。


是不是觉得皆大欢喜?——等等,问题来了:

赵穿的堂兄是作为正卿的执政大臣赵宣子赵盾。赵盾总去批评晋灵公,晋灵公非常反感,想杀赵盾。晋灵公养了一只獒藏在宫廷里,假装请赵盾进殿喝酒,喝酒过程中,赵盾手下发现气氛不对,赵盾刚要离开,獒就出来要咬赵盾。此事发生后,君臣矛盾公开化了,赵盾准备逃往其他国家,就在他还没有逃出晋国国境的时候,晋灵公就被赵穿杀掉了,所以他又回来了。


晋国太史董狐以“赵盾弑其君”记载此事,将杀晋灵公的事记在了赵盾头上,并以示于朝。赵盾辩解说,我当时并不在场啊,太史回答说:“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你是国家的正卿,你又没出国,还是合法的正卿,回来之后你也不管弑君之人,不缉拿赵穿,说明你明知道这件事但又不管,只能证明赵穿是在你授意之下杀国君的,现在不管国君是否昏庸,你弑君就是你的问题。赵盾引《诗经》:“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意思是:由于我怀念祖国,反而给自己找来了忧患。这大概就是说我吧。(详情请见《左传·宣公二年》)

 

下面来看孔子对此事的评论:“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董狐没有错,是一位好史官,据法直书而不加隐讳;赵盾也没有错,他是一位贤明的大臣,为了法度而承受恶名,变成一个弑君之人。真是可惜啊,如果赵盾逃出了国境,就可以免除弑君之名了。


 可以看到,这也是一个弑君事件,赵盾“杀”了一个昏君,孔子觉得很可惜,但他依然将“为法受恶”,还是背负恶名。孔子并没有像孟子那样认为这样的君主本身就该被杀掉。

引申阅读2

·“受命”还是“放杀”:一场没有结果的辩论赛


汤、武是“受天命继位”,还是“放逐桀纣篡夺君权”?这个很有趣的话题直到汉代还在被讨论。当时的“受命派”以清河王太傅辕固生为代表,“放杀派”以黄生为代表。


辕固生与黄生在汉景帝面前争论。

黄生认为:“汤、武非受命,乃弑也。”(学派之间批判的时候常常用一种方法,就是攻击对方的偶像人物。汤、武乃儒家尊奉的圣王,黄生就直指汤、武是弑君之人。)


辕固生反驳:“不然。夫桀纣虐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汤武与天下之心而诛桀纣,桀纣之民不为之使而归汤武,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其实这就是孟子的说法,相当于把孟子的说法复述了一遍。


黄生不接受:“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帽子破得不成样子了,你会把它穿到脚上去吗?或者说买了一双新鞋,很漂亮,但你会把它戴到头上去吗?鞋就是鞋帽子就是帽子,君主就是君主大臣就是大臣,在任何情况下,大臣都没有权利杀君主。


辕固生辩解:“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如果你说的道理是对的话,那么汉高祖的皇位是哪里来的?汉高祖当年参与了伐秦之事,难道你能说高祖代替秦天子之位也是错的吗?


汉景帝听到这时感觉这个问题讨论不下去了,因为涉及到汉代帝位的合法性的问题了,于是景帝以辩论终结者的姿态发言曰:“食肉不食马肝,不为不知味;言学者无言汤武受命,不为愚。”吃肉不吃马肝,不算不知肉的美味;谈学问的人不谈汤、武是否受天命继位,不算愚笨。于是争论止息。(本场辩论请见《汉书·儒林传》)


这以后学者再无人胆敢争辩汤、武的“受命”或“放杀”问题了。因为这一问题非常敏感,如果革命有理,那么如何来面对作为君主的革命者?大部分的政权都是从革命者起家,最后又都变成别人来革他的命。



文稿整理:中关村外国语学校钟艳秋

整理:钟艳秋

编辑:刘    洁

王    璐

美编:贺关亲

照片:王晓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