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新特点与新趋势

 Danliel88 2017-04-14

2016 年我国服务业增速继续领跑三次产业,为经济增长、财源增加、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已经成为带动经济增长、引领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力量。随着经济运行中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积极因素持续增多,预计2017年服务业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增速在7.5%左右。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2016年,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作用下,尽管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社会消费需求和投资者信心不足等困难,我国服务业仍保持较快发展势头,继续领跑三次产业发展,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不断提高,成为新常态下稳定增长的新动力、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为经济增长、财源增加、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涌现、拓展,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成为引领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的新生力量。


2016年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服务业发展总体稳健,成为拉动经济和税收增长的主动力


2016年,我国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84221亿元,比2015年增长7.8%,增速分别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1.1和1.7个百分点(见表1)。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升至51.6%,比2015年提高1.4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出11.8个百分点。在工业增速趋缓的背景下,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提升。2016年,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2%,上升5.3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出20.8个百分点,继续领跑三次产业。


尽管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分骨干税源下滑,结构性减税规模扩大,但是服务业税收仍实现较快增长,继续超过农业和工业,成为对税收贡献最大的产业。2016年,服务业税收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为56.5%,比第二产业占比高出13.2个百分点。


表1  全国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情况(单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处于高位,服务业领域信心较强


2016年我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波动幅度较大,最低的2月与最高的11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相差2个百分点。自2016年5月以来,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呈上升态势,11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7%,比2015年同期上升1.1个百分点,服务业领域信心显著增强。2016年12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5%,比11月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为年内次高点,且高于全年水平0.8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稳定在54%以上。新订单指数和销售价格指数均有上升,就业稳定在50%左右。同时,另一项反映服务业情况的财新中国服务业经营活动指数12月份达到53.4%,也预示市场信心有所恢复(见图1)。

图1  2015年、2016年全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新业态和新模式为服务行业增长注入新活力


2016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等一系列宏观政策相继出台,现代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服务应用和创新日益活跃,创意设计、远程诊断、系统流程服务、设备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迅速;网上购物、网络约车、网上订餐、远程教育、数字家庭、智慧社区等新的服务模式快速发展。。在线旅游平台携程网已拥有优质会员数达2.5亿人次,携程APP下载量累计达17亿人次。由于网上诚信机制逐步完善,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交易金额不断扩大。2016年,网购用户规模则达到4.8亿人次,增长15.1%。全国网上零售额达51556亿元,比2015年增长26.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1944亿元,增长25.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2.6%;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穿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28.5%、18.1%和28.8%。2016年“双11”,天猫以1207亿元的交易额再次刷新电商单日营收纪录。


受内需扩大特别是网上购物需求带动,快递、快运、配送等物流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16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312.8亿件,增长51.4%;业务收入完成3974.4亿元,增长43.5%。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汇聚起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与民生改善的新兴力量,成为服务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新业态、新产业还促使物流业与制造业、流通业和金融业等多业联动进一步深化,加快了服务业转型升级步伐。2016年,涵盖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鉴证咨询、文化创意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其他服务业增速达9.3%,是五大服务业行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持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见表2)。


表2   2016年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增速对比表   (单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市场主体数量增长明显,企业生产经营稳中趋好


2016年,全国新兴服务业和小微企业市场主体增长更为明显。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2016年前三季度,服务业新登记企业325.2万户,同比增长27.6%,占全部新登记企业总数的81.1%,增速比全部新登记企业增速高出13.9个百分点。其中,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新登记企业数量快速增长,为服务业的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2016年1-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4个百分点。其中,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快速增长,同比分别增长17.5%、16.6%、16.1%和15.4%。四个行业共同拉动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7.8个百分点。


吸收外资规模显著扩大,“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


随着我国经济规模持续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和服务业扩大开放步伐加快,越来越多外商看到了中国服务业发展所存在的或潜在的市场商机,外资流入服务业的进程明显加快。2016年,我国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5715.8亿元人民币,比2015年增长8.3%,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总量的比重达70.3%。从行业分布看,外商投资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信息、咨询服务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综合技术服务业,分销服务和零售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59.8%、112.8%、66.4%、42.9%和83.1%。高技术服务业成为吸引外资的重点领域,实际使用外资增长86.1%。


2016年,我国企业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境外投资分别为203.6亿美元和49.5亿美元,其中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占对外投资总额的比重从2015年的4.9%上升为12.0%。服务企业“走出去”势头较好。


值得关注的隐忧


服务业增速放缓但占比提高的现象值得警惕


2016年,我国服务业增速低于2015年同期0.5个百分点,但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却提高了1.4个百分点。这个现象既说明服务业增速快于GDP整体增速,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提高,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服务业占比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工业的增速过低。长此下去,如果工业的复苏缓慢,服务业由于工业的支撑和需求扩张较弱,以此为依托的生产性服务业因需求较少,难以快速发展。同时,由于工业企业的不景气带来失业等社会问题也将影响生活性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服务业增速放缓但比重快速提高并不利于服务业的持续平稳发展,应引起相关部门的广泛关注。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下滑


从服务业民间固定投资的状况来看,2016年1-5月,服务业民间投资增幅逐月回落,民间投资拉动作用减弱,市场信心仍显不足,全国服务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与服务业固定资产增速缺口虽有缩小趋势,但是差距仍有6.9个百分点,特别是金融保险、科技、居民服务、卫生医疗和公共管理、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领域的投资较少,民间投资动力有待加强(见图2)。服务业民间投资不旺的主要原因在于体制性束缚过重,进入一些服务行业的门槛过高,“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现象依然存在,政府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服务业的力度不够。

图2  2016年1-10月服务业固定资产和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部分服务行业防范风险意识有待提升


现代服务业延续较好增长势头,但增速有所放缓。2016年12月,虽然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货币金融服务业、保险业、租赁及商务服务业等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55.0%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但是大部分低于2015年同期预期。2016年,金融业增速放缓最为突出,金融业增速低于2015年10.2个百分点,且呈现了降幅逐步扩大的发展态势。房地产业商务活动指数在收缩区间内继续下降,房地产业商务活动指数、新订单指数和销售价格指数均延续回落走势,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效果有所显现,淡季特征明显。房地产业呈现出的相对其他行业较低的景气指数及信心指数,表明房地产业开始逐渐进入新一轮的调整期,市场供求状况趋于理性。


从高速向中高速换挡阶段,服务业内部行业差异化走势是新旧动能交替、结构调整加快的外在表现,也是市场规律作用下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但是如果某些行业的大起大落,如金融业持续走低,房地产调整明显延后,在两个行业增速趋缓的情况下,将对未来一段时间服务业增长形成压力,不利于服务业内部结构优化升级。如若发生经济风险,会影响服务业整体的健康发展,是关系我国经济能否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产业中高端的大事。


2017年服务业发展预测


2017年,从国内看,我国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正处于关键阶段,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将继续出台,各项改革措施不断贯彻落实和深化。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加快的可能性将增大,服务业蓄势上升和转移趋势日趋明显,将为我国承接发达国家服务业转移提供新机遇,积极因素和新兴力量正在集聚,我国正处于服务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窗口期。同时,新经济、新动能虽然发展势头良好,但在规模上还难以与传统动能相比较。当前,国内隐含多年的房地产、地方债务、金融等风险不断积累,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新问题。我国经济增速有可能持续放缓。同时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调整加快,贸易保护主义泛起等不稳定、不确定因素都将影响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 


综合以上因素,考虑到全国经济普查数据调整因素,预期2017年,服务业将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服务业比重稳中有升,以现价计算的服务业比重有望接近53%,增速约为7.5%左右,是全球服务业增长速度的2倍以上。服务业增速继续快于GDP增速,继续居于领跑产业地位,继续在经济增长、财源增加、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政策建议


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服务业发展新动能


充分利用传统服务业现有的人才、技术、资金、装备、土地、厂房进行改造重组,在现有的生产要素配置上、新项目的开发上向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积极发展平台经济、众包经济、创客经济、跨界经济、分享经济等新型服务模式。如,鼓励发展风情小镇、房车露营、精品民宿等旅游休闲消费新业态;推广“电子商务平台+社区智能便利店+集成网络终端”社区商业模式;推动住宿餐饮业发展绿色饭店、主题酒店、有机餐饮、中央厨房、农家乐等新型服务模式。


降低经营成本和税费负担,激发民间投资新活力


加快对垄断性行业的改革步伐。真正树立服务意识,拆除市场准入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清除制约民间投资的障碍。切实转变投资结构,通过政府必要且规模性的引导投入,引导和激励社会投资预期,将社会大量的流动资本吸引到服务业发展上来,将市场力量引导到服务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上来,在稳增长的同时发挥补短板的作用。


进一步创新投资模式,鼓励金融、社会、境外等各方面资金加大投入,鼓励PPP项目发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放宽民间资本投资的税收抵免政策和纳税扣除适用范围,落实服务业减税清费的各项措施,适当合并增值税税率档次,降低企业核算难度和纳税风险,鼓励民间投资获得适当的权益和回报。


突出开放带动,打造服务业国际竞争新优势


推进服务领域双向开放,深度融入全球服务分工体系,优化和提升服务供给结构和层次。推广复制自贸区新一批改革试点经验,依托已经设立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建立完善海关监管、检验检疫、退税、跨境支付、物流快递等支撑体系,积极引进外资医院开展高端医疗服务。支持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及国内主要经济区建立跨境电商平台和保税商品展示交易平台,支持跨境电子商务等品牌化发展,规范建设出口产品海外仓。引导企业灵活地采用品牌特许经营、品牌租借、贴牌与创牌等方式扩大规模提升实力。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王佳元)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机构立场;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