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1
陕西人社
引言 《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 提出, 必须把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在经济转型中实现就业转型,以就业转型支撑经济转型。那么经济转型会给就业转型带来什么变化?如何通过就业转型支撑经济转型?针对这些问题,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 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 继续增强 问 目前, 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经济转型导致就业格局有什么变化? 当前, 我国经济稳定性显著增强, 动能转换逐步加快,就业新格局初现端倪。
答 增强经济发展 拉动就业能力 问 我们目前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改革对就业会产生哪些影响? 当前,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深入, “三去一降一补” 取得新进展。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短期对就业的影响。 尤其是 “去产能” 过程对特定行业、 局部地区、 特殊人群造成的冲击, 更要高度重视。
答 ![]() 问 ![]() 如何才能增强经济发展拉动就业的能力? 影响经济发展拉动就业能力的因素比较复杂, 增强经济发展拉动就业能力也是一项系统工程。 具体来讲, 就是要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 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推动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 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大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市场化改革力度, 激发微观活力, 优化要素配置, 构建适应国际竞争新形势、 符合国家发展新要求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发展中创造更多优质就业机会。 ![]() ![]() 答 ![]() 新经济带来 新的就业增长点 ![]() 问 ![]() 新经济、 新业态带来了哪些就业新增长点? 当前,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加快转变, 新的增长模式将不再依赖于传统的要素投入, 而更多依靠于生产效率提升。 新经济是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产生的经济形态, 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 ![]() 答 ![]() 问 ![]() 在新形势下, 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岗位需要做些什么? 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将新一代信息技术、 高端设备、 新材料、 新能源、 节能环保、 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产业作为发展重点, 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发展; 推动新技术、 新产品、 新业态、 新模式发展, 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 创造创业就业新领域。 二是积极营造更加宽松的体制机制环境, 探索和创新适合新经济发展的监管方式, 消除新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 顺应信息经济时代网络化、平台化、 智能化加速渗透的趋势, 大力发展平台经济、 共享经济等新经济形态。 三是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加快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适应新经济下就业和用工特点, 完善风险控制、 信用体系、 就业创业、 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等相关制度, 引导更多劳动者分享新经济的红利。 ![]() ![]() 答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期待您的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