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浪风先生《皖南古村落宏村揽胜》部分诗

 老榆树_yhgek 2017-04-14

吴浪风
东山松涛
东山衔接绿杨村,    步出林荫待洗尘。
滚滚松涛如奏乐,    声声歌颂育林人。

    东山松涛,位于古村落之东北。这里山峦起伏,松涛阵阵,山青水秀,一直衔接到南湖边的绿杨林。

南湖书院
荡起轻舟穿画桥,    半篙春水伴逍遥。
清波映衬徽文化,    又给南湖缀一娇。


   
南湖书院,位于宏村古村落南湖北畔,又名以文家塾。建于清代嘉庆十九年(1814),民国时期改为南湖小学。书院由志道堂、文昌阁、启蒙阁、文会阁、望湖楼和祗园6部分组成。

月沼春晓
雄鸡催我际联行,    半月池塘春水生。
润泽徽乡神韵美,    沉吟业已不胜情。

    月沼春晓,系宏村古八景之一。因月沼极象一块精美的明珠,镶嵌在古村落中央,给人予无限的美感和享受。游人至此,蓝天白云,春燕剪波,村姑浣涤。

石堨萦波
自爱潺潺自在行,  萦波待发上征程。
一溪春水明如画,  万亩桑田足助耕。

    石堨萦波,位于西溪石堨头。虞源之水,汇聚成流,下注西溪。每当暴雨之后,溪流湍急,直扑石堨坝头,一泻而去。久旱不雨,石堨坝头仍潺潺流水,吐珠流玉,萦回扬波。

石濑夕阳
最爱西溪景物稠,    欢欣揽胜数勾留。
满川秀色斜阳里,    正待游人一望收。

石濑夕阳,位于西溪之上,石濑即石堨头,被称为牛村的牛舌。村民自明代永乐年间,开始就在这里拦河筑坝,使西溪水位提高,开水圳,引流入村,滋养一方。每当夕阳斜照坝头水流,反射出金波闪闪,煞是壮观。石堨萦波,曾是宏村八景之一。

西溪雪霭
地接黄山隔俗尘,    犹隆雷阜覆林荫。
游人识得桃源美,    雪霭弥封誉古今。

    西溪雪霭,位于古村落之西。每当寒冬来临,西溪风雪交加之时,满天飞舞的雪花,形成雪霭弥漫着长空,也封锁着西溪,古村落与世隔绝。每当雪霁,远山近水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得结结实实,银装素裹,甚为壮观。

雷岗秋月
且喜登临览碧空,    流丹似火染霜枫。
谁将明月高空挂,    照得冈峦势更雄。

    雷岗秋月,位于古村落之北。雷岗从北隆起,成为宏村的天然屏障。岗头古木参天,特别是高大的老榛树,浓阴蔽日。每到秋高气爽之时,登雷岗赏秋色,渐渐地乌桕枫树层林成染,流丹溢彩。当一轮明月高悬于雷岗之上,犹如佳人对镜台,悄悄洒下一片银光向西天移去。

  
清波相映古民居,    浑觉南湖画不如。
梦里桃源惊再现,    何须世外觅樵渔。

    南湖,位于村前正南而得名。此湖始建于明万历丁未年(1607),占地面积2公顷余。湖呈大弓形,弓背部湖堤分上下两层,上层石板卵石铺地,下层栽柳植杨。弓弦部为南湖北畔,建有南湖书院,以及鳞次栉比的古民居群。湖中堤坝上,建有画桥,可东西行舟,情趣盎然。

  
登虹去探际联乡,    画里行吟逸兴长。
自爱题诗歌古宅,    情浓激越韵飞扬。

1986年第3次整治南湖时,重建中堤。建造石拱桥一座,立于湖面,随名画桥。此桥给南湖倍添诗情画意。

望 湖 楼
清幽倒影足铭心,    水下庄连水上村。
我欲登楼观秀色,    满湖风月醉游人。

    望湖楼,位于南湖书院侧。此楼面对南湖,视野开阔。登楼极目四眺,田园美景、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楼上悬 湖光山色 匾额。

本草纲目苑
沉迷本草醉身心,    世界推尊第一村。
画里徽乡观不足,    传扬清韵溢芳馨。
  
牛形村里自多娇,    韵起南湖逸兴高。
数咏徽医闻百草,   纷呈美景闹春潮。
  
水映牛村画面开,    南湖风月荡胸怀。
梅花香馥清幽宅,    瑶草春萦古老斋。
  
百草宜将次第尝,   心甘一醉叹无双。
神清气爽添佳趣,    指引荷风送暗香。
  
揽胜南湖何所为,    亲尝百草便当归。
神奇功效传殊艺,    闪耀徽乡万古垂。
  
修身保健绽奇葩,    妙手回春被众夸。
百草犹能作灵药。    传神效用誉中华。
  
醉在南湖沐古风,    欣尝百草访神农。
频添雅致无穷趣,    更使徽乡声望隆。
  
百草园中百草香,    养精益气涤诗肠。
阴阳扶正周天顺,    拾得神仙却老方。

    本草纲目苑,位于古村落之南的南湖南畔。此苑坐南朝北,面临风景如画的南湖,环境十分清幽。它占尽了天然地理之优势,运用博采了新安医学之长,辉耀着古老悠久的中华医药学之光。是一处感受天地之灵气的健身疗养之所,全国仅此一家。这里,吃的、喝的、用的全是中草药及其制品,博大精深。

  
九曲弯弯系画廊,    穿村绕户世无双。
民居自得西溪富,    孕育儿孙百代昌。

    水圳,被称作牛肠,起源于村西的石堨头。它建于明永乐年间,用石块砌成宽近一米的沟渠,引西溪之水,穿村绕户,从一家一户门前流过,被称赞为中国古代的自来水。水圳并与村中的月沼、村南的南湖相互通联,使其久旱不涸,久涝不溢,常年保持水位稳定。可供村内居民生活饮用、浣衣洗涤。宏村水系是依牛的形象设计,引清泉为牛肠,从一家一户门前流过,流入村中被称为牛胃的月塘后。经过过滤,复又绕屋穿户,流向村外被称作是牛肚的南湖。再次过滤流入河床,如此水系,堪称中国古代村落建筑艺术之一绝,它吸引了日本、美国、西德等国内外专家接踵而来精心研究。

宏村画家会馆
妙笔欣然点紫烟,    南湖月沼醉神仙。
《桃源春色》凭谁画, 胜似蓬莱自在天。

    宏村画家会馆,位于下水圳路起点,以汪兆良先生为主创建。先生出身于宏村月沼旁的书香门第,自幼酷爱绘画,尤以版画、国画见长。他先后获全国教育系统版画一等奖,全国书画大奖赛精品奖。国画《桃源春色》入选海内外书画赛铜奖。

务本堂
持家创业必精诚,    共结同心锐气生。
老屋安居兄弟乐,    书田无税子孙耕。

    务本堂,位于古村落中街东面。坐北朝南3开间楼房,下水圳从大门前穿过。老徽州古民居楹联:孝弟传家根本,诗书经世文章。”“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唯俭与勤。务本者,非耕即读是古徽州人教育子孙处世作人、立业传家的法宝。

  
牛形村里景牵萦,    拥月民居作画屏。
玉女临波展灵秀,    相思梦里共长生。

    月沼,位于村中央,呈半月形池塘,占地约两亩,俗称牛胃。起先,村民在这里发现了一眼泉水,四季泉涌。明永乐年间,开始掘建,四周均用青石板铺地。沼弦部由13根石柱连接石板,构成石雕栏杆;沼弓部不设栏,便于村民汲水、浣洗。环绕月沼周围,是排列有序的古民居。蓝天、白云、青山、粉墙倒映入池中,秀美如画。

乐叙堂
基开雷阜历沧桑,    盖代依存乐叙堂。
定教儿孙勤创业,    扬名举世亦无双。

    乐叙堂(即宏村汪氏宗祠,汪氏总祠),位于月沼北畔正中, 3开间2进。首进前厅上,月梁、莲托木雕甚为精美,楹柱上悬挂有楹联:基开雷岗绵世泽,绪承越国萃簪缨。”“水绕宏村,一渠碧玉千家分;花拥南湖,两岸浓华万树发。中间悬有笃礼崇义匾额,门前设旗杆石墩两座,后进仅存威严的门楼。

望月堂
流连古宅荡幽情,    望月堂中望月明。
直令来宾增雅兴,    人间天上怎分清!

望月堂,位于古村落月沼北畔的乐叙堂东侧。一字排开,坐北朝南,3开间22楼。因其常伴月沼,每临初十,天上半月,倒映池中半月,池半月,3个半月互映生辉,妙趣横生。
敬修堂
南湖石堨任遨游,    月沼居中好静修。
世泽儿孙存孝悌,    弘扬美德供清讴。

    敬修堂,毗邻于汪氏宗祠乐叙堂。坐北朝南,建于清道光年间,俗称月沼上新屋。大门上门罩高大,石雕有松鹤同庆福寿双全麒麟送子等图案。门内天井间,建有门罩,上有戏文图。正屋前后33楼四合建筑,窗棂隔扇,梁垫雀替,无不雕刻精巧,飞金流彩。东侧建有偏厅、厨房,整体结构严整,很具代表性。

敬修堂百年老牡丹
牡丹植入敬修堂,    月沼赢来世代芳!
纵有风霜百般袭,    芳馨无愧号称王。

    敬修堂百年老牡丹,位于敬修堂大门前面的花坛内。正屋前有大庭院,院门朝东,门外留有10平方米的空地,俗称晒坛。院内花坛假山摆设有致,尤以一株罕见的百年牡丹而闻名。这株牡丹王主干呈深褐色,枝叶茂密,生机盎然。每年春天来临,它都要开出数十朵艳丽红花,十分娇娆。至秋可分根培育,故牡丹王繁衍后代,遍及古村落。

培 德 堂
古宅清幽风俗淳,    勤修美德溢芳馨。
传承世代开基业,    自爱书田不老春。

    培德堂,位于古村落月沼北东侧。坐北朝南半傍月沼,3开间楼房。下水圳从月沼开始流出,横过此堂大门前,下灌南湖。门前为月沼小广场,环境清幽。老徽州古民居楹联:守身如执玉,积德胜遗金。”“绵世泽莫如积德,振家风还是读书。”“养真精神于大事业,积实阴德培贤子孙。 培德传家,富含哲理。

敦 本 堂
留连雷阜绝尘埃,    最爱清幽敦本斋。
记取祖传存厚德,    功成多自读书来。

    敦本堂,位于培德堂东侧。一字排开坐北朝南3开间楼房,近临月沼。老徽州古民居楹联:敦孝弟此乐何极,嚼诗书其味无穷。”“有酒吃酒,读诗学诗;让人上人,抑我益我。以敦厚为本,诚心诚意作人传家,其乐无穷。

冒 华 居
精心雕琢冒华居,    敬启尘封岁月余。
欲续家风惟孝弟,    长留世业读诗书。

    冒华居,位于月沼西南畔。步入大门为花园小庭院,正厅大门开在天井左厢。正厅梁、窗雀替木雕精美,长条几、八仙桌、美人靠椅陈设依旧。中堂悬有冒华居古匾,两侧挂有清代翰林院侍讲、著名书法家梁同书书写的楹联:万古家风惟孝弟,百年世业在诗书。天井右厢悬挂得少佳趣匾额,悬挂着清代著名书法家、戏曲作家张照草书楹联:兴衰烟露流彩笔,吟边云日弄晴窗。堂柱上挂有徐观政的木刻楹联:善为至宝一生用,心作良田百世耕。何瑾的木刻楹联:惜食惜衣,不独惜财兼惜福;求名求利,但须求己莫求人。此处是欣赏古徽州民居楹联的极佳之所。

汪大燮故居
振绮长存国士谋,    相祈来世护中枢。
但悲军阀穷争战,    岂可冰心寄玉壶。

汪大燮故居,又名振绮堂,位于古村落中街南边。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占地面积300平方米,为汪大燮少年时代生活之所。汪大燮(1859—1924),字伯棠,清光绪十五年(1889)举人,援例为内阁中书,升侍读、户部郎中后,考入总理衙门章京,以明敏谨慎称著。民国十一年(1922),任黎元洪大总统的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其故居门罩端庄,正屋为背向32楼结构,设有仪门,气势轩昂。堂前额枋、扇门等部位,木雕构图质朴、逼真而精湛,更显大气。
耕心堂
不计辛劳白发添,    悠悠岁月惜华年。
光前须种书中粟,    裕后还耕心上田。

   耕心堂,位于古村落月沼西畔。坐西朝东,3开间2进楼房。老徽州古民居楹联:光前须种书中粟,裕后还耕心上田。”“善为至宝一生用,心作良田百世耕。故名。 耕心堂近傍月沼,每当一轮红日冉冉从东方升起,相映月沼,池内日月互辉,金光闪闪,反映射入耕心堂,煞是壮观。

承 志 堂
继古传今揽壮图,    游临学海下功夫。
欲高门第须为善,    要好儿孙必读书

    承志堂,位于上水圳路北。宏村村中数百幢古民居,鳞次栉比,其间承志堂最为杰出。它是清代盐商营造,占地2000多平方米,为砖木结构楼房。此房气势恢宏,工艺精细,其正厅横梁、斗拱、花门、窗棂上的木刻,层次繁复、人物众多,人不同面,面不同神,堪称徽派三雕艺术中的木雕精品。“承志堂是黟县境内保护最完美的古民居,被誉为民间故宫

德义堂
利赖家风建业昌,    发扬光大即文章。
长存韵律勤歌德,    义字当先百代芳。

德义堂,位于承志堂对街上首。系民国时南湖小学第二任校长汪锡光故居。此堂坐南朝北,建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为32楼结构。一楼正厅前,一排16扇花隔扇门,2楼设观景台。堂前庭院,有暗道与水圳相通方塘。方塘北向铺设水榭,塘边置鱼缸、石几、花盆。院墙爬有猕猴桃藤蔓,院内还有两株高大的百年枇杷树,整个院落景物若隐若现,美不胜收。

树人堂
孕育贤才思不穷,    甘心励志树雄风。
襟怀旷达云中鹤,    品德清高崖上松。
 
 树人堂,位于上水圳路,与德义堂相邻。系清代奉政大夫、诰赠朝仪大夫汪星聚于同治元年(1862)所建。宅基呈6边形六合大顺,院门为八字门楼。内置枋栏板,正厅、偏厅坐北朝南,背临水圳。精美门罩,气势不凡。厅堂天花彩绘艳丽,门窗木雕尤为精致。厅东侧筑有小塘,引水圳活水入内,清澈见底。树人堂”3字刚劲有力,高悬正堂,寓意深远。

树人堂民艺收藏馆
风车运转自风光,    访古犹存老作坊。
莫道手工长作业,    曾经辉耀树人堂。

    树人堂民艺收藏馆,位于树人堂南。现主人在这偏厅处开设树人堂民艺收藏馆,再现了古代雕版活字印刷技术和砻稻、舂米、磨面、榨油等老作坊实景实物。并还布展出数百件濒临绝迹的民俗用品,以及清代巨幅版画中堂《福禄寿考》等物品模具。

怀 德 堂
德溢芳馨意气豪,    长怀嘉誉乐陶陶。
为人知足心多惬,    处世无求品自高。

    怀德堂,位于上水圳路北后街。建筑3开间坐北朝南,近傍雷岗山。看花寻径远,听鸟入林深。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怀仁怀德,充分表现出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之理念。

十 三 楼
寻源发脉十三楼,    决胜依然共计谋。
汪氏子孙同着力,    随成美景誉徽州。

    十三楼,位于雷岗山畔。据汪氏宗谱记载,宏村汪氏祖先汪彦济遍阅山川,详审脉络后,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选址举家迁到这里。卜筑数椽于雷岗山下,始建十三楼,并应弘广发达之意,取名宏村。老屋现仍保存一间,另有社屋,门上有石刻楹联:胜地钟灵,长瞻松柏之茂;明神锡祉,永奠河山之宁。

乐 善 堂
点滴何须口舌争,    和谐社会颂文明。
善为至宝一生用,    心作良田百世耕。

   乐善堂,位于上水圳路,面对松鹤堂。此堂坐北朝南3开间,右侧有石板道通往雷岗。徽州古民居楹联:善为至宝一生用,心作良田百世耕。”“所言善,所行善,所思善,善日积而不知;厥身庆,厥家庆,厥后庆,庆方来而未艾。高度概括了乐善之妙用宗旨。

碧 园
玲珑水榭好凭栏,  半月池边执钓竿。
尽得碧园灵秀色,  吟成流韵誉新安。

   碧园,位于上水圳路顶端。它背倚雷岗山,面对西溪,以其人工美与自然美浑然一体,堪称古村落水园庭院的杰出代表。碧园建于清代道光十五年(1835),系3开间2楼结构。登楼放眼,厅堂窗扇规整明快,远山近水美不胜收。楼前掘有半月形水池,引水圳活水而来,锦鲤来去自由。沿池设置花台盆景,铺成卵石小径曲折通幽。再通过门洞、漏窗透视,时隐时现。尤其是正楼前设有美人靠栏,以便观景,出楼厅即临玲珑水榭,赏景小憩,令人心旷神怡。

松鹤堂
鹤立松间沐彩霞,    松青鹤白着轻纱。
苍松挺直长迎鹤,    鹤舞松阴兴倍佳。

    松鹤堂,位于上水圳路,面对乐善堂,坐南朝北3开间建筑。徽州古民居楹联:松云护草堂,竹室依花槛。”“襟怀旷达云中鹤,品德清高崖上松。松之长青,鹤之长寿,松鹤互映,相得益彰。此诗句句皆含”2字,属于连珠体诗。

三 立 堂
遨游商海自横篙,    莫弄钱塘八月潮。
处世无如为善乐,    传家唯有读书高。

    三立堂,位于古村落西茶行弄内。始建于清康熙十八年(1699),占地600平方米。气势恢宏,为典型的清初徽派建筑。为徽商汪授甲父亲,在苏杭经商发财后,回乡建造的3处规模相当、5开间33进建筑群之一(另两处为乐贤堂和宏福堂)。授甲兄弟3人,每人分得一处。

桃园居
月沼相牵入梦游,    牛形村里不胜收。
沉迷古老清幽宅,    到此安居胜作侯。

    桃园居,位于古村落茶行弄南端,西邻慎馀堂。建于清咸丰十年(1699),占地面积270平方米,前后3间结构。此民居木雕尤为精美完好,正厅厢房门扇分别雕有太白醉酒羲之观鹅等风景木刻;东侧书房扇门雕有孔融让梨季子挂剑岳母刺字木刻,图案栩栩如生。后厅为观景楼,格扇门窗,精雕细镂,嵌有玻璃。楼上雕栏挂落,楼下长廊;楼前庭院,设有花坛、石几、盆景其间,绿荫掩映,十分优雅。步入桃园居,领略感受桃花源风光,无不悠然而自得。

慎 馀 堂
洗罢风尘俗气除,    居安谁不爱兹庐。
帘前花鸟皆诗句,    槛外溪桥尽画图。

   慎馀堂,位于茶行弄南端,毗邻桃园居。老屋3开间坐北朝南,正厅中悬挂着慎馀堂之匾额,字体坚毅古朴,环境清幽。又因此处便得西溪之利,出入古村落便捷,近临宏村的风水宝树红杨,慎馀风水,尽占天时地利。

乐 贤 堂
熟读诗书自乐天,    琴棋字画莫求全。
粗茶淡饭深谙足,    学到如愚乃是贤。

    乐贤堂,位于古村落前街。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占地411平方米。坐北朝南,正门麻石门枋,面街而立。大门内设有仪门,乐贤堂匾额,高悬于正堂前。恢宏的正厅,一次可摆设20余桌喜宴,方圆搭配的硕大青石漏窗,使得卷篷厅堂,更显气宇轩昂。第2进为反向5开间3楼,作起居之用。第35开间3楼,为长辈居所。整体设置,庭院宽敞亮丽,厅堂气势恢宏,尽将豪华富贵藏之于内。

  
九虬夭矫向云天,    护守牛村四百年。
历尽沧桑何所畏,    峥嵘岁月更无前。

    红杨,位于村口睢阳亭前。此为枫杨,树高20米,围达6米。每当春夏,树冠形如一把巨大的绿伞,挺立于村口,被喻为牛形村的牵牛人。而至初冬,枫杨树叶经霜落尽,巨大的树枝向空间扩展,如同虬龙缠绕夭矫,分外壮观。相传清康熙年间,为庆贺村中一读书人考中秀才而植,距今已有400多年。现已成为宏村的风水树木。

敦厚堂
信是根基诚是因,    民心纯朴世风惇。
传家有道惟存厚,    爱世无奇但率真。

   敦厚堂,位于古村落月塘后街。此堂前后33间结构,占地面积180平方米。前、中进为2楼,后进为3楼,侧有厨房、花园,保存完好。门楼清秀雅致,面街正门两侧建有拱卷门洞,门额为颖川东里等字样。步入正厅,堂前悬敦厚堂匾额,楹柱上挂有凌霞的木刻楹联:二字箴言惟勤惟俭,两条正路曰读曰耕。还挂有黟山派篆刻开宗大师黄士陵的木刻楹联:一家欢乐是享大年,百事精平惟有邑德。这些木刻楹联弥足珍贵,富含哲理。该堂整体布局考究,堂前除古匾、古联外,窗扇、挂落、雀替等木雕精美,自成体系。

松鹤堂
鹤立松间沐彩霞,    松青鹤白着轻纱。
苍松挺直长迎鹤,    鹤舞松阴兴倍佳。

  松鹤堂,位于上水圳路,面对乐善堂,坐南朝北3开间建筑。徽州古民居楹联:松云护草堂,竹室依花槛。”“襟怀旷达云中鹤,品德清高崖上松。松之长青,鹤之长寿,松鹤互映,相得益彰。此诗句句皆含”2字,属于连珠体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