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传统经典的心理流派的介绍、流派特点、现状分析以及相关的电影推荐~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应用心理学。 精神分析学派 第一名当然是精神分析学派,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创建的学派,也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治疗学派之一。 这个学派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治疗时间长,在国外都是要求上百个小时的治疗,在中国由于国情也是至少30个小时起步(怎么感觉像计程车); 第二个突出特点,治疗过程是咨询师和来访者潜意识的对话,因此在和初访者的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不会触及较深层的潜意识(潜意识就像洋葱,“如果你愿意一层一层剥开我的心”)。
相关电影推荐:《爱德华大夫》 《穆赫兰道》 《美丽心灵》 ——————— 格式塔治疗 格式塔治疗(完形治疗),这个学派以完形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是德国人创建的(德国人对心理学的贡献非常大),也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治疗学派.这个学派认为人对事物的感知是一种整体的认知,人本身也追求事件的完整,如果某件事上未获得完整的解决,就会出现问题,直至这件事重新被完形。 要说这个治疗存在的缺陷,应该是对来访者有限制,因为治疗技术中有类似预演和重现你的未完成事件,例如“空椅子”技术,对着空的椅子想象对面坐着的是你未完形事件中对你造成伤害的人,你要把自己当时想说的话说出来,有些人表示,比较难接受这种技术,他们无法对着空椅子去想象,但是对于可以接受这种技术的人疗效就很好,可以解决很多陈年旧伤,因为很多当年的当事人可能根本就从我们的生活中退出了。 这个流派的治疗技术其实施展起来还是很酷炫的,就是要来访者可以接受,愿意与我们一起回顾,在回忆过程中,如果使用催眠技术,直达潜意识会更有利于我们找寻到我们的未完成事件,处理未完成情结~ 相关电影推荐:《私人订制》 《港囧》 ——————— 行为主义疗法 行为主义疗法,这个流派的理论先驱是巴甫洛夫和桑代克。巴甫洛夫本人并不承认自己是心理学家,因为他本身的主要兴趣和成就在生理学上,就是他用汪星人做的那套经典的条件反射试验,成功地登上我们的生物教科书。但是他很好的给行为主义疗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当他在研究脑的工作机制时,将视线转向了精神病人,因此不自觉的扮演了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 这个学派认为人的所有行为,包含正常和不正常的,都是经过学习获得的,所以可以通过学习消除。 这个流派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异常行为的,通过纠正行为来治疗心理,它的技术中最广泛的应用就是代币奖励法,现在小朋友学个什么,老师都用贴纸做奖励,这就是明晃晃的代币。这个流派针对小朋友特别有效,所以我们看到很多青少年训练营都是针对行为的矫正。 对于比较严重的强迫,恐惧行为也是有效的,但是操作需要环境配合,并且环境设置要求也比较严格,操作性要求比较高,如果操作不当后果是很严重的。这个流派相对缺少温情,更强调的是行为的改变。 相关电影推荐:《A clockwork orange 发条橙》 ——————— 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这个流派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趋向,所以这个流派主张通过咨询协助来访者发展自己的潜能,自我醒悟,自我实现达到疗愈。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马斯洛和罗杰斯,马斯洛就是那个提出人的五层需求的人。 这个流派的咨询师没有什么酷炫的咨询技术,都是通用的咨询技术,无条件关注和倾听,开放式询问、鼓励和自我揭示等等。 所以这个流派的咨询师很nice,因为要开发来访者自我醒悟的能力,遇到从小被强势家长和老师教育大的人,碰到问题总爱问“大师,这个怎么破?”,两个人起步的配合就非常卡。 相关电影推荐:《放牛班的春天》 《心灵捕手》 ——————— 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这个学派认为人不是孤岛,每个人都是在社会群体中生活,人和群体相互影响。因此咨询师会探究来访者和他重要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改善群体之间的互动从而改善来访者的问题。这个重要的生活环境通常是家庭,所以这个流派被称为家庭治疗。对于儿童的异常行为改善较为明显,促进整个家庭成员的成长,疗效比较快。 '一个家庭那么多成员,经过咨询后肯定起码有一个人有触动,会发生改变,一个人的改变会带动整个家庭的改变。' 局限是这种疗法通常会要求整个家庭成员同时进行咨询,很有可能会导致咨询无法启动,另外对于咨询师要求比较高,需要经过系统的家庭治疗训练。 相关电影推荐:《八月心风暴》 除了这些心理学流派,现在更多受欢迎的是一些实用的心理应用技术。如催眠、沙盘、萨提亚、团体、绘画、焦点、叙事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