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yb

 tjdjekdkcgf 2017-04-15

cyb

星期一, 29 九月 2014 03:02

金针菇的三种栽培模式

    一、立体栽培 属小批量传统栽培方式。将菌袋解去扎口并松开塑膜,然后进行码垛,两头出菇,一般可码6~10层甚至更高。该方式比较原始,但由于出菇干净、菇体含水率较低,所以较受菇农欢迎。但美中不足的是,产成品的菌柄弯曲,采收以及运输等过程中易致菌盖脱落,导致商品价值偏低;而且菌袋失水,离壁现象严重,容易发生边壁菇;三潮菇很难发生,生物学效率较低。
    二、床架栽培 该模式适用于反季节栽培及工厂化生产,菇农小批量栽培时也可参考。采用折底塑袋装料,单头接种、单头出菇,可密集排放于栽培层架上,直立出菇。该方式的最大优势就是菇品的含水率适宜,菇体周正,朵形均匀,商品外观性状好,商品价值高,而且最大限度利用了栽培场所的空间,相对节约了菇棚的设施投资,提高了资金利用率。其不足就是栽培架的一次性投资较高,同时也存在架层过高时上下温度不一、湿度不匀等问题,如果菌丝后熟度不足,一潮菇后菌袋失水较多,则会对产量发生较大影响。
    三、畦式栽培 该模式适宜菇棚面积大、环境较好的栽培,一般多在一潮菇采收后进行。将采用立体栽培的菌袋从中切断,成为两个独立的无底菌袋;采用折底定型方底塑料袋时,则将其底部塑膜划破切去;棚内建畦,深约10厘米,灌透水后将菌袋立于畦内,用少量土加以固定,出菇期间经常往畦内浇水,使基料能够保持子实体生长发育所需水分,故其产量高于前述模式;而且所产菇品大小均匀一致,菇体周正、整齐,商品性状好,商品价值高,最大的不足就是占地面积大,菇棚的利用率低,人工效率低,摊入的固定资产折旧率亦高。
文章类别:食用菌
标签:
    星期一, 29 九月 2014 03:00

    羊肚菌的高产栽培的技术

        1、配制栽培料。栽培料配方:①农作物秸秆粉74.5%、麸皮20%、过磷酸钙1%、石膏1%、石灰0.5%、腐殖土3%;②木屑75%、麸皮20%、过磷酸钙1%、石膏1%、腐殖土3%;③棉壳75%、麸皮20%、石膏1%、石灰1%、腐殖土3%。以上3种配方,任选1种即可。料水比为1:1.3,拌好料后堆积发酵20天,含水量调至60%。采用17cm~33cm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装料,每袋装料500~600g,然后在100℃条件下灭菌8小时,灭菌后即可接入菌种。采用两头接种法,封好袋口,置于22~25℃下培养30天左右,菌丝可长满袋。菌丝满袋后5~6天,即可进行栽培。 
        2、室内脱袋栽培。菇房消毒后即可进行栽培。先在每层床面上铺一块塑料薄膜,然后再铺3cm厚的腐殖土,拍平后将脱去塑料袋的菌棒逐个排列在床上,一般每平方米床面可排放塑料菌袋 40个。排完菌棒后轻喷水1次,然后覆土3~5cm,覆土后表面再盖2cm厚的竹叶或阔叶树落叶,保持土壤湿润。1个月后可长出子实体。一般南方地区3月10日至4月20日之间出菇最佳。羊肚菌出土后7~10天就能成熟,一般颜色由深灰色变成浅灰色或褐黄色时就可采收。 
        3、室外脱袋栽培。选三分阳七分阴的林地作畦。畦宽1m,深15~20cm,长度不限。整好畦后喷水或轻浇水1次,并用10%石灰水杀灭畦内害虫和杂菌。脱袋排菌棒方法和出菇管理方法与室内栽培相同,只是底层不可铺塑料薄膜,要注意畦内温度变化,防止阳光直射。 
        4、病虫害防治。菌丝生长与子实体生长期都会发生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注意保持场地环境的清洁卫生。播种前进行场地杀菌、杀虫处理。后期若发生虫害,在出子实体之前可喷除虫菊或10%石灰水。 
        5、加工。加工方法主要是晒干或烘干。在进行干燥时注意不要弄破菌帽,保持其完整。可用烤烟房烘干或在阳光下晒干,不能用柴火烟熏,以免影响质量。分等级在塑料袋内防潮保存。
    文章类别:食用菌
    标签:
      星期一, 29 九月 2014 02:59

      优质香菇的生产

          一、选择中大叶、低温型、晚熟香菇品种。一般来讲,香菇在不开伞的前提下,伞径越大,菇肉越厚,档次最高,价格也越高。而一些温型较低并且晚熟的香菇品种,菌丝分解木质素比较彻底,营养积累充足,更利于优质菇的产生。
          二、栽培主料要选择优质硬杂树种的木屑。比如柞木、栎木、曲柳、枫木等。因为这些硬质树木屑质地致密,木质素含量高,香菇菌丝生长比较慢,有利于菌丝中养分积累,肉质致密,菇大并且肉厚。
          三、栽培料中要有合理的碳氮比。香菇菌丝体阶段要求合理的碳氮比为20-30:1。因为木屑中碳素充足,氮素缺乏,所以一定要在配料中加入合理的含氮化合物,例如麦麸、米糠等。含氮化合物加入量应根据香菇菌株特点而有所增减,早熟高温品种用量为15%,而晚熟低温品种用量应增加到20%。
          四、严格控制好培养基含水量。培养基中最理想的含水量为60%,一般情况下,培养基偏湿要比偏干情况下菌丝生长健壮,产量更高一些。无论菌丝体阶段还是子实体阶段,水分多少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培养基中水分不足,菌丝生长细弱缓慢,营养就积累不够。而培养基中水分过大,透气性不好,菌丝缺氧,对后期出好菇极为不利。所以一定要控制好培养基内含水量。
          五、压实培养基质。木段栽培香菇时菇质硬实质量好,是因为木段材质致密。代料栽培无论是菌柱栽培还是地床栽培,要求基质压得越实越好。因为基质中空隙小,空气少,菌丝生长较慢,呼吸较弱,养分消耗小,到出菇时能保证基质内充足的营养,长出的香菇质量好,产量高。
          六、出菇阶段控制好温湿度等。出菇阶段温度不仅影响香菇产量,也影响香菇质量。很多食用菌生产者认为原基就是菇蕾,这是不对的。原基是菌丝体在8-20℃时,扭结形成的无结构的菌丝团,而菇蕾是这种菌丝团受到低温刺激后发生生理变化,分化出菌盖、菌柄的幼小子实体。刺激原基形成菇蕾的温度因香菇温型不同而不同。所以,当菇蕾一旦形成,就意味香菇菌丝已达到生理成熟,开始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此期温度最好能控制在8-15℃;空间湿度50-60%;光照强度在300-800勒克斯。
          用木屑代料栽培香菇时,即使产量稍微低一些,也要尽量创造适宜优质菇生长所需的栽培原料和最适的环境条件,使菇蕾能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缓慢生长,长成菌伞大,菌柄短,肉质厚,组织致密的优质香菇,使生产者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伞径大、菌肉厚、尚未开伞的优质菇是香菇的上品,经过保鲜加工出口到国外,这类菇的价格常常是普通香菇的3-4倍。因此,对香菇生产者来说,如何利用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生产出更多的优质菇,是获得更高经济效益的关键。东北地区气温相对较低,昼夜温差大,营养积累充分,有利于生产优质香菇。
      文章类别:食用菌
      标签:
        星期一, 29 九月 2014 02:57

        花菇的形成及栽培技术

            花菇在香菇之中,质量最佳,经济价值最高。由于它具有菌盖肥厚,外观美丽,有白色辐射状或菊花状的裂纹,肉质细嫩,香味浓郁,营养丰富等特点,所以,在国内外市场上,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同时也是香菇同类产品中最有竞争力的一种。
            一、花菇形成的原因。花菇是在特殊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特别是在高海拔地区,冬季气温低,空气干燥,温湿差大的条件下,最容易形成。任何一个香菇品种,只要具备上述特定的环境条件都可以形成花菇。花菇菌盖表面的裂纹是表里的细胞分裂生长不同步形成的。菌盖最外面的表层细胞,在夜间是处在气温较低,在白天处在空气干燥的条件下,分裂生长缓慢。而内部的菌肉细胞是处在水分、温度较为适宜的条件下,分裂生长旺盛。结果表层细胞就胀破而龟裂形成白色的花纹。
            二、花菇形成的环境条件。花菇的形成是受温度、湿度、温差、湿差和光照等多种环境条件综合影响的结果。
            1、温度。栽培花菇的品种,大多属低温型或中偏低温型,其原基分化和子实体发育的低温范围,分别为5-15℃和5-18℃。一般月平均温度在8-10℃、昼夜温差在10℃以上,可以形成理想的花菇。在子实体生长后期,有连续3-4天昼夜温差在14℃以上,也可以形成花菇。若温差愈大,持续时间愈长,裂纹就愈明显。
            2、湿度。湿度是形成花菇的关键条件。湿度包括菌袋培养料的含水量,空气相对湿度和栽培场地的湿度这三方面。培养料的含水量要比常规袋栽法的含水量偏低些为好。一般料水比为1:0.8-0.9,不宜超过1:1。菇棚的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下,以55-60%为最佳,大多能形成花菇。栽培场地的地面水分蒸发量要小,上上下下的相对湿度都处在较为一致的干燥条件下,有利于花菇的形成。
            3、光照。光对花菇的形成作用,一是直接影响菌盖的颜色和菌柄的长短;二是间接提高温度,降低湿度,加速菇蕾表皮的干燥。菇蕾形成后在黑暗条件下,会出现盖小、柄长、肉薄、色浅的现象,难以形成花菇。适当增光,有利花菇的形成,遮阴条件应从传统栽培的三阳七阴改为四阳六阴或五阳五阴,在严冬季节甚至可全光育菇。
            4、通风。在加大温差刺激,保持空气干燥和提供适当光照的同时,再加上有干燥的微风(1-3级)吹拂,可以加深菌盖裂纹并保持裂纹洁白的颜色。
            三、场地的选择和菇棚的设置。一般800米以上的高海拔山区,在秋末和冬季,气温低,空气干燥,温湿差大,是形成花菇最好的大自然环境。在利用大自然环境优势的同时,选择通风、向阳、干燥、近水源的山地或平地,作为栽培花菇的场所。在菇场上设置菇棚,棚高2米以上,四周以竹木为支柱,棚顶用杉枝或枝多叶少的树枝作为遮荫物,四周以小竹、芦苇、蔗叶等作围帘,遮荫度以四阳六阴为宜。棚内设层架式菇架,每架4-5层,以5层居多,棚顶用弓形竹片固定,并覆盖薄膜,菇架四周悬挂的薄膜可以灵活升降。温度偏低时,将薄膜下降,只留底部一段通气。天晴时将薄膜上升,可以通风换气,降湿、排湿。菇棚四周从3月份开始种植蔓生性的豆类(豇豆、四季豆等)和瓜类(丝瓜、黄瓜、冬瓜等),即可提高经济效益,又可创造一个香菇和作物互相得益的生态环境。
            四、菌袋的制作和菌株的选择。接种期大多在早春,通常2-4月为制袋接种期,9月至翌年4月为出菇期。培养料的配方与常规袋栽基本相同,常用的是:⑴杂木屑78%、麸皮20%、蔗糖1%,石膏1%。⑵杂木屑77%、麸皮20%、蔗糖1%、石膏1%,尿素0.5%,过磷酸钙0.5%。料水比1:0.8-0.9,不宜超过1:1。装料要紧实些,一般每袋湿料重2-2.2千克。选用的菌种,以低温型或中偏低温型,菇体内含水量较低,菌盖大,菌肉肥厚,菌柄较短,属大叶型的品种为好,如135、908等。
        文章类别:食用菌
        标签:
          星期日, 28 九月 2014 08:17

          黑木耳地栽新技术

          一、季节安排

            黑木耳,是一种木腐菌,属于中高温型菇类,其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635℃,最佳为2228℃;一般耳片生发及生长的温度范围在1535℃,最适温度为2028℃。

            根据以上特性,专家建议以山东、河北、山西、河南为中心的北方地区,秋季生产可安排810月出耳。但是,由于各地的地理、温候和栽培模式、栽培场所以及管理技术等条件的不同,具体栽培时间上应该自行调整,不要教条主义。

            菌袋的生产,根据计划出耳的时间,一般向前推进45天左右即可,但应根据基料、配方、培养温度、装料的多寡以及菌株的特性等条件具体测算,掌握一个原则:“宁早勿晚”。

           二、菌株选择

            一般在有种植传统的地区,如东北各地均有适应当地条件的“当家种”,但在非主产区和新生产区,在没有当家种时,则应认真咨询,尽量选用本地或与本地条件相似地区的菌种,并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安排出耳试验和品比试验。

            山东地区近年表现较好的菌株有农科108、冀诱1号等。

           三、配方

            配方一:

            采用碎木屑220千克,麦麸30千克,蔗糖1.5千克,过磷酸钙5千克,石膏粉3千克,尿素0.8千克,磷酸二氢钾0.5千克,保成功1袋,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拌料型)1袋。

            配方二:

            采用碎木屑160千克,棉籽壳60千克,麦麸30千克,蔗糖1.5千克,过磷酸钙5千克,石膏粉3千克,尿素0.6千克,磷酸二氢钾0.5千克,保成功1袋,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拌料型)1袋。

           四、基料处理

            选择无霉变的阔叶树木屑等原料,按配方计量后,除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外,加水拌匀,根据原料的质地及当时的气温等条件,建堆焖料24天,使之充分吸水、软化,避免木屑尖刺扎破塑料袋,并在适当的水分和堆温条件下,某些杂菌孢子开始萌发,有利于提高灭菌效果。

          焖料结束后,摊开料堆,一边降温,一边进行调配。

            先将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溶于水,均匀喷洒于料内,并进行拌匀、再调基料含水率在63%左右、pH值在77.5、料温在28℃以下或常温时,即可装袋。

          文章类别:食用菌
          标签:
                1.染杂隐患类型分析
                1.1 自然空气含带杂菌的染杂途径及措施:常见食用菌的杂菌污染率比较高的季节温度在18℃以上,以25℃以上气温条件下的污染率比较严重。根据观察和大量栽培经验验证,中原地区从“清明”节令开始,随着自然界中绿色植被发芽后的地面绿化,自然空气湿度逐渐增加,空气中的杂菌含量随之增多。如果选用彻底灭菌后的袋料进行试验,在30℃左右自然环境温度条件下,不进行任何消毒和防护措施,实验性打孔接入固体菌种,可以看到“全菌覆没”,全部污染杂菌的现象,简单的试验就可以说明自然空气中含有多种杂菌和致病菌的自然现象。因此,规模化生产反复验证,采用开放式接种的菌棒不污染杂菌的安全系数,经常在30%~85%左右徘徊。有实践经验的栽培者,选择偏低温度时段的夜间、早上、下雨后、严格消毒的房间内接种,也有偶尔出现95以上成菌率的,而偶遇的经济代价实在太大了。
                解决方法是:进行严格的接种环境封闭性严密消毒,不允许自然空气自由流通。
                1.2 袋料表面携带杂菌的染杂途因素及措施:经过消毒处理后的塑料栽培袋表面,仍然保留着表面原来粘附的微粒状原料和尘埃,如果在自然环境中降温和存放,就给空气中漂浮的杂菌和病菌提供了温度、湿度、营养兼备的寄生环境,而使袋料表面沉积相当数量的杂菌孢子和致病菌,如果是在封闭的房间内,进行开放式接种,产生的现象是:随着接种后的袋料数量的增加,染杂菌袋料比率也在增多。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袋料表面被压在代了堆垛之间的含杂菌灰尘,经过接种过程,逐渐散发和释放到接种场合,而被接入到接种的空穴里了。
                解决的方法是:对灭菌后的袋料进行气雾消毒状态下的封闭降温。
                1.3 菌种携带杂菌的染杂因素及措施:菌种携带杂菌的因素,除了具有与袋料表面携带杂菌相同的现象外,还有封口棉塞外壁和其中呼吸的空气、瓶盖丝扣或扎口绳之间、以及菌种培养过程中选杂菌看不到的潜伏杂菌和病菌。例如中心打孔接种的菌种,或者使用低于22℃温度培养的菌种中潜伏的中高温类杂菌和致病菌。
                解决方法有几种:(1)用24℃~26℃恒温培养菌种。(2)接种之前,把菌种袋(瓶)放到杀菌溶液中浸透表面和棉塞,封闭表面和面塞内的含杂空气。(3)是仔细挑选优质纯菌种,使用时仔细观察,防止把含杂菌的菌种接入菌种穴。(4)严禁采用开放式接种方法制作菌种。(5)不用老化菌种和含水率偏高的菌种。(6)选用表面接种的菌种,接种时去除2cm表面老化菌种不用。
                1.4 人体活动携带杂菌的染杂因素及措施:接种人员携带杂菌的因素包括:头发和衣服中的自然空气、呼出气体和鞋袜携带的含杂菌病菌尘埃、进入接种环境时随身流入的自然空气、人体皮肤表面携带的病菌等。
                解决方法有:(1)接种人员选用具有过滤杂菌效果的头罩、口罩、塑料脚裤套、松紧口式工作服并经过消毒,限制体内和衣服中的自然空气自由流通。(2)设置缓冲间,进行衣物消毒和自然空气流通的隔离。(3)在接种人员进入接种环境时,用消毒药雾封闭进口。
                1.5 接种环节常见染杂隐患及措施:接种过程常见染杂隐患(1)接种环境消毒不严格。(2)人员随便出进引入大量自然空气。(3)接种操作程序不经消毒。(4)菌种、打孔锥随便放置。(5)接种的手不经任何消毒措施,或经过消毒后随处触摸(如接种的消毒后之手移动袋料之后不经消毒而直接拿菌种接种等)。(6)采用“一抹净”误导消毒理念,乎略环境空气含带大量未经消毒的自然空气,在拔出打孔锥的瞬间已经进入菌种穴内的污染杂菌隐患 危害性。(7)消毒的药品或器械的实际消毒效果不确切,并无法验证。
                解决方法:设计“无菌化”接种操作程序:封闭接种环境;——采用95%酒精用于袋料接种穴表面消毒;——菌种和打孔锥固定放置到酒精消毒小毛巾的容器中;——接种的手每次拿菌种之前进行一次酒精消毒,消过毒的手指不允许触及菌种以外的任何部位;——接种场地配用臭氧发生器,对工作人员活动和呼出的空气进行现场消毒(需要注意的是:设计专家提示,臭氧消毒方法产生实际效果的时间是60min左右之后)。
                1.6 发菌管理环节染杂因素分析:开放式接种的发菌管理环境温度,以22~25℃为适宜,湿度保持55%~75%为适宜。培养湿度和温度过高条件下,容易在环境中产生浓厚的杂菌滋生条件,有经验的管理员,进入管理环境闻一下气味就知道养菌环境是否有杂菌滋生。尤其是菌种穴直径大于10cm以后,培养环境温度高于25℃,用以造积温成烧菌现象。轻度烧菌的菌丝由浓白色变成米黄色。烧菌后的菌穴中的菌丝抗病能力急剧下降,极易污染杂菌。特别是栽培菌棒采用套袋封口,配用75%酒精及其他消毒药品含水量大于30%进行消毒的,脱袋后容易产生菌种穴黑窝、流黄水、生蛆等现象。其中原因是,菌种表面吸收了消毒后的生于水分和接种环境中的致病菌,脱袋后又吸附大量自然环境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杂菌和病菌而导致。
                解决方法:脱去外套袋时,需要快速通风,让菌种穴表面呈现偏干燥状态,不给后期污染杂菌和病菌提供滋生条件。
                2. 综合防止染杂措施及程序设计要点
                以上分析表明,杂菌污染率升高的主要因素:(1)是菌种携带。(2)是袋料生产过程形成(如微孔和表面携带)。(3)接种人员携带和释放。(4)是操作过程粗糙。(5)是选用消毒药品不当。(6)是管理方法和措施失控。(7)是接种和养菌环境中的空气中存在较多杂菌和病菌等等各种缘故。(8)是缺乏食用菌应用技术与“无菌化”概念的经验。所有防止染杂因素和技术措施的配合,既需要对选用品种基本理论基础的学习和了解,更需要较长时间的反复实践的经验积累。
                所有染杂因素,都是栽培者既无法观察,又无法检测的模糊概念。实际生产应用程序的设计,是根据现实条件和选用措施的可操作性及可靠性的掌握为基础。根据上述分析情况,设计的“开放式”接种的“无菌化”应用生产管理程序如下:
                (1)提前半天或一天“控湿”拌料——解决培养料中杂菌孢子不容易灭菌彻底问题。
                (2)装好的袋料浮水检孔——解决原料粗糙,栽培袋微孔容易染杂问题。
                (3)灭菌后趁热封闭降温——解决袋料表面携带含杂菌问题。
                (4)塑料吊棚全封闭接种——解决大环境“无菌化”控制困难问题。
                (5)吊棚(房间)进口增加“缓冲间”——解决工作衣物消毒和人体带入自然空气消毒问题。
                (6)药雾降尘和封闭接种入口——解决人体携带自然空气含带杂菌问题。
                (7)着装头帽、口罩(用开水津后拧干)、松紧口细布衣服、塑料袋套扎脚和裤口——解决人体携带和释放杂菌问题。
                (8)接种工作台加放臭氧消毒机——解决接种环境中的剩余杂菌和病菌(30min以后的)积累问题。
                (9)采用95%酒精消毒——解决接种穴消毒药剂套袋后的剩余水分为杂菌提供菌种穴表面滋生问题。
                (10)养菌环境用臭氧定时消毒——解决养菌环境滋生杂菌和病菌问题。
                (11)注意事项:①一个房间的空间容量的塑料吊棚,一次放入接种袋料数量参考6~7个人一次进入接种时间不超过3h为准,因为封闭的接种环境中的氧气供应限制,最长不宜超过3.5h。②在房里开放接种,门口及其门边缝隙需要用胶带封闭。③接种人员应具有健康身体,如果接种过程产生头晕、气短等不良反应的人,护送出接种环境,即可恢复正常状态。
            文章类别:食用菌
            标签:
              星期日, 28 九月 2014 08:12

              大棚食用菌栽培技术

                  塑料大棚丰产栽培与食用菌常规栽培技术基本相同,现与典型的低温品种香菇、典型的高温品种紫木耳以及大多NT中温型品种的平菇为代表,采用塑料菌袋栽培的方法,现将大棚综合丰产栽培技术概括如下:
                1.栽培准备工作:从接种到出菇约需90~120天,整个生长期约300~330天,一般于夏、秋高温季节在室内降温条件下制备栽培袋(规格为17厘米×34厘米,圆形)菌块,秋末冬初出菇。香菇的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3~32℃,适温为10~28℃,子实体的生育温度为5~25℃,适温为12~17℃,栽培方式为床架式,一个棚内安排宽65厘米的栽培床6行,主走道宽50厘米,其它走道宽35厘米,中间床架分上、中2层,包地面为3层立体式。两边床架设一层床面,包地面为2层。紧靠大棚两边的两行床不设床架,只在地面E栽培一层。每2层床面间隔距离为50~60厘米,床沿高20厘米,地床床沿可用红砖拱立排成。整个大棚地面用红砖面平,或将面整平再种香菇。其栽培方式可分固体原种栽培或液体菌种制作后栽培二种。主要措施为:斜面母种一原种(摇瓶菌种)一(液体栽培种)一栽培袋菌种脱袋排放一菌块恢复生长和转色培养一出菇管理一采收。排放菌种前先在床面上垫上地膜,先垫一边,再将菌种脱袋,成排均匀摆放在床面上。排完一个床面,将另一边地膜覆盖于菌块之上,不必盖紧盖严,便于通气。以后精心培管,待转色、出菇,直到采收后床膜才予以撤换。
                2.转色、出菇管理:出菇前,菌丝有一段转色的生理变化,这一期间,棚温要保持在20~23℃之间,还要掀盖地膜以通风、保温。要防止高温、高湿所带来的菌丝陡长,形成厚菌皮,影响产量、质量。如果条件适宜,自脱袋至转色约需10天。转色后菌块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这段时期称为出菇期。①秋冬菇(10~12月),由于棚温过高,须经常揭膜降温,长期保持棚温在10~15℃之间。每收获1次,须短时间揭开床膜换气,以促发育。②冬菇(1~2月)这时气温低,菌丝生长缓慢,宜于晴天对地面喷水保湿,通常以保温为主。③春季菇(3~6月)首先是将菌块浸水,含水量为60%即可。其次是控制棚温,保持昼夜温差在20~25℃到10~15℃,也即10℃的温差。以后气温升高,可适当揭膜降温。2.紫木耳栽培技术要点2.1发育条件 紫木耳适应广,菌丝在5~39℃之间即可正常生长,子实体为0~42℃,紫木耳喜高温、高湿,对氧气要求不严格,缺氧环境中,仍可正常生长。其菌丝体培养宜在黑暗中进行,因在较强散射光照射下,会过早成熟,影响产量。子实体则可在高温高湿强光直射下旺盛生长,耳片大而肥厚,颜色紫红至紫褐,品质优良,因此可作四季栽培。
                3.栽培方法:有三种,均采用17×34厘米的筒膜料,两头接种,然后栽培。
                ①床架式:设置床架方式与香菇同。再将菌袋两端用绳子扎紧,袋面上用刀片划上4~5条纵向缝隙,即可排放(下同),一般为卧放在床架上,排满后,需盖上地膜。
                ②吊挂式:棚内设成排木桩,菌袋吊挂在木桩上,其间距离自定,留出走道进行管理即可。菌袋齐地面至桩顶一一吊挂,袋距5厘米,桩下部地面可卧排,以后,每3~5行桩用整块地膜全部罩盖住即可。
                ③沙畦式:内设数个长方形不漏水的浅床坑,上铺河沙,厚5~10厘米,此法最适高温干旱情况下应用。排放前沙层灌足水,再行排放菌袋,畦面上方亦可设置一定高度木架,木桩吊挂菌袋以增加产量,排、吊完好用整块大膜覆盖。
                4.四季管理
                ①春季:先于冬季在室内加温培养菌袋,早春排放出菇。棚温白天控制在之5~30℃,夜间控制在5~10℃以上,晴天在棚内喷水,虽降低了棚温,但不会降得过低,而水与水气会吸热并贮存,晚上释放以提高棚温。这对于延长棚温在15℃以上时间,促进紫木耳生长有利。
                ②夏季:气温由低向高,对耐高温的紫木耳栽培有利。主要是降温保湿,一是揭去棚膜,加盖二层遮阳网,二是喷水保湿,可使棚温下降4~8℃,促进生长。
                ③秋季:为培植紫木耳的黄金季节,初秋仍须降温保湿,晚秋则要覆盖棚膜保温,气温高时又要揭膜降温,以利获得高产、稳产。
                ④冬季:利用秋季自然温培养菌袋,初冬排放。晴天可适当揭膜降温,风雨天就要盖膜保温。晚冬气温偏低,可加强升温管理,尽力延长15℃以上气温时间,以促生长。
              文章类别:食用菌
              标签:
                星期日, 28 九月 2014 08:11

                食用菌菌糠的再利用价值

                  广大菇农朋友们,你们知道你们的菌糠有多大的作用和价值吗?
                  我种菇种了十几年,由于是半路出家,也没什么经验,一路败北。但在食用菌这个行业里,学到了很多知识,总结了很多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在2011年山西晋城的食用菌会上,听专家们说:“中国有60%的食用菌菌糠得不到处理,严重制约着食用菌的发展”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一;利用食用菌菌糠可以再次种植食用菌。【以金针菇菌糠为例;】他的含水量;56%,全氮1.714%;五氧化二磷2.815%;氧化钾1.2%;有机质69%;折合碳:氮比41.7:1;是种平菇,草菇,双孢菇,鸡腿菇,【再惨点新料】种其它菇的最好原材料。这使得菌糠价格为200元一吨

                  二;菌糠可做有机肥,【以杏鲍菇为例】其中它含有机质60%,氮.磷.钾总含量7%;其中建效磷14.48%;将菌袋剥离粉碎,再配点鸡粪,牛粪,羊粪,猪粪,再配点多种微量元素。进行再次深层发酵。形成有机肥。这时菌糠身价为300元一吨

                  三;菌糠可做有机燃烧物,菌糠的燃烧值一般都在3000大卡左右。现在国家都在搞环保,每个大城市都不让用煤烧锅炉,用有机质压块。我们用种完菇的菌糠做压块。既能燃烧锅炉。又能环保,又增加了收入。菌糠的身价又升值为400元一吨

                  四;菌糠可做猪.牛.羊.鸡的饲料,【以杏鲍菇为例】菌糠其中含粗蛋白12.6;粗脂肪0.7;粗纤维30.4无氮侵出物42.7;灰分13.6;我们可以将菌袋剥离粉碎,烘干,配上一点精饲料。做成颗粒饲料。菌糠它的身价又能升值到1500元一吨

                  菇农朋友们;我们的菌糠太有价值了。可不要乱扔污染环境了。他是我们的宝贵资源和财富。但它的初期需要菌袋剥离机进行剥离。人工剥离费用太高,不宜有效利用。

                文章类别:食用菌
                标签:
                  星期日, 28 九月 2014 08:10

                  食用菌大棚保温层


                      近日,一种“食用菌大棚保温层”在平泉问世,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
                      据了解,在食用菌生产中,菇农普遍建设的发菌棚和出菇棚都是利用两层大棚膜中间夹一层草帘或毛毡,棚内用热风机或火炉取暖升温的办法进行发菌出菇。它存在着成本高、浪费能源和安全隐患等不利因素。
                      刚开始,研究人员利用气泡膜作为保温材料进行试验,投资20多万元,按照传统、常用和新设计的模式建起三座占地840平方米的发菌棚,进行定时温度测量试验。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潜心研究、试验,终于设计成功“一种食用菌大棚保温层”新模式,并申报知识产权保护。该技术产品具有防水性好,质量轻、成本低,白天能升温、晚上能保温,节省劳力等优点。
                  文章类别:食用菌
                  标签:
                        平菇长得慢,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菌种和季节的不适应性
                      如果在冬季栽培了高温型品种的平菇,会引起了平菇的“不适症”,主要表现为发菌缓慢,出菇迟,甚至不发菌不出菇。因此冬季栽培平菇要选择低温型的品种。同理,在春、秋平菇的生长旺季,就要选择高温型的品种。
                      二、菇场环境不适致“中毒”
                      如选择在阴暗、通风不畅的房间,或选在不卫生的场所种菇,这些都是引起杂菌污染的原因。杂菌分泌的毒素抑制了食用菌的生长,出现了“中毒症状”,表现为平菇不能正常生长,甚至完全报废;有的虽勉强发菌,却又因出菇期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而受害,致使不能出菇或形成畸形菇。因此您在选择种菇场所时,应选择通风条件好,并有散射光的干净卫生场所。
                      三、培养料污染
                      如果您选用了已被污染、结块的原料栽培平菇,或调配营养料时为补充氮源而向料内加入过量的尿素或其它的化肥,会造成大面积污染,导致不发菇或发菇缓慢。所以首先要选择清洁、未结块的培养料;其次要注意,只有在堆料发酵种菇时才加一定量的尿素,而生料栽培不随意添加尿素或其它氮肥。
                      此外,使用了存放时间过长、酸性大(拌料后能闻到酸味)的培养料也会造成发菇慢的情况,应避免使用这些原料。
                    文章类别:食用菌
                    标签:
                      星期日, 28 九月 2014 08:07

                      玉米芯袋栽培香菇

                          用玉米芯栽培香菇,只需将脱去玉米粒后的玉米芯轴棒粉碎成脒屑状,添加一定量的辅料配制成培养基,就能用于玉米芯适宜型“EX03号”香菇品种的栽培。其出菇温度5-25℃,菇质和色泽与木屑代料香菇一样,且比木屑产量高。现将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培养料配制:
                        1.配方:玉米芯屑80%,麦麸18%,石膏粉和白糖 各1%,酸磷二氢钾0.3%,水130%。
                        2.配制方法:按配方比例称量,置拌料场地翻拌混匀,堆闷2小时,翻拌后检查含水量65%左右,即手抓配料紧握,指缝间有水珠形成但不下滴为度。然后建堆发酵,中途翻堆2-3次。
                        二、装袋灭菌:
                        1.制袋筒。将宽15厘米的聚丙烯塑料筒膜分别裁剪成55厘米长,筒膜口一头用线绳扎紧,扎膜头置蜡烛火焰上烧烤熔封却成袋筒。
                        2.装料。把发酵好的培养料分别装入袋筒内,每袋装下料约1公斤,湿重2公斤左右。装紧压实,袋筒口用线绳扎紧。
                        3.灭菌:将装好的料袋放入太空灭菌包内灭菌4-5小时,或放入常压土蒸锅内灭菌8-10小时,冷却至料袋手触不烫时取出,置洁净室内。
                        三、打穴接种: 料袋温度降至30℃以下趁热接种。用“四不型”食用菌无菌接种器,即不用电、不用药物、不用酒精、不消毒灭菌。2人直接随机取料袋全开式打穴孔、接种。打孔者将料袋置接种器接种操作台上,在料袋上均匀打3个直径约1.5厘米、深2厘米的穴孔,接种者迅速用镊子夹取枣粒大小“EX03号”香菇栽培种接植3个穴孔内。打孔者立即用4厘米×4厘米的单面塑料胶带粘封穴口,把外露的菌种粘封在筒膜内,使菌种与穴孔周围的培养料接吻。封穴后顺势旋转料袋180度,再在料袋上打3个穴孔,与已接种的3个穴孔相对应。接种者依次夹取菌种植入穴孔内,打孔者用胶带粘封穴口,逐袋进行转接。接毕,置15-25℃洁净室内遮光发菌培养,每天早晚开门窗通风换气,检查菌丝生长走势,7-10天翻袋1次。经50-60天培养,菌丝可长满全袋。
                        四、出菇管理:菌丝满袋后,松开袋两头扎绳,加强通风,夜间开门窗拉大温差进行转色催蕾。菌棒由白色转变成棕褐色,并呈现大量瘤状物时,脱去袋筒,将菌棒间距3-4厘米直立斜靠在塑料拱棚地面排棒架的横条上,用覆膜增温或揭膜降温的方法调控苗床温度10-22℃保持土表湿润。经8-10天培养,菌棒上的瘤状物逐渐分化、伸展成香菇子实体。此时需增加喷水提高空气相对湿度85%-95%。当菇朵菌盖伸展至5-10厘米、菌盖边缘未完全展开时即可采收。头潮鲜香菇收完后,菌棒浸水补充养分,继续进行养菌出菇管理,可收鲜香菇4-5潮,生物转化率150%-250%。
                      文章类别:食用菌
                      标签:
                        星期日, 28 九月 2014 08:06

                        平菇栽培的成功要点

                            一、场地选择要得当
                          种平菇必须选择通风条件好,并有散射光的场所,同时较好消毒工作,初次种植应用石灰水刷,地面撒生石灰消毒。老菇场则须用高锰酸钾加甲醛进行熏蒸消毒,有虫害的还应喷一遍杀虫剂。
                          二、正确选用培养料并合理配制
                          应选用无污染,无杂质的原料作培养料,并搞好消毒处理,在配料时,注意生料栽培,切忌随意添加氮素化肥,只有在采取堆料发酵种植时才能添加氮素化肥。同时在配料过程还应特别注意水分含量。
                          三、选用对路的优良菌种
                          冬季种植选用低温型菌种,春季种植高温型菌种。还要注意不要用老化过期的菌种或已被污染过的菌种,否则,会造成发菌慢,出菇迟,甚至污染杂菌。导致栽培失败。
                          四、严防养菌超温
                          平菇生料袋装栽培平菇,既便于管理,产量也比较高,但袋料堆放过高,就容易发酵,造成高温烧菌。因此,堆垛的高度要合理,根据气温的高低确定堆高。
                          五、科学管理
                          平菇在自然管理下,出菇期的主要管理是光照、水分、通风。在出菇期内,一般对散射光即可满足需要,光照不足则会影响出菇,空气相对湿度是出菇阶段的重要条件,出菇期应合理喷水,以向空中喷雾为好,同时还应注意通风换气,以免二氧化碳浓度过大,形成畸形菇。
                        文章类别:食用菌
                        标签:
                          星期日, 28 九月 2014 08:05

                          食用菌蚊蝇蛆虫防治新技术

                            广大菇农朋友,夏季种植食用菌种植最大的烦恼是菇蝇菇蚊蛆虫的滋扰,有的种植户菌丝,子实体被吃光,经济效益受到极大损失,而夏秋季食用菌价高,让广大菇农欲罢不能,眼睁睁看着干着急。山西运城通达消毒药业有限公司与山西食用菌研究中心联合研制出一种专门用于食用菌的杀虫剂,具有无残留,效果好的特点。为了取得广大菇农信任我公司决定赠送一批试用样品,为菇农朋友解决这一难题。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我公司的产品,欢迎来电咨询。
                            【蚊蝇一遍净】﹕喷洒型每瓶兑水60公斤,对蚊蝇,蛆虫有药到虫死的功效,且对蘑菇安全,不会产生畸形菇,开伞的现象
                            【一拌无蛆】﹕拌料型,每瓶兑水1500斤拌干料2000斤,可保证50天不产生蚊蝇蛆虫,其原理杀灭培养料中的虫卵,既使孵化出来,也能迅杀死,让你轻松生产,远离虫害干扰。
                            【高效霉净一型】﹕专门用于防治各种霉菌感染,可用于环境器具,接种室,子实体表面杀菌。
                            【高效霉净二型】﹕主要用于顽固红色霉菌,一喷见效。我们所有的产品等你来验证
                            【软腐灵】﹕能有效防治各种细菌性病害对食用菌由细菌感染产生的变黄,流黄水腐烂有特效。
                          文章类别:食用菌
                          标签:
                            星期日, 28 九月 2014 08:04

                            一棚三茬食用菌栽培技术

                                为了充分利用农业资源,降低食用菌生产成本,提高效益,近年来,魏县、广平县试验示范了一棚三茬食用菌栽培模式,取得成功,经济效益相当可观。不仅如此,这种模式能够资源再利用,减少浪费和污染,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这种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及效益简介如下:
                              第一茬:平菇、姬菇或白灵菇。以姬菇为例:7月中旬至8月底完成制种,9月上旬即可接种栽培,10月初出菇,采菇期可延续到第二年的3月底,其间共出四潮菇。一个200平方米的普通菇棚,可投料1万公斤,产鲜菇1.25万公斤左右,每公斤按1.8元计算,产值达2.2万元左右,除去7000元料钱,毛收入1.5万元。
                              第二茬:鸡腿菇。8月份至10月底完成制种。保存菌种至第二年4月份。4月上旬,待上茬平菇或姬菇采收完后,将废料运至棚外暴晒2~3天,粉碎,然后把废料与新料按4:6的比例混合,装袋接种。200平方米的菇棚可利用第一茬废料1400公斤,节约开支1400元。发菌约需一个月时间。5月上旬菌丝发好后即可脱袋、覆土。5月中下旬开始采菇,6月底结束。其间可出三潮菇,200平方米的菇棚可覆料3500公斤,产鲜菇3000公斤,每公斤按3.4元计算,产值达1万元以上,除去3000元料钱,毛收入7000元。
                              第三茬:草菇:4月初至5月底完成制种,7月初开始种植草菇。原料可采用60%的麦秸加40%的菌糠,掺入适量的过磷酸钙。200平方米菇棚可利用第二茬废料1250公斤,节约开支1200元。原料配好后,铺于棚内畦间,厚度掌握在20厘米左右,然后接种。约10天后出菇,本茬可收2潮菇。一般每平方米可出菇6~7.5公斤,每公斤按4元计算,200平方米产值达5000元左右。
                              三茬总计可产鲜菇1.65万公斤,总产值可达3.7万元,除去建设200平方米菇棚投资1000元,用料投资1万元后,全年可实现毛收入2.6万元。
                            文章类别:食用菌
                            标签:
                              星期日, 28 九月 2014 08:03

                              香菇反季节栽培技术的几种模式

                              香菇也叫冬菇,最佳出菇季节是早春与晚秋,即低温时出菇。如在酷热夏季或寒冷冬季出菇,则需要一定技术。反季节栽培香菇基本有三种模式:(1)工厂化反季节栽香菇;(2)郁蔽林地与果园反季节栽培香菇;(3)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反季节栽培香菇。根据广大菇农需要,本着少投资、多办事、成本低、效益高原则,主要介绍后两个技术。由于培养料的配置拌料、装袋、高压灭菌或常压灭菌与发菌培养都是常规的技术,在此就不介绍,主要介绍香菇菌棒转色后的出菇形式与出菇时的管理。
                                  一、郁蔽林地与果园反季节栽培香菇
                                  林地与果园反季节栽培香菇有多种形式,摆袋的为多数,也有覆土栽培。覆土栽培香菇,只需就地取材,用树木枝杈或竹竿扦插小拱棚,配有塑料薄膜与草帘即可,不需要其他设施,有利于在郁蔽林地或果园内野外栽培。
                                  夏季反季节栽培香菇成功前提是要创造一个适宜高温品种香菇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选择并利用好优越自然条件,不仅减少投资,重要的是管理容易。所以春末夏初栽培香菇选择好场地是很关键的。
                                  (1)大面积郁蔽的速生杨树林是反季节栽培香菇的最佳场地,但要通风好,可以减少病虫害的侵袭;不远离公路,交通方便,可以减少各方面的运输成本,并利于鲜香菇的运出销售;靠近水源是管理方便的保证,水质要纯净,确保无污染,栽培地要有配套的排灌系统,要做到旱能浇、涝能排,大面积栽培要安装雾化设施系统,可以大大减少劳动力。
                                  (2)大面积郁蔽的果园也是可选择的栽培场地,但比郁蔽的杨树林地复杂些。一是果树生长的不规整,给管理带来不便;二是果树防治病虫害时,如与食用菌子实体生长发育期相遇,必须做好用塑料薄膜覆盖菌床的工作,防止药液喷洒时污染食用菌子实体上,影响食用者身体健康。
                                  夏季郁蔽林地与果园反季节覆土栽培香菇还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选择适宜的高温品种如武香一号等。
                                  (2)作畦不要过深,防止覆土过厚延迟出菇时间;但覆土不能过薄或不覆土,防止病虫害的侵袭,覆土厚度以1㎝为宜;日光温室与塑料大棚反季节栽培香菇除斜靠立袋栽培外,还有覆土与半覆土栽培,要根据实际的栽培环境条件灵活掌握。
                                  (3)转色或正在转色时可以摆袋,摆袋需脱袋时,注意脱袋后的菌棒不要折断,菌棒之间应隔有1—2㎝的间隙,利于菌棒与土壤的紧密接触,虽然食用菌有黑暗养菌不出菇的习性,但更有子实体向上生长与向光性(趋向散射光),如果菌棒与土壤接触不紧密,经挖出菌棒观察,菌棒转色期间可能有大量海绵体生成消耗菌棒养分,菌棒与土壤间的缝隙就会有昆虫潜养,有些昆虫可能取食菌棒的菌丝。
                                  (4)菌棒覆土后,要及时向畦内浇一次大水,一是使土壤与菌棒紧密接触;二是降低土壤与菌棒温度;三是补充菌棒水分,促进菌棒及早出菇。夏季覆土栽培香菇,每隔四天左右浇一次水较为合适,出菇期间每天要向畦内喷三至四次水,以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如大面积栽培,最好安装雾化设施,既节省劳力又给管理带来方便。
                                  出菇期的喷水一般是早晨5—6点,喷水后小拱棚靠地处的塑料薄膜与草帘要打开,离地20—30㎝,此时温度低,适合给香菇子实体通风并补光。上午10点以前喷水,此时温度上升,喷水后要将塑料薄膜与草帘放下贴紧地面,保持小拱棚内的温度与湿度,此时小拱棚内是黑暗的,并让香菇子实体在适宜的温度下午睡,这是反季节栽培香菇的根本或关键。下午4点以后,自然温度在下降,此时挑开小拱棚的草帘与薄膜进行喷水,喷水后放下薄膜与草帘离地20—30㎝通气补光。黄昏或晚上7—8点喷水,喷水后草帘与薄膜均放在小拱棚架上,让香菇子实体接受晚上至第二天早上的自然风光雨露茁壮成长。
                                  (5)大面积速生杨树林地郁蔽后种植食用菌,只需小拱棚覆盖薄膜保湿,未完全郁蔽的林地或果园可以利用小拱棚搭设覆盖塑料薄膜与遮荫网等,既保湿又可弥补未郁蔽遮荫的不足,为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条件。
                                  (6)过密的菌蕾要疏蕾,防止子实体紧密挤在一起生长,造成子实体畸形,降低商品质量。再则,对香菇子实体生长不要贪大,否则使子实体弹射孢子降低质量与产量,而且还会降低商品价值。如果子实体菌盖开伞平展或边缘翻转,更加完全失去商品价值
                                  郁蔽林地与果园的小拱棚不适于在林间地面斜靠式立袋栽培出菇。在林间地面斜靠式摆袋栽培出菇主要是在林间建有塑料大棚或普通的日光温室或庭院内的简易棚架式栽培香菇。
                                  二、简易棚架式、日光温室与塑料大棚反季节栽培香菇
                              简易棚架式反季节栽培香菇比日光温室与塑料大棚反季节栽培香菇技术难度相对大些,掌握了它,日光温室与塑料大棚反季节栽培香菇技术就会迎刃而解。
                                  (一)反季节栽培香菇。香菇具有在中、低温条件下变温形成子实体的生物学特性。品种不同出菇适温也不同,一般以12—26℃范围内出菇较好。
                              在经济条件有限的山区,庭院经济又是循环经济的一个不可缺失的部分,袋料香菇栽培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很适应庭院式发展的模式。
                                  (二)“简易棚架式”香菇栽培及管理。
                                  1.搭设棚架:5月下旬在条件有限情况下,我们将河南泌阳的“小棚大袋”栽培模式与现行条件相结合,在农村庭院内建“简易棚”。 “简易棚”棚长8.1m、宽4.5 m、高2 m,棚内搭设出菇架,架高2m,宽1 m,每层四根纵带承担菌棒,双行摆放,层间距30㎝,每个架子共六层。“简易棚架”搭设完毕后,用石灰水上清液喷洒棚内及菌架消毒,尔后散垛摆菌棒,菌棒间留有5—8㎝的间隙有利于出菇,这样的简易棚架内可摆放菌棒约1300—1400余个。菌棒摆好后,再用石灰水上清液喷洒棚内及菌棒消毒,并有降温作用。
                                  2.出菇管理:从5月至10月旬平均气温不超过20—22℃是最理想的出菇温度。出菇“简易棚”内挂3根水银温度计与一个温湿度表,以便每日观测记录。要求每日早5—6点、10点、下午4点、7—8点记录四次温湿度并喷水管理。
                                  出菇期的喷水一般是早晨5—6点,喷水后,简易棚、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靠地处的塑料薄膜、遮荫网与草帘(或保温被)要打开,离地20—30㎝,此时温度低适合给香菇子实体通风并补光;上午10点以前喷水,此时温度上升,喷水后要将塑料薄膜、遮荫网与草帘(或保温被)放下贴紧地面,保持简易棚、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内的温度与湿度,此时棚内是黑暗的,并让香菇子实体在适宜的温度下午睡;下午4点以后,自然温度下降,此时打开简易棚、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的草帘(或保温被)与薄膜进行喷水,喷水后放下薄膜与草帘离地20—30㎝通气补光;黄昏或晚上7—8点喷水,喷水后草帘(或保温被)与薄膜均放在离地面1m的位置上,让香菇子实体接受晚上至第二天早上的自然风光雨露。
                                  郁蔽林地内的塑料大棚、与普通的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内斜靠式摆袋出菇的栽培管理方法同上述要求。
                                  香菇菌棒的温度降低到与棚内常温相同时,即可用小木板轻轻拍打菌棒进行“惊蕈”工作,并利用喷水降温的办法拉大温差,促进及早出菇。经过一周左右管理,香菇菌蕾出现并正常生长。6月初,为出菇管理方便,对菌棒进行脱袋处理。夏季栽培香菇,由于温度高香菇生长迅速,菌柄长,子实体易开伞,菌盖边缘易翻转并弹射孢子。所以管理中,对香菇子实体切不可贪大,子实体开伞后,不但会降低商品质量。
                                  管理中,由于温度高、湿度小,棚内上层菌架的菌棒不易出菇,下层菌架由于光线暗等原因也不易出菇,所以在栽培管理中,需经常将上下层菌棒倒到中间层菌架上,将出过菇的中间层菌棒分别倒到上下层菌架上修养1—2天后再行处理,以待下一潮菇的出现,其他管理同上。
                                  3.采菇标准:根据香菇品种的不同,子实体菌盖直径不同即蘑菇的大小不同,采收的标准亦不同。武香一号等小子实体的品种待菇直径长到约4㎝左右时进行采摘。用手拇指与食指捏住菌柄,轻轻旋转就可采下。切不可生拔防止破坏香菇菌棒,不利于下一潮出菇并防止杂菌污染。
                                  4.香菇菌棒补水方法:采过香菇的菌棒容易失水,此时要及时对菌棒进行补水。(1)用注水器向菌棒内注水补水,水温越低越利于出菇。(2)浸水补水,在既没有注水器或也没有自来水的情况下,可以用容器或地面挖坑,坑内衬有塑料薄膜盛水的办法对菌棒浸水补水。浸水24小时后捞出,第三、四天就有菌蕾出现。菌蕾出现后按上述要求喷水管理,一昼夜就可达到采摘的标准。
                                  度过盛夏,随着温度的缓慢降低,越来越适合香菇的生长发育。可以在后期的菌棒补水过程中加入0.1%的磷酸二氢钾与0.1%白糖,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出菇效果会更好,产量会更高。
                                  (三)“简易棚架式”反季节栽培香菇适合山区庭院经济的发展。香菇栽培出菇季节与香菇的生活习性不稳和,香菇为变温性低温菇种类,而反季节栽培香菇出菇季节为春末、夏季、初秋高温季节,所以“简易棚架式”是真正的简陋式反季节栽培的典范,特别是庭院经济栽培模式,栽培面积小,一次性投资少,成本低、见效快、夏季香菇市场货位缺口大、易销售、价格高。而栽培出菇管理并非复杂,只要栽培户的责任心强、栽培技术很容易掌握。
                                  (四)病虫害防治。北京的春末至初秋,温度高,还有梅雨季节在其内,栽培香菇很容易招致病虫害的侵袭。所以在栽培的始末都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防重于治”,在栽培管理过程中,要保证栽培场地及周边环境的清洁并多次喷洒石灰水上清液,防止绿霉等杂菌的污染。由于香菇菌棒的特殊气味,很容易招致菌蚊、菌蝇等害虫的侵袭骚扰,但切不可往香菇菌棒上喷洒农药,特别是出菇期间尤为重要。防止菌蚊、菌蝇可采用市菌协推广的“两网一灯一板一缓冲”的技术,并可在“简易棚”、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内不同位置悬挂千分之一的DDV乳化布条,防治效果很好。

                              文章类别:食用菌
                              标签:
                                星期日, 28 九月 2014 08:00

                                食用菌废料变废为宝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食用菌废料处理成为当下广大菇农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对这些食用菌废料,广大菇农不能做到科学的处理利用,随意丢弃或堆放,不仅浪费资源,还造成霉菌和害虫滋生,污染环境。
                                    食用菌废料又叫菌糠、菌渣、下脚料、废菌筒,是栽培食用菌后的培养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其它营养成份,在农业生产上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经过科研人员多年对食用菌废料重复利用研究,得出结论,食用菌废料可重复利用重新栽培食用菌。其主要用途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栽培了草菇、平菇、香菇、木耳、蘑菇等品种的废料,只要菌丝生长较好,培养料未被杂菌污染,则可将其晒干整碎后添加30%到新原料中栽培鸡腿菇,其效益相当可观。此法既可降低生产成本,也可进一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二、菌糠在制种上的应用
                                  菌糠用于双孢菇菌种的生产,可提高菌种质量,节约成本。研究表明:菌糠是代替一部分麦粒制作双孢菇菌种的好原料。
                                  三、家畜家禽饲料
                                  平菇、香菇、金针菇等木腐类真菌,种菇后废料中含有较丰富的氨基酸,并且Fe、Ca、Zn、Mg等微量元素含量也很丰富,加之菌渣特有的蘑菇香味,使之具有较好的适口性。因此菌渣可作饲料使用。
                                  四、食用菌废料作肥料
                                  对发霉的菌渣,不宜作二次栽培料和动物饲料,多用作农家肥料。食用菌废料中富含有机物和多种矿质元素。其中N、P、K养分含量高于稻草和鲜粪。土壤中施用食用菌废料后,可形成具有良好通气蓄水能力的腐殖质。对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食用菌菌丝体在生长过程中,分泌出某种激动素物质和特殊的酶,而这些酶可使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易被植物吸收的营养物质。食用菌废料深施在果园里,可改良土壤,提高水果品质,具体表现为增产增收的效果。食用菌废料施在蔬菜上,可使蔬菜的抗旱力明显增强,植株生长旺盛,外观品质好。在花卉种植中,把种菇后废料与肥土混和后堆积自然发酵,用作花卉苗圃、花盆的养花基肥,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通气性及持水保水能力,使长出的花草枝繁叶茂,花量大,花色艳丽,并且成本极低。
                                  五、食用菌废料作燃料
                                  由于香菇栽培大多用木屑做培养料,因此食用菌废料做燃料以晒干的香菇菌筒的效果最好。
                                  1.用作灭菌燃料
                                  将出菇后的废菌筒晒干收藏。菌种生产和熟料栽培时,可用作灭菌燃料。既节约能源,又节省生产投资,同时也解决了废料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2.生产沼气
                                  平菇下脚料作沼气发酵底物,按常规方法将废料倒人沼气池,便可产生优质沼气,既节省原料,又可调节产气淡旺矛盾,使废料发挥出“余热”。
                                  3.用作菇棚加温燃料
                                  在中国北方,冬季种菇的塑料大棚内,大多数菇农升温用的燃料是煤或木炭。不仅投资大,成本高,而且污染环境,利用干燥后的菌渣作燃料,不仅节约煤或木炭,而且火焰类似无烟煤,不易产生有害浓烟气体。这样每年可节约大量的燃料投资,食用菌生产的效益更高。
                                  六、蔬菜育苗时代替覆土
                                  在蔬菜育苗时,用热蒸汽等物理方法处理菌渣后作覆土材料,覆盖在种子上,可有效降低或消除根腐、猝倒等病害。
                                  七、提取激素和农药
                                  将平菇下脚料中的激素和抗菌素成份提取出来,可制成增产素和抗菌素。
                                  八、食用菌废料饲养昆虫
                                  食用菌废料集中堆沤,适当增加湿度,可饲养大量的蛴螬等昆虫,用这些昆虫作饲料喂鲶鱼等鱼类及肉鸡等,可节约大量的饲料投资,降低成体;同时,饲养的鱼及肉鸡等个大体肥,营养价值较高。
                                文章类别:食用菌
                                标签:
                                  星期日, 28 九月 2014 07:55

                                  平菇夏季栽培管理技术

                                      平菇是一种栽培广、产量高的食用菌。夏季高温多雨,湿度大,管理技术不当易发生多种病虫害。因此,将夏季栽培平菇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依据市场需要造势适宜品种 首先要选用中高温品种如中蔬10号和1012号,出菇温度范围为8℃?28℃,高温品种如西德33、亚光1号等,出菇最适温度为14℃?26℃。   
                                      2.设施要求 夏季栽培平菇的设施应以降温为主,需搭建专用的遮阳棚,或建造半地下菇房,以利遮光降温。夏季又是各种微生物活动旺盛季节,平菇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的气味易使多种病虫害的滋生。因此,门窗和通风口处均需安装纱窗防虫,防止害虫进入。   
                                      3.栽培管理技术
                                      (1)用偏干熟料栽培。为了降低污染,提高成品率,应降低配料含水量,配料含水量应控制在58%?60%左右。为了节省能源,降低成本,培养料装袋前可堆积发酵24?48小时,然后在常压下灭菌6小时。
                                      (2)加大接种量。为减少杂菌污染,加大接种量是有效措施。夏季熟料栽培一般每袋栽培种(600克左右)接种(两头接种)菌袋20?25个。
                                      (3)稀疏码放,通风发菌。菌袋码放不能太密,切不可堆叠发菌。
                                      (4)喷水和通风。应早晚或夜间通风补湿,白天尽量少通风少喷水。
                                      (5)保证菇房卫生。菇房地面要求干爽,切勿成泥状;料面要清洁,每次采菇后要随手清理料面,减少杂菌和病虫的污染。
                                      (6)覆土降温。覆土出菇是夏季降低料温,减少污染和减少病虫发生的有效方法。具体做法是将地面深翻,将土取出,平整后作畦,撒一薄层石灰粉,将袋脱掉,将棒平放后,上覆2?3厘米土,喷水保湿。空气湿度保持在80%左右即可。
                                  文章类别:食用菌
                                  标签:
                                    星期日, 28 九月 2014 07:14

                                    早熟栽培马铃薯技术

                                    春马铃薯薄膜覆盖早熟栽培,可提早播种期,提前收获,提高产量,提早上市。福建寿宁经过试验试种,采用薄膜覆盖春栽马铃薯技术已较完善,整个生育期90天左右,亩收入平均在1600元以上,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1.选用良种
                                      选用春薯4号、东农303等早熟、高产、优质品种。
                                      2.切块催芽
                                      在播种前15~20天进行切薯,尽量用垂直方法切块,使每个块种上都有上下部分的薯肉,并保持每块有1~2个芽眼。每块重25~30克,切口用草木灰涂抹,以防烂种。也可改用斜切,使芽眼上部有1/3薯块,下部2/3薯块。然后把有芽的和无芽的分开,有芽的放在阴凉通风处,无芽放在阴凉处2~3天,待切口愈合再保温催芽,等芽长0.3~0.5厘米,即可播种。
                                      3.适期播种
                                      在保证幼苗出土和在膜内不受霜冻的前提下,可在1月底2月初播种。亩栽3500株,用宽幅直密播(便于间套复种)70厘米x25厘米或150厘米畦宽行形式种4行(中距40厘米,边距20厘米x40厘米)。土壤持水量应保持60%~70%。
                                      4.施足基肥
                                      覆膜马铃薯在覆膜期间,不便追肥,因此,播种前基肥要施足。一般亩施栏肥1000~1500公斤,磷肥20~25公斤,尿素20~25公斤。开较深沟条施,覆土后播种。种薯不能与化肥接触,以防烂种。
                                      5.地膜覆盖
                                      覆盖方法有两种:―是采用小弓棚覆盖方式,但出苗后晴天中午要两头通风防烧苗。二是采用平铺,播种后,地膜平铺于地面,四周用土压实。在出苗期间,晴天―定要在早晨或上午进行破膜,以防烧苗。破膜时气温较低,不要把幼苗取出膜外,待返温后把幼苗取至膜外,并在破口处用土封实,以防杂草丛生。
                                      6.田间管理
                                      除防烧苗、防冻害外,主要抓好3条:(1)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每亩40克,兑水30公斤,在初花期进行叶面喷施,防止马铃薯地上茎徒长。(2)现蕾后,用磷酸二氢钾100克加尿素500克,兑水60公斤进行根外追肥,防早衰。(3)现蕾后,及时摘除花蕾,防止养分不必要损耗。覆膜马铃薯生育期90天左右。见部分叶片转黄后便可收获。
                                    文章类别:蔬菜生产
                                    标签:
                                      星期日, 28 九月 2014 07:12

                                      秋洋芋高产栽培技术

                                      秋洋芋生长过程是从高温到低温,从多雨到少雨,常遇秋涝和干旱的威胁,日照日益缩短,播早了烂种缺苗严重,且易老苗。晚了又易受霜冻危害,不能成熟。因此,秋洋芋生产要“选好种,保全苗,促早发,防灾害”才能做到高产优质。重点抓好8项关键技术:

                                        1、选用脱毒良种。选用早中熟品种渝薯1号、川芋4号、川芋56、费乌瑞它、中薯3号、鄂薯5号等。选用种薯质量好、纯度高、健康无病虫、无破伤的脱毒种薯。
                                        2、种薯安全调运。温度低于28℃时进行种薯调运,宜在早上或夜间调运,防日晒、高温、雨淋。
                                        3、种薯催芽处理。秋洋芋一定要带芽播种,有芽才有苗,以30克左右的小种薯整薯播种为好,大种薯要先纵切,确保每个切块有1-2个健壮芽,每块重30克以上。湿沙催芽法:春薯秋播时,将湿沙摊平,厚7厘米左右,其上放一层切块,盖上5厘米厚的沙,再放切块,如此可放4-5层切块,最后再盖上一层沙,保持15-18℃,15-20天后即可出芽,出芽后摊放在散射光通风处炼苗2-3天。药剂催芽法:对没有通过休眠期的种薯,在播种前7-10天,切块用0.5-2毫克/升浓度的赤霉素药液浸泡10-15分钟,或用5-10毫克/升浓度的赤霉素药液浸泡整薯30分钟,在通风凉爽的室内铺湿润河沙3厘米厚,上放一层浸好的种薯,再加一层3厘米厚河沙,如此2-3层,最上面一层河沙3厘米厚,要保持沙床湿润,经7-10天即可发芽,芽长1.5-2厘米时,取出炼苗1-2天,即可播种。
                                        4、适时播种,提高密度。秋洋芋适播期为8月下旬-9月上中旬,以保证出苗至初霜有60天以上的生长期。播种宜于早晨和下午进行,阴天可全天播种。若遇高温烈日,播穴应深些,并随播随覆土。秋洋芋密度可增加到8000-10000株/亩。
                                        5、施足底肥,田间管理。底肥用复合肥40-50公斤和完全腐熟的农家肥2000公斤为宜,特别是清粪水不可缺少,清粪水15担-20担。出苗后及时追施尿素10-15公斤/亩。幼苗出土后,中耕除草,大雨后及时浅耕疏松表土。秋洋芋应采取浅培、多培的办法,第一次在苗高20厘米左右时进行;第二次培土在开花期进行;第三次培土在10月下旬进行,此次培土应厚些,以保护块茎,防止霜冻。现蕾至盛花期使用0.5%磷酸二氢钾叶面追肥,喷施2-3次。
                                        6、防治病虫害。秋洋芋主要病害为晚疫病和青枯病,主要虫害为地下害虫和28星瓢虫。晚疫病可选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福帅得悬浮剂2500倍液喷雾防治;青枯病采用精选健康无病种薯、实行轮作换茬、及时拔除病株进行防控;地下害虫采取播种时用50%辛硫磷0.2公斤/亩拌毒土顺沟撒施进行防治;防治28星瓢虫使用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敌敌畏1000喷雾倍液防治。
                                        7、防涝、防低温冻害。9月份高温多雨,田间积水时易引起烂薯,影响出苗,雨后要及时清沟排除积水并进行中耕,确保顺利出苗。11月-12月上旬是块茎膨大期,低温使块茎生长受阻,合理安排品种和种植时间,通过调整播期,避开霜冻危害。生长期间出现霜冻天气,应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可拱棚覆膜,施用抗冻剂、复合生物菌肥或者往叶面撒施干性粉状物(石膏粉、双飞粉、草木灰等)可以减轻霜冻危害。
                                        8、适当推迟收获。在不影响后茬作物播种的前提下,为有利于延长秋洋芋块茎膨大期,提高产量,可待地上部茎叶枯死时再收获;但要防止因过迟收获而冻伤薯块。
                                      文章类别:蔬菜生产
                                      标签:
                                        星期日, 28 九月 2014 07:11

                                        水芹菜栽培技术

                                        水芹菜含有丰富的多种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其产量高而稳,病虫害少,是无公害食品,天气条件影响不大,而且是堵冬缺的品种之一,亩产量在3000公斤左右,高产田块可达5000公斤以上。一般亩效益2000-3500元左右,我镇八灶五组村民蔡友兰几年来的浅水藕-水芹菜种植,亩产值均在6000元以上。水芹的供应期长,从11月下旬一直到第2年3月份。种植水芹菜的技术不复杂,只要具有土质松软、肥沃、有机质丰富和灌水方便、保水性能好等条件,并抓住几条关键措施,就能稳产、高产。

                                          1、茬口选择。选择土壤肥沃,保肥保水性能好,排灌方便的浅水藕田、春玉米田、早大豆田等茬口。
                                          2、施肥整地。播种前7-10天,每亩施优质有机肥2000-2500公斤或饼肥100-150公斤以上,然后进行深耕上水沤制,耕翻次数越多,翻得越深,沤制时间越长,越容易获得高产。在最后一次耕翻整地时亩施三元素复合肥50-75公斤以上,达到田面平整。光烂,四周筑好高田埂(高度在50厘米以上),灌上薄水层。
                                          3、选种催芽。于8月中下旬将种芹茎杆用稻草捆好,每捆扎2-3道,粗20-30厘米。捆扎后,将种茎横一层、竖一层,交叉地堆放在不见太阳的树荫下或屋后北墙根,上面盖上稻草或其它水草,没有自然条件的,可用遮阳网遮阴。每天上午9时前,下午4时后各浇清水一次,保持湿润,防止发热。在凉爽、通气、湿润的情况下,约经7天左右,各节的叶腋长出1-2厘米的嫩芽。同时生根。这样发芽、生根的种茎即可播种,撒摇可切成长度30-40厘米左右。排种的可切成60厘米左右。
                                          4、浅水排种。水芹菜的适宜播种期在9月上旬,过迟不利于高产,要想夺取高产,排种是基础,催芽后的种茎即可排种,排种的方法是,将催芽的种茎,茎部端朝田埂,梢端向田中间,芽头向上。排种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保证密度,排种的间距通常在6-8厘米;一般每亩用种量200-250公斤。二是田面要平整,以利长芽生根,从而达到生长一致。这一阶段最忌田面高低不平,高处干旱,不利扎根和长芽;低处积水,太阳晒热浅水烫坏嫩芽,待长成幼苗以后,逐步加深水层。
                                          5、追肥治虫。在幼苗长到2-3张叶片时,开始追肥,促进植株尽快旺长,以后每隔7-10天追肥一次,每次每亩用尿素10-15公斤。发现蚜虫,及时用蚜虱净喷雾防治或深水(4小时左右)灭蚜。
                                          6、水层管理。排种后待水芹菜充分扎根生长时可以排干田水,轻搁一次,以后要逐步加深水层,初期5-10厘米。以后水层在30厘米,保持植株露出水面15厘米左右,入冬以后,水芹菜停止生长,主要以灌水保暖,防止受冻。
                                          7、匀苗深埋。当苗高达25厘米左右时,结合清除杂草和混合肥料,进行田间整理,一是移密补稀,使田间分布均匀;二是捺高提低,使田间群体生长整齐,高矮一致。同时,可采用深埋入土的办法进行软化,提高水芹的品质。具体办法:于11月上中旬,株高25-30厘米以上,用两手将所有的植株采挖起来,就地深栽一次,每穴10-15株。入土深度视株高而定,地上部留10多厘米。其余全部栽入烂泥中。使其在缺光的条件下逐渐软化变白。在深埋时,两手五指伸开夹住植株根部直插入土,要求不歪不卷根,这是提高水芹菜品质、食用价值和打进苏南等城市大市场的重要措施。但是,在土质不烂的田块是,这种办法就很难实施,同时,这种田块的产量也不会太高。
                                          8、适时采收。采收时间和标准在不同地区而不同,不需进行深埋软化的地区,在11月中下旬就可以上市,经过深埋软化的上市时间适当推迟,同时可根据市场需求,价格较高时上市,尤其应在元旦、春节两大节日大量上市。
                                        文章类别:蔬菜生产
                                        标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