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庆元食用菌产业亮点

 东营菌物科学 2018-01-16

一、香菇始祖祭祀活动的社会意义

  “树本乎根、人本乎祖”。寻根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祭祀先祖、先贤也是中国人追本溯源的重要形式。近几年,不仅是中国,包括全球都悄然兴起“寻根热”、“祭祖热”。远在他乡的归国华侨回乡祭祀不说,轩辕黄帝祭祀大典,孔子祭祀大典更是隆重之极,意蕴深远。八百多年前,庆元人吴三公发明创造了人工栽培香菇的“砍花法”。如今,吴三公被中国食用菌协会追奉为“香菇始祖”。庆元举办的香菇始祖祭祀活动具有丰富的社会意义和独特的地域特色。

  有利于巩固香菇之源的“本根”地位。在民间,吴三公为“砍花法”和“惊蕈术”的创始人,庆元作为“香菇之源”已经无须论证,但学术界却没有停止争论。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日本“铊目法”与吴三公的“剁花法”之争。人工栽培香菇的“剁花法”,日本称之为是“铊目法”,日本学术界一直认为“铊目法”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工栽培香菇的方法。经过论证,原国际热带菇类学会主席张树庭先生发现,吴三公发明的剁花法栽培技术比“铊目法”早了500多年。吴三公创制的“剁花法”栽培技术为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工栽培香菇的方法。2013年,经过专家学者的论证,以中国食用菌协会追奉吴三公为香菇始祖而一锤定音。在此背景下,庆元举办香菇始祖祭祀大典进一步巩固了庆元作为世界香菇源的历史地位,具有非凡的意义。在2013年的香菇始祖祭祀大典中,除了嘉宾和领导之外,还邀请了国际著名菌蕈专家张树庭、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中国食用菌协会会长张祥茂、日本食用菌协会理事长江口文阳、韩国食用菌生产者联合会会长吴海君等食用菌界的专家、学者。这些重量级人物的到来,既奠定了吴三公作为香菇始祖的地位,也奠定了庆元作为香菇始祖朝圣地的地位。

  有利于弘扬香菇文化。800多年来,菇民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不仅推动了香菇产业的发展,也由此积淀了内涵丰富,自成体系的香菇文化。整个香菇文化体系既包涵了菇民的生产、生活习俗、传统香菇生产技艺,也创造了菇民戏、香菇功夫、菇山行话、菇民歌谣等戏曲、语言文化,以及菇神信仰文化。香菇始祖祭祀大典不仅丰富了香菇文化的内涵,也有利于进一步弘扬香菇文化。在2013年的香菇始祖祭祀大典中,祭祀大典文本基本确立雏形,包括九项仪程。在乐舞告祭环节中,菇民戏、香菇功夫、“剁花法”等极具地域特色的乐舞表演形式则不断创新,不断充实。

  有利于提升地方区域品牌的知名度。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世界香菇之源、中国廊桥之乡是庆元的三张“金名片”。香菇始祖祭祀大典有利于提高“寻梦菇乡、养生庆元”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助推庆元旅游业的发展。同时,还有利于增强庆元人民的自豪感,激发菇民的创业热情。

  有利于推动香菇及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产业发展与文化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产业发展衍生产业文化,产业文化推动产业发展,香菇产业发展过程也不例外。2002年庆元香菇正式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香菇产业已经走上了一条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的现代化农业生产道路。如今,香菇产业也成为中国大半地区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可以预见,香菇始祖吴三公祭祀大典等香菇文化的进一步弘扬必将推动香菇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惠及菇民,福泽经济社会发展。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香菇始祖吴三公祭祀活动的不断总结、完善、创新、提升,政府主导与民众自觉的良性互动,香菇始祖吴三公祭祀活动必将进一步提升香菇文化的内涵,提升地方区域品牌形象,促进香菇产业、经济社会的发展,成为庆元一张靓丽的“金名片”。

  二、“浙江庆元香菇文化系统”入选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6月14日是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6月12日,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布活动在北京举行。农业部公布了20个传统农业系统为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浙江庆元香菇文化”系统榜上有名。这是我国食用菌领域第一个获得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我县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发源地,800多年前南宋吴三公发明剁(砍)花法栽培香菇以来,庆元菇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森林资源,从事香菇生产,延续至今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独特的香菇文化系统,孕育、造就的香菇文化更是丰富多彩。发展至今庆元己成为全国最大的香菇生产基地与集散中心,被誉为“中国香菇城”、“中国香菇之乡”。2005年,庆元县被中国食用菌协会评为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县;2007年被省政府认定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食用菌强县”;2010年,庆元县被中国食用菌协会命名为“中国食用菌产业基地(浙江庆元)”。目前,庆元从事食用菌及相关行业约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54%,连续多年来,食用菌一产产值均超亿元,2013年达5.4亿元,是我县农业的主导产业。

  农业部评审专家认为,“浙江庆元香菇文化系统”是庆元县农耕文化的重要体现方式,是庆元县劳动人民长久以来生产、生活实践的智慧结晶,保护好这一传统农业系统,对于保护好地方农业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促进香菇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去年3月份开始,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继续开展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的通知》要求,以加强对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在全国各地开展了遗产发掘工作。通过地方政府申报、省级行政管理部门审核、专家评审、现场考察等程序,最终确定“浙江庆元香菇文化系统”等20个传统农业系统为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三、“黑木耳胶囊菌种繁育与应用技术研发”项目取得新突破

  近日,由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组织实施的“黑木耳胶囊菌种繁育与应用技术研发”项目取得新突破。
“今年使用黑木耳胶囊菌种以后,成活率提高了,省工了……”示范户周大根兴奋的告诉我们。

  黑木耳菌丝抗性较弱,接种成活率和菌棒成品率低下问题长期困扰黑木耳生产。菌种是决定食用菌生产得失成败的最关键因素,为改变传统黑木耳制种和接种技术,促进菌种生产向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提高黑木耳接种成活率和菌棒成品率,降低生产风险,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栽培效益。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开展了黑木耳胶囊菌种繁育与应用技术研发,项目组成员通过研制400粒型的黑木耳胶囊菌种模具、胶囊菌种成型机等专用机械及培育盘片容器,并根据黑木耳胶囊菌种对养料的特定需求,进行了100余个批次的配方筛选试验,已筛选出一个黑木耳胶囊菌种培养料专用优化配方。

  近来庆元县黑木耳栽培增长迅猛,2013年为4500万袋,成为继香菇、灰树花之后的又一主栽食用菌。2014年,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项目组将继续筛选最佳菌种培养料优化配方;完善黑木耳胶囊菌种繁育与应用配套技术;扩大示范与中试规模。

  四、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驯化成功一野生菌——绒柄香菇

  近日,从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传来喜讯,经过驯化栽培研究,成功驯化出一野生菌种类——绒柄香菇,为庆元县珍稀食用菌家族再添新成员。

  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野生菌驯化课题组通过组织分离、提纯、复壮和驯化栽培研究,现已袋料栽培成功。据科研人员介绍,绒柄香菇隶属于担子菌门、伞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革耳属,具有食药用价值,目前关于该菌的栽培研究还未见报道。接下来,课题组将进一步开展生物学特性实验和适应性栽培试验,新菌株的驯化栽培成功将丰富庆元县食用菌品种资源。

  五、“庆灰151”成为浙江首个灰树花审定品种

  近日,从浙江省农业厅获悉,由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选育成功的灰树花品种“庆灰151”在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10次会议中通过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浙(非)审菌2013004,成为全省第一个灰树花审定品种。

  灰树花“庆灰151”属中温型品种,栽培产量高,子实体品质好、多糖含量高,食药用价值高、商品性好;其子实体肉质柔软,口感鲜美,香味独特,而且营养十分丰富。“庆灰151”适宜在丽水及类似地区栽培,可春秋两季栽培出菇,目前该品种已成为庆元县灰树花主栽品种,年栽培量1600万袋以上。

  灰树花素有“食用菌王子”之美称,其营养及药用价值极高,具有抗癌、抗肿瘤、治疗肝硬化及提高人体免疫力等独特功效。庆元县拥有20多年的灰树花种植历史,而且庆元作为全省唯一的灰树花基地,占全国种植总量的85%以上,列入浙江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13年,庆元实现灰树花产业经济总值3亿元以上,灰树花菇农人均年单项纯收入4000多元,实现财税收入600多万元。“庆灰151”通过审定必将促进该品种在省内外推广,其市场开发和发展前景将更有利于农民增产增收。

  六、庆元县成功研发胶囊菌种自动接种机

  近日,庆元县食用菌管理局联合菇星公司成功研发了胶囊菌种自动接种机,该技术产品满足了食用菌工厂化、规模化、自动化生产需求,有效提高了生产质量、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据悉,该产品结合胶囊菌种接种特点,通过自动打孔自动送种,完成各种接种环节,有效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生产效率达800-1000袋/小时,用工人数2-3人即可,可日产菌棒接种量1万棒。

  七、改造标准化菇棚 助力“五水共治”

  为提升食用菌生产和管理的环境标准,实现优质高产,庆元县出台了GLP832标准菇棚扶持政策(庆政办发〔2014〕65号),鼓励按GLP832要求新建连栋塑料钢架菇棚。日前,食用菌标准化菇棚改造项目正如火如荼开展。截至目前,已上报GLP832标准化菇棚改造项目7个,共计9.8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2.3万平方米的标准菇棚改造。

  通过菇棚改造,统一了菇棚标准,使用镀锌矩形钢管为立柱,提高了菇棚高度和自动化水平,降低了气候对食用菌生产的影响,同时减少了木柴、稻草等资源浪费,提高了菌棒成活率,美化了菇棚环境,减少了食用菌生产对水环境的影响,助力“五水共治”。

  八、聚焦产业发展 助推“五水共治”

  庆元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发源地,食用菌是庆元的支柱产业之一。食用菌的生产栽培过程中,会伴随产生大量的废弃栽培料,若弃之于环境,会对环境尤其是溪河带来较大的污染。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庆元县聚焦食用菌产业发展,通过实施三项举措,进一步严控食用菌栽培污染物排放,助推全县五水共治。

  一是推行规范化生产,全程严控。组织全县 50个菌棒加工厂负责人召开食用菌菌棒厂规范化管理会议,对食用菌质量安全及菌棒厂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菌棒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推行标准化管理进行部署,提出指标性要求,从源头到终端全程严控污染排放。

  二是推广科技化生产,提高效益。优化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推广食用菌循环生产模式,通过对原料的多次循环利用,实现环保、效益双丰收。鼓励菇农实行清洁生产,大力推广食用菌生产废弃物回收技术,因村制宜分别制定了将废菌棒作为肥料施入农田果园,作为花卉基料、燃料等多种废料回收渠道,引导食用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污染物最少化排放。

  三是实行组团式指导,技术保证。指派食用菌技术骨干担任 “治水”工作指导员,进驻黄田镇、五大堡乡、张村乡等食用菌栽培重点乡镇,开展“五水共治”政策宣传,帮助菇农解决食用菌生产技术难题等,教育引导村民群众以实际行动加强菌棒标准化生产、管理和利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