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初,我从岳阳转战到湘阴县洞庭湖一带搞土地改革、整修南洞庭湖、查田定产等工作,有较长一段时间与洪水打交道,斗米咀是我常去的地方,它位于湘阴县城对面的鹤龙湖内,当时叫鹤龙湖渔场,现改为鹤龙湖镇。 斗米咀紧靠湘江,首当洞庭湖风浪,是历年防洪抢险的重点,也是一个非常贫困的地方。当年我在这里搞查田定产时,听到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有一年洪水上涨,堤脚穿孔,群众挑土堵塞,十担、百担、千担、万担土都无法堵住。恰好有一位老姬背着一袋米从这里路过,见此状,心急如焚,将身背的一斗米倒入穿孔处,立即化险为夷,从此这里就叫“斗米咀”。 当然还有另外的版本:据说解放前这里的农民、渔民都很穷,不少人过着无米之炊的生活,家有斗米就是富裕人家了,为了追求家有余钱剩米,就叫它斗米咀。 解放后,农民分得了土地,渔民也有了定居地,斗米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它地处洞庭,靠近县城,土地肥沃,湖汊纵横,田园似锦,风景迷人,是一块独特的宝地,现己定为旅游开发区,贫穷的斗米咀也由此变成了金盆咀,成为湘阴城郊一个最富裕、最热闹的地方。 清明节日,我带着全家人游览斗米咀,回顾往事,饱尝家乡风光,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本人照片唐跃红摄、合影唐昊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