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中药方剂,治愈四十年老鼻炎,对久咳不愈也有效!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个专门治疗鼻炎的方子,出自哪儿呢?清朝名医黄元御的《四圣心源》卷八。黄元御,乾隆皇帝的御医,在中医界大名鼎鼎,而他最出名的方子,就是治鼻炎的桔梗元参汤。 先把方子告诉大家:
认为,鼻炎是人体内的气机升降转得不太灵光了,导致上面的气机堵在那里,所以会出鼻塞等症状,而这个方子可以升降气机,去除寒邪,且属于食疗范围,里面多半的药都是食物,非常安全。 其中桔梗是升的,开肺气、解毒排脓;元参是升的,润燥解毒;杏仁是降的,降肺金之气;橘皮入气分,清理肺气,化痰降逆;半夏是降的,和胃降逆;茯苓是升的,去除水湿,助脾气之升;甘草是补脾胃的,坐镇中州;生姜是散寒的,可以散在外表之寒。 这说明,古人经过了很多临床总结,早就为我们积累了好多方法,现在我们的中医很少看古书了,所以反而到把很多我们擅长治疗的病,搞得不会治疗了。 对慢性鼻炎来说,鼻子不通气、嗅觉不灵敏是最大的影响之一。为了让鼻子通气,患者们可谓想尽了各种办法。今天,我们为你推荐另外一个中医食疗之法。它立意新颖,方简力宏,堪称经典。
此法到底有什么精妙之处?这要从慢性鼻炎、鼻子不通气的成因说起了。 整体观是中医的特色。中医认为,局部的问题,往往和其他位置的脏腑有关系。正是秉着这一思想,近些年来,鼻炎以脾肺论治的思想十分流行。也就是说,鼻炎、鼻子不通气是脾肺两脏出了问题。其中,肺脏和鼻子的关系是很紧密的。《黄帝内经》有“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的说法。因此,当肺气不和、寒湿不散的时候,鼻子必然不能通气。而肺中寒邪之所以难以清除,往往是以痰湿之邪为基础的。要想驱散肺中之寒,必然要去肺中痰湿。中医又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因此,脾胃痰湿乃是致病之基。这样一来,治疗的思路就清晰了,这就是脾肺同治,芳香化浊,以通鼻窍。 方中石菖蒲,性温,入脾经,可以清除脾胃痰湿,开窍之功可谓大矣。方中的白芷,入肺经,同时也入脾胃二经,能散寒、解表、除风,同样可以开窍。这两味药基本可以温化盘踞在脾肺两脏的湿邪与寒邪。此外,再加上能够温阳散寒的羊肉,和下气润燥的白萝卜,整张方剂显得调度有序,升降自如,对于慢性鼻炎来说可谓善莫大焉。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体寒者、免疫力低下者、容易感冒者,皆可以考虑应用。 辛夷治鼻炎外用: 辛夷、川芎各30克,细辛20克,木通15克,共为细末,每日取少许裹于纱布条内,塞入鼻中,湿了就换掉。 这种方法操作比较简单,每天坚持使用,二道三个月有显著改善。缺点是使用时,鼻子里东西有点大,不好呼吸。不适合外出使用。 鹅不食草治鼻炎: 包括急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肥厚性鼻炎、变态反应性鼻炎等。大多数病例用药后头痛、鼻塞等症状消失或减轻。 用法:将鹅不食草研成细粉吸入鼻孔,每日数次; 或用棉花浸湿拧干后,包药粉少许,卷成细条塞鼻,20~30分钟后取出,每日1次; 或制成油膏纱条,放置鼻腔内,1小时后取出。 用药后除初起有喷嚏、流泪与流鼻涕外,无不良反应。 缺点:每个人体质不一样,用量不好掌控;日常工作时不方便,需要回到家后使用。 苍耳子 苍耳子治鼻炎: 苍耳子35个,轻轻捶破,放入铝锅内,加入麻油50克,文火煎炸苍耳子,苍耳子炸枯时,滤取药油装入清洁瓶内备用。用时以消毒小棉球沾药油少许涂于鼻腔内,每日2-3次,两周为一疗程。每次用药半小时后,清洁鼻腔。 注:药油涂入鼻腔时,应尽量涂进鼻腔深部。使用本法应持之以恒,尽量不要间断。 缺点:药物是把双刃剑,一面是治病。另一可能就是致病了。苍耳子,在治疗过敏性鼻炎和慢性鼻炎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是许多中成药的主要成分。其疗效应该受到肯定。但该药有一定毒性.超过安全剂量服用或是长期服用,可致神经系统及肝肾损害。 鼻炎保健操,保你一个月治好鼻炎 鼻炎患者采用穴位按摩来舒经活络和增强脏腑(肺、脾、肾)气血,改善鼻腔局部血液循环,疏风清热、泄热开窍,舒缓过敏症状。坚持1-2个月按摩,可有效改善鼻痒、眼痒、喷嚏、流涕、鼻塞、头昏、头痛等鼻炎症状。希望分享给亲朋好友~~ 六大穴位,坚持按摩,有助缓解鼻炎症状 01 风池穴 位于头部后方,先往耳后部位寻找,碰到骨头凸出的地方,再往靠近发际凹陷处的下方,左右各一。蒋庆祥老中医认为:疏风清热、聪耳明目、醒脑开窍。 ![]() 02 百会穴 位于头顶,双耳尖连线与鼻梁正中向头顶延长线的交汇处。蒋庆祥老中医认为:升阳举陷、益气固脱。 ![]() 03 太阳穴 位于眉毛尾端与眼睛尾端的中央,向鬓角滑动时,所接触到的骨头凹陷处就是太阳穴,左右各一。蒋庆祥老中医认为:祛风清热、清头明目。 ![]() 04 印堂穴 位于两眉的中间。中医认为:疏风清热、止痛、清头明目。 ![]() 05 晴明穴 位于眼睛最内侧上方,左右各一。中医认为:降温除浊。 ![]() 06 迎香穴 ![]() 位于鼻翼两侧凹陷处,鼻翼底部正侧方与鼻唇沟附近的穴位,左右各一。老中医认为:其功能:清热、散风、通窍。 鼻保健操怎么做?老中医来教你 预备动作:中医提示:上身端正坐位,眼平视前方,注意力集中,全身放松,双手掌相互搓热。 第1节: 以双手拇指分别抵住两边风池穴位,其余手指可包住头部,旋转揉按,四个8拍(旋转1次为1拍)。 第2节: 中医提示:以右手食、中指旋转揉按百会穴位,四个8拍。 第3节: 以双手食指旋转揉按太阳穴位,两个8拍。 第4节: 中医提示:用双食指按压印堂穴位,然后沿眉骨下方向外推至太阳穴位,两个8拍。 第5节: 以双手食指旋转揉按晴明穴位,两个8拍。 第6节: 中医提示:以双手食指旋转揉按迎香穴位,两个8拍。 第7节: 搓热双手小鱼际,反向半合并左右小鱼际,从上到下来回按摩晴明和迎香两穴位,两个8拍。 第8节: 中医提示:最后,再次搓热双手掌,以掌面从内到外按摩整个面部 ![]() 鼻炎、过敏性鼻炎其实都可以调养根治,方法选好,对症才有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