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部分关于自查表 王玉强

 鲤鱼山九龙门 2017-04-15

第三部分关于自查表

 

第一:作文审题自查表

一、找“关键词”法:

1  找准关键词。划出材料中的几个关键词语。

2  找准命题人引导语与提示语。如请就什么方面展开议论等。

3  分析、比较词语之间的辩证关系及有没有文字背后的思想精神内涵。

二、  问“为什么”法:

1   观点明显型作文——写作时可以问“为什么”展开结构。

2   观点隐晦型作文——用“为什么”设问,挖掘材料背后的隐含信息。现实类、任务驱动型作文,也要问为什么,从理性层次确定观点。

3   理性审题角度——从心态、思想、精神、价值等方面挖掘。

三、分支观点与核心观点法:

1、如果明显两个角度,要先确定分支观点。如果有明显两个三个角度的,分角度分析关键词,确定分支观点。这一方面是审题的第一步。

2、再确定核心观点。分支观点确定后,再比较鉴别,确定一个最接近材料核心的核心观点。

3、两种写法。一种是以一个分支观点为主,兼顾另一个观点,如“我钟情课外阅读”。一种是两种观点并行去写。如“探究精神与实用主义”“创新与责任”

 

第二、现代文阅读

1、词语理解:本意+句意+中心+作用(手法)

2、句子理解:表层意蕴(内容)+深层意蕴(主题)

3、标题:本意+文意+中心(手法)

4、人物:性格+具体内容+中心(手法)

5、主旨句:本意+文意+中心(精神层面)

6、探究题:

  主题探究——本意解释+具体内容+中心+精神提升。

手法探究——每点内容+含义+手法整体作用+突出中心作用

 

第三、图表类自查表

 

流程图 自查表

1、读图——全面领会题目与图示内容、要求。(认真审题,不可答非所问)

2、分清总分关系——总是什么?分是什么?(如明确什么活动?具体是什么?)

3、表述——分层次表述;各个点都要说到。(包含了框架中的所有内容)

4、字数——不超字,标点要占一格。

5、注意流程——表述顺序是否符合这个活动的?

6、语言——是否准确、流畅、连贯?

 

徽标类 自查表

 

1、读题干——提炼重要信息,了解答题要求?

(如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分开作答)

2、读图——分析构成要素,初步分析寓意。是否按照一定的顺序?

3、表述——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

4、总说——整体要求 + 核心要素词语。(写出了所有的构图要素)

5、分说——具体内容(要素词语)+ 寓意(主题)

(构图要素要全)是否结合着该图标的名称或者主题?(国家节水标志,中国环境标志这些名称就能给你一定的启发)有没有?

6、寓意——结合题干、图标等整体推断主题;多答几条含义。

(如主旨、内涵、启示)

7、字数——不超字数,标点占一格。

 

第四、衔接题

 

一、陈述对象是否一致?(看主语)

二、是否找到了一个中心话题?行文内容是否一致?

三、语句结构是否一致?

四、语句意境是否一致?

五、分类组合是否一致?(分总关系)

六、注意语句手法要一致?

七、事理逻辑是否一致?

常见的顺序有三种:时间(先后)、空间(高低、上下、前后、左右、外内、远近)、逻辑(由一般到特殊、由具体到抽象、由主到次、由少到多等)。

复句:递进、顺承、转折、因果、条件、总分等。

八、音节是否和谐?

一是句式对称,音节协调;二是上下文压韵,对称和谐。保持整个句子音节的匀整性。

九、关联词语是否一致?

十、前后照应是否一致?

双面词——“与否”、“是否”、“是不是”、“有没有”、“是非”、“胜负”等。

第四部分 读书(20本书)

高一高二阅读推荐20本书书目  单独行文

 

高一下学期阅读   文化苦旅    平凡的世界  (期末至少测试1部作品,现代文阅读形式)

背诵 论语 9-17组

 

第五部分

王玉强七字作文法

   注:本作文法适用于高中议论文。高一下学期、高二、高三皆可参考。  七字作文法是:点、析、正、反、 理、 联、结(谐音李连杰)。

   点——题目,点出观点或话题;第一段,概括引用材料,抓住关键词,点明观点;或引用名言,点明观点。

   析——第二段,具体分析材料,进一步阐明观点

   正——正例,正面用事例证明观点。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

        (点例:以一个人物为主的事例段;面例:两个人物以上的事例段。)

         (事例段 = 段首句 + 人物细节 + 扣题分析)

   反——反例。运用反面事例证明观点(如历史与现实的反面人物事例)。采用点例形式。

   理——说理段落。注重辩证、比较的深度说理,最好从人生、社会、价值、哲学等层面说理。 

    (说理方式:可以借助材料本质内涵说理;可以从辩证、比较角度说理;可以从对比角度说理;可以借助名言警句延伸来说理;可以从国家、集体、个人角度说理;可以从知行合一、言与行角度说理;可以从感性与理性角度说理等。本段最好不要列举事例。)

   联——联系现实段。就是要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的现象、事例论证观点。

    (可以这样引起:现实又是怎样的呢?反观现实又如何?理想很丰满,而现实很骨感;现实给我们很多反思;现实的事例何其多也;让我们走近现实看看;难道现实这样的事例还少吗;我们都应照照现实这面镜子等等。坚决反对概括阐述,不举例,成了泛泛而谈。)

   结——结尾要豹尾。

     (两点:一是有文采,运用短句、名句展示;二是扣题,就是回扣题目与观点,再照抄一遍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