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浮缓脉

 无形的镜子 2017-04-15

【分析】
1、表虚: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2、表实里热;
“伤寒脉浮缓、身不痛、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场主之。”(89)
3、里虚 : 医管家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大阴。太阴者, 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鞕者,为阳明病也。”(187)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278)


【体会】
    第2条“脉缓”即指脉浮缓而言,因开首“大阳病”三宇已足括脉浮之义在内,脉浮而缓与发热汗出等证并见,即为太阳病表虚之中风脉证,因风主疏泄,故脉缓常与自汗并见。
    39条脉浮绥非表虚证乃指表证而言,感受风邪较轻,如柯韵伯说,“寒有轻重,伤之重者脉阴阳俱紧而身痛;伤之轻者,脉浮缓而身重。〃本条感受风寒虽轻,但因内有蕴热, 故脉像也因此不紧而缓,用大青龙汤治疗时仍需参合38条。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 大青龙汤主之”之证,必有无汗烦燥,若表虚用之则为误治, 故原文说:“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187, 278条之“脉浮而缓,手足自温”,为太阴脉证,太阴脾湿,脉多见浮缓者。与第2条的浮缓有力不同,太阳中风,脉浮缓必有发热头痛等证,而178、278两条的“手足自温”为脾阳不足的表现。此两条所不同点为:187条至七八日;大便鞕者,为太阴病转属阳明之机制;278条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为太阴病欲愈之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