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问,优秀的产品经理是你么?(二)

 多多金星 2017-04-15

现在外面已经变天了,我真诚的希望你推开窗户,呼吸一下外面新鲜的空气。

即——对视野的思考,就像罗胖每天的语音60秒一样,第二篇咱们先点题——立场。至于这个“立场”的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我先卖个关子,要从几年前的一件囧事说起……

在企业信息化项目实施过程当中,公司通过实践发现了一个现象,同样类型的项目、同样的软件产品,如果用高级顾问去实施可能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而如果中级顾问去实施可能需要两个月的时间,而如果是初级顾问甚至可能需要三个月的时间,产生如此差异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在于——人自身的因素!(也就是常说的信息化项目实施三分软件、七分实施)

高级顾问由于经验丰富、熟悉行业,所以在项目实施的过程当中,可以更加快速、透彻的理解客户的需求,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因此项目实施风险便大大降低,实施的进度也相应的大大加快,其实这种方式也就是我们之前所反复提到过的——最佳实践导入法

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如何能够有效地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并降低项目实施风险,使那些初中级的顾问可以快速的模仿最终掌握这套“九阴真经”,从而提升效率降低公司成本最终提高利润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尽快编写出这么一部“九阴真经”来给初中级顾问做教材,当时作为集团的高级顾问,我接手了这个烫手的山芋——总结金融行业的eHR实施宝典。

当时在设计这套工具包的时候,我和另外一位同事M搭档合作,我们从应用的场景、管理的流程、数据的表单与字段、以及这个行业的特色应用方案等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准备,可以讲涵盖了信息化实施的几个主要方面,举一个实际的例子:

在HR信息化实施过程当中都需要经历一个初级阶段——员工信息采集,关于这个场景在实施的过程当中有三种方式:

  1. HR主导:从原来的老系统里面导出数据经过梳理加工之后,按照新系统的模板要求导入到系统当中.
  2. 业务部门主导:以部门为单位将空白的模板下发到各个部门的HR接口人,由其督促本部门的员工在excel表当中进行数据的填报,最后汇总导入到系统中。
  3. 自助填报:相对前两种来讲自动化程度更高,通过员工自助的方式,由员工本人在系统当中进行非关键信息的个人填报,最后由hr人员进行审核最终来完成。

由于已经有了多年的项目实施经验,所以这个事情对我来讲可谓是轻车熟路,我把以往项目实施的相关模板稍加梳理,直接丢到这个工具箱当中此事就算万事大吉了。这一天搭档M过来询问我工作的进展情况,我一脸洋洋得意地向她展示起我的成果来:

你瞧,我做的这个模板,考虑了A情况、B情况,不错吧?
你再瞧我列的文档结构,多清晰啊……
你说我是不是做的又快又好?啊……

只见M的表情由晴转阴,她自始自终都在安静地听我讲而没有打断,但从她的眼神当中我隐隐感觉到像是火山爆发前能量积蓄的前兆,她淡淡的来了一句“这样吧,在接下来的几分钟里面你作为观众只听不说可以吗?”我答应了她的这个请求。

只见他从办公室外面叫进来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顾问,然后拿出我刚才洋洋得意的作品询问这位新顾问“我们收到一份最佳实践工具,你先简单看一下如果在人员信息采集这个环节,你清楚怎么做吗?”这位新顾问由于毫不知情,他翻看了好几遍最后还是一脸茫然的样子显得无从下手,出门前他还嘟囔了几句“这是什么破工具嘛?都不知道该怎么用!”

我目睹了整个过程从几分钟前的沾沾自喜、洋洋得意,到中间的几分着急“怎么这么简单的东西都不清楚呢!”,这个时候M才安静的坐下来和我深刻的探讨起这个问题来:

我们现在做的最佳实践宝典,就像是一把高效的瑞士军刀一样,我们的初心就是让所有的初中级顾问在拿到这套工具之后可以快速的上手,达到接近于高级顾问的水平,这才是我们做这件事情的初衷。如果我们只是站在高级顾问这个立场上,想当然地认为这个事情就是整理一下模板然后合并放到某一个文件夹中,想当然地认为他们已经清楚明白来龙去脉,那我们做出来的工具怎么可能实用?怎么可能得到推广应用?我们是不是更应该站在新顾问的立场上先好好想一想,他们面对的问题是什么?他们需要怎样的工具?……

当时的我简单认为自己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不够成熟、考虑的不够全面,而从今天的观点来看,当年我就是为了打造那本“九阴真经”背后的产品经理,然而我在做这件事情的出发点却习惯性的从自身出发——我知道什么是最好的方案、我直接给你最后的工具、我是这样做的……所有的主语都是我,而没有像M那样去深入思考新顾问的困惑、想法及所需要的帮助。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在某篇谈论产品经理素养里的文字:

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需要学习和训练,甚至必然会经历打破自己原有思维定式的矛盾和痛苦。至于具体方法网上多的是,随便一搜,大数据分析、用户调研、用户访谈、场景复现、沙盘推演、通过某种心理模型把自己变成小白用户……等等,手段千千万,目的却只有一个:弱化自我壁垒,去触摸用户的需求本质。

几年过去了直到今天我也不敢说自己是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不过还好我每天都在反思,菊花厂的核心价值观中有一点“坚持自我批判”——在这一点上我做的还算不错,你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