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读水浒之54 如果听了他的话,梁山团队可能免于覆灭

 金色年华554 2017-04-15

宋江的梁山泊集团,到了后期,即第82回《梁山泊分金大买市 宋公明全伙受招安》时,命运衰落就基本成了定势。至于征辽、征方腊、征田虎王庆,那都是闲淡事情了。细读水浒之54 如果听了他的话,梁山团队可能免于覆灭

细读水浒之54 如果听了他的话,梁山团队可能免于覆灭

细读水浒之54 如果听了他的话,梁山团队可能免于覆灭

【上图分别是兀颜光,宋江,关胜】

我在以前的文字里曾经说过,晁盖阵亡,梁山由“聚义厅”变“忠义堂”,战略和路线发生质变,由朝廷的挑战者变成朝廷鹰犬,成了体制内的一股力量,最终被绞杀成为消失为散风流云。

其实,有一次改变历史的机会,对于宋江们来说,是个转机,也考验他们的智慧。

水浒第85回,是宋江征辽。战争进入到胶着期,辽国准备招降宋江团队。

这一回,叫《宋公明夜度益津关 吴学究智取文安县》。

辽国一个颇有眼光的大臣,叫欧阳侍郎的,力排众议,包括辽国第一大将兀颜光,提出招降宋江团队。

欧阳侍郎的理由很充分。他给辽国狼主(辽皇)的理由和给宋江的理由是一致的。这很难得——从宋辽双方的国事国势国情分析,这些理由都站得住脚。

欧阳侍郎来到宋营,宋先锋屏退左右,讲了这么一番话:

第一,“俺大辽国,久闻将军大名,争奈山遥水远,无由拜见威颜”。——这是礼节。

第二,“又闻将军在梁山大寨,替天行道,众弟兄同心协力”。——这是客套。

第三,“今日宋朝奸臣们闭塞贤路,有金帛投於门下者,便得高官重用;无贿赂投於门下者,总有大功於国,空被沉埋,不得升赏。如此奸党弄权,谗佞侥幸,嫉贤妒能,赏罚不明,以致天下大乱”。——这段体制和朝廷的分析犀利、准确,和梁山团队的有识之士们一直以来的看法,不谋而合。

第四,“江南,两浙,山东,河北,盗贼并起,草寇猖狂,良民受其涂炭,不得聊生”。——这是底层的现状分析,和实际也没有多大出入。

第五,“今将军统十万精兵,赤心归顺,止得先锋之职,又无升受品爵;众弟兄劬劳报国,俱各白身之士,遂命引兵直抵沙漠,受此劳苦,与国建功,朝廷又无恩赐。此皆奸臣之计”。——待遇不公,贴身利益受损,这是最能打动人的。

第六,“若沿途掳掠金珠宝贝,令人馈送浸润与蔡京,童贯,高俅,杨戬四个贼臣,可保官爵,恩命立至。若还不肯如此行事,将军纵使赤心报国,建大功勋,回到朝廷,反坐罪犯”。——项上悬剑,性命垂危,现实严峻,无路可逃。

第七,“欧某今奉大辽国主命,特封将军为辽邦镇国大将军,总领兵马大元帅。赠金一提,银一秤,彩段一百八疋,名马一百八骑”。——禄财俱丰,超出想象,几乎无法拒绝。

第八,“便要抄录一百八位头领姓名,赴国照名钦授官爵。非来诱说将军,此是国主久闻将军盛德,特遣欧某前来,预请将军众将,同意协心,辅助本国”。——宋先锋你不是和弟兄们情笃意深,英明的辽主也考虑到了,把你的弟兄都安排的妥妥的,同享人生富贵。

抛开宋江们(其实也是中国人)的名节观念,

辽国侍郎的理论,几乎打动了宋江团队,尤其是吴用。

水浒里这么写——

吴用听了,长叹一声,低首不语,肚里沉吟。

宋江便问道,军师何故叹气?

吴用答道:“我寻思起来,只是兄长以忠义为主,小弟不敢多言。我想欧阳侍郎所说这一席话,端的是有理。目今宋朝天子,至圣至明,果被蔡京,童贯,高俅,杨戬四个奸臣专权,主上听信。设使日後纵有成功,必无升赏。我等三番招安,兄长为尊,只得先锋虚职。若论我小子愚意,弃宋从辽,岂不为胜,只是负了兄长忠义之心。”

吴用的话,也就是辽国使者旨意的复述。

其实,梁山有这想法的,该大有人在。

我们读水浒,读的是“小说”而不是历史。

从小说角度说,一方面,宋江的上台,最终就是要将梁山带到招安之途,客观上断送所有弟兄的生命,成为不负皇帝的臣子,追逐青史留下好“名节”的结局。

另一方面,根据历史记载,宋辽交好多年,息兵罢战持续达百余年之久。甚至有说法,辽国几乎被汉人同化,从政制、律法、习俗、文化、服饰到建筑,都几乎袭用汉制(关于辽对汉人和宋朝的残酷与野蛮,那是另外话题)。朝廷中的许多官员,也这么判断宋辽金的关系。

但毕竟,辽是北方耶律氏的。况且,燕云十六州还在被践踏大辽的铁蹄下,而狰狞繁重的岁供,还让无数宋人无法喘息。

宋,是中原赵家的天下。

后者才是中国人心中的正统。

因此,让宋江团队投诚到大辽的怀抱,几乎是一个无法执行的命题。

宋江决定利用辽使的错误惩罚对方。

欧阳侍郎说,将军如果不弃,权且受下辽主金帛彩段鞍马。俺回去,慢慢地再来说话,未为晚矣!

宋江道:带走带走!侍郎你不知我等一百八人,耳目最多,倘或走透消息,先惹其祸。

欧阳侍郎道:兵权执掌,尽在将军您的手内,谁敢不从?

宋江道:侍郎不知就里。我等弟兄中间,多有性直刚勇之士。管不住呐!

辽使悻悻而去。

双方再战,没羽箭张清,小李广花荣和大刀关胜联手,结果了辽国元帅兀颜光的性命,在小说层面报了赵宋的仇。

假如当年的宋江听了欧阳侍郎的话,水浒最终的悲剧将不会发生。

假如宋辽联手灭金,就暂不会有被灭国的悲剧,宋就不会变“南”,历史就会翻开另外一页。

但历史没有万代基业,长盛王朝。

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有。

丁酉暮春逍逍客于古长安之灞水之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