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回来》 此时 窗外有电锯声 飞机轰鸣声 汽车喇叭声 摩托飞驰而过声 母亲呵斥小孩声 偶尔也有蝉吱声 连同不知名目声 这是北京8月 这是北京8月后背汗浸的上午 我坐在电脑前 努力平息烦躁涌起 我刚从通辽回来 生命中的一周在草原 森林 麦浪 葵花田 和穹隆形的蓝天下度过 我已习惯旷阔和寂静 暂时回不到 北京现场 2016-8-22,北京。 《在大青沟》 在大青沟遇见水曲柳,它不像一棵树而像一捆生锈的绳子 在大青沟遇见黄菠萝,它有深深的眼睛这眼睛阴湿而没有眼睑 在大青沟遇见紫椴,紫椴与紫椴之间巨大的蛛网静静等待世界自投 在大青沟遇见白皮柳,蒙古格格塔娜说它的树皮可以食用我小声询问这得腌制吧 在大青沟遇见黄榆,老榆树老榆树你是愿意在此枯死还是随我到京城当一把椅子 在大青沟遇见金银花,它们啪嗒啪嗒迎着风张开翅膀每一朵花心都住着一个小魂 在大青沟遇见北五味子,它要我说出哪五味我答金木水火土它回我以大拇指 在大青沟遇见东北天南星,此星非彼星,此星为草本植物,叶片呈鸟趾状全裂,可入药 在大青沟遇见桃叶卫,亲爱的别来无恙,槛内人来此拜会槛外人很快复要回归红尘…… 2016-8-23,北京。 《通辽高速公路木里图镇段的云》 文字没法说出云 它白的部分发亮,黑的部分也发亮 文字没法说出通辽高速公路 木里图镇段上空究竟发生了什么 使大团大团的云幻现得如此诡异 2016年8月 16日18点39分,我们 被看不见的手驱使着,匆匆参演 这天地的大片 成为它一闪而逝的主角,或配角。 2016-8-23,北京。 《在通辽高速公路二号嘎查段撞到夕阳》 一车人惊叫起来 那夕阳就要撞向我们了! 那夕阳携带浑身烈焰 把天空燃得如血般红 血在天空流淌却不让我们感到狰狞 我第一次看见血红,而美! 那夕阳 一直在我们车窗前燃烧 师傅师傅开快点,撞向夕阳撞向它 撞向它 撞向它最后的辉煌! 2016-8-23,北京。 《在成吉思汗的土地上一切都不可测》 天 突然暗了下来 此前还在燃烧的太阳的火球哪里去了 血一样流淌的大团大团云层哪里去了 风猛烈劈下 杨树叶摇摆的幅度有点大了 万物被昏暗披覆了 雨点如巨人的拳头砸下来了 在我们匆匆下车跑向蒙古包的间隙 风掀翻了雨伞 雨包裹了我们 如此短暂的一刻天地骤变 仿佛被成吉思汗训练过的骑兵团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洗劫了我们 2016-8-23,北京。 《孝庄园之夜,天似穹庐》 那夜我走出蒙古包 被穹庐形的天空吓了一跳 站在孝庄园圆形广场正中 我明确感到 这里 是世界的中心 遥远的地平线连成一个巨大的穹庐 我 站在世界的中心 想那个敕勒歌者 一定也曾站在此处被天象激励 瞬间参悟天地秘密 我微微闭上眼 心里涌上一阵酸楚 2016-8-23,北京。 《东湖的鱼》 早晨还在东湖游动的鱼 中午躺到我们的圆木桌变成我们的盘中餐 我们也是一尾尾鱼在天地间游动 最终将躺到大地的圆木桌成为大地的盘中餐 2016-8-23,北京。 《阳光只有洒遍草原才叫尽兴》 临近黄昏 即将坠落的夕阳挣扎出云层 阴霾消散 敖包亮了 五颜六色的经幡亮了 草原镀上金光 天地瞬间开阔 姑娘们喊着一二三 跳 摄影师抓住她们的跳了 脸容放光的姑娘 披着金黄的长发 一二三 跳 2016-8-23,北京。 《科尔沁草原一夜》 夜晚在科尔沁草原露水打湿了你的裙摆 你朝向月亮的方向最终被宣布此路不通 2016-8-23,北京。 《科尔沁草原之晨》 清晨5点 你走出蒙古包,被此生从未见过的浓雾包围 天地苍茫啊牧马汉子清瘦的脸在你眼前一晃 骑马吗他问 你摇了摇头你想说 我要腾云,驾雾,把迄今最爱的内蒙走遍 2016-8-23,北京。 《霍林河露天煤矿》 这里 原先是草原 现在一根草也没有 丑陋的 大地的疤痕 汽车行驶很久也没驶出它的视域 在中国 它位列第五 我不敢想象第四,第三,第二,和第一。 2016-8-23,北京。 《霍林河冰川遗迹所想》 三百万年前 猛犸象和披毛犀,在这片土地 一定也是异常孤独 我 站在霍林河冰川遗迹半山腰 面前是广大的寂静 2016-8-23,北京。 《孝庄园,篝火之夜》 (给张玉磬) 秋色荒凉 孝庄园里 篝火燃起 月亮的独眼清冽 看着你 看着我 来自民间 蒙族歌手 蒙族乐手 赠我们以歌 赠我们以乐 秋色深沉 篝火未尽 乡亲星散 演出已毕 我们被疲惫驱赶 如一群觅家游子 布木布泰 快把我们送回酒店 快把我们送进梦乡 2016-8-23,北京。 《在宝固图沙漠》 退伍兵 把越野车开得飞快 一会儿冲下坡 一会儿冲上坡 了不起的越野车在沙漠里飞奔 竟不翻倒 我们在越野车里尖叫 欢呼 竟不怕死 相比于越野车的狂野 沙漠上不急不缓的骆驼更不靠谱 它跪伏于地时那么卑微 挺身而起时又那么高傲 2016-8-23,北京。 《夜过辽河》 木栈道过辽河 我们也过辽河 昏黄的月儿过了辽河面孔就白了 绝望的云朵过了辽河天光就亮了 蒙古格格塔娜过了辽河 蒙藏历史跟随她的讲述也过了辽河 我过海河过黄河过淮河 过辽河这是平生第一回。 2016-8-23,北京。 —————————————————————— 安琪在中国·科尔沁第三届“科尔沁诗人节”暨“草原·诗·远方”高峰论坛的发言 (8月17日,科尔沁。孝庄园) 我想先从“远方”说起。我是一个远方情结特别强烈的人,这“强烈”在2002年12月11日像核弹一样爆炸,把我从福建漳州发射到北京,一直到今天。 每个人在青春时代一定都有远方幻象,总觉得自己所置身其中的生活有种种约束、种种世俗趣味,一门心思地认定,外面的世界很精彩。1990年代初,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风靡中国,他的许多小说成为那一时期中国人的枕边书。其中有这么一本获得的共鸣度最大,那就是《生活在别处》,“生活在别处”时至今日已成为格言警句经常被大家引用。细想起来,“生活在别处”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之一“远方”。我们总是站在此处遥望别处的生活,但当我们真正到了别处,别处又成了此处,种种腻烦又会笼罩我们。海子有诗“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说的就是远方幻象的破灭,别处生活的不过如此。一代人以自己的经历验证了远方的绮丽与平实,熄灭了对远方的热情,另一代新人又继续着远方情结,这是永恒的轮回。远方,永远有它不断的追随者,也因此成为永恒的召唤。 我就是这样一个以远方为目标不断奔赴的人,包括现在,我依然认为,远方是产生诗意的地方,也确实每次到远方,我都能有诗情的勃发。但我知道,这不是根本,诗歌写作不能依凭远方的激励,它必须自己能生出力量,诗歌必须自己成为远方。每一首未经写出的诗就是你的远方。你的远方永远是下一首。 再说草原。草原作为内蒙独特的意象,是我这个南方人持续至今的渴想。南方人向往雪、草原,就像北方人向往大海,地理位置缺失的弥补。2005年10月,我第一次到内蒙呼市就喜欢上了内蒙,是整个意境的喜欢,那次呼市行我没有到草原,单纯那蓝天白云就足以让我激动。一直到2015年因为娜仁琪琪格的邀请,我才有机会第二次到内蒙,那年的6月和8月,我两次到达阿尔山,简直是震撼了,那种世外仙境的美!今年6月我应大九邀请到鄂尔多斯参加诗歌节,8月应张玉磬邀请到通辽参加科尔沁诗人节,和内蒙的缘分越来越深。迄今我走过的中国省份也不少了,最喜欢的还是内蒙。我从小在南方福建长大,福建的气候、地貌和城市构造跟中原省份差别不大,但跟内蒙差别就非常大,内蒙对我因此有完全不同的吸引力。每次到内蒙我都能有一大组诗作问世,哗哗哗就写出来。内蒙是一个能给人丰厚诗歌灵感的神地。 每次到内蒙,我都会暗暗祈祷长生天赐我灵感,也都能如愿。不到内蒙,不知道神住在什么地方,不到内蒙,不懂得要仰望天空。一尘不染一望无际的蓝天、草原、森林、麦浪……总是让我无言,在伟大的自然面前,语言何其贫乏。作为诗人,我也只能尽力书写出我心中的感概。 感谢内蒙,感谢通辽,感谢科尔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