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交通出行3-使用地铁

 jane0083 2017-04-16

愿意轮候和排队等待


ALSO生活场景教学

课程一:学习“等一下”

1、训练“等一下”:妈妈准备好宝宝喜欢的小零食放在桌子上,和宝宝面对面坐好,视线尽量平齐,妈妈先下指令“等一等”,同时伸手轻轻扶住宝宝的身体,如果宝宝要起身或者动,则妈妈要控制住宝宝的身体不动。如果宝宝能很好的坐着等一段时间,则妈妈可以让宝宝吃一些小零食,然后再发指令“等一下”。

2、辅助进阶:妈妈的手轻轻扶住宝宝——妈妈的手伸出但不接触宝宝——妈妈与宝宝保持一臂以内距离但不伸手——妈妈和宝宝距离逐渐变远——生活中泛化,妈妈和宝宝外出并保持距离(确保安全地点)

3、时间进阶:10秒——1分钟——10分钟(安坐)

提示:为了增加等的趣味性,妈妈也可以放一段宝宝喜欢的音乐,并示意:音乐结束后再能拿自己喜欢的物品。


课程二:轮候训练

1、妈妈准备好球、玩具小汽车、饼干等,邀请爸爸一起参加这个游戏,先让爸爸坐在宝宝身后辅助宝宝。

2、妈妈拿出球对宝宝说:“喂,该你啦!”,然后把球滚过来,鼓励宝宝把球滚过去。如宝宝不能独立完成,要让爸爸辅助宝宝把球滚过来。

3、一旦球被推到妈妈那里后,妈妈和爸爸就要语调夸张的说“滚过来了”,然后爸爸可以给宝宝一块小饼干,让宝宝觉得玩滚球游戏“蛮有趣”的(提示:饼干要很小块,不要让宝宝几下吃饱)。

提示:教孩子学习轮流的训练,其实也是家长自我学习的训练——教自己如何与孩子互动,一起玩游戏。妈妈要努力做到:第一级,孩子不排斥和自己玩;第二级,孩子可以和自己互动游戏。所以要从孩子喜欢的内容入手,比如有些孩子喜欢扔球,妈妈初期可以不训练任何内容,就是宝宝扔出去,妈妈捡回来交给宝宝(不要要求宝宝把球扔给自己),再让宝宝扔出去,通过不断重复的动作帮助宝宝建立起兴趣,再慢慢引入规则。慢慢来,别着急。


课程三:排队训练

  如果宝宝特别喜欢某种物品,妈妈可以选取这个物品做强化物,通过“买东西”来锻炼宝宝的等待能力。

1、先让宝宝明白“买”这个动作,妈妈带着宝宝拿着这个物品去货架结算,让宝宝明白买的过程和意义:买完了就可以拿着吃了。开始的过程要简单,挑超市人最少的时间去,拿了物品就去结账,宝宝只需要等很短的时间就可以“买”到自己喜欢的物品;

2、当宝宝理解买的意义后,妈妈可以慢慢延长买的时间,让宝宝拿着喜欢的物品,两个人先在超市里溜达一下,或者和其他物品一同结账,延长宝宝“等待”拿到物品的时间。

3、如果宝宝等待的能力加强,妈妈可以逐渐选择热点时间,逐步增加宝宝的排队时间,让宝宝明白稍微忍耐一下就可以“买到”自己喜欢的物品,自然强化。

备注:本训练方法总结于方静老师的文章“买牙膏练排队”,更详细的文章请关注公众号以琳自闭症家园,在此特意向方静老师和以琳自闭症家园致谢!


平复情绪


ALSO生活场景教学

课程一

1、妈妈要坚持分析宝宝的哭闹原因(利用ABC方法),多数情况下是以下三种原因:

(1)宝宝不会提需求,欲求不满;

(2)宝宝的需求未被满足(输了以后哭闹也是希望得到“赢”的结果),希望获取其他人注意;

(3)宝宝不愿意做要求完成的事情,试图逃避;

2、无论哪种原因,妈妈要做的第一步都是“忽略”宝宝的哭闹行为,离远并不看宝宝,不要担心伤害宝宝的感情,因为这样做的目的避免下一次问题行为升级——任何立刻做出的“满足或批评”的反应都是一次无意间的强化,愈演愈烈。

第二步,分析宝宝哭闹的原因,如果是因为(1)宝宝不会提需求,则妈妈在宝宝哭闹声渐消后,教宝宝合理的提出需求,如“我要糖糖”,让宝宝仿说,如果宝宝做了就迅速给糖强化。提示:前提一定要保证宝宝有适当的能力,不要让宝宝做他做不了的事!

如果是(2)需求未被满足,比如宝宝提需求“我要糖糖”,妈妈说“没有糖糖”,宝宝哭闹,则妈妈要做到即使在宝宝情绪平复后也不要给宝宝糖糖,否则会强化问题行为;妈妈的解决办法是预防,让宝宝学会“征求意见”,比如宝宝要糖的时候不再表达“我要吃糖”,而是说“我可以吃糖糖么?”妈妈可以回答“不吃糖糖,吃饼干好不好(要选择宝宝喜欢吃的)。”如果宝宝选择好,实际上是学会了“征求意见”,而不再是简单的“提需求”。对于一些高功能宝宝来说,如果非常在乎输赢,输了以后喜欢哭闹,妈妈可以教他“我们可以再玩一盘么”,并主动让宝宝赢。

如果是(3),妈妈要先分析,给宝宝的训练项目是不是太难了,宝宝现有的能力不理解或无法达到,如果确定宝宝可以做到,要坚持做完,不要让宝宝以为“哭闹”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之后的哭闹行为会加剧。妈妈日常可以通过社交故事教宝宝理解“好宝宝”和“坏宝宝”,当宝宝产生逃避行为时鼓励宝宝做“好宝宝”,如果宝宝表现转好要迅速强化奖励,慢慢的规避掉宝宝的逃避行为。


遵守公共规则


ALSO生活场景教学

课程一:不乱丢垃圾

1、把垃圾扔到垃圾箱:妈妈提前准备好橘子皮或香蕉皮等垃圾物品,和宝宝一起来到垃圾桶旁,妈妈拿起一块橘子皮,蹲下和宝宝视线平齐,举起橘子皮在宝宝视线前,说“扔到垃圾桶里”,然后把橘子皮扔进去;再交给宝宝一块橘子皮,(辅助)宝宝把橘子皮扔到垃圾桶,并迅速给予强化,夸奖宝宝。

2、生活中养成习惯,将垃圾随手丢入垃圾桶中。


课程二:其他训练目标

1、需要杜绝的问题行为:

不要伤害其他小朋友或自伤;不乱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随便进入别人的空间,不乱扔别人的东西;不乱扔东西,不朝人扔东西;

2、礼貌用语:

见到熟人要主动打招呼;遇到有人打招呼要回应;和人离开要说再见;

3、规范外出:

不拿超市里或商店的物品;不再公共场所乱跑;不能尖叫;不能在安静的场所自言自语;懂得在付款的时候排队;

4、按规则游戏:

礼让排队,不插队;不抢不属于自己的玩具;遵守游戏规则;

5、不随地大小便;

有大小便的需求以后,可以不随地大小便,一直等到厕所后再完成如厕过程;

6、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

在电影院、画展或外出就餐时,能保持安静不尖叫。


当未能满足要求时会忍耐或者接受


ALSO生活场景教学

课程一:学习“等一下”

1、训练“等一下”:妈妈准备好宝宝喜欢的小零食放在桌子上,和宝宝面对面坐好,视线尽量平齐,妈妈先下指令“等一等”,同时伸手轻轻扶住宝宝的身体,如果宝宝要起身或者动,则妈妈要控制住宝宝的身体不动。如果宝宝能很好的坐着等一段时间,则妈妈可以让宝宝吃一些小零食,然后再发指令“等一下”。

2、辅助进阶:妈妈的手轻轻扶住宝宝——妈妈的手伸出但不接触宝宝——妈妈与宝宝保持一臂以内距离但不伸手——妈妈和宝宝距离逐渐变远——生活中泛化,妈妈和宝宝外出并保持距离(确保安全地点)

3、时间进阶:10秒——1分钟——10分钟(安坐)

提示:为了增加等的趣味性,妈妈也可以放一段宝宝喜欢的音乐,并示意:音乐结束后再能拿自己喜欢的物品。


课程二:提前告知

1、两个小朋友一起玩一件玩具时,妈妈可以提前告知:“等音乐停止时,要换别的小朋友玩。”然后播放音乐,并将玩具交给小朋友玩,然后让宝宝安静等待,若无法安静等待,则给予提示,要其静静等待。当音乐停时,妈妈将玩具交给宝宝,再播放一首曲子。直到大家能安静等待为止,再增加人数为三人,依此类推。

2、日常生活中宝宝玩自己喜欢的玩具不肯停下时,妈妈可以提前告知“数十个数,就不再玩了”,然后慢慢的把数数完,收走游戏。(如果宝宝能力较好,认识时间,妈妈可以下指令“X分钟以后,收走游戏”),如果宝宝不哭闹则迅速给予夸奖赞扬,强化这个行为。


课程三:排队训练

如果宝宝特别喜欢某种物品,妈妈可以选取这个物品做强化物,通过“买东西”来锻炼宝宝的等待能力。

1、先让宝宝明白“买”这个动作,妈妈带着宝宝拿着这个物品去货架结算,让宝宝明白买的过程和意义:买完了就可以拿着吃了。开始的过程要简单,挑超市人最少的时间去,拿了物品就去结账,宝宝只需要等很短的时间就可以“买”到自己喜欢的物品;

2、当宝宝理解买的意义后,妈妈可以慢慢延长买的时间,让宝宝拿着喜欢的物品,两个人先在超市里溜达一下,或者和其他物品一同结账,延长宝宝“等待”拿到物品的时间。

3、如果宝宝等待的能力加强,妈妈可以逐渐选择热点时间,逐步增加宝宝的排队时间,让宝宝明白稍微忍耐一下就可以“买到”自己喜欢的物品,自然强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