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这些行为,做得越好越是在破坏专注力

 不负好时光16 2019-11-16

幼儿园里,趁着小朋友们做早操之余,一位妈妈和老师聊起了孩子的在园表现。妈妈表示,自家的孩子洋洋总是什么都学不好。

老师说:“洋洋的专注力比较差。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洋洋会经常发呆,总是需要频繁点醒,每次也只是点一下就‘醒’一下,很快又将心思转移到别处去了。”

妈妈点了点头,望向正在做操的洋洋,说:“确实,你看他,做个操都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老师说:“我挺担心洋洋升小学后课堂上无法认真听讲,会很影响学习,他的专注力还是需要麻烦你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培养。”

妈妈也是一脸苦恼,说道:“该怎么培养呢?”

专注力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注意力。相信那些从小专注力就不够好的爸爸妈妈,一定深知缺乏专注力给自己带来的“伤害”有多深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明明自己很想尽快将手头的工作做完,却总是被手机上各种消息提示给影响,甚至连自己原来那份“要好好工作”的心思都会被完全带出。

专注力是孩子适应环境最基本的能力,也是一切学习的基础。爸爸妈妈只有培养好孩子的专注力,才能促使孩子在以后(甚至到成年后)学得更多、更快、更好。看到这里,爸爸妈妈们肯定很想知道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吧?别急,接下来我们就着重聊聊这个话题。

越简越好,制造一个更容易集中的微环境

  • 物品的简约

虽然我家宝宝才2岁多一点,但我早已有了一个将来给孩子买文具的标准了,那就是文具越简单越好。因为,我看过很多小朋友(也包括我自己小时候)在学习的时候,总会被自动铅笔上的一个吊坠、橡皮擦上的动物模型、铅笔盒上的卡通人物画像吸引住,而出现分心的现象。

对于孩子来说,不管是玩具还是文具,这些物品细节做得越多越好,就越是容易成为孩子专注力的干扰物。爸爸妈妈在给孩子准备玩具或者文具时,应准备一些图案素雅、内容简单的物品。

另外,在给宝宝布置玩耍或学习的环境时,也应注意环境的简洁。比如:不要给孩子买图案丰富的游戏垫;不要在游戏垫上放置太多的玩具;不要在书桌上放置太多的学习用品等。

  • 氛围的安静

记得有一次,我在房间内写文章,可宝宝却硬是要把我从房内拉到客厅来。我尝试着在播放着电视节目,还有其他家庭成员在聊天的客厅里写文章,很快我会发现自己根本写不下去。我的注意力总会被电视节目的声音吸引,思路也被聊天话语打断。最后我干脆先完成一个小段落,就放下手机先陪宝宝了。

从我个人的经历可以看出,想要保持好的专注力去完成一件事,就需要先保证周围环境的安静不嘈杂。与我们大人相比,孩子更容易接收到周围的环境音,而被无关紧要的事物所吸引。因此,爸爸妈妈在孩子需要专心做某件事的时候,要多注意孩子所处环境的氛围是否安静。如:大人不要边督促孩子写作业还边玩手机;不要让孩子边玩玩具(或吃饭)边看电视等等。

给孩子独处的时间,避免他人无意识的干扰

如果觉得自己的孩子专注力太差了,可以请爸爸妈妈们回想一下,在孩子做一件事(如:玩玩具、学习)的时候,自己是否有给孩子独处的时间去完成。

  • 避免过多的关心

有一种冷叫做奶奶觉得我冷,有一种饿叫做妈妈觉得我饿…于是,在孩子玩玩具时、写作业时,妈妈和奶奶经常会“上演”这样一幕。

“宝宝,别玩玩具了,来吃点水果吧。”

“孩子,冷不冷啊?空调温度再帮你调高一点吧。”

“孩子,渴了吧。要喝白水还是果汁啊?”

除此之外,很多爸爸妈妈不仅是对孩子生理上的需求表现出嘘寒问暖,还会特别关心孩子正在做的事“进展”得如何。

“不对,应该先这样…”

“东西要小心放,别弄坏了。”

“错了,还是我教你吧。”

很多时候,表面上看我们确实给了孩子足够多的时间去做一件事,可由于中途的频繁关心,不仅容易打断孩子的注意力,还容易把属于孩子的一整块时间分成碎片化时间。孩子在每次被打断后想重新将心思带回正在做的事情上,就需要一定的准备时间。孩子甚至会对正在做的事失去兴趣,而将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去。长此以往,孩子的专注力就会下降。所以,我想对爸爸妈妈说的是:“有一种爱叫做放手,请让孩子自己来。”

当然,并不是说因为这样爸爸妈妈就不能去关心孩子了。对于孩子生理方面的需求,如:渴了,饿了,想吃东西;冷了,热了,想增减衣服…爸爸妈妈可以选择在孩子注意力开始下降的时候,一次性把这些需要做的事做好,然后走开,或在一旁安静的照看着。对于孩子活动过程中的进展,请多让孩子去尝试,只有在孩子确实需要帮助的时候才“出面”。总之,请爸爸妈妈尽可能多的给孩子一些独处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 避免不必要的阻拦或催促

在爸爸妈妈的眼里,是不是总觉得孩子经常会做一些在自己看来特别无关紧要的事呢?孩子甚至会因为大人的打断或催促而烦躁不安。

有一次,我给宝宝喂橘子。在橘子吃完后,我正准备收拾掉橘子皮的时候,宝宝却“拦住”了我。只见宝宝拿起大块的橘子皮,用手指一小块一小块的捏下来。我见宝宝捏橘子皮不算脏也不会危险,就让宝宝自个去玩。等过了一会,我却听到宝宝大声的反抗。原来,是宝宝的奶奶看见了,想把橘子皮收拾掉,还反复叮嘱宝宝不能玩橘子皮,会弄得桌子地板都是。

宝宝捏橘子皮,这在我们大人看来是非常无聊且还特别添乱的事,总会激起大人们想上前阻止的心理。可殊不知,宝宝这种在我们大人看来特别无关紧要的行为,对他自己而言却是特别重要的。宝宝把这个过程当成是在玩游戏,能让自己从中获得乐趣,还能锻炼手指的小肌肉动作,增强自己对橘子以及捏这个动作的认知。更重要的是,为了将橘子皮捏出自己预期的效果,宝宝能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捏橘子皮这件事情上,对锻炼自己的专注力有着显著的作用。

如果大人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并强行打断孩子,就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还会进一步破坏孩子的专注力。爸爸妈妈应该做的,是要多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事情,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多给孩子提供尝试的机会。

劳逸结合,合理安排活动时间

孩子的注意力时间是非常短的,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缓慢增加。一般来说,四岁前的孩子专注力都不强。从一岁半到四岁前这个阶段,孩子只能维持不到5分钟~10分钟的专注力。只有到了孩子上小学以后,才可能维持在20-25分钟左右。因此,对于低龄幼儿来说,“三分钟热度”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鉴于孩子注意力短的特性,爸爸妈妈在安排孩子活动时,应该要尽量缩短孩子一次做同一件事的时间。比如:在给宝宝读绘本时,妈妈应该在每读完一本绘本就先休息一下,或在读绘本3-5分钟后将读绘本内容的方式改为让宝宝找绘本中的人物;对于有学习任务的孩子,则可以帮助孩子难易结合,在孩子做完一篇比较难的作业后,可以做下比较简单的作业。这样子,孩子就不会因为长时间做同一件事而觉得枯燥乏味,容易分散注意力。换着事情让孩子做,可以让孩子的精神得到放松,还能有效拉回孩子的注意力。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找到孩子的兴趣

当孩子不能持续专注一件事的时候,很可能是孩子对这件事不感兴趣。就和我们大人一样,对于一件自己不感兴趣的事,很容易做着做着就分心了。但由于我们大人比较“身不由己”,为了完成这件事,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专注才能完成。因此,如果爸爸妈妈觉得孩子在个别事情上表现出明显的不专注,则要选择让孩子做其他的事,或培养孩子对这件事的兴趣。

每个孩子都是好奇心强烈的宝宝,每种新鲜的事物都可能激起宝宝强烈的好奇心。如果想要宝宝保持对某件事的兴趣,就需要爸爸妈妈想办法将抽象枯燥的东西变得具体生动一点,就像给事物换了一张新面孔一样,这样能激起孩子想要探究一番的好奇心理。唯有孩子对某件事情产生兴趣,才能促使孩子愿意将精力放在这件事上。

简单来说,孩子优质的专注力离不开旺盛的好奇心。想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就需要孩子对所进行的事感兴趣,而让孩子感兴趣的前提,就需要先激发起孩子的好奇心。因此,爸爸妈妈应该少对孩子说不,而是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给孩子最大的自由去探索。

玩中学,让孩子玩有助于提升注意力的游戏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郭一洁老师说:“把教育的目的隐藏到游戏当中去,才是最高级的教育。”

爸爸妈妈在培养孩子专注力的时候,也可以多加入一些游戏的元素,让游戏成为培养孩子专注力的“法宝”。

比较常见的能有助于孩子持续专注的游戏有找东西、下棋、拼拼图、走迷宫等。其中,找东西的游戏“版本”是最多的。有像手机游戏“找你妹”、“水果消消乐”的版本,也有看图片看绘本找东西的版本,还有从实物中找出同一属性的版本。只要是选择让孩子感兴趣的,能让孩子安静下来,并在一定时间内专心玩的游戏,都可以用来锻炼孩子的专注力。

对于我家宝宝,比较常玩的锻炼专注力的游戏就是绘本里找东西的游戏了。宝宝最喜欢看的绘本是《大卫,不可以》。在讲完绘本中的故事后,我会问宝宝:“大卫挖鼻孔(的那一页)在哪里?”“大卫睡着了在哪里?”宝宝每次都能特别有耐心的一页一页翻找着绘本,在每次找到后还会兴奋的告诉我:“在这里~”除此之外,我们还会用俄罗斯方块中的方块,让宝宝找出黑色方块、紫色方块在哪里,然后交给妈妈。

爸爸妈妈要知道,孩子注意力的不集中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专注力会逐渐发展。爸爸妈妈需要做的,就是为孩子营造一个更容易集中注意力的微环境,并学会适当的放手,给孩子独处的时间。同时,还要了解孩子注意力的发展特性,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并合理安排每次活动时间,多和孩子玩有助于提升注意力的游戏。相信只要爸爸妈妈做到这些,并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有效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