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VS收藏之道

 天宇楼33 2017-04-16








如果在蔡康永主持人、作家的名衔之后,再加上“艺术收藏家”,他一定十分欢喜。没错,这个在时尚界、娱乐圈的能人,对艺术品收藏也是别有一番心得。名人收藏艺术品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分享收藏经大多为资深的专业收藏家,而蔡康永这样“像买衣服买包包一样去买画的人”,在艺术品投资中获得许多意外回报的他,又有哪些收藏之道呢?



有一次,蔡康永为了众多圈内好友的结婚派对,购买了一批日本大牌艺术家村上隆的限量版画“New Day”系列——仅仅因为这些5000元左右人民币一幅的版画看上去很喜庆,寓意也很讨巧。后来却惊喜地发现,这些结婚礼物随着时间有了增值的空间,原本只售5000元一幅的村上隆版画,在短短的时间内居然增值到上万人民币一幅。想必收到这份会不断增值的结婚礼物的朋友们也是十分惊喜。

 

后来,蔡康永又在网上买了一个防毒面具,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有什么用,只觉得造型很别致就果断买下。后来又行家告诉他,这是世界大战时期的面具,市面非常罕见,极具收藏价值。



在蔡康永的收藏世界里,他就像个小女生看见了心仪的包包或衣服一样,买不到就会魂牵梦绕,买到了就满足了此刻的欢喜,并不是真正当做投资来收藏。但是却总有那么些神来之笔,频频发生在蔡康永身上,如果说这是收藏的成功之道,还不如说这是蔡康永独特的审美观和社会价值观意外契合的衍生价值。

 

收藏对蔡康永而言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家庭教育与习惯让他明白“画是可以买的”,剩下的就是喜不喜欢与价钱合宜与否的问题,但从小家里挂满“小小的人、黯淡的山、发黄的纸”的中国经典水墨画,竟让他窒息得往另一个极端的审美品位拉扯!


例如,前些时候他分别在两大报副刊为一位旅居纽约的画家李艾晨的画展各写了一篇导览文章,这位年轻画家画在金属板上的作品,一般观众看来可能像是卫星云图或是细胞在显微镜下放大的照片,但是蔡康永却从中得到了宁静与安慰!而江苏画家季大纯的画作,介于中国传统与西方技巧融合后的沉静与冷酷,是一种疏离的认同。



也许蔡康永对艺术品的收藏不在于投资的眼光,也不在乎背后的“文章”。而在于知识和阅历沉淀下来的,不同于普罗大众的独特审美,在玲珑满目中慧眼识宝。可以说,蔡康永的收藏之道,也就是他对于艺术与生活的审美积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