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念处经——第一节﹝引言﹞

 即心观心 2017-04-16
念处经
  在今天泰国、缅甸、斯里兰卡……地区,最重视的修行法门、方法的核心就是四念处,但是在北传地区,却是对四念处的修行法门非常陌生、非常忽略,到最近十几年来,经过南北传佛教的交流,才渐渐有人深入了解四念处的修行方法。
   空海是在一九八九年,就到泰国去参访、去研习四念处的修行方法。之前在就读研究所的时候,也就曾经深入原始佛法跟四念处,经过廿、卅年的闻思修证之后, 发现佛陀所走过的这一条解脱之路,真的是非常殊胜,让我得到了很多法宝,所以今天把它毫无保留的呈现出来跟大家来分享,所要跟大家讲述的,不是讲一些头脑 的观念、知见,而是真的可修、可证、可达。
   以下所要讲述的四念处课程内容,在仔细听闻之后,你要认真的去做、去实践。在北传的《四阿含》里的《中阿含》九十八经,就是【念处经】。南传在《长部》 里有【大念住经】,北传在《杂阿含》也有记载,但不是很完整。在《中阿含》九十八经的【念处经】,非常的完整、相当好,请大家多珍惜这一经的开示。
   只要你按照【念处经】所讲述的“四念处”方法,逐步的去修、去做,佛陀跟我们开了“支票”,跟大家保 证七年内,你至少能够证到三果。如果因缘具足,你很有可能可以证到阿罗汉果。不要以为证阿罗汉是不了义、是小乘的、是自了汉,这都是错误的观念、知见,要 把那些通通放下。因为佛陀本身就是走过这一条“四念处”,而成佛、成道的。
    《阿含解脱道次第》196页“念处经”
    第一节﹝引言﹞
  “世尊告诸比丘:,有一道净众生,度忧畏,,灭苦恼,断啼哭,得正法,,谓四念处。,若有过去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悉断五盖、,心秽、慧羸,,立心正住于四念处-修 七觉支,,得觉无上正尽之觉;,若有未来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悉断五盖,心秽、慧羸,立心正住于四念处,,修七觉支,,得觉无上正尽之觉;,我今现在如 来、无所著,等正觉、我亦断五盖、,心秽、慧羸,,立心正住于四念处,,修七觉支,,得觉无上正尽之觉”。
   佛陀第一段就开宗明义的跟我们指出,有一条解脱道路,这一条解脱道路能够“净众生”,把众生内心的贪嗔痴、污垢都净化掉、洗涤 掉;“度忧畏”,你的忧悲苦恼、你的畏惧、你的不安,都可以因为这一条“四念处”的解脱道路,而让把你 内心的忧悲苦恼都消除、消失。“断啼哭”就是你原来在苦海浮浮沉沈,种种的痛苦、种种的烦恼、种种的不安,能够因为你实修 “四念处”这一条解脱道路,而得到解脱自在,内心的苦、内心的不安,以及那些啼哭,也都会消失。这是治疗我们心病最好的药,你能 够得正法、见法,走在正确的解脱道上,而这一条正确的解脱之路就是四念处。
   佛陀已经很清楚、明显的告诉我们四念处的效果,再来他又拿出历史上的那些解脱者来证明,说明过去的那些解脱者,也是如实走过这一条“四念处 ”的修行方法,未来的那些解脱者,佛陀也很清楚的告诉我们,他们也一定会走过这一条“四念处”的修行方法,包括佛陀 本人,他也清楚的告诉我们,因为这不是信仰、不是道听涂说,如果我佛陀自己没有走过的话,我怎么能够证明这一条路的正确与否呢?所以佛陀很笃定的告诉大 家,我佛陀也是如实的走过这一条“四念处”的修行道路,而来到无上正等正觉。
   这样的说明够清楚了吧?!这样的说明足以让大家产生信心了吧?!过去的佛、未来佛、现在佛,他们都是很扎扎实实的走过这一条“四念处 ”的修行方法,而来到究竟解脱。佛陀不会打妄语,不会开空头支票,所以请大家放心!跟随著佛陀他们所走过的解脱之路,依循著「四念处 ”所跟我们开示的修行方法,一步一脚印的去做,这是最安全、最快速。
   因为我们是在禅修中讲解修行要领,而不是在一般的摄影棚室,或是一般单面式的讲经说法、单独片面的诠释。修行要领是很实用、很实际的,而且是很生动、很 活泼的,所以在禅修的时候,讲述“四念处”的修行要领,才能够讲出活的那一部份─活生生的修行要领,如果我只是在摄影棚里面讲的 话,则其中很多的精华就没办法讲述出来。况且修行要领是属于双向的互动,是一种磁场双向的互动,你们的精进用功会激发我讲出更深的修行要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