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方腹诊第5讲

 老计1 2017-04-16

二、具体要素

1、心下痞·心下痞硬

        关于心下痞·心下痞硬,我觉得国内医家对此概念并不是非常明确,常常和腹满(腹胀)、腹痛、心下满、心下痛相混淆。其实,这个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心下痞·心下痞硬在许多方剂的腹诊中都会出现,明确心下痞·心下痞硬的定义,有助于我们对方剂的鉴别。

        我们知道,心下是一个部位,是和腹部相区别的,代表意义也不同,这在上文中我已论述,所以这里要解释的,就只有“痞”和“硬”了。那“痞”和“硬”究竟怎么解释呢?我们先从字面上来看。

        在汉语中“痞”通“否”(),也就是“否极泰来”中的“否”,这个否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的第12卦,卦象乾上坤下,表示天地不交、阴阳不交,各行其是,是隔阂不同的表现。有意思的是,“否”的天地不交,是阴阳上下的不相交通,联系到人体,可以理解为气机上下的不相交通,那“心下痞”呢,其实是气机上下不通之后,郁滞于心下的的结果,是一种心下部位闷堵、上顶的感觉。

        如果汉语中的解释仍然相对模糊的话,日语中“痞”的释义则更为清楚。“痞”在日语中的音读为(ひ),其训读为“痞える”(つかえる),而“痞える”有个同音异形的写法“支える”,两者意思是一样的,都有支撑、顶的意思,“心下痞”就可以理解为心下部有东西支撑着一样,就是这种感觉。

        通过以上文字考据,“心下痞”的概念可以清楚了,就是心下部一种闷堵、支撑的感觉。那么《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证据来支持这种说法吗?虽然《伤寒论》中并没有直接对“心下痞”的感觉进行描述,但我认为可以从“心下痞”的成因来找一下线索。《伤寒论》中对“心下痞”的成因,引用最广泛的就是第131条“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一作汗出)因作痞也。”此外第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第156条“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从这些条文中,可以看出“心下痞”多是太阳病、少阳病误下而来。我们知道,太阳病下后,往往会造成冲气上逆,《伤寒论》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但如果这种冲气达不到上冲头面、胸中的程度,而与内陷的邪气郁结于心下的话,就会产生心下痞(当然也可见结胸,这与内陷邪气的条件有关),因此,“痞”是冲气的一种变化,由于冲气是上冲的,故“痞”会有上顶、支撑的感觉。再看《金匮要略》腹满寒疝篇中有“夫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谷气不行,而反下之,其气必冲。不冲者,心下则痞。”一句,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明,“痞”是一种闷堵、上顶、支撑的感觉,这和“满”有什么区别呢?很多后世医家因为第149条“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把满和痞等同起来,我认为这是不对的,“满”是膨胀的感觉,有向外扩张的趋势的,这和“痞”向上的趋势不同,这是两者的差别。当然,临床上,常常会见到“痞”“满”同时存在的情况,则称为“痞满”。

        再来说“硬”,其实《伤寒论》原文应该写作“鞕”,两者是通假关系,故先常以“硬”代替。“硬”是坚硬的意思,即触摸是有坚实感、抵抗感。“痞硬”就是除了患者自我的闷堵、上顶、支撑感觉外,术者按之还有抵抗、坚实感。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基本了解了“心下痞”“心下痞硬”的字面上的意思了,而《伤寒论》中,还有许多类似于“心下痞”“心下痞硬”的文字,如“心下坚”“心下逆满”“心下支结”等,日本学者铃木达彦等认为,这些其他的表达都可以放在“心下痞·痞硬”这一范畴内讨论,因为其所指基本是相同的,我赞同这种说法。

        这些“心下痞”“心下痞硬”的腹诊表现是什么呢?仅仅是上面讲的“心下痞”——心下部闷满支撑感,“心下痞硬”——心下部闷满支撑感伴有按压坚实感吗?是否还有其他表现,比如是否伴有疼痛?这在《伤寒论》中论述极少,只有第149条中有“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却并没有说明此处的痛是自觉疼痛还是他觉症状。这里,我们还是要感谢日本的学者,他们对此做了详尽的研究,其中铃木达彦等把昭和时期以来日本汉方文献中关于“心下痞”“心下痞硬”的定义进行了列表对比,我这里偷个懒,直接吧表翻译过来,大家看看:

       心下痞的定义
      心下痞的定义


心下痞硬定义
心下痞硬定义

       从上表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心下痞和心下痞硬的定义了。心下痞,可以从自觉症状和他觉症状两方面进行定义

       自觉症状:剑突下部(心下部、鸠尾部)支满感,无疼痛。

        他觉症状:无,即按之也没有抵抗和压痛感。心下痞硬,可以定义为自觉症状:剑突下部(心下部、鸠尾部)支满感,无疼痛,他觉症状:按压时有抵抗及压痛。

        以上定义中,自觉症状剑突下部(心下部、鸠尾部)支满感是心下痞·痞硬的首要证据,是必须具备的,同时,无自觉疼痛也是必备的,这是心下痞与其他腹证(特别室结胸)相区别的指征,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心下痞·痞硬并非不能和心下疼痛同时存在,在某些方证的腹证中,两者是可以作为独立的腹证同时存在的,如安中散的腹证中就可以既有心下痞又有心下痛。心下痞和心下痞硬的区别就在于他觉症状中,是否有压痛或抵抗。

        心下痞·痞硬具体操作时,施术者以三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指腹沿任脉,从鸠尾至上脘依次施压,用力由轻到重,以体会指下的抵抗感,并询问患者有无压痛、胀满、恶心感。如指下无明显反应, 可稍向正中线左右探按,查看有无心下痞·痞硬。

        那么,诊察出心下痞·痞硬有什么意义呢?很多人都直接将“五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对应起来,一见到心下痞·痞硬就直接用“五泻心汤”了。这种机械的方证对应是不对的,我提倡要了解方证·腹证背后的意义,同时四诊合参,再有针对性的使用经方时方。那么,我们要知道心下痞的意义,不妨把《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关“心下痞”“心下痞硬”(这里包括上面提到的类似表达)相关方剂条文都列出来:

        先来看看“心下痞”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呕而肠鸣,心下痞,半夏泻心汤主之”

         再看看“心下痞硬”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鞕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鞕,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鞕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鞕也。甘草心汤主之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鞕,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鞕,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 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茯苓芒硝汤主之

        “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主之”

         “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

        通过以药测证,我们可以看到,“心下痞”的成因是水饮、郁热和气虚(其中气虚不明显)。“心下痞硬”的成因也是水饮、郁热和气虚。两者只是程度的不同而已。其中并没有明显的气滞原因,这是《伤寒论》中心下痞·痞硬和心下满在病因上的不同之处。当然,许多后世医家,由于概念不清把心下痞和心下满混淆,或称之为“痞满”,所以在很多后世方中,有不少针对心下痞或心下痞满的方子用理气药物的,甚至《中医内科学》教材也将“痞”与“满”相混,分了好多好多型,似乎已经是共识了。我也无力去改变这种观点,但我想我们只要知道其中的区别,心里明白,也就行了。

        最后,我还有一点对“心下痞”的个人见解,对与不对请大家自行鉴别。我认为,“心下痞”的本质是粘膜症,除了心下部闷满支撑感外, 还多会伴有嘈杂、烧心、反酸、恶心、振水音等症状。其中郁热表现在病理上就是粘膜的充血、炎症,是粘膜的刺激症,故首先会出现烧心、嘈杂,由于神经的反射而出现闷满、支撑感,水饮和气虚表现在病理上是粘膜功能的不良,过分分泌胃液和不能很好的吸收胃中的水分,从而出现反酸、恶心、振水音,在由神经反射表现为腹直肌紧张。这与胃蠕动不良引起的心下满是不同的。以上是我个人的推理,希望有识之士能加以指正。

        关于心下痞·痞硬的方剂,上述这些方剂,有不少我们现在都并不是以心下痞作为其主证了,如大黄黄连泻心汤、五苓散、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等(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很特别,这里的心下坚很可能是传抄错误,以后会讲)。又有不少《伤寒论》方剂,虽然条文中没有心下痞·痞硬的记载,但在后世的使用中,却发现心下痞·痞硬其实是其很重要的一条腹证,如吴茱萸汤、人参汤等。这些在讲具体方剂时还会细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