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人生--火神派中独树一帜的“祝附子”(二)

 为什么73 2017-04-16

中医人生--火神派中独树一帜的“祝附子”(二)

素材:张渊    主播:苏仁娜    来源:网络   编辑:张丽群

上期中,我们说到祝味菊先生以中医为根本,兼具考察西医多年,本期我们将来了解他对中西两体的独到见解。祝氏崇尚二张(仲景、景岳)之学,对阳气的作用有着十分深刻的理解。他所称之'抗力'、'体力'、'体气'、'体质', 实质上都是指的人体正气,具体而言就指人体阳气。强调温热扶阳,是祝氏学术思想的核心。

     

     

西医治病,讲究病原疗法,认为'一病有--病之特凶, 举一病而求一特效之药',但是,'疾病之来,原因不明者甚多,必欲一一考其特因之所在,一一求其特效之方药,以有限之精力,窥无穷之造化,愚公之志可嘉,庄老之趣未得也。''疾病种类繁多,一病而探出一种病原,一种病原而创制一种特效良药,仅为人类之一种理想。以今之所知,能确定其为病原体者,不过数十种而已,所谓能直接消除病原之药,亦如凤毛麟角,窭窭数种而已……是故病原疗法,不敷应用。'即使在今天看来,祝氏对病原疗法局限性的认识, 也充满着先哲的光芒。事实上,依赖査清各种病原,再研制相应的特效药物,恐怕永远也满足不了临床需要。但是, '医者治病,不能因病原不明而束手不治也,亦不能以特效药之阙如而屛不处方也。''病原繁多,本体惟一,病原之发现,随时代而变迁,人体之自然疗能,历万古而不易', 祝氏认为,正气决定人体发病与否和生死预后,'抗力旺盛,则邪机衰老;抗力不足,则邪机猖獗。抗力决定愈期, 亦决定死生'。因此,祝氏强调治人为本,扶阳为重。就此他有很多经典式的论述,而其主要可归为:得阳者生,失阳者死。阴不宜盛,阳不患多。宜温者多,可清者少。

        


根据多年体会,祝氏认为'今人体质,纯阳者少,可温之证多,而可凉之证少。''吾非不用寒凉也,特以今人体质浇薄,宜温者多,可清者少。温其所当温,不足为病。浅薄之流,讥吾有偏,非知我者也。'他引证《内经》所论, '秦汉体格,去古已远,今人禀赋更薄,斫伤更甚,虚多实少, 彰彰然也。大凡壮实之人,能受清药;虚怯之体,只宜温养。余治医三十年,习见可温者十之八九,可清者百无一二'。其原因则在于,'吾人仆仆终日,万事劳其形,百忧感其心,有动必有耗,所耗者阳也。物质易补,元阳难复,故日阴常有余,阳常不足'(《伤寒质难第七篇》)。今天,国人的疾病谱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慢性病已成为危害人民的主要疾患,而'宜温者多,可清者少'的认识尤具现实意义。


好了,本期的夜话中医到这里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下期同一时间我们再会。






把你的中医故事通过我们的口说给大家听,一起感悟中医学习的酸甜苦辣。

欢迎来稿:670870910@qq.com

每周日晚静静聆听中医的故事,感受不一样的中医情怀——夜话中医

每周一期

温暖中医人

感悟中医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