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男子咳嗽两年多,原因竟是 20 年前做的一件事……家长们要注意了!

 songhuijun 2017-04-16

这 2 年来,34 岁的刘先生一直咳嗽咳痰,经过反复的抗感染治疗始终无效。近日,经福建省人民医院呼吸胸外科联合病房检查发现,刘先生反复咳嗽的原因竟跟他 20 年前干的一件事有关……

近日,刘先生以“咳嗽咳痰 2 年余”为主诉住进福建省人民医院。这两年,刘先生反复刺激性咳嗽,少量白粘痰,在当地医院反复抗感染治疗无效。肺病科徐顺贵副主任医师和胸外科陈阳天主任医师仔细阅读患者外院胸部CT片后发现,左肺后基底段支气管处有一圆柱型高密度影,考虑支气管异物可能。

经医生详细追问病史后,刘先生想起:会不会跟 9 岁时误吸了一颗玩具子弹有关?当时吸入玩具子弹后,他咳嗽较剧,后来症状缓解,就没放在心上了。直到近两年,他才出现间断咳嗽、咳痰,症状逐渐加重。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医生们发现,刘先生左下肺后基底段 a 亚段支气管开口狭窄,管腔内可见一环形异物——刘先生咳嗽的“元凶”很可能就是这个环形异物。

该异物表面覆盖少量白色坏死物,管腔内部大部分肉芽堵塞。因异物在支气管内长达 20 余年,崁顿位置较深,周围肉芽肿包绕明显,治疗起来相当棘手:异物崁顿位置在左肺下叶后基底段亚段,位置极深,操作难度极大,一旦剥离不慎就有出血的风险。

洪旭初主任组织呼吸胸外联合病房的医生们共同分析了患者的病情,共同制定了治疗方案:经纤支镜左下肺后基底段取异物术备转胸腔镜下或开胸后基底段异物取出术,内外联手,确保一次上台就能解决患者异物问题,同时对术中可能出现的所有风险制定了各方面应急预案。

活检钳取出异物

避免开胸手术

4 月 10 日下午,手术开始。医生们首先经纤支镜分离异物周围黏连组织,肾上腺素局部止血,吸除周围分泌物,充分暴露异物,采用异物钳钳取异物失败,改为活检钳进入异物远端管腔,打开活检钳,上提,退镜,整个动作一气呵成,顺利取出圆柱型塑料异物,患者不用再接受胸腔镜下或开胸手术。

术后复查,刘先生管腔通畅,未见明显出血,手术成功。

徐顺贵医生告诉口碑君:80%~90% 支气管异物见于5岁以下儿童,偶见于成人。气管内异物多分布于声门下区、气管隆突上方。支气管异物右侧较左侧多见,因为右支气管同气管连接较直,气管腔也较左侧大,所以气流大,异物易被吸入。

因此,对于反复咳嗽或呛咳、反复肺部感染经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须警惕气管、支气管异物。目前,支气管镜检查是目前诊治支气管异物最重要的手段。

这些东西容易堵塞气管,家长一定要注意!

1、为宝宝购买玩具时,要查看是否适合 3 岁以下宝宝。在外包装上,一般有详细的说明,如果里面有小零件,则不适合;

2、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餐习惯,在进餐时,不要说话、大笑、跑跳,更不要训斥孩子;

3、家中孩子能触及的地方,不要放细小物品,如扣子、钱币、小球等等;

4、孩子吃东西时,一定要有人看护,并要看着他咽下去;

5、孩子吃果冻、花生、瓜子、葡萄等食品时,要格外小心,而且尽量不要让孩子吸入口中,而要用勺子放入口中;

6、叮嘱孩子不要口中含着东西跑,也不要让孩子养成嘬食食物的习惯;

7、孩子睡觉前,不要口中含着食物入睡;

8、大些的孩子换牙时,要让孩子及时将掉落的牙齿吐出。

当家长发现孩子误吸了异物时,应该尽量冷静,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才能让孩子摆脱危险,切勿采用传统的拍打孩子背部,或将手指伸进口腔咽喉区去取物的办法。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这些方法不仅无效反而容易使异物更深入呼吸道。

  • 如果孩子还能够咳嗽,没有出现憋气、烦躁、嘴唇发紫等紧急缺氧的表现,那么我们应该鼓励孩子用力把异物咳出来,如果咳不出来,应该尽快使用急救法帮助其将异物从气管内排出。

  • 如果异物让孩子出现憋气、烦躁、嘴唇发紫等紧急缺氧的表现,家长应第一时间拨打120,在等待救援人员赶到的同时,使用急救法自救。

急救者站在或者跪在孩子身后,双臂环抱住孩子的腰部,一手握拳,将握拳的拇指侧紧抵住孩子脐部以上、胸骨以下的腹部正中线上,另一只手握住握拳的手,向上反复快速按压孩子的腹部,直至异物排出。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海姆立克急救法不适用于已经失去反应的或1岁以内的孩子,1岁以内婴儿发生异物误吸时的急救法是“拍背压胸法”。

  • 先拍背,将婴儿的身体伏在急救者的前臂上,头部朝下,急救者用手支撑婴儿的头部及颈部,用另一只手的掌根拍击婴儿背部和肩胛骨之间的区域,连续5次,大约1秒1次。如果拍背5次仍然不能将阻塞物排出,就开始压胸法急救。

  • 压胸手法是用双手安全地夹住婴儿,将婴儿翻转过来,让婴儿仰卧在急救员的前臂上,婴儿的头仍朝下,急救员用手支撑婴儿的头颈部,然后另一只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婴儿胸廓上两乳头连线的位置,快速压迫,压迫力度不能太小,深度约为小婴儿胸廓的1/3或者1/2,重复压迫5次,大约1秒1次,直至异物排出。

赶紧zhuan到朋友圈,

多一个家长看到

就可能少让一个宝宝出现危险!

通讯员:魏映双

新闻加点料来源:春雨儿科医生

发现你身边的好医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