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針灸治療面神經麻痺 [[作者:康錦花內文: 摘要   ...]]

 dlhz49 2017-04-17

針灸治療面神經麻痺 [[作者:康錦花內文: 摘要   ...]]


从属主题: 麻痺  針灸  面神  治療  經麻  神經 

作者:康錦花
內文:
摘要
  面神經麻痺係指莖乳突孔內急性非化膿性炎症所引起的急性周圍性面癱,又稱貝爾氏麻痺(bell's palsy),多為一側性。中醫學認為本病是由於人體氣血不足,面部、耳部受風邪外襲、氣血阻絡、筋脈失養所致,方藥以牽正散加味、當歸補血湯合桃紅四物湯隨證加減。臨床針灸以透穴治療效果極佳,必要時可採驗方配合。
關鍵詞:面癱、貝爾氏麻痺、風邪外襲、氣血阻絡
前言
  面神經麻痺亦稱“面癱”,分為中樞型和周圍型面神經麻痺,可發生於任何年齡,青壯年較多見,多為一側性,任何季節均可發病;本文主要以周圍型面神經麻痺為主,發病原因,多由急性非化膿性莖乳突孔內的面神經炎及面部受風寒吹襲或著涼所引起;臨床亦有因中耳炎或外傷性引發面神經麻痺的情形。本病屬中醫’“中風”的範疇,屬於“中絡”為病。
  《諸病源候論?偏風口喎候》說:偏風口喎是體虛受風,風入于夾口之筋也。足陽明之筋上夾于口,其筋偏虛而風邪因乘之,使其經筋偏急不調,故令口喎僻也。
  清《醫林改錯?口眼歪斜辨》則謂:若壯盛人,無半身不遂,忽然口眼歪斜,乃受風邪阻滯經絡之症。經絡為風邪阻滯,氣必不上達,氣不上達頭面,亦能病口眼歪斜。
病因病理
    患者因局部受風吹或著涼引起,可能是局部營養神經的血管因受風寒而發生痙攣,致該神經組織缺血、水腫、受壓迫。
    或因風濕性面神經炎、莖乳突孔內的骨膜炎產生面神經腫脹、受壓,血循障礙而致神經麻痺。
    中醫學認為正氣不足,絡脈空虛,衛外不固,風邪乘虛入中經絡,氣血痺阻,面部足陽明經筋失濡養,以致肌肉縱緩不收所致。明盧不遠說:口眼歪斜,有筋病,有脈病。筋病則左以左治,右以右治;脈病則左以右治,右以左治,失之則千里矣。大都脈病之喎斜,人皆知之,筋病之喎斜,識者鮮矣。
臨床表現
  往往突然起病,有因坐公車打開窗戶吹風受寒,或清晨醒來一側眼瞼不能閉合及歪嘴。患側表情肌癱瘓,面部被牽向健側,眼不能閉合,露睛流淚,鼻唇溝平坦,額紋消失,不能皺額蹙眉;說話漏風,不能吹氣,鼓頰困難,容易流涎,漱口時水由患側口角漏出。部份出現味覺減退或聽覺過敏的症狀。如病程延長恢復不全時,可因患側面肌痙攣而嘴角反歪向患側,即面神經麻痺的後遺症或稱“倒錯現象”。面肌痙攣為患側面肌發生不自主的抽動、面部牽板不舒感、情緒激動或精神緊張時更為明顯。
  應與中樞性面神經麻痺相鑑別,後者僅表現面下部癱瘓,面上部不受影響;患者鼻唇溝淺,不能鼓腮,露齒,但能皺額蹙眉,閉眼受影響較少,且多伴有偏癱、失語。另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炎亦引起面神經麻痺但常為雙側性;腮腺炎或腮腺腫瘤,因頷後的化膿性淋巴結炎,可累及面神經,因有腮腺及局部體徵仍須鑑別。
辨證診治
    風邪外襲,脈絡空虛,口眼歪斜(急性期)
     主證:突然口眼歪斜、面部感覺異常、有時耳後隱痛,頭痛骨楚。舌淡紅、苔薄白、脈浮緊,亦有弦細脈。
     治則:疏風散寒、活血通絡。
     方藥:牽正散加味。
    有寒者加細辛、麻黃溫經散寒。
    頭暈脹、面赤易怒加天麻、鉤藤熄風通絡。
    有風邪加荊芥、防風等散風祛邪。
    有瘀血加紅花、赤芍等活血通絡。
    氣血阻絡(恢復期及後遺症期)
 主證:口眼歪斜、面部抽搐、患側額紋變淺或消失,鼻唇溝變淺、流口水、日久不愈;舌質暗,苔薄白,脈弦。
     治則:行氣活血,祛風通絡。
     方藥:當歸補血湯合桃紅四物湯加減。
    有寒邪加羌活、細辛、天麻、鉤藤溫經散寒,祛風通絡。
    出現苔黃、脈數等熱象時,酌加夏枯草、黃芩等清肝膽熱藥物。
針灸治療
  面神經麻痺,主要侵犯陽明經及少陽經,根據「經之所過,病之所治」的原則取穴。以散風通絡,調氣血為原則。
    風邪外襲(急性期)
     處方:風池、地倉、頰車、四白、陽白、合谷穴。
    氣血瘀阻(恢復期或後遺症期)
     處方:頰車、地倉、迎香、顴、足三里、太沖、風池。
     臨床上:頭痛骨楚有表症加大椎。
     露晴流淚加絲竹空、攢竹或陽白透魚腰。
     耳後痛者加翳風。
     口歪斜重者人中、迎香、承漿均透地倉,尤其人中透地倉很痛但效果特別好。
理療運動
    患者予以紅外線照射,或熱敷理療。
    加強提眉、閉眼(緊閉雙眼)、眨眼動作。
    作吸吮及吹氣球動作,並患側咀嚼口香糖。
    按摩患側額部、眼睛、臉頰及嘴唇。
驗方
    蜈蚣、全蠍、僵蠶其量為1:2:3,焙乾研末,每服2g,日服3次。
    鱔魚血塗抹:將活鱔魚切斷頭及尾,立即取血塗抹癱瘓處。
預後
    面神經麻痺約有80%在1~2個月可以恢復,臨床上用針灸可縮短其療程,若針灸超過6個星期不好,可續針至3到6個月;若一年以上沒改善,則恢復希望較差,此時可考慮神經外科的神經移植術來矯正。
    部份患者還有患側痙攣而嘴角歪向患側所謂“陰陽倒錯現象”,治法可先補後瀉,即取患側地倉、迎香、下關穴用補法;然後針刺患側合谷穴,健側地倉、禾二穴用瀉法。
臨床心得
例一:
        柯××,病例號:10004,男,50歲,90年9月21日初診;左側面癱約10天左右,經西醫院檢查,診斷為左側面神經麻痺,但治療未癒,並告知其預後不良,故來就診。患者自述發病前熬夜兩天,口乾苦,晨起即口歪斜;初診時左側面麻感時抽動,額紋消失,閉目困難時流淚,鼓氣漏風,人中偏歪至右側,舌苔薄白、脈弦緊。診為氣血瘀阻,脈絡不通;取穴:陽白透魚腰、絲竹空、顴、下關、人中透地倉、頰車透地倉、合谷穴。針後按摩額部、眉目處、臉頰及嘴唇,由右推向左側,並醫囑回家後用熱毛巾熱敷患側,咀嚼口香糖,運動表情肌。
  二診時(90.9.23),左側面麻改善,皺額仍無力,目不能閉合,露出白睛,鼓氣仍漏風,口歪斜,時感頭暈重。取穴:風池、陽白透魚腰、絲竹空、攢竹,迎香、人中、承漿均透地倉,合谷、足三里穴,加強電刺激,當出針時眼能閉合,自覺輕鬆。仍醫囑患者自我熱敷、運動。約七診(2週後),目能閉合,額紋出現幾條皺折,能鼓氣不漏風,人中回正,但笑時口略歪斜,左側稍有面麻感,於顴、下關、針而灸之,並加強患側按摩。
  十診時,患者左側面麻木好轉,左目已能閉合,不流淚,口角歪斜改正,額紋已顯明,鼓氣均正常。經一個月後因感冒回診時,其面癱症狀已消失,並無患側痙攣抽動倒錯的後遺症。
例二:
  蕭××,病例號15854,男,22歲,92年1月7日初診。自述前一天下午運動後,吹風受寒,晚上略感頭暈重痛,隔天即出現口歪斜,右側閉目不能且流淚、面麻感、吃東西時口角流涎、咀嚼無力、鼓氣漏風、舌苔厚、脈浮弦。診斷為面神經麻痺,屬脈絡空虛、風邪外襲所致。取穴:風池、合谷、陽白透魚腰、絲竹空、下關、人中透地倉、頰車透地倉。隔日二診時,閉目仍漏白睛不流淚、口歪斜、咀嚼較改善,鼓氣有力略漏風,口角略流水。取穴翳風、合谷、陽白透魚腰、顴、下關,人中、頰車、承漿均透地倉。拔針後,閉目較有力,臉頰感覺舒服,醫囑加強理療按摩運動。連續針5次後症狀完全消失,無不適感。
例三:
  林××,病例號,女,8歲,92年2月7月就診。自述10天前,受風寒後感冒症狀減輕,但覺右側面麻感、口歪斜、目不能閉合,經小兒科開藥未見改善,才想起中醫治療。就診時閉目露白睛流淚、口歪斜、鼓氣漏風、笑時症狀表現明顯、心生自卑感,不敢與同學玩耍。舌質淡紅、脈浮數;診為面神經麻痺,屬風邪外襲所致。取穴:陽白、絲竹空、顴、下關、地倉、頰車、風池、合谷穴。還沒扎針,心生恐懼放聲大哭,經安撫後再針,並配合紅外線理療;針後閉目均較改善,醫囑自我熱敷運動。二診時(隔一日針),閉目仍露白睛,流淚改善,口仍歪斜,鼓氣漏風較改善;取穴:陽白、絲竹空、攢竹、翳風、地倉、人中、承漿、合谷穴,加電輕刺激,並理療運動!約針2週左右,惟閉目微露白睛,餘症已明顯消失,囑其一週針1~2次,並熱敷按摩額部及眼睛處。
結論
  面神經麻痺發病時越早針灸,其療程絕對可以縮短,經驗上多取穴陽明經少陽經穴位,常規治療1~2個月內可以恢復;透穴中,常用人中透地倉來治療口歪斜,扎針時很痛,但效果很好;有一患者盧王××,女,63歲;經西醫診斷面神經麻痺,口歪斜,假牙裝不上,咀嚼無力,只扎一次,隔日即可裝上假牙,咬合正常,症狀明顯改善。
  臨床上,有因內耳損傷,手術後致面神經麻痺,經一年後未見改善。再經針灸治療效果只改善面麻感覺,恢復較差,仍建議會診神經外科。在於辨症用藥治療,可以考慮依體質給予驗方蜈蚣、全蠍、僵蠶內服,並配合理療熱敷運動自我療法,可以加速治癒,減少後遺面部痙攣,抽動不適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