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色小镇如何保障农民利益

 算你狠555 2017-04-17


来源:网易新闻



目前,特色小镇多由乡镇政府出资或联合企业开发建设。这种做法的优势是整合资源快捷高效,但是,村民容易被边缘化,其利益难以得到保障。

 

在建设特色小镇过程中,如何避免误入房地产开发歧途?怎样既提升建筑和产业水平,又保障农民利益?位于成都市郫县唐昌镇的战旗村进行了成功探索。

 

316日,记者在战旗村看到,该村已整体建成4A景区,取名花样战旗。村里有万亩主题休闲区,农村休闲旅游已成一大经营特色。

 

村支书高德敏介绍,2010年前后,该村集体经济还主要依靠蘑菇种植业,旅游等服务业收入还是空白。村集体自建特色小镇,最大的难点是建设开发及经营的主体资格。村集体是村民合伙团队,没有法人资格。村集体没有主体资格,特色小镇建设就无法立项规划审批,也无法集中村里的土地经营权等资产进行融资,后期也无法开展经营活动。

 

2010年开始,村里花两年时间,分三步确立了村集体的经营主体资格。

 

第一步,厘清村集体治理关系。明确党组织起领导作用,村民大会起决策作用,村委会负责执行,监督委员会负责监督,集体组织主要负责经营。

 

第二步,界定集体经济成员。逐户确认村民拥有的土地等农业资产经营权。

 

第三步,进行资产清理。由村民代表发起成立资产管理公司,村民股东将自己名下的资产委托资产公司管理,最终形成法律认可的有限公司经营主体。资产管理公司代表村民股东,进行旅游等项目开发和运营。

 

通过资产管理公司平台,战旗村融资3亿元进行生态旅游开发,一举成功。

 

2014年该村首次实现旅游服务业收入2000多万元,去年旅游收入接近4000万元。目前,该村正打算新增一个小吃街项目,现场制作成都各种小吃,吸引游客观看、品尝。

 

高德敏说,全村共有5001600人,大部分村民都是资产管理公司的股东,均可获得收益分红。

 

成都市农委相关负责人称,去年该市乡村旅游收入261亿元,同比增加30%;共接待1亿人次,同比增5%。村集体自发建设特色小镇,不仅增加了综合收入,更增强了农村经济稳定性,农民利益也更有保障。

 

有关专家认为,乡镇政府出资或联合企业开发特色小镇,村民获得的收益主要是土地房产增值和个体经营收益。战旗村的实践证明,如果由村集体自建特色小镇,则除上述收益外,村民还可获得小镇特色项目的整体分红,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

 

特色小镇网www.51towns.com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