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的中西医治疗

 职中石元双 2017-04-17

    口腔白色念珠菌病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口腔粘膜疾病,好发于婴幼儿。本病可发生在口腔任何部位,一般多发于舌、颊、软膀、口底。初起时患处稍红肿,出现白色斑点,略为凸起,斑点逐渐扩大联合成片,红肿作痛,口腔粘膜广泛弥散性地出现白色丝绒状小点或斑点,形状不规则,不易擦掉,损害周围炎症不明显。患者应注意口腔卫生,避免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平时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以预防本病的发生。

    本病相当于中医学“口糜”、“鹅口疮”等范畴。其病多因饮食不节,心脾壅热,或因膀胱移热于小肠,以致湿浊不化,久则湿热积聚,循经上蒸口腔而发病。临床常见的证型有:

    1.心脾实热型:证见满口白膜,状似凝乳,略为凸起,高于粘膜,形状多为斑片状,不易拭去,白膜有如糜粥涂布,厚薄不一,局部轻度红肿作痛,妨碍饮食;小儿则吮乳不便,啼器拒食;全身伴有发热头痛,口臭流涎,溺赤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数。

    2.脾虚湿盛型:证见口颊膜上有多发浅在的白色或淡黄色斑膜或斑点,不易拭去,斑膜或斑点可密集成片,也散在多发,全身伴有口干纳差,面色无华,便秘或溏泄,苔白或厚腻。

    一、可选用的西药

    1.局部治疗:

    (1)0.05%洗必泰溶液:含漱,每日4—5次。
    (2)2%-4%碳酸氢钠水溶液:哺乳前洗涤口腔、母亲乳头或哺乳工具,或含漱,每日4—5次。
    (3)制霉菌素混悬液:每毫升含5万单位,涂布口腔粘膜,每2—3小时1次。
    (4)1%-5%克霉唑软膏:涂布口腔皮肤和粘膜,每日3—4次。
    (5)1%龙胆紫溶液:外用,涂口腔粘膜。

    2.全身治疗:用于病情严重或成年人的慢性感染者。

    (1)制霉菌素:成人每次50万单位,每日口服3—4次,连用7日为一疗程。
    (2)克霉唑:每次750mg,每日口服3次。儿童酌情减量。
    (3)酮康唑:成人每日0.2g,1—4岁小儿每日50mg,5—12岁儿童每日0.1g。分1-2次口服。

    二、可选用的中成药

    1.导赤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2.凉膈散:每次服用9—15g,可加竹叶、蜂蜜少许煎水服。
    3.冰硼散:外用,每次取少许药散吹敷患处,一日数次。
    4.青黛散:外用,先用凉开水或淡盐水洗净口腔,将少许药散吹撤患处,一日2—3次。
    5.五福化毒丸:大蜜丸每次口服1丸,或水蜜丸每次2g,均为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