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这里,有一种人是谁都不敢惹的,那就是会“下部鲁班'的人。什么叫“下部鲁班”呢? 鲁班都知道,木匠的祖师爷。据说鲁班传下来的一本书,叫《鲁班书》”。这书分上下两本,上部是讲房子怎么盖和遇到事情怎么破解,这下部呢,则讲了很多奇怪的法术,而且是以害人为主。 鲁班书古籍 所以说,会下部鲁班的人,你千万不要去招惹他。这些法术呢,特别奇怪,不需要修炼,也不需要设坛做法,只需要正式拜师,师傅教你念念口诀你就会了。 但是呢,学习这些法术,有一个代价,就是要“缺一门”,即:鳏、寡、孤、独、残,你必须要占一样。要么死伴侣,要么死父母,要么无儿无女,或者自己落下残疾。具体缺哪门不是自己可以决定的。 所以,这法术一般人是不敢学的。但是你要是学会了,那可就厉害了,无所不能,想干嘛干嘛。 学了这个法术,一辈子不能穿新衣服,就是买了新衣服,剪上好几个洞再穿,看起来很较邋遢才行。 我外公的兄弟就会这“下部鲁班”,付出的代价就是一辈子无儿无女,下面要讲的这个故事就是关于他的。 话说八十年代,经济逐步发展起来,很多外地老板过来建工厂。其中有一个老板,就在我外公兄弟家附近建了一个砖厂。 砖厂 大家可能不知道,砖厂对空气污染很严重,烧砖产生的烟雾对附近的树木植被危害非常大。 我外公兄弟承包了一片荒山,种了一些松树,这砖厂这么一建,松树肯定遭殃。当地百姓也知道,在居民区附近烧砖,大家肯定日子不好过。 但是,农村人啊,第一怕权利,第二怕有钱的。当地干部一拍板,老板这么一来,大家就敢怒不敢言了。 在砖厂选址的时候,我外公兄弟就过来了。 看完以后跟老板说:“哎呀,老板呐,你在这烧砖,我家松树怎么办呀?” 老板一看,这老头浑身破破烂烂,衣服都是洞,这人整个特邋遢,没当回儿事。 “松树?什么松树,你家松树在哪里啊?” “那不,就在那,下风口,这一吹全过去了。” 老板一想:怎么着,你想讹我啊,让我赔钱,门都没有,于是说:“什么呀,那么远,没事。” “行,你说没事就没事,你要烧啊就在这烧,烧吧。”说完,我外公兄弟就走了。 等到砖厂建成了,建了三个大砖炉,每个炉子里一次能烧十万块砖。开工点火,一切正常。 可是等烧完了,出炉的时候,工人把炉子一打开,傻眼了。他们发现整座炉的砖,全都没烧熟,就跟刚放进去一样。也就是说,这三炉砖烧下来,出来的还是泥巴,根本不是砖。 生砖块 这些工人都是老板从外地带来的,都是经验丰富的,但这种情况别说见过,听都没听过。没办法,找老板吧。老板一听说,还有这事,于是跑去找村干部。 村干部了解完情况,就猜到了七八分。 “我说老板,你有没有得罪什么人啊?” “额,是有一个老头过来找我,我也没给什么好话,就给打发走了。” “是不是住砖厂旁边那个?”“是、是,就是那个老头。” “得了,我一猜就是他,行了,你买点礼品,咱上门赔礼去吧。” 好家伙,村干部领着老板拎着大包小包就到了老头家。 村干部说:“老杨呀,老板这人是我找的,您啊就看我面子上,放他一马吧” “你们这是来干嘛来了?你说这话我怎么不懂啊?我又没绑着他,我让他烧了,烧就是了。” “老杨啊,你就别装糊涂了,我们都服了还不行吗?这不给您赔罪来了吗?现在这三窑砖一块也没烧熟,你说说,除了杨师傅您,谁还有这样的本事。”“胡说,什么叫烧不熟,砖还有烧不熟的?你使劲烧,只要火候到了,肯定能烧熟一块,烧去吧。” 不管村干部怎么求,他就是不松口。 老板不信邪,行,烧就烧,回去让工人重新加煤,重新烧。烧完了打开一看,还是没熟,一检查呢,就发现每个炉里正中间的一块是熟的。 怪不得老头说使劲烧,肯定能烧熟一块。 这下啊,老板不服不行了,亲自买好酒好烟,亲自上门赔罪。 负荆请罪 “杨老啊,哎呀,都是我不好,你别看别人都喊我老板、老板的,其实我就是一个生意人,这些砖要是烧不好,这年没法过啊。杨老啊,请您高抬贵手,放我一马。” “现在知道不对了,这本来就不是烧砖的地方。” “杨老啊,我日子也难过啊,这样吧,您让我烧完今年,挣了钱赔您的松树,明年的就带人把窑一拆,我就不干了,这样行不行啊。” “行啊,那你烧去吧,就烧一年哈。” “好的,好的,谢谢杨老,谢谢杨老。” 结果呢,老板回去再烧砖,就正常了。 又烧了一年,把赚的钱赔了松树,又拆了砖窑。这老板到头来,一分钱他都没挣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