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四道-第四章-王道:以正之邦

 把梳子卖给和尚 2017-04-18

 

以正之邦(二十九节、5758章上)

经文

以正之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哉?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人多知,而奇物滋起;法物滋章,而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57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58章上)

【校注】

河上公本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世传本“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归入下章。

甲乙本“以正之邦,以畸用兵”,世传本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意思相同,从世传本校为“以正治邦,以奇用兵”。

“奇物”甲本为“何物”。

甲本“是以圣人之言曰”残损,乙本如此。甲本“我无为也,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民”,后残损。多一“也”字,乙本与世传本亦无“也字,甲本“我无事”后少一“而”字。乙本为“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世传本为“我无欲而民自朴,从世传本。

王本为“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王弼注:“言善治政者,无形,无名,无事,无政可举,闷闷然,卒至于大治。故曰‘其政闷闷’也。其民无所争竞,宽大淳淳,故曰‘其民淳淳’也。立刑名,明赏罚,以检奸伪,故曰‘其民察察’也。殊类分析,民怀争竞,故曰‘其民缺缺’。”

帛书本为:其正闷闷,其民屯屯;其正察察,其邦夬夬。前句甲本残损,乙本保存完好,后句甲本保存完好,乙本“邦夬夬”三字残损。

帛书本为“正”,世传本为“政”。“政”指政令,“正”指国正。可理解为“其正,闷闷;其民,屯屯。其正,察察;其邦,夬夬。”可作为什么要“以正之邦”的解读。

甲本“其邦”,世传本为“其民”,高明认为“邦”为“民”之误。可从甲本,邦风即民风。

【新读】

“以正之邦”通行本做“以正治邦”。“之”改为“治”,意义则大不同。“之”“甲骨文从止(脚)从一(表示此地),指出人足从这里出发前往。”(《汉字源流字典》)本义即为前往、去、到。“以正之邦”指国家上下到处皆为“正”。何为“正”?老子说:“清静为天下正。”就是国家以清静为本而治。

“以奇用兵”,帛书本为“以畸用兵”,畸字“篆文从田,奇声,奇也兼偏缺之意。”(《汉字源流字典》)缺胳膊少腿为畸形人,“畸”通“奇”。此处“奇”当为出人意料的、令人不测的。治国要正,用兵则要用“奇”,出奇制胜,力求速战速决,不可循规蹈矩。

“以无事取天下”, 就是无为而治。“取天下”是取天下人之心,取民心。

“以正之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治国要以“正”,用兵要以“奇”,取天下民心要以“无事”。老子不提倡用兵,但若不得已要用兵,老子主张要以奇用兵。该阳谋则阳谋,该阴谋则阴谋。

“吾何以知其然也哉?”我凭什么知道治理天下要这样呢,以乡观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观来的。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此句多理解为“天下忌讳越多,百姓越贫穷”。 “贫”在这里不是“贫穷”,而是指“嘴贫”——越不让说什么,越要说什么。天下限制忌讳的越多,百姓越是要说。王弼注:“所畏为忌,所隐为讳 。”“多忌讳”则是不“正”,故要“以正之邦”。

“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河上公注:“‘利器’者,权也。民多权,则视者眩于目,听者惑于耳,上下不亲,故国家昏乱。”高亨注“利器”即“武器”,“民间多武器,国家就生混乱。”王弼的注最独特:“利器,凡所以利己之器也。”高明认为“似以高说义长”,我认为王说最佳。百姓多利己之心,则是不“正”。

“人多知,而奇物滋起。”“人多知”之“人”与“民”相对,不是指百姓。河上公注:“人谓人君,百里诸侯也。”“奇物”唐傅奕古本为“衺事”,“衺”是妖异怪诞、邪恶。“人多知,而衺事兹起”,意同“礼也者,忠信之泊,而乱之首也。”“人多知”,亦非“以正之邦”。

“法物滋章,而盗贼多有。”“法”指用法治,“物”指用物治。越是用法治和物治,盗贼越多。“法物滋章”,亦非“以正之邦”。

“天下多忌讳”“民多利器”“人多知”“法物滋章”皆非“以正之邦”,故“而民弥贫”“而邦家滋昏”“而奇物滋起”“而盗贼多有”。

“以奇用兵”老子在此没有举例,大概这是常识,人人不难理解。若是用兵而不知出奇制胜,则愚腐至极。

以下所谈,皆为“以无事取天下”。“无,名万物之始。”“无”是根本,“无事”,根本之事;“无为”,根本之为; “归根曰静”,“好静”,追求根本;“无欲”,根本之欲。“取天下”的根本事是“取国”,“取国”的根本事是齐家,齐家的根本事是修身,修身的根本事是正心。

“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皆是“以无事取天下”,得天下人心。

“其正,闷闷;其民,屯屯;其正,察察;其邦,夬夬。”“正”就是“以正之邦”之正。“闷闷”与“察察”相对,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只要能“以正之邦”,“闷闷”也好,“察察”也好,只要“其正”,民风皆好。

“屯屯”有三义:1.丰盛;满盈。2.忠谨诚恳貌。3.行进困难貌。可取忠谨诚恳貌。

《易·夬》:“君子夬夬。” 王弼注:“君子处之,必能弃夫情累,决之不疑,故曰夬夬也。”“夬夬”,果决貌。

【喻老】

《大学》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