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卿硅谷专访丹华资本张首晟:用科学思维驾驭人生

 天道酬勤YXJ1 2017-04-18

武卿硅谷专访丹华资本张首晟:用科学思维驾驭人生

张首晟,科学家、斯坦福教授、投资人。

他是杨振宁的学生,15岁就考上大学,离诺贝尔物理学奖仅一步之遥;

他是斯坦福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也是美国国家科学院、艺术与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三院院士;

他与杨振宁、爱因斯坦、居里夫人、霍金、爱迪生获得同一项大奖——富兰克林奖;

他做教授、做科研,同时还做投资人,频繁往返于中美两国之间。

采访张首晟之前,《硅谷大佬》的总导演武卿说,在不了解张首晟的时候,她对张首晟对印象就是“幸运的天才”,觉得他的故事让普通人可望不可及。

然而,当武卿和她的团队在硅谷多次采访张首晟并对他做深入研究的时候才发现,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偶然,一切都有规律可循。

《张首晟:走窄门,用科学思维驾驭事业和人生》这个故事,献给那些热爱知识热爱人生、追求卓越和成功的人们。

武卿硅谷专访丹华资本张首晟:用科学思维驾驭人生

武卿:中国人有句俗话说 ,人生有四大喜事儿:他乡遇故知,久旱逢甘露,金榜提名时和洞房花烛夜。其实我觉得有更多层次的喜,那就是登峰造极。您现在离诺奖只是一步之遥,很快就要登峰造极了,我很好奇您为什么不专注地继续做科研,还要分心去做丹华资本呢?

张首晟:今年对我影响非常深刻的一件事儿是得了Franklin奖。美国国父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一个非常传奇的人物,他对人类的贡献,从科学发现到应用领域,而且还是美国建国的国父之一。我们所知道的《独立宣言》就是是托马斯·杰斐逊和本杰明·富兰克林一起起草的。

我们今天在硅谷的口号,就是要真正能够改变世界。我觉得在对人类的贡献上我要向富兰克林学习,就是不止于科学研究,同时也能够把科学研究,转化可应用的发明,并且把科学的理念真正带到科学的投资上,真正造福于人类。

武卿:但是这是否意味着您做了某种放弃?因为我觉得要拿诺贝尔奖的话要很专注才行,您可以兼顾吗?

张首晟:我觉得完全能够兼顾。就像富兰克林的故事一样,他是一个科学家,为什么他外交能做的那么好?

人到了一定的程度,在各种领域都有不同的建树,并能够把它们作为资源整合起来。我想今天的科学发现要真正造福于人类,还是需要把整个人类的资源整合起来。而且斯坦福大学有这样的历史传统,就是三位一体的办大学:一个是办教育,二是做科研,还有就是创业和投资。

武卿:如果我们再清晰地表达一下的话,您做投资的核心驱动力是什么呢?我觉得肯定不是钱这么大众的东西?

张首晟:对钱我并不是那么注重。我在物质上的最高的需求就是能够买到第一次出版的牛顿的《Mathematical Principles of NaturalPhilosophy》。我在物质上的需求并不高。

我的核心驱动之一是了解整个人类知识的根源。譬如说在硅谷,我觉得最值得学习的是各种新生的力量,但是作为一个教授,如果挨家挨户地问,人家也嫌你烦,但我现在做投资,大家都会找上门上来跟我讲他们所做的事情。

投资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有一次我听了美国前任总统克林顿的采访,有人说,你已经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政治家了,最近在做些什么?他说:我在学习理论物理。克林顿怎么会想到学理论物理?其实大脑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信息处理器,它就是需要不同领域的激发。你如果在一个领域做得多了,就会习惯这种思维方法,但是如果你完全换一个新的领域,就会对你整个大脑的思维方式有特别大的触动。所以我们看到为什么有些人那么神奇,像达芬奇和富兰克林,好像他们是点石成金的,他们在哪个领域都会成功,而这是因为他们已经把所有的知识追求到最最根源的地方了。

我在科学上取得了成功,这是整个人类知识的一个面,一个区域,但如果能够不断的勉励自己,创造新的领域,并且由这种竞争激发新生的力量,你就可以看到整个人类知识的风貌和进展。

武卿:我们在项目当中会看到那么几种人:一种是在哪儿算哪儿;另一种人有强烈的梦想和欲望的,是梦想在驱动他的;还有一种人是靠信念,这种人就是不停的攀登。您是属于第二种还是第三种,是梦想驱动,还是信念驱动的?

张首晟:我是梦想驱动的。跟你讲一个故事,15岁时,我还没读过高中,但那时候我非常喜欢自学。在读初中的时候,正是读书无用论的时代,我家楼上一个阁楼,上面藏着一些老书,都是父辈们他们留下的。我非常喜欢到这个阁楼里去读书,所以等到高考恢复的时候,我突然发现那些高中的朋友们,所学的东西也没有比我多多少。

之后我在15岁时就参加了1978年的高考,一下成绩考的很好,被复旦大学理论物理系录取。,当时,我的梦想就是爱因斯坦的梦想:要把世界上所有的力全部统一起来。这是科学最伟大的一个理想。

武卿:您是科学家出身,现在又做投资人,会不会相比那些不是科学家的投资人对风险的控制更有把握?

张首晟:对,就是这样,我觉得科学家做投资,的确是非常有优势的。

我介绍一下我们怎么看团队,这一点做教授也是有优势的。为什么呢?因为我整天在选学生,跟我做博士生的学生。我的科研做的挺有成就,我的学生也培养得非常好,今天美国几乎所有知名大学都有我的学生,还有在哈佛大学、波士顿和斯坦福大学成为终身教授的。我之所以能把学生培养好,就是因为我在挑选学生的时候,已经做了很多的思考,在我和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就能够看到他有没有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武卿:就靠聊?

张首晟:对,就靠聊,就靠我提的问题。所以说所有的学问都体现在我提哪些问题,然后看他们怎么回答。

而投资也是同样的思维方式。比如创业者到我们公司来,一个创业的团队,通常就是来秀一个PPT,都是他底下的人帮他做出来的,创业者并不一定自己理解的很深刻。在黑板上我们一旦有技术问题,就会让CEO或者CTO来讲,但很多人回答不出来,那下次我们就不会请他再来了。我们真正要投的公司,差不多都要见面三次或者以上,这样我们基本上效率很高。

武卿:您觉得对于您的这家公司而言,现在是更依赖于一个知名教授的学养,还是更依赖于人脉呢?

张首晟:我想是各方面的配合。在融资的工作中,可能很多人知道我,会冲着我的名声来做投资,但我觉得真正要把投资的工作做好,主要还是大家要有信心,尤其是对原始项目的寻找。

武卿:对,这其实是特别重要的一点,你们是怎么找项目的?

张首晟:现在主要还是通过一些关系圈,所以我们的投资团队一定要非常灵活,能够参加各种活动。美国人其实很随意,不管你年龄多大,你只要讲出来的话他觉得有意思,并不会因为你是90后,就不跟你聊。所以他们的能力也很强,而且在各个行业中都有独到的见解。在美国没有论资排辈的感觉,只要相互沟通的时候你有见解,我就愿意和你聊,不管你是谁,甚至也不看你公司名片上面的职位是写的是什么。

武卿:在硅谷有很多风投基金非常有名,也有很多华人的基金。你们的基金和其他华人的风投基金、硅谷当地的风投基金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

张首晟:我想最主要的一点是:我们身在在斯坦福,也是最接地气的,另外我们和美国主流VC的合作是也是最紧密的。和美国知名的VC合作,需要他们对你有一种尊敬。我们今后的梦想,就是能够在未来的十年内做到整个美国硅谷前十家VC。

武卿:您刚才说在和美国主流的VC合作,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合作?

张首晟:相互传递,就是能够把我们斯坦福最原始的项目介绍给他们,同时,我们在自己判断之后具备执行能力,所以他们也省事儿了。如果他去找一个学生,学生也可以把很多项目介绍给他,但是我们已经把自己的一些判断也放在其中了。

武卿:也能节省他的时间成本。

张首晟:对,所以他们就非常愿意跟我们合作。

武卿:《圣经》里有句话:太初有道。作为科学家,您是怎样理解道的?

张首晟:我一直在想科学家的信仰是什么,而我们不管科学家,通常意义下的信仰又是什么?科学家都有一个所谓爱因斯坦的性格,就是爱因斯坦看到这个世界上有四种不同的力,他认为可能四种力最后有一种力,能够将这四种力统一起来的。所以他总是想把整个世界用一行字就能够写出来,这就是一种信念。我们说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并不能说,实验就能证明这个信念,它完全是一个科学家的信念,而他的这种信念就是整个世界的道理。这个道理能够用一句话或者是一个公司体现出来,是科学家最伟大的信念。所以在这个意义下面,跟《圣经》所说的道是完全一样的。

武卿:现在国内的创业实在是太火了,到处都是创业者。如果我们说创业也要抓住一个道,那应该是什么?

张首晟:我想创业还是要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独立思考,这同做科学发现也是这样。二流的科学家是在别人的建树后面,去添一点砖加一点瓦,但是那肯定不是最伟大的创新。我觉得每个创业者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就是要想到如何用自己的逻辑来迎接这个世界,用自己的逻辑来掌握这些知识。当你慢慢形成了这个习惯之后,就肯定会想出一个别人没想到的点子,这就是一种道。

精彩导读:

是什么样的信念让青年时期的张首晟一度孤军奋战,艰难地在物理学术领域重度深耕?

又是什么样原因让张首晟在物理研究事业如日中天之时,走下学术神坛转行创业?

科研、教学、投资,横跨多个领域、玩转多个身份却样样精通,张首晟拥有怎样的超级思维?

武卿硅谷专访丹华资本张首晟:用科学思维驾驭人生

奇霖传媒出品的《硅谷大佬》第五集《张首晟:走窄门,用科学思维驾驭事业和人生》独家揭秘世界顶尖科学家的超级思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