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至今更新鲜

 三驾马车1966 2019-11-14

唐诗至今更新鲜

刘向军

清人赵翼在《论诗》中写道:“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此言甚是豪气冲天。赵翼的主张与清人郑板桥联语的精神是一贯的:“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为文贵在创新!不过,赵翼说李杜诗篇不新鲜,这显然是文学家意气语而非评论家理性语,我要反其意化用之:“唐诗至今更新鲜!”

想来赵翼夫子其实必然会赞同我的话,因为经典总是常读常新的;如果赵夫子活在垃圾文章满天飞的当下,他自然更会赞同我的话。

学诗天然重要。孔夫子早就有言:“不学诗,无以言。” 语出《论语·季氏篇》:“(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对曰:‘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孔夫子之教子,何其用心!当然,孔夫子所谓的“诗”特指的是《诗经》,孔子所谓的“言”当指的是言谈交往、立身处世等的大问题。《诗经》者,中国诗歌之母也;唐诗者,乃古诗之流变、创新也,吾谓“不读唐诗无以言”不亦可乎!用现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的话来说就是:“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朱光潜《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

要读唐诗,还是应该了解一点中西诗风的不同。我不懂西洋诗,没有什么发言权,但学贯中西的语言天才钱钟书先生他懂。他在《谈中国诗》一文中这样比较中西方诗风说:“中国古诗人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的。我们最豪放的狂歌比了你们的还是斯文。”钱先生概括得好:西洋诗长于“叫嚣和呐喊”,中国诗则相当“斯文”。钱先生更形象地说:“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钱先生表述得妙:中国诗的特征是“怀孕的静默”。妙!真妙!美丽的母亲,肚子里孕育着神秘的、未知的、可爱的、变化的生命。美!真美!

【叫嚣与呐喊】

试读两首有代表性的西洋诗,感受一下其“叫嚣和呐喊”的特征吧。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有一首在中国知名度很高的诗——《爱情与自由》:“生命成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即便不算“叫嚣”,至少也称得上是“呐喊”了吧。就诗的美而言,就欣赏诗而言,这不算上品。而且,裴多菲的这首诗极像一首五绝,说实话,我怀疑原诗是否有翻译成汉语后这么漂亮,因为普遍地,西洋诗翻译成汉语诗是增色。

英国著名诗人拜伦的《本国既没有自由可争取》一诗更典型一些。

本国既没有自由可争取,

为邻国的自由战斗!

去关心希腊、罗马的荣誉,

为这番事业断头!

为人类造福是豪侠的业绩,

报答常同样隆重,

为自由而战吧,在哪儿都可以!

饮弹,绞死,或受封!

【怀孕的静默】

既“叫嚣”,又“呐喊”,这是典型的西洋诗的特征,绝对的直抒胸臆,不绕弯子,直截了当,斩钉截铁,毫不含糊。

这类口号、标语式的诗,当然也可以叫作诗,但真称不上唯美的诗。难怪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女士曾这样评价秋瑾女侠的两句诗:秋瑾女侠曾有“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的诗句,秋瑾女侠是可钦佩的,但她这两句诗却没有诗味,不能恭维。

难道中国诗就没有直抒胸臆的吗?当然有。

比如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太白平生性情豪迈浪漫,但他也是不屑于“叫嚣和呐喊”的,更不屑于全诗都如此。“缘愁似个长”算是直抒胸臆了吧,可是,且不说诗中的另三句了,仅就“缘愁似个长”一句而言,“愁”如何个“长”法呢?这一个“长”字,已经在把无形的忧“愁”化为有形的“长”发了。

又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王江宁人称“诗家夫子”“七绝圣手”,虽然他最善金鼓厮杀的边塞诗,但他也是不屑于“叫嚣与呐喊”的。“不破楼兰誓不还”,此一句近乎完全的直抒胸臆了,但王江宁并不直用“吐蕃”或是“突厥”,而是借用了汉代的边患“楼兰”。这一借用,就化“叫嚣”“呐喊”之直为摇曳生姿之曲,拓展了诗句的历史纵深感,大大增加了诗的韵味。

再如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小杜身处江河日下的晚唐,胸中常怀不平之气,但他也是不屑于“叫嚣与呐喊”的。“商女不知亡国恨”,这一句像是小杜忍不住抒发胸臆了,但还真算不上“直抒”。商女者,歌女也。樊川先生在此既不用“歌女”,也不用唐人通用的“秋娘”“秋女”,而是绕个弯子,借“商”可指“秋”之意,颇有创意地使用了“商女”一词。这还没完,小杜之意真在指斥“商女”吗?非也,他是借“商女”而绕个弯子斥责晚唐的当权者。瞧瞧,这诗味真是浓得可以!

不屑直白重含蓄,这是中国诗也是唐诗的最大特征。唐诗中似乎还真没有哪首诗是只用“直抒胸臆”表现手法写成的。

【武亦姝:诗与远方,国民女神】

那么,唐诗是如何含蓄起来的呢?

概括来说就是两句话:借景抒情最常用,捕捉细节巧传神。

有情,但不直接抒;有感,但不直接发;有志,但不直言,而是借着景来抒,而是借着景来发,而是借着景来言。这是中国诗最最重要的特征。唐诗重抒也重言志,但不重叙事,凡叙事的诗,大抵捕捉裁取人事的细节,以少许胜许多。因为是借景抒情,所以就绕了弯子;因为是捕捉细节,所以就留了不尽空白。正所谓“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而千年以降,诗歌中的那些“弯子”,那些“空白”,那些“不说出来的话”,在岁月的长河中只多不少,只增不减,使后世读者读来越发饶有趣味,回味无穷了。区区20字的五绝,区区56字的七律,因其诞生时的含蓄,注定了它那常读常新常有味的穿越时空的强大张力。

【武亦姝: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学生】

那么,唐诗怎么读才好呢?

南宋心学大师陆九渊说得好:“读书切忌在匆忙,涵泳工夫兴味长。”(陆九渊《读书》)读书如此,读诗更如此。用当代著名学者谢冕的话来说就是:“为了克服欣赏上的困难,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把诗中所提供的东西“泡”出来。”“诗是高级的艺术,诗需要咀嚼再三,寻求真味。”(谢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无论是陆象山所说的“涵泳”,还是谢冕所说的“泡”和“咀嚼”,表达的都是阿尔卑斯山风景区里那块标语上的话:“慢慢走,欣赏啊!”何况,中国诗比阿尔卑斯山谷中的风景靓丽富饶何止千倍!

是的,中国诗不仅美丽,而且富饶。

猜猜看,如果高考每年考一首不同的唐诗,可以考多少年?

查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江宁织造曹寅主持编撰的《全唐诗》,共收诗900卷,作者2873人,收诗49403首。另有今人所辑的《全唐诗外编》2000余首。

五万多首!真真吓死人!高考仅唐诗鉴赏的考查就可以连考5万年而不重复啊!难怪高考语文命题人对考查唐诗如此之情有独钟哉!

当然,无论是曹雪芹爷爷所主持编撰的《全唐诗》,还是今人所辑录的《全唐诗外编》,肯定都不能尽收千年前所有的唐诗。一提到大唐就令人禁不住仰慕激动:从皇帝到臣子,从秀才到屠夫,从歌伎到商贩,人人都会吟诗,人人都会作诗,大唐是文化何其昌盛的一个王朝啊!

唐诗五万首,从诗体的角度略粗地可以分为两大类:近体诗和古体诗。近体诗又粗略地分为两小类:绝句和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自分为五绝、七绝和五律、七律。古体诗是相对于近体诗而言的,它常有这样的外在特点:标题上常有“歌”“行”“吟”“引”这样的标志词。如:《长恨歌》《琵琶行》《梦游天姥吟留别》《李凭箜篌引》,这几首著名诗歌中的“歌、行、吟、引”,就都是古体诗的标志。

唐诗至今更新鲜,可为什么有的人从来不曾读出过新鲜感呢?那是不会“涵泳”,不善“泡”,不曾“咀嚼”。

具体而言,读诗须三读,一读为“读懂字义”,二读为“读出画面”,三读为“读出问题”,是为刘氏“三读涵泳法”。

读懂字义,就是既要读明白字面义,还要弄清语境义。只有尽力弄清、弄准字面义和语境义,才能更深入地去品味诗歌用词之美、意象之美、意境之美、意蕴之美。

读出画面,就是要读出诗中景,读出诗中事,读出诗中人,读出诗外人。“诗中人”可能是作者笔下的“卖炭翁”,可能是作者笔下的“瑟琶女”,也可能是作者自己;“诗外人”,可以是观察并表达生活的作者,可以是正沉浸在诗歌中的读者,也可以是读者由眼前诗而联想到的其他人。

读出问题,就是要静心思考琢磨某首诗究竟写的是什么?它是怎么写的?它的好处在哪里?如果换个字、换个词、换个表达方式好不好?

读诗就要善于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再现画面——景、事、人,读诗更要善于通过质疑来咀嚼品味诗的深层义、联想义、审美义。这正是刘氏“三读涵泳法”的关键:感性(再现画面)+理性(思考韵味)=优美鉴赏。或者说:右脑画面+左脑思考=全脑鉴赏。

至于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这是品诗的前提的前提,此处略而不论。要提的只有一句话:吟诵诗的时候不能太快,要慢一点里要把文字符号在头脑里转换成形象的画面。

比如,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老杜的这两句诗真是好!没有一个难读的字,也没有一个不懂的词语,可问题来了,如果只是哇哇哇速读几遍的话,也可以背下来,但有什么意味呢?又有多少美感呢?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当年,一位老教授把这两句诗吟诵了两遍后问我们:“你们听见了吗?看见了吗?”我们心领神会:“听见了!看见了!”哪里听见、看见了呢?当然是在头脑中。——这就是读出画面。能读出什么问题吗?当然。把“翠柳”换为“柳梢”好吗?把“一行”换为“一只”好吗?从诗中能读出一个怎样的老杜呢?从诗中能读出一个怎样的自己呢?——思考这些问题,并按照自己的感受来回答这些问题,这就是“涵泳”,这就是“泡”,这就是“咀嚼”。当然,对任何诗句都永远可以琢磨这样一个问题:诗人是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写出来的呢?就老杜的这两句诗而言,既有视觉和听觉的结合,又有近景和远景的结合,还有动和静的结合,色彩鲜艳,对仗工整,画面生动,这就是对诗歌表达形式的咀嚼品味。

读懂字义,读出画面,读出问题。以这样的读法去“泡”诗,自然就沉浸于审美之中了。

1992年,香港市民评选出了“唐诗十佳”。我们姑以此脍炙人口的10首小诗为例,再次品味把玩一番,看看能不能有一些新的感受。

第十首  贺知章·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首小诗似乎人人耳熟能详,但“耳熟”为真,“能详”却未必。真懂么?“偶书”何义?“少小”“老大”“儿童”各是何样年龄?“鬓毛”是何处毛发?“衰”字何义?到底如何读?“相”字是“互相”之义吗?——真要读懂字义,并不容易。但是,只有尽可能确切地读懂字义,对诗的品味才会深入下去。别的字不解释了,那个“相”字一定需要说一说。此处的“相”字,应该解释为“我”,是偏指代词的用法。否则,“笑问客从何处来”一句就没了来由。

【读出画面自有趣】

这首小诗并未写景,而是叙事,但是,短短的二十个字能叙多少事呢?诗人自有办法:抓细节。“乡音”“鬓毛”“笑问”,这三个细节的组合,就构成了鲜明的画面,传达了不尽的人生感慨。而那一个“笑”字用得很妙,试想想,换成“惊”字如何?换成“怪”字如何?如果读者通过品味此诗,不仅读出了千年前四明狂客对人生的感叹,还读出了自己熟悉的类似情景,甚至更读出了若干年后某个场合中的自己,那就是“泡”诗的工夫,“涵泳”的工夫。

第九首  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此诗借景抒情,画面优美,读者容易在头脑中再现出时间、地点、环境、出行方式的画面。当然不要忘了,一切文学皆人学,任何诗中都有“人”在,而抒情诗的主人公就是作者自己。你能看见站在轻舟上衣袂飘飘 、左右顾盼、神采飞扬的诗仙吧?

【早发白帝城,心情喜洋洋】

但是,仅读出画面还不够,总觉得于诗还隔了一层不是?是的,必须得读出点问题,让问题来驱动“咀嚼”。想一想:“轻”字换成“飞”字,好不好?“猿声”在古诗中是常用来表达凄切之情的,此处的表达作用是什么?“住”字换为“停”字,好不好?“千里江陵一日还”,除去夸张手法,这在唐代有实现的可能吗?还别说,这最后一个问题,早有人做过认真思考,还写成小论文模样的文章传在网上了。不信,你自己查去。

第八首  李绅·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这首小诗,简直了!当代中国幼儿谁不在咿呀学语之时就会背了!但可以肯定,读这首诗,幼儿有幼儿的感受,小学生有小学生的感受,中年有中年的感受,老年有老年的感受。见过农人劳作的人,有旁观者的感受;而在烈日下长时间挥动过锄头的人,自有一番切骨的感受。可以再“咀嚼”一下:1.为什么要在“日当午”时锄地而不趁凉快时锄地呢?2.“谁知”改为“吾知”,好不好?3.你能从诗中读出诗人是个怎样的人么?4.你能从诗中联想到生活中的什么人吗?

第七首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乐天的这首小诗,它之所以能入选港人的“唐诗十佳”,恐怕就在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两句警句吧。而其实,这首诗中有不少字义不那么好懂:“赋得”何义?“离离”何义?“枯荣”何义?“远芳”何义?“侵”何义?“晴翠”何义?“王孙”何义?“萋萋”何义?想来一定有不少人对这些词语知之不确,此处一妨一一解释一下。

【春风吹又生】

赋得:一种诗体标志,分到题目称为“赋得”。

离离:繁茂的样子。

枯荣:枯萎、茂盛。

远芳:芳,草。牵连一片的野草。

侵:侵占,长满。

晴翠:明丽翠绿。

王孙:贵族的子孙,代指自己的朋友。

萋萋:草茂盛的样子。

怎么样,弄懂了字义之后,读出的画面是否更生动也更有韵味呢!

自问一下:你对此诗能提出哪些值得思考咀嚼的问题么?

第六首  孟浩然·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喜春且惜春】

孟浩然的《春晓》实在容易引发读者生动的生活联想,自然地再现类似的生活画面。可以再“咀嚼”一下:1.为什么说“春眠不觉晓”呢?2.既然“不觉晓”,如何又“晓”了呢?3.既然睡得好,又如何知道“夜来风雨声”呢?4.作者心中有怎样微妙的情感变化呢?

第五首  李商隐·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悬崖边上的诗人】

【凝视夕阳的诗人】

【满腹惆怅的诗人】

面对李义山的《乐游原》,读者读出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是喜还是忧?是乐还是悲?诗人借夕阳要表达怎样复杂的感情?这首诗的格调整体是感伤的,为什么又得到世人的普遍赞赏?朱自清从此诗中读出了“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的诗句,他的情感又是怎样的?

第四首  王之涣·登鹤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真实的鹳雀楼】

【图画的鹳雀楼】

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这是极应当的要求,君子登高,比常人看得更多,想得更多,说得更好。鹤雀楼乃天下名楼之一,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共六层。想当年王之涣登斯楼也,所见景象万千,必定浮想联翩,但他只浓缩成此20字。诗人为什么说“白日”而不用“红日”“夕阳”?诗人借登楼之景要表达怎样的情感?为什么每个人一读此诗都自觉志气倍增呢?

季军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静夜思》荣获“唐诗十佳”第三名,理所当然。

不过,不少人却并不清楚诗中的“床”究竟为何物,各类小儿读物上对此诗的插图也是多有误解,常闹笑话。

                 【好精致的床】

【好明亮的窗】

床,有人解释为胡床,一种坐具,即马扎,也有人把“床”解释为“井台上的围栏”。但就是不能把“床”解释为我们今天的单人床、双人床。

为什么“床”不能是现在用于睡觉的卧具呢?著名学者郭沫若说:“如果睡在床上,那一定是在房间里,房间里怎么会结霜呢?”当代著名收藏家马未都讲得更权威:“在唐代以前门窗都非常小的,门是板门,不透光的,窗非常小,月光是不可以进入室内的,尤其当你的窗户上糊上纸,糊上绫子的时候,光线根本就进不来,所以李白说得很清楚,我在院子里坐着。”你看,弄准“床”的字义后,是不是得修正一下你头脑中素来的画面呢?

【好暖和的被】

【户外静夜思】

             【举头望明月】

李太白当年举头所望的明月,是什么时候的月亮呢?——当然是中秋的圆月!道理自己去“咀嚼”吧。可以说,李白的《静夜思》区区20个字,就已经把“中秋圆月”固化成了永恒的民族思乡文化符号。

亚军  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的《清明》荣获“唐诗十佳”第二名,实至名归。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断魂”是何义?“断魂”是悲哀、哀伤之义。“借问”是何义?“借问”是敬辞,请问之义。那么“行人”又是指什么人呢?是作者眼中之人,还是作者自己,抑或既指他人又指诗人呢?“行人”为何想饮酒?再延伸想象一下:行人看到牧童所指的杏花村后,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可以说,当年杜牧笔下那纷纷的细雨,悲痛哀伤的行人,以酒解悲苦、求温暖的细节,强化了清明节成为永恒的民族祭祖文化符号。

冠军  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的《游子吟》荣获“唐诗十佳”第一名,当之无愧。

好奇怪,这首诗既非四句,也非八句,而是六句?看标题那个“吟”字,这正是古体诗的标志。

 【慈母手中线】

质朴如话,言少意丰。眼前衣,手中线,密密缝,这最司空常见的生活细节,在孟郊笔下却散发着最震撼心扉的力量。面对这样深沉博大、忘我付出的母爱,谁不为之感动,谁不为之讴歌!这母爱如同春天里无私地孕育万物的阳光,作子女的又怎能回报得了呢!

慈母辛苦,慈母伟大,孟郊的《游子吟》是一曲母爱的颂歌,它也因此成为了永恒的民族母爱文化符号。

【母爱的颂歌】

经典不厌百回读,涵泳咀嚼韵味长。常读唐诗自高雅,腹有唐诗气自华。怎么样,重读上述早在幼儿时代就知晓的10首小诗,是否又有了若许新的感悟?

【唐诗常读常新鲜】

国学大师王国维说:“生百政治家,不如生一文学家。”

北大教授陈平原说:“一辈子的道路取决于语文。”

我要说:“唐诗永远不死,唐诗常读常新,唐诗让人脱俗,唐诗使人美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