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颌骨磨玻璃样骨化密度,请你来分析丨读片专栏 418期

 panyunbo 2017-04-18

医 学 影 像 园

china-radiology


医学影像园网站(www.china-radiology.com由安徽省放射学会主办,是一个为医学影像同道交流学习、分享资源而构建的非营利性专业学术网站。目前拥有19余万注册会员,是国内规模最大、人气最旺、最受专业人士喜爱的医学影像论坛之一。


颌骨磨玻璃样骨化密度

彭泽标  整理

2017年4月9日

临床资料:病史,女性,18岁,右侧上颌窦区压痛10多年,累及右侧牙;病灶CT值约为:400Hu。 

影像学表现:右侧上颌骨与上颌窦前壁及后外侧壁之间毛玻璃样骨化密度影,其内散在斑点状低密度,病变累及右侧尖牙牙槽,右侧上颌窦窦腔受压。

结果 C

上颌骨骨化性纤维瘤


讨论:

骨化性纤维瘤(ossifyingfibroma)是为较为常见的颌骨良性肿瘤,边界清楚。组织学上,肿瘤由富含细胞的纤维组织和表现多样的矿化组织构成。根据肿瘤中所含纤维成分和骨质成分比例的多寡,可分别命名为骨化性纤维瘤及纤维骨瘤。2005年WHO新分类简化了骨相关病变的分类和命名,以“骨化性纤维瘤”代替了“牙骨质-骨化纤维瘤”,并将“青少年小梁状骨化纤维瘤”和“青少年沙瘤样骨化纤维瘤”作为骨化纤维瘤的两种组织学变异型。

本病常见于青年人,多为单发性,可发生于上、下颌骨,但以下颌较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上颌骨多位于尖牙窝、颧弓及鼻窦处,下颌骨以前磨牙区下缘和下颌角处多见。青少年小梁状骨化纤维瘤发病年龄小(8.5-12岁),青少年沙瘤样骨化纤维瘤患者平均年龄20岁左右。骨化性纤维瘤主要见于下颌后部,青少年小梁状骨化纤维瘤好发于上颌,青少年沙瘤样骨化纤维瘤好发于鼻旁窦的骨壁。肿瘤生长缓慢,早期无自觉症状,随着肿瘤增大,可由于颌骨膨隆引起牙移位、牙合关系紊乱、颌面部变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