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湿骨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病机是什么呢,熟悉它...

 casgb2006 2017-04-18

立法谨守病机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又称为病理机制,是认识疾病证候并进行诊断辨证、预防治疗的内在依据和理论指导,是研究和阐明疾病病理机制及变化规律的理论。病机揭示了疾病发生、发展、变化以及转归的本质特点和基本规律。中医病机理论应用整体、系统、辨证的研究方法,从机体功能状态改变是内外环境综合作用的病理反应这一认识出发,考虑个体、动态、多样性特点,深入研究局部和整体病变的相互影响;脏腑及其所属经络、形体、官窍之间的相互影响;内外环境失调的影响等,由此有效地掌握人体生命变化规律的认识方法。

《内经》以来,历代医家对中医病机学不断完善,目前一般认为病机包括基本病机、系统病机、症状病机、疾病传变规律等。其中基本病机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和津液代谢失常等;系统病机包括脏腑病机、形体官窍病机、内生五邪病机等;外感病机包括六经病机、卫气营血病机和三焦病机;经络病机包括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病机;疾病传变是指疾病在机体脏腑经络组织之间的转移和变化。临床上使用这些病机学内容解释风湿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及指导风湿病诊疗确有一定的意义。风湿病既然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一类疾病,就应该像伤寒、温病那样形成自己特有的符合自身规律的病机学理论,以指导风湿病的诊疗,提高疗效。风湿病病种多样,表现复杂,预后不一,所涉及的病机极为复杂,风湿病的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同时风湿病也呈现传变、转化的病机特点。

病案举隅

案例一

胡某某,男,57岁。2010年7月16日初诊。

主诉:四肢关节反复肿大、灼热疼痛10年,加重半年。

患者风湿性关节炎病史10年,反复发作,近半年加重,关节热痛。抗“O”:540IU/L,血沉45mm/h,类风湿因子(RF):46IU/ml。经用青霉素及抗风湿药疗效不佳,现肢体活动受限,丧失劳动能力。

刻下:患者,双手近指、掌指、腕关节灼热、疼痛,食欲不振,舌红苔薄、黄白相兼,脉濡细数。查其脉症,属风寒湿痹,经久不愈,郁而化热伤阴之热痹证。

中医诊断:痹证;证型:风湿热痹,阴虚津伤。

西医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治宜祛风除湿,清热利湿,活血养阴。

处方:防风10g、淮山药20g、薏苡仁20g、川桂枝15g、蒲公英15g、陈皮15g、白芍20g、白术15g、知母25g、石斛20g、制附子6g、甘草6g。7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2010年7月23日。

服药后病情好转,关节热疼稍减,效不更方,拟2010年7月16日方续服14剂。

三诊:2010年8月6日。

关节疼痛减轻,屈伸稍利,手足心热,舌苔已退,自觉胃脘胀满不适,饮食稍减,拟2010年7月16日方加川牛膝15g、木瓜15g、忍冬藤20g、建曲10g,淮山药增至30g、薏苡仁增至30g,连服14剂。

四诊:2010年8月20日。

精神食欲正常,关节热痛已除,舌苔恢复正常,仍有关节肿大,活动受限,拟2010年8月6日方加防己15g、威灵仙20g,连服14剂。

五诊:2010年9月3日。

诸症皆除,唯关节肿大尚存,实验室检查:抗“O”:238IU/L,血沉:12mm/h,类风湿因子(RF):13IU/ml。拟2010年8月20日方继服以善后。

案例二

关某,女,30岁,2010年5月7日初诊。

主诉:反复腰部疼痛3年,加重7天。

患者3年前因产后感寒受凉,发为腰痛,四肢关节肿胀、麻木、酸痛,治后痛减,而后每因受凉或经期则反复发作,病情日益加重。2010年4月复感外邪发病,尤以大腿外侧痛甚,固定不移,屈伸不利,西药治疗无效,而用中药治疗。诊其脉弦细数,舌质红,苔薄白,脉症合参,此为血瘀为痹,复感外邪诱发。

中医诊断:痹证;证型:气血瘀阻型。

西医诊断:腰痛。

治宜养血祛风,活血祛瘀。

处方:鸡血藤20g、当归10g、川芎10g、黄芪15g、薏苡仁20g、淮山药20g、陈皮15g、茯苓15g、法半夏10g、川桂枝15g、丹参20g、桃红各10g、葛根15g、独活10g、白芍15g、甘草6g。服药7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2010年5月14日。

服此方7剂后,臀部及大腿外侧疼痛基本消失,两膝关节下仍肿胀,脚重懒行。乃为气虚湿重,拟2010年5月7日方加泽泻15g,黄芪增至20g。服药14剂,水煎服,日1剂。

三诊:2010年5月28日。

服此方14剂后,病情明显好转,除下肢略感胀满外,余已正常,拟2010年5月28日方继服调治。

按 案例一为风寒湿痹,久治不愈,郁久化热伤阴,而转为热痹。正如《类证制裁》曰:“初因风寒湿邪郁闭阴分,久则化热攻痛。”属于正虚邪实之证,治法既须祛风除湿、温经行痹,又须滋阴清热,所以,以桂枝、芍药、甘草,调和营卫,桂枝、防风祛风通阳,薏苡仁、淮山药、陈皮、白术补土祛湿,知母、石斛滋阴清热,制附子通阳开痹。三诊后加牛膝、木瓜、忍冬藤、防己、威灵仙等以助主方增强活血通络、利关节、消肿之效,从而使风湿祛、虚热清、阴血生,诸症皆除。

案例二为气血瘀阻证。临床上引起血瘀的病机主要有:阳气虚损,鼓动无力,血行缓慢;肝气郁结,疏泄不利,血行受阻;寒邪入侵,阻于脉络,血行瘀涩;热入营血,血热互结,血液瘀结,机体外伤,溢于脉外,结而为瘀。此案由寒湿稽留经络,寒主收引,致气滞血凝,湿胜缠绵,致使日久不愈。治先养血祛瘀而不伤营血,以解寒凝经脉、血流不畅。《伤寒论》云:“手足厥寒,脉微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类症治裁》指出:“诸痹……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虚而袭,正气为邪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滞,久而成痹。”治宜活血祛瘀,佐祛风化湿之品。方中加黄芪、鸡血藤以益气养血,温通血脉,丹参、桃仁、红花使血流畅通而痛消。气血流畅,寒湿无稽留之地。但寒易去而湿难愈,薏苡仁、淮山药、陈皮、茯苓健脾以化湿,效果明显。

第一节正虚为本

在风湿病的发病机理中,正虚是风湿病发病的内在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当正气亏虚之时,外来风寒湿热之邪才可乘虚侵袭机体,使经络气血闭阻不通,而发风湿病。在其病变机理中,正虚有营卫不和、气血亏虚、脏腑虚衰、阴阳失调4种表现形式。

一、营卫不和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明确指出了“卫气”的卫外、防御功能;而营阴行脉中,卫阳行脉外,阴在内阳之守,阳在外阴之使,故营卫阴阳相随而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的系统。卫气的卫外防御功能其实是整个营卫系统的功能体现。

《素问·痹论》首先提到营卫与痹证的关系:“营者,水谷之精气也,……贯五脏,络六腑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骠疾滑利,……熏于肓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逆其气”即指破坏了其正常的运行规律和功能,也即营卫不和,其后果是导致了营卫的“逆乱”。这种逆乱,有两个病理层次:在浅层病理上表现为“营卫不和”,在深层的病理则导致营卫的“叛变”,即营卫由保护机体的正气转变为攻击机体的邪气的过程,即营卫的邪化。在病理状态下,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卫气受损,营卫比例失调,出现相对的卫弱营强,当这个比例进一步失调并达到某个临界点时,营卫之间便不能再相互维系而出现营阴和卫阳的分离。营卫分离后,营阴和卫阳就开始了变异和“叛变”过程。分离后的营阴因为失去了卫阳之温煦、推动而冷凝成为纯阴无阳、至阴至寒之“营邪”(由生理上的营阴变异、“叛变”为病理上的“营邪”的过程称为“营阴的邪化”),“营邪”循经络流注,侵蚀形体、关节,遂成阴寒类型的风湿病。分离后的卫阳因得不到营阴的滋养而成为纯阳无阴、至热至烈之“卫邪”(由生理上的卫阳变异、“叛变”为病理上的“卫”的过程称为“卫阳的邪化”),“卫邪”循经流注,像烈焰般烤炙形体、关节,遂成为阳热类型的风湿病。因此,营卫的邪化、流注标志着风湿病的形成。

营卫在体内流注的同时,外邪会产生同气相求的效应:风寒湿等外邪,其性与阴寒之“营邪”相似,同气相求而侵入体内,并助“营邪”流注;风、热、火、暑、燥等外邪,其性与炽热之“卫邪”相似,同气相求而侵入体内,助“卫邪”流注。两类外邪共助营卫的邪化、流注,使风湿病的病情更趋胶着、复杂。风湿性疾病形成后,营卫并未停止其邪化流注,流注日久,就产生诸多“并发证”,如肺脏系统、心脏系统、肾脏系统的疾患。“营邪”之性阴寒,其流注会导致两大后果:其一,寒气易损伤脏腑功能及阳气,导致气虚、阳虚;其二,寒甚则血凝成瘀,水聚成痰,痰瘀得以形成。“卫邪”之性炽热,其流注也会导致两大后果:其一,损伤脏腑功能及耗伤阴血而致阴血亏虚;其二,热盛则灼血成瘀,炼津成痰。

营卫不和,则致腠理疏松不固,如清·林佩琴《类证治裁·痹证》曰:“诸痹……由营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内袭,正气为邪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滞,久而成痹。”张仲景更是把营卫不和理论用于临床,开创了用桂枝芍药知母汤调和营卫、治疗痹证的先河。

二、气血亏虚

气血为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气血亏虚,机体失于濡养,则抗邪、防御、适应能力低下,外邪乘虚侵及,而发为风湿病。《金匮要略》曰:“少阴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当然,就风湿病言,气血亏虚时也必然先见营卫不和。

《内经》在论述痹证的发病机制时指出:“血气皆少,感于寒湿,则善痹骨痛。”这说明气血不足、体质虚弱致皮肉不坚而病痹。营行脉中,卫行脉外,阴阳相贯,气调血畅,濡养四肢百骸、经络关节。营卫和调,卫外御邪,营卫不和,则邪气乘虚而入。营卫之气的濡养、调营卫外固表、抵御外邪的功能只有在气血充沛、正常循行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气血不足、营卫不和不但是本病的重要内因,而且是病情发展变化的主要机制。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男女之比为1∶2.87,女子发病率何以较男子高出很多,盖由女子以其经、带、胎、产而不同于男子。女子经后多血虚,血虚则气亦随之而虚,以致冲任空虚,风寒湿邪乘虚侵入,相合为病,是以受之如持虚,发为骨痹,可见气血亏虚同样也是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基础。RA除了特征性关节软骨和骨质破坏的关节表现外,贫血是最常见的关节外表现之一。RA贫血患者的病程明显长于不伴贫血者,贫血程度越重病程越长,并且贫血程度越重,病情活动越明显。

研究发现,活动期RA患者铁储备与RBC、Hb、MCV的变化呈正相关(P<><><><>

三、脏腑虚弱

主要责之脾、肝、肾三脏。脾主肌肉、四肢,为气血生化之源;肝主筋,主藏血;肾主骨,主藏精。风湿病的病位主要在肌肉筋骨。若脾肝肾虚损,则肌肉筋骨失养,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入。

中医认为脾胃虚弱,饮食失调,起居失常,可致气血不足,卫外不能;或痰湿内生,湿浊为患,复感外邪而致痹。如《素问·痹论》指出“饮食居处为其病本”。《难经》曰“四季脾旺不受邪”。脾气充足,邪不易侵,脾胃素虚之人,或因饮食失节,或因劳倦内伤,或外受寒湿之邪,均可导致脾胃虚弱,运化失司,痰浊内生,气机不利。脾虚亦致气血生化乏源,肌肉不丰,四肢关节失养,久则气血亏虚,筋骨血脉失去调养,营卫失于调和,风寒湿热之邪乘虚而入,着于筋脉则发风湿痹病。故脾胃虚弱、气血亏虚、痰浊内生是本病的重要病机。本病临床上除一般的关节局部症状如关节肿胀、疼痛以外,还常见胃脘痞满、食少纳呆、大便溏泄、舌质淡、苔腻等。湿为阴邪,其性黏滞、重着,不但单独作祟,而且极易与其他外邪如风、寒、热邪合而为病,使之临床表现纷纭复杂,缠绵难愈。

根据肝主筋、肾主骨的理论,风湿病的发生与肝肾密切相关。其性质不外阳虚、阴虚为其本,夹风、夹寒、夹湿、夹热、夹瘀为其标。故脏腑之虚重在肝、肾,而肾居下焦,藏真阴而寓元阳。五脏之伤以肾为本,故就肝肾而言,则又以肾虚为主。脏腑内伤既是痹证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痹证经久不愈,内传入里的结果。痹证早期虽以邪实为主,然而标实的同时寓有本虚,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是其发病之根。久痹则邪伤气血阴阳,病及脏腑及所属五体而致虚。久痹病邪内舍肝肾,使关节失养而不用,筋骨失养而挛缩。临床见关节肿大、变形、僵硬、肌肉萎缩等症状,故中、晚期类风湿关节炎脏腑之虚重点在肝肾。根据“至虚之处,便是受邪之处”的理论,病邪往往直接深入虚者所主的机体组织或直接犯及内脏,引起五体痹,或五脏痹。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精血之源,五脏之伤穷必及肾。《冯氏锦囊》认为鹤膝风多属肾虚,以肾主骨,肾气衰弱,邪气乘之而得。因此,凡有遗传因素致病,多与肾有关。痹证中约有1/3以上有家族史,与肾关系更加密切。

四、阴阳失调

阴阳失调为脏腑、气血、营卫等相互失调的概括。《素问·痹论》:“痹……或寒,或热,或燥,或湿,其故何也?……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根据文献和临床所见,素体阳气偏胜,阴精不足,内有郁热者,感受风寒湿邪,易从阳化热,而成湿热痹;阳气虚衰,阴气偏盛,感受风寒湿邪者,多以阴化寒而为寒湿痹。可见,邪在痹病发展中的转化,与人体的禀赋不足、体质差异有密切的关系。

阴阳失调作为风湿病的发病机理之一,常有阳盛、阴盛、阳虚、阴虚等。阳盛,即阳热亢盛,“气有余便是火”,“无火不招风”。此易感热邪,或感寒也易化热,病发热痹。正如清·尤怡《金匮翼·热痹》曰:“热痹者,闭热于内也……脏腑经络先有蓄热,而复遇风寒气客之,热为寒郁,气不得通,久之寒亦化热,则痹热而闷也。”相应,阴盛多与外界寒湿之邪相召而发风湿病寒湿证;阳虚必见卫阳虚弱而发风湿病虚寒证;阴虚则阳亢,得病易化热伤津而发风湿病虚热证。

第二节邪实为标

邪实,指邪气结聚或邪气过盛。邪气为标,在正气不足的情况下,感受风寒湿热等六淫之邪,或气滞、痰凝、血瘀,黏滞缠绵,闭阻经络气血,即所谓“至虚之处,便为受邪之所”。

一、六淫肆虐,正虚邪侵

由于正气虚,风寒湿热之邪乘虚而入,注于经络,留于关节,使气血痹阻而为痹证。《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

风为百病之长,其为阳邪,开发腠理,又具穿透之力,而成伤人致病之肇始。临床上风邪致痹的病机是:风夹寒湿或风夹湿热,导致气血不通、经络痹阻。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日常风邪多源于自然界的“邪”风,及电扇、空调、露宿之凉风等。

寒借此风邪内犯,风又借寒凝之积,使邪附病位。临床上寒邪致痹的病机是:寒兼风湿,导致气血凝滞、经络痹阻。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关节疼痛,固定不移,遇寒加重,遇热减缓。日常寒邪多源于冬日之寒邪,及夏日之空调、洗漱之冷水等。

湿邪借风邪的疏泄之力,寒邪的收引之能,风寒又借湿邪黏着、胶固之性,造成经络壅塞,气血运行不畅,则筋脉失养,拘急而痛。临床上湿邪致痹的病机是:风夹寒湿或风夹湿热,导致气血不通、经络痹阻。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关节酸胀疼痛沉重。日常湿邪多源于涉水淋雨、洗漱之水湿,及居住、工作环境湿度之过高等。

此外,热邪兼风湿侵袭肌体,合而为患,邪热壅于经络、关节,气血郁滞不通。临床上热邪致痹的病机是:热夹风湿,导致气血煎熬凝滞、气血不通、经络痹阻。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关节局部红肿灼热,关节疼痛不能屈伸,得寒稍舒,发热口渴。日常热邪多源于盛夏炎热、高温作业、穿戴闷热等。

素体阳气偏胜,阴精不足,内有郁热者,感受风寒湿邪,易从阳化热,而成湿热痹;阳气虚衰,阴气偏盛,寒自内生,感受风寒湿邪,多从阴化寒而为寒湿痹。由于感邪的偏盛不同,寒湿痹临床表现也就有所差别。正如《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以风性善行而数变,故痹痛游走不定而成行痹;寒气凝涩,使气血凝滞不通,故疼痛剧烈而成痛痹;湿性黏滞重着,故使肌肤、关节麻木,重着,痛有定处而成着痹。

风、寒、湿、热诸邪气具有致病特异性和选择性,并因五脏阴阳偏颇,而侵袭不同脏腑经络。风邪易侵袭肌表肺卫,寒入肾脏,湿易困脾,火热犯心,在外表现为筋骨肌表关节不利,在内则表现为脏腑功能失调。

二、邪留日久,阻滞气机

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气还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如《医门法律》所云:“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素问·六节藏象论》则云:“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生,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然而,在一定的条件下体内气机出现阻滞不畅(即气滞),使之成为人体致病的内在因素。

气滞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机体的气滞正伤致外邪易感,同时感受了外邪的机体则易出现气滞。气滞可使经脉骨节受阻,不通则痛。因此,气滞也是引发或加重风湿性疾病的内在因素之一。临床上引起人体某一部分或某一脏腑气机阻滞的病机主要是由于情志不舒、饮食失调、感受外邪等,气滞的表现轻则胀闷,重则疼痛。

三、邪滞日盛,痰瘀内生

痹病既得,风寒湿热之邪充斥经络,气血运行不畅。邪留日久,寒凝津为痰,湿停聚为痰,热炼津为痰。同时,邪留日久,气血运行不畅则瘀血内生。痰瘀形成,又阻滞经络,壅遏邪气,痰瘀邪气相搏,经络气血闭阻,故痹病渐趋加重,疼痛、肿胀、重着等症状突出。痰和瘀既可单独为患,亦可合而为病,闭阻经络,流注关节,不通则痛,不通而肿,经久不愈,甚至变生或合并脏腑病变。

津液是人体生命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肠液、泪液、鼻涕、关节液等。津液的输布和排泄,主要是通过脾的转输、肺的宣降和肾的蒸腾气化,以三焦为通道输布于全身。津液具有滋润和濡养的作用,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它和气、血一样,都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然而,人体在很多情况下都会使体内的津液代谢异常(如痰浊凝聚,简称痰凝),成为人体致病的内在因素。痰凝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机体的痰凝正伤致外邪易感,同时感受了外邪的机体则易出现痰凝。前人也认为痰浊凝聚与瘀血一样,都是痹证的重要病机。清·佩琴《类证治裁》中有云:“必有湿痰败血瘀滞经络。”临床上引起痰凝的病机主要是由于外感寒湿,饮食失当,久病体虚,劳欲过度等出现的痰浊,留窜骨节经络,凝而为痹。痰浊凝聚的临床表现有骨节疼痛肿胀、肢体麻木不仁、半身不遂、口眼斜、瘿瘤瘰疬等。

血在血管中循行不息,为全身的所有组织器官提供需要的营养。然而,人体在很多情况下都会使体内的血液出现运行瘀滞受阻(即血瘀),成为人体致病的内在因素。血瘀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机体的血瘀正伤致外邪易感,同时感受了外邪的机体则易出现血瘀。不管患者是处于血瘀或前血瘀状态,都可使经脉骨节受阻,不通则痛。清·王清任《医林改错》有“瘀血致痹”说。《痹证治验》云:“瘀血致病的病机,即因闪挫暴力,引起局部经络组织损伤,血行不畅或血溢脉外,留滞局部,而致局部筋脉失养,抗御外邪能力低下,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加重脉络闭阻,导致痹证。”临床上引起血瘀的病机主要有:阳气虚损,鼓动无力,血行缓慢;肝气郁结,疏泄不利,血行受阻;寒邪入侵,阻于脉络,血行瘀涩;热入营血,血热互结,血液瘀结;机体外伤,溢于脉外,结而为瘀。血瘀临床的表现有刺痛、痛处不移、拒按、紫绀、肿块、肌肤甲错等。

第三节风湿病的病机传化

风湿病的传化机制指其传变、演化的机制。由于风湿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复杂,其传变、演化情况与治疗是否及时、正确,关系密切。传化途径主要是五体传化、表里传化、脏腑传化。

一、五体传化

五体是筋、脉、皮、肉、骨的合称。五体传化是指痹病可以在筋、脉、皮、肉、骨间传变。痹病日久,正气虚弱,可由皮肤影响肌肉、血脉、筋骨等。《儒门事亲》曰:“皮痹不已而成肉痹,肉痹不已而成脉痹,脉痹不已成筋痹,筋痹不已而成骨痹。”

二、表里传化

表里是辨别病位外内浅深的一对纲领。一般而论,从病位上看,身体的皮毛、肌腠、经络相对为外,脏腑、骨髓相对为内。表与里是相对的概念,如躯壳与脏腑相对而言,躯壳为表,脏腑为里;脏与腑相对而言,腑属表,脏属里;经络与脏腑相对而言,经络属表,脏腑属里;经络中三阳经与三阴经相对而言,三阳经属表,三阴经属里;皮肤与筋骨相对而言,皮肤为表,筋骨为里等。表里传化是指痹病可以在表里的不同部位相互传变。《素问·痹论》曰:“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痹病日久不解,均可导致肺痹、心痹等的发生,这些都是表里传变的表现。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肺功能、心电图检测发现,活动期RA患者在发病过程中有一定程度的肺功能改变。肺功能变化以小气道阻塞、通气功能减退为主,并且与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呈高度相关[12],且随着病程的增加,肺功能降低越明显[13];同时,RA患者也存在心电图的异常[14]。

三、脏腑传化

脏腑指人体的内脏器官,为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统称。脏腑传化是指痹病可以在脏腑间相互的传化。根据“至虚之处,便是受邪之处”的理论,病邪往往直接深入虚者所主的机体组织或直接犯及内脏,引起五体痹,或五脏痹。《素问·玉机真脏论》曰:“肺痹,发咳上气,弗治,肺即传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中医理论认为肺主皮毛,心主血脉,肝主筋膜,脾主肌肉,肾主骨髓。当肢体的痹证日久不愈,随着病情的发展,或反复感受外邪.进而可累及相关的五脏形成“五脏痹”。如《素问·痹论》说“五脏皆有合,病久不去者,内舍于其舍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

五体痹传变及脏者,形成五脏痹,内经所云:“久痹不已,复感外邪,内舍其合,可致五脏痹。”《素问·痹论》所述五脏痹证是在肢体痹证不愈,反复感受邪气,邪气深入五脏所致。其由五体痹不已,而五脏精气逆乱,复“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气”而成。每当五体痹迁延不愈,疼痛难耐,必然影响患者情绪,使之精神不安、躁扰不宁,加之重感风寒湿气,则易传变于内而发生五脏痹;若饮食不当,戕伤肠胃,加之重感风寒湿气,则易传于内而发生六腑痹。故有“躁则消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这些导致脏腑痹发生的重要内因。现代研究表明,通过对佐剂性(AA)大鼠超微结构的观察发现,AA大鼠不但存在滑膜细胞线粒体变的损伤,而且还伴有脾、肺、心、胸腺、胃黏膜等细胞线粒体病变的损害。

风湿病是一个常见病症,很多年轻人都不会重视它、以为它离自己很远,有的已经有了,由于自己年轻却忽视它,直到年纪大了才重视它,但是由于它的顽固性和不了解性不知道该如何去治疗。所以选择很重要,风湿病可以选择外贴使用。

更多健康常识,骨疾病病理的分享和探讨。

小编微信:suli39687670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