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权谋之道:晏子

 廿氏春秋 2017-04-18
  不屈的使者

  晋、楚两国之君在宛邱举行亲善会盟,宋国也派使者参加。晋、楚的大夫对宋国使者说:“用去见天子的礼节恭敬地拜见我们国君,我就带你去晋见。”使者说:“帽子虽然坏了,还是应当戴在上面;鞋子虽然是新的,也应该穿在下面;周室虽然衰微,诸侯也不能改变他的身份。纵使军队爬上宋国的城墙,也不更换我的服装。”说完就作揖离开。诸大夫看了很惊讶,就用诸侯的礼节接见他。

  使者诸发

  越国派使者诸发拿一枝梅子赠给梁王。梁王有一个臣子叫韩子,转头向左右的官吏说:“哪有用一枝梅子赠送列国之国君的道理呢?等我为你们去羞辱他。”就出去告诉诸发说:“我们大王有命令,吩咐说客人戴帽子就以礼貌召见,不戴帽子就不见。”诸发说:“那越国也是天子的封地,不居於冀、二州的中原,而处在偏僻的海边,驱逐外族而为住所,但蛟龙又和我们争夺,所以要把头发剪断,身上画了花纹,色彩斑澜可观,好像龙子的缘故,就是要防避水神。现在大国的命令说,戴帽就以礼节召见,不戴帽则不见。假使大国的使者有一天也访问敝国,敝国的国君也下命令说:‘客人一定要剪发纹身才召见他。’这样你们大国作何感想?如果你们内心觉得合适,我愿意借顶帽子晋见,如果你们内心觉得不舍适,希望不要变更我国的习俗。”梁王听到这件事,就披着衣服出来见诸发,下令赶走韩子。

  《诗经》上说:“只有德才兼备的使者,能应对多变的天子。”就是这个意思罢。

  晏子出使

  晏子出使吴国,吴王告诉行人说:“我听说晏子是北方有辩才、熟悉礼节的人。”命令傧者:“客人来了就说天子召见。”隔一天,晏子有事情到宫廷。行人说:“天子召见你。”晏子有三次面露不安的样子,说:“我受敝国国君的命令,出使到吴王的处所,我没有才干,迷迷糊糊走入天子的朝廷,请问吴王在哪里呢?”然后吴王说:“夫差请见。”结果晏子用诸侯的礼节入见他。

  晏子讽吴王

  晏子出使吴国。吴王说:“寡人一向寄居在偏僻简陋的蛮夷地方,很少受到君子的教养,有不对的地方,请指教我,不要见怪!”晏子不安地避开座位。吴王说:“我听说齐君为人阴险而傲慢,粗野而残暴,你容忍他为何容忍到这样过分呢?”晏子退后答道:“我听说一个人小事不会做,粗陋的事情也会做不好,这样一定要操劳;大事做不到,小事不屑做,这样一定要贫穷;权位大而不能号召别人,权位小而不能到别人家门前求人,这样一定要困苦。这是我所以要做官的缘故,像臣下这种人哪能用大道去教导百姓呢?”晏子出来了,吴王笑道:“今天我讥笑晏子,好像一个人没有衣服穿而去讥笑大户人家。”

  晏子吃橘

  景公派晏子出使楚国。楚王送来几个橘子,旁边放了一把削皮刀。晏子不剖就连皮吃了。楚王说:“橘子应当剖皮。”晏子答道:“臣下听说,在人主面前接受赏赐,瓜桃不可削,橘柚不可剖。如今您没有吩咐,臣下我不敢剖,可是臣下并不是不知道。”

  晏子反讽楚王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知道了,就告诉左右的官吏说:“晏子是贤能的人,现在要来,我想羞辱他,用什么方法呢?”左右的官吏答道:“等他来的时候,我捆绑一个人从大王的身边走过去。大王就问:‘是哪里人?’我们回答:‘齐国人。’大王再问:‘犯了什么罪?’我们回答:‘犯了盗窃罪。’”

  晏子来了,楚王和晏子站着谈话。有一个人被绑着,经过楚王身边。楚王说:“绑的是哪里人呢?”答道:“是齐国人。”王说:“犯什么罪?”答道:“犯偷盗罪。”王说:“齐人本来就好偷盗吗?”晏子回过头看那犯人说:“江南有橘子,齐王派人拿去种在江北,结果长大不是橘子,变成枳,这是什么缘故呢?这是土地性质不同使它这样的。现在齐人居住齐国不敢偷盗,到了楚国就变了盗贼,岂不是楚国的土地使他这样的吗?”楚王说:“我想伤害你,却反而伤害了自己。”

  晏子不入狗门

  晏子出使楚国。晏子身材矮小,楚国人做一个小门在大门旁边,请晏子进去。晏子不进去,说:“出使到狗国就从狗门入。现在我出使楚国,不应该从这个门进去。”招待的人只好从大门带领他入见楚王。楚王说:“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答道:“齐国的临淄有三百闾,人们张开袖子便成布帷,挥去汗水好像下雨,肩并着肩,脚跟挨着脚跟,怎么没有人呢?”楚王说:“可是为什么派你来呢?”晏子答道:“齐国派遣使者各有对象,那些贤能的人派遣给贤明的君主,没才干的人派遣给没才干的君主。我晏婴最没才干,所以只能出使楚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