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松松 在颜料上画画的另类艺术家

 木子4kfvyzepq8 2017-04-18

李松松,1973年生于北京,199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并于2011年获得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大奖。“每个人都知道的故事,需要用自己的方式表述。方式取决于你的态度,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李松松以工匠精神直面历史,从不凌空蹈虚;以士人态度审视社会,重新抉发道德和美的关系。面对湍急的时代潮流,李松松迎难而上,他用作品向我们展示了艺术的风骨和力量。

用画画养活自己

1996年,李松松从中央美院毕业后,先做了四年的空间设计、教书。晚上看看小说,偶尔涂两笔。彼时,中国的当代艺术家们正从落魄、边缘人群迅速成为世界的宠儿。当代艺术最大的转折点时远离现场,在许多人看来貌似可惜,李松松对此却不以为然:人生中很多决定并没那么强的目的性,不能功利地判断它是不是在浪费时间。“那些看似无聊的夜晚,可能是对你帮助最大的。”2003年,李松松被身边的朋友一句无心之言“如果你喜欢画画,就应该用它来养活自己”触动到了,让他敏感地意识到这是释放自己能量的时刻了,他决心以职业艺术家的身份画对这个世界。

2004年,李松松在艺术文件仓库举办了自己的第一个个展“李松松2001-2004”;2006年,李松松举办了第二个个展“催眠”。从这两个展览中我们发现李松松开始从流行电影、家庭相册、监控录像等领域吸取灵感,获得自己的图像来源。创作方式上,他将一张照片任意地划分为一系列长方形的区域,单独在每个区域上作画,只在色彩和色调上制造着微妙的变化。这样的创作方式让艺术家和观众都对即使是最熟悉的图像也产生了陌生的感觉。“我不是还原一个故事。也不是更加个人情绪化的或者个人视角的新解读。”李松松说。

2009年,李松松举办了第三个个展“抽象”。在这次个展中,作品主题依旧取材于摄影照片、电影剪辑和历史事件。2011年,佩斯纽约画廊又为李松松举办了同名个展,此次展览中的新作,李松松延续了之前的创作方法:从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公共图像中获得灵感和形象来源,对画面进行分区处理,将色彩调和到一个灰度,颜料厚重,笔触明显,突出绘画感和材料感。“只对单独的每一块负责”,让人感到艺术家“不是在画面上画画,而是在颜料上画画”。

“随缘”的创作理念

对李松松来说,画画是最趁手的方式。他的画室里挂了两张近作,看得出来源于同一件图片素材。柏林一家人类学博物馆里有很多人声CD,有点像巫师跳舞,唱片封套中的一些点和线的状态打动了他。但最终出来的画并不是很满意,于是他画了一张,换个处理方法又画了一张。画画是一个不断试错和探索的过程,这是创作的乐趣所在。

创作素材很多都是随机得到。比如,某张画画的是犬针灸穴位图,是李松松家的一只狗腿扭了带它去农大宠物医院治疗时,在诊疗室的墙上看到挂了一张犬的穴位图,随手就用手机拍下来了。

有段时间,李松松在很多拼接的铝板上作画。

有人问他:你的第一笔从哪里落?这些都不是问题,左边或者右边都可以开始。有时候一张画画得差不多了,突然觉得哪里还要加一部分出来,比如人物的一个舞剑动作的指向,于是又延展开去。他半开玩笑地说:唯一注意的是不要从中间开始画起,当年吴清源在日本下棋,起势第一子落在秤正中,叫“天心”,得了一个狂妄的名头。

这些想法都是在创作的过程中突然生发出的。色块自己漫延开去,就像写小说一样,人物自己有了生命,指引着故事情节的走向。在李松松看来,这是创作对艺术家的反馈,是它教给艺术家的东西。

创作上,李松松也强调“随缘”,他认为图像不完全是一个参照物,也不是需要尊重、描摹、还原的对象。图像仅仅是艺术家选定的一个对象而已,之后的工作则是将图像原本完整的意义拆散、重组。“我并没有故意要把什么消解掉,或者把什么呈现出来,它就是如其所是地这么发生了。这个对我来说更有意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