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家,老房子

 纯棉人生 2017-04-18

仔细算一算,我已有3个年头有余没有回老家了,对老家的那份眷恋,就像是蚕被包裹在茧里而拒绝破茧成蝶的状态,安安静静地占据着我心里的某个小小角落。

在一个很平常很平淡的日子里,我正百无聊赖地笔下记着枯燥的理论知识,一旁的手机微信突然叮咚、叮咚连续响了两声,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放下手中的笔,拿起了一旁的手机,打开微信,突然,眼睛放亮了。那是两张照片——我的老家,老房子。这是我生平第一次以这样的视角打量老家,照片是我儿时的小伙伴拍下发给我的,一时间心里泛着潮湿的感动。于是我跟她说:这是一张很好的照片,我会细心珍藏。接下来的便是各种关于它的回忆开始泛滥……

从前,老家在我的心目中是伟岸的,高大的,虽不够俊俏,却是有朝气的,然而现在的老家,它已然是老房子了,岁月的风霜在它的身上留下了痕迹,它暗淡了,萎缩了。门前的榆钱树已不知了去向,迎春花也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杂草丛生,大铁门已锈迹斑驳,但是过年时贴的对联依然醒目、端正,它仿佛在昭示着老房子不服老的劲头。

在老家还不是老房子的时候,我也还不是临近而立的年纪,每年的春节,有一件大事,就是写春联贴春联,这个任务就理所当然地归了姐姐和我。然而家里的房门太多,每年都要在腊月二十五六开始做准备。姐姐小字写得好,我的大字还能拿得出手,因此,她负责写所有的小门,我则负责写大门,数一数多少个门,要写多少副对联,每副对联寓意要符合每间房、每扇门。记得有一年,我们找一副适合贴在厨房的对联,翻遍整本书都找不出一副恰当的,老爸说:干脆自拟一副得了,大家集思广益……具体写了什么,我已记不清了,反正是读起来挺押韵挺顺口的,写完后,仔细端详下:呵呵,就属它让我们最有成就感了。福字要写多少张呢?干脆也别数数啦,当然是多多益善啦。因此大福小福写了N张,得益于此,我的福字练到出神入化啦,当然这只是自以为是。小小年纪的我们自认为这项任务艰巨,当然在严厉的老爸的催促下我们丝毫不敢有怠慢。老家的冬天特别寒冷,贴春联要花上一个下午的工夫,俩姐妹的小手小脸都会冻得通红,站在大门前往门檐上贴福字时,我总是少不了要抱怨几句:怎么这么高呀,要咱们怎么贴啊?个高的姐姐小心翼翼地踩着各种登高家伙将一张张福字一巴掌一巴掌地拍上墙,然后再用小笤帚仔细地扫平各个角……

日子如同斜阳,被拉得很长很长,一直缩进太阳的黑点。这个年纪的我,开始懂得情感,懂得珍惜。偶尔会想起小时候:我挺着个小西瓜肚站在大门口等爷爷从集市上扛来的西瓜;停电的夜晚里躲到奶奶屋里,看那盏煤油灯摇曳的火焰;坐在院子里和姐姐一起舔着冰棍儿;偷吃妈妈藏起来的高乐高;和小伙伴们去海边捡拾各种小家伙,被海风吹成黑铁蛋然后被哥哥们说长大后嫁不出去了……就这样,老房子用一种哨兵坚守不退岗的姿态见证着我的成长,而我则是用远走异乡偶尔回头望一眼的姿态见证了老房子的落寞,或许在不久后,老房子将不复存在了,但是老家永远都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