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根小棒的故事

 长青马圆圆191 2017-04-18

学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最好“帮手”,它能帮助学生感悟抽象的数学规律与思想。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大脑中有一些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依靠把抽象思维跟双手精细的、灵巧的动作结合起来,就能激发这些区域积极活跃起来,如果没有这种结合,那么大脑的这些区域就处于沉睡状态。”从中可见动手操作在学生思维发展过程中重要性,而作为学生日常动手操作过程中的工具——学具,其作用与意义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然而,很多老师在课堂上忽视了学具操作过程中的规则与程序,影响了学具在学习中作用的发挥。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学具的教学价值,提高学具使用的有效性呢?下面结合三个“摆小棒”的案例谈谈自己的想法。

A老师课】

……

生:两根短的小棒加起来大于长的,它们就能围成三角形。

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围的过程,之后又出现三组数据)如果小棒的长是4cm5cm9cm,能围成三角形吗?

1:(不假思索地说)能围成。

师:(赶紧用课件演示)

2:我觉得能围成,(边说边用手势比划)每个角是1800,我用小棒试过的。

师:(指着课件上的图,赶紧说明)两条边与第三条边都重合,怎么行呢?

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特点,对于部分学生提出的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也可以组成三角形的问题,没有进一步引导学生研究了。

B老师课】

……

出示:

师:这三条边能围成三角形吗?自己试一试。

(学生拿出小棒试了起来。很快有小组举手了。)

1:我们组认为能围成。

2:我觉得不能围成,因为4+6=10cm10cm等于10cm,重合了。

师:你们觉得他有道理吗?(指生2的)能围成三角形吗?

生:(还有不少学生)能!我们试过的。

……

C老师课】

……

(经过学习,学生逐步认识到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一定能围成三角形的。此时,教师为了深入引导学生的思考,出示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情况。)

师:如果两条边的和与第三边相等时,能围成三角形吗?

(有一些学生开始动手用小棒摆了起来)

1:能围成。(指着自己摆的说)

2:不能。(却说不出理由)

师:能吗?课件演示。

师:大家看后,你们认为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能围成三角形吗?

生:(一部分学生赶紧说)不能。

师:所以,只有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才能围成三角形的。

……

【现象分析】

为什么不同老师,在不同班级上的同一内容课中,均在相同的教学环节中出现相同的问题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首先还是来分析一下三位老师此环节的教学流程。

无论是A老师,还是B老师,抑或是C老师,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直观形象观察三角形,归纳出数学规律,均采用了小棒作为围成三角形的操作工具。三位老师提供的小棒为两类,一类是圆柱体,另一类是长方体,无论是哪一类的小棒,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小棒不仅有“长度”,还有一定的“厚度”。

别小看了这些有一定“长度”与“厚度”的小棒,对老师们开展教学帮助是非常大的。通过它们,让那些原本只能在纸上看到的图形,一个个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有效解决了抽象数学概念形象化的教学难题。正因为如此,几乎所以上这类课的老师都喜欢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做一做,达到积累几何图形表象的目的,为学生进一步的归纳与思考,提供有效的思维基础。

然而,任何一个事物都有两面性。老师在使用小棒的同时,往往忽略了简易、方便的小棒在搭建三角形过程的局限性。数学上的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而这三条线段是没有“宽度”和“厚度”的,是严格意义上的抽象线段。而老师提供给学生们的小棒,表面上,它们都是有一定距离的线段,实际上,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线段,因为它们不仅有“长度”,还有一定的“厚度”,与其说这些小棒是线段,还不如说它们是一个个“长方体”或“圆柱”。

这些“长方体”或“圆柱”的小棒,当“任意两条之和大于第三边”时,完全可以按要求搭建起三角形。而当发生“任意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问题就会出现了,有人能搭建起三角形,有人不能。通过仔细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可以发现是如下的因素造成学生产生问题的。

一是学生年龄小,动手能力差,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很难准确地把小棒摆到相应的位置上,有时一个不注意的小动作,让本不能摆成的图形,却摆成了。

二是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刚摆过“任意两条之和大于第三边”情况下的三角形,此时再摆“任意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思维定势影响他认为可以摆成。

三是缺乏严格意义上的规范操作。具体可见下图。

1 2

1在操作过程中,没有注意到小棒与小棒连接之处必须是相同的端点对应相同的端点,即如果我们使用了小棒内侧的线段时,所有参与搭建的小棒,都以内侧所在面上的线段端点为连接点,只有这样按照统一规范的要求,才能真实的反映问题。

2在操作过程中没有问题,问题出在小棒上。我们搭建三角形时,常识中都是使用小棒具体的某一个面,且使用的面是统一的。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小棒有一定的“厚度”,当出现特殊情况“任意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往往无意识中会用到“长方体”内部的“斜边”,而两条短边内部的“斜边”长之和是大于第三条边的。这样一来,自然就产生了有一些孩子,当“任意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能搭成三角形的现象。

【应对策略】

小棒是小学数学几何内容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学具之一,它简便、易用。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小棒在教学中的作用呢?

一、“读懂”学生的心理是有效操作前提。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要想真正让每一个孩子通过课堂学习,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教师必须要对学生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三节课中学生摆小棒出现的问题,从某一个角度折射出,教师不是真正地了解学生,不知道这个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不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心理状态,更不知道这些学生的操作能力处在什么样的水平。这样一来,教学中一旦操作起来,面对不熟悉的学生群体,自然很难达成课前的预设效果。

为此,课前,教师要深入了解教学对象各方面的特征,全面掌握他们的学习心理,根据学生已有的操作水平,设置有效的操作方案。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直观教学的功用。

二、“读懂”学具的性能是有效操作条件。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把精力主要用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忽视了对小棒这一类教具、学具的研究与思考,总认为这些常用的学具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从以上三节课中可以看出,正是由于忽视了小棒的“厚度”,这一不起眼小细节的解读,酿成了无法说服学生认同“任意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不能围成三角形的败笔。

因而,教师课前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与学法的同时,也应认真分析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具,全面了解教、学具的特点,有效地整合教、学具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尽可能避免教、学具对教学产生的负使用。

三、“读懂”使用规则是有效操作的保证。学生在使用小棒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明确的要求与规范,往往都按自己的理解进行操作。这样做的后果,一部分动手能力强一些的学生,通过模仿等活动,无意识中形成规范的操作方式。而那些动手能力稍弱一些的学生,在缺乏统一、规范的操作活动中,很难达成预设操作效果。

因而,教师在每一次操作活动前,应对操作步骤、学具情况、注意事项等有一个清晰交待,学生在规范、有序地操作要求下的活动,针对性强,效率高,负迁移少。

四、“读懂”课堂变化是有效操作的根本。教学中的机智,体现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与水平。面对学生操作小棒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不应回避它,而应冷静地分析,迅速地找出原因,快速地构建应对策略。这样做可能暂时偏离了教学的预设,花去了宝贵的教学时间,但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真正帮助学生从操作中感悟,在感悟中发现,在发现中提升。切不可盲目或草草地打发学生在操作中形成的问题。

课堂上“小棒”之类学具操作问题,不仅反映出教师对学生、教学、教育的认识水平,更体现出教师在学具运用上的智慧。因而,教师只有认真处理好每一次类似“摆小棒”的操作活动,学具才能真正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学生才能在操作活动中真正体悟到隐含的数学规律与思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